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批判西潮五十年:未之聞齋中西藝術思辨

批判西潮五十年:未之聞齋中西藝術思辨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3601326
何懷碩
立緒
2019年5月15日
260.00  元
HK$ 221  






ISBN:9789863601326
  • 叢書系列:新世紀叢書.藝術
  • 規格:平裝 / 728頁 / 15 x 21 x 3.6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新世紀叢書.藝術


  • 藝術設計 > 藝術總論 > 藝術史











    何懷碩批判西潮的系列文字

    掀起風起雲湧的社會思辨

    留下了記錄台灣社會發展的重要印記



    一部中國藝術、文化困頓顛躓的滄桑史

    為當代青年保留五十年寶貴的歷史紀錄



      何懷碩教授是當今中國藝術界重量級人物,不僅是水墨畫家與書法家,同時也是知名的評論家與文學家,創作與著述甚豐。



      「未之聞齋四書」為《批判西潮五十年》、《什麼是幸福》、《矯情的武陵人》、《珍貴與卑賤》,是將其近二十年所發表的文章,與過去已經絕版的舊文,在立緒文化出版的《懷碩三論》及《給未來的藝術家》之後,分類合集,耗時近兩年編為四部文字精華選輯。



      《批判西潮五十年》是何懷碩教授大半生對中西藝術五十年思辨歷程的文集。全書共分為兩輯。第一輯「昔我往矣,楊柳依依」收錄一九六四至一九九九年文選,第二輯「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則為二○○○至二○一八年之論述文章;不僅是其一生藝術評析之精要紀錄,同時更是一部中國藝術、文化在西潮衝擊之下困頓顛躓的滄桑史。



      《什麼是幸福》是人文與藝術的論集。



      《矯情的武陵人》為批評文集。分文學、藝術與社會批評三輯。



      《珍貴與卑賤》是隨筆、散文集。



      何懷碩 教授一生致力於思考藝術與民族文化,中西的異同,傳統與現代,以及中西藝術傳統中的成就與如何借鑒、融通等等論題。二○一九年「未之聞齋四書」之編輯出版,集結了他自二十多歲到七十多歲的文章,可見其思路發展的軌?,一生堅持的觀點;是寫給現在,也是寫給未來,以召喚今日與明日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的同志。

    ?


     





    黃光國序

    自序(一)

    自序(二)

    自序(三)

    自序(四)



    第一輯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1964-1999)

    水墨畫的現代精神

    傳統與現代

    中國繪畫五題論辯

    科技時代藝術的意識形態

    中國藝術的人文主義精神

    自然與機械之審美

    繪畫與哲學

    從游移到自信

    一九六九年個展自序

    苦澀的美感

    藝術行為之目的

    形上符號與繪畫符號

    從文化性格看中西繪畫

    藝術價值之反省

    繪畫與文學

    傳統、現代與現代藝術

    藝術的民族性

    中國之自然觀與山水傳統

    繪畫述志

    是浪子,該回頭

    放逐的悲痛與自棄的悲哀

    國際性、世界性與民族自覺

    從郎世寧與索忍尼辛說起

    文明的雜耍

    畢卡索畫展前雜感

    中國藝術的傳統與現代化

    現實主義與現代藝術

    小論艾恩斯特

    名實之間

    一九七八年回台北個展自序

    精英與驥尾

    「五四」以來中國美術的回顧與前瞻

    風格的誕生

    說「意象」

    西潮的反響

    什麼是「現代中國畫」?

    素描的中國風格

    現代中國畫的觀察與省思

    巴黎—中國—世界

    論「抽象」

    現代性之迷惘與求索

    藝術上的台灣經驗

    美術教育應該重視的四個問題

    混沌中的追求

    藝術「全球化」我們應有的自覺



    第二輯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2000-2018)

    新世紀之門

    重建百年史觀

    慾望之國

    百年「中國畫」的省思

    虛妄的全球化藝術

    為什麼?誰敢問?誰能答?

    評藝評

    機器人的民族性

    從自卑、依附走向自主、創造

    e化與自主性

    逐水草而居

    我們沒有「我們」

    我拒絕並批判我的時代

    民族特色是珍貴的價值

    「策展人」是什麼?

    殖民地.租界

    異化成騙術

    「外來本土化」與「油畫民族化」

    「七九八」雜感

    甘當應聲蟲?

    林風眠與其成名的學生

    欲充前鋒,豈能當蝥賊

    三個蘋果

    今日的「藝術」與「評論」

    兩種民族主義

    從根思考中國美術的未來

    「中國現代美術之路」讀後

    善意的文化偏見

    康白度

    全球性的大「文革」

    「當代藝術」的陷阱與覺醒

    北捷案更大的原因

    走出「西潮」的夢魘

    藝術死亡與再生

    今日藝術界的危機

    藝術的異化

    憂思、期望與信心

    「素描」的困惑與解惑

    潘天壽藝術思想中的「強骨」

    中國藝術不必加帽子



    何懷碩著作一覽

    ?





    推薦序



    心懷天下、手援天下




      拜讀何懷碩教授的這本《批判西潮五十年》,感觸萬千,思潮澎拜,久久不能自已。我和何教授是「澄社」時代的老友,相識四十餘年,但知他是非常出色的藝術家,偶爾看到他寫的評論文章,但是從不知道他對文化問題有如此深刻的認識。今年七月以後,「澄社」的核心人物楊國樞、胡佛、韋政通等人相繼過世,回想這些亦師亦友前輩們的一生行誼,再拜讀懷碩兄的這本文集,更深刻感受到他的不凡見解。



      當年參加「澄社」的主要成員,大多是深受「五四意識形態」影響的所謂「自由主義」知識菁英。中國自從鴉片戰爭(1840-1842),清廷敗於英國艦隊的入侵,即進入「百年羞辱」(century of humiliation)的時代。到了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知識份子普遍產生了三種意識形態:首先,是社會達爾文主義,認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中國想要在世界上繼續存在,必須從西方請來「德先生」和「賽先生」,而要請來這兩尊「洋菩薩」,一定要打倒「孔家店」、「把線裝書扔進茅廁坑」。當時知識份子大多相信社會達爾文主義、科學主義、和反傳統主義新的「三位一體」,國共兩黨亦不例外,不論是以俄為師或崇拜英美,其崇洋媚外的心態並無二致。七○年代,大陸結束「文革」十年浩劫,進入改革開放;九○年代蘇聯解體之後,很快走上台灣追隨歐美現代思潮的老路。兩岸知識份子,近百年大多經由反傳統,認同歐美,再回到重新認識傳統的辯證轉化過程。與韋、胡、楊三人相較之下,懷碩兄的覺醒就早得多。懷碩兄對中西文化的態度,跟我完全相符。最近我綜合歷年來所建構的「含攝文化的心理學理論」,出版《內聖與外王:儒家思想的完成與開展》一書,承蒙他惠題「內聖外王」四字作為封面;我邀集同道,成立「思源學會」,推廣華人本土社會科學,也承他惠賜墨寶。因此,我要摘錄他所寫〈中國文化,今日與明日〉一文中的文字:



      中國文化是世上最早最大的一支,數千年唯一不曾中斷,未被征服的偉大文化。由中國文化來撥亂反正,一洗西方文化的「自我中心」,使人類重返與自然和諧的境界,可謂世界性真正的「轉型正義」。崇尚自然、倫理、道德、誠信、節制、儉樸、惜物,仁愛、忠恕,己所不欲,毋施於人,成為未來的普世價值。此過程必很曲折,中國人必須首先重行修身齊家治國,把近代受西方影響的不良部分改造(如崇洋、奢糜、重利),要使中國文化日新又新。中國文化將是未來人類文化的「共主」——不是政經軍事的霸主,是文化的共濟。試問,世上哪個文化能與天下共濟艱難?除了中國文化,還有誰?但願所有中國人,相信這個很近的遠景必將到來。感到鼓舞,也感到責任重大。



      在這個大遠景中,中國的統一乃歷史之應然與必然。我們若不能看清天下大勢,便不能有正確作為,我們將失去共襄盛舉的機會,只能被決定或成為民族叛徒,為未來所拋棄。若自困於心牢,只有自我窒息。中華民族大團結的時候到了,我們應為中國文化將可能再度貢獻於天下而歡躍。我們每個人都應盡一己的心力,超越翳霾,告別眼前,對未來伸出援手——救自己,救天下。


    黃光國(國家講座教授)




    其 他 著 作
    1. 珍貴與卑賤:未之聞齋散文.隨筆
    2. 什麼是幸福:未之聞齋人文藝術論集
    3. 矯情的武陵人:未之聞齋批評文集
    4. 給未來的藝術家(2017增訂新版)
    5. 給未來的藝術家
    6. 苦澀的美感
    7. 創造的狂狷
    8. 孤獨的滋味
    9. 大師的心靈
    10. 域外郵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