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團揉整形技術(布球式團揉),為臺灣球形烏龍茶類加工的重要工序,例如:高山烏龍茶、凍頂烏龍茶、鐵觀音茶及紅烏龍茶等。在製茶過程中,團揉整形不但直接影響成茶之外觀形狀、色澤、製茶比率等,更直接與茶湯水色、香氣、滋味、乾燥烘焙等息息相關,是球形烏龍茶製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團揉整形的工法演變,最早為以布包約5台斤茶葉,以全程「手揉」方式進行茶葉整形;隨後,加入了「腳揉」手腳並用的方式來提升團揉效率,每次約可團揉約8台斤茶葉。民國70年代由於茶葉生產需求量增加,各種團揉機械陸續研發,布球束包機與平揉機問世。自此,機械動力團揉取代全人力團揉,使得團揉的量能大大的提升,每次團揉茶葉重量可達30台斤。但是長期以人力操作束包機容易造成操作人員手部職業傷害,加上近年來專業製茶人力匱乏,臺灣中南部各茶區約自民國99年陸續引進擠壓式成形機,團揉整形機械出現了跳躍式的轉變,茶葉團揉量能更是產生跳躍式的提升,並大幅的節省團揉人力與時間。
時至今日,在球形烏龍茶團揉製程中,擠壓式成形機已成為不可或缺的設備。由於擠壓成形機擠壓成形與布包團揉製作原理有非常大之差異,擠壓成形機單純「擠壓成形」,而布包團揉搭配使用平揉機則兼具布包成形與風味轉化之功能。因此,經過擠壓成形之成茶,雖具有省時、省力、外觀緊實、勻整、茶梗可包覆等優點;然而在勻整外觀之下,卻隱藏著茶湯清淡、滋味不足、帶有澀感、不易烘焙、品質不佳等缺失。在節省製茶人力的考量之下,因應茶葉產製與茶葉品質之需求,「讓擠壓茶也能是好茶」成為一項亟需解決之課題。為此,本場分別於民國102∼105年、109∼110年進行擠壓成形機製茶之相關研究,經由產區實務訪查與印證,分析各茶區主要擠壓成形機使用狀況,透過不同模式擠壓成形試驗與茶葉品質評鑑,篩選出兼顧茶葉品質並符合製茶廠操作現況之擠壓成形機使用模式,並將試驗成果編印成冊,以供產業參考。
農業部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 場長
蘇宗振 謹識
中華民國113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