序
騙不到的讀者
1919年,一個美國人查爾斯 · 龐茲(Charles Ponzi)想了一個辦法讓大家投資他:用後來投資者的錢給早先投資者,聲稱可以快速回報,以此培養投資者信心,期待一個其實並不存在的企業。
「期待一個並不存在的東西」,聽起來多麼熟悉。我們從小期待同學的讚美,老師的肯定;長大後期待愛情、期待婚姻、期待加薪、期待幸福美滿的家庭。
期待總是遙遠,失落就在眼前。一次又一次,我們重燃希望;一年又一年,在跌跌撞撞裡前進。
人生如果沒有希望,那,還剩下什麼?
一百年過去了,我所感興趣的不是欺騙者,我所感興趣的是有些人明明是受很好的教育、人也絕頂聰明、社會經驗超豐富,為什麼也會被騙?甚至還心甘情願、執迷不悟去幫騙他的人去騙下一個人?欺騙者到底是「打」中受騙者哪一點?
一百年過去了,這一百年間科技、醫藥進步和成果可能比過去一千年加起來還多;但是,人們恐怕沒有比一千年前更聰明。因為一千年前的騙子用的方法、說的話術,現在的人可能還是會受騙。
為什麼?欺騙者到底是「打」中受騙者哪一點?
王竹語
龐氏騙局後一百年
在希望騙到讀者買《龐員外》的臺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