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臺灣淡水埔頂及鼻仔頭地區歷史建築空間變遷

臺灣淡水埔頂及鼻仔頭地區歷史建築空間變遷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6231674
張志源
蘭臺網路
2014年1月01日
183.00  元
HK$ 164.7  






ISBN:9789866231674
  • 叢書系列:台灣史研究叢刊
  • 規格:平裝 / 396頁 / 25k正
    台灣史研究叢刊


  • 人文史地 > 台灣史地 > 其他












      本書以臺灣新北市淡水「埔頂」與「鼻仔頭」這兩個地區進行歷史建築空間變遷之研究,分成四個時期討論淡水紅毛城、淡水英國領事館官邸、加拿大基督教長老教會興建的教堂、醫館、學校、住宅、宿舍等建築物、淡水海關、外國洋行、淡水水上飛行場及淡水氣候觀測所等空間變遷歷程。由本書的研究分析中可看到此地區的空間發展為北臺灣近代歷史發展的一頁縮影,是從激烈改變到平緩漸進的區域空間歷史演變過程,並有一系列不同建築類型的演進脈絡。








    序一 米復國

    序二 黃瑞茂

    序三 卓克華

    自序 張志源



    第一章 緒論1



    第二章 西荷時期的淡水聖多明哥堡及聖安東尼歐堡5

    第一節大航海時代下的臺灣5

    第二節西班牙時期的淡水聖多明哥堡13

    第三節荷蘭時期的聖安東尼歐堡18



    第三章 明鄭時期到清代開港前的淡水埔頂地景變遷28

    第一節滬尾聚落的發展28

    第二節清代紅毛城的修築35



    第四章 清代開港後到日治前的淡水埔頂與鼻仔頭地區空間變遷41

    第一節對外貿易與國際分工而崛起的淡水港42

    第二節滬尾海關的設置57

    第三節埔頂與鼻仔頭地區洋行的設置與變遷64

    第四節作為淡水英國領事館使用的紅毛城79

    第五節加拿大基督教長老教會對淡水埔頂地區的經營93



    第五章 日治時期的淡水埔頂與鼻仔頭地區空間變遷119

    第一節淡水港的衰退與淡水市街的變遷120

    第二節加拿大基督教長老教會對淡水中學校與淡水高等女學校的經營130

    第三節鼻仔頭地區洋行經營的變遷152

    第四節淡水水上飛行場的興建與經營183

    第五節戰後淡水埔頂與鼻仔頭地區的空間變遷200



    第六章 結論215

    參考書目224

    附錄 淡水埔頂及鼻仔頭地區發展重要歷史大事表250

    附錄 淡水埔頂與鼻仔頭地區重要建築物基本資料304

    附錄 日治時期芝蘭三堡滬尾烽火街、龍目井街、永吉街、新店街、砲臺埔、竿蓁林庄庄仔內永代借地之資料表346

    附錄 重要名詞中英文對照349

    附錄 共同會勘淡水河岸古蹟有感352

    附錄 淡水區海關總稅務司官署宿舍(俗稱「小白宮」)附近的閒置土地都更計畫案陳述意見357

    附錄 淡水重要地圖361



    索引366








    序一



      「閱讀」淡水埔頂及鼻仔頭的空間文本,是一件「沉重」的負擔。這並不是說這本書不好「讀」,而是「閱讀」的時候,有一種歷史的沉重感。



      熟知歷史的人都知道,淡水是北臺灣近代開發的縮影。從漢人所開發的滬尾聚落來看,埔頂及鼻仔頭是淡水空間的邊緣,一個在西,一個在東。但這兩個空間放在歷史之河來看時,卻是淡水變遷的核心。外國人「進入」淡水,並沒有直搗當地住民的空間核心,而是別有居心地占據空間的邊緣。一方面可以避免與當地住民直接的衝突;一方面則是占地利之便,可以攫取當地的政治、經濟、軍事利益。



      我們可以看到:最先來的西班牙人占據了埔頂,建立了聖多明哥堡;荷蘭人趕走西班牙人,將聖多明哥堡修築為聖安東尼歐堡;淡水被迫開港以後,英國將之改為領事館(紅毛城);他們的商人則沿著埔頂及鼻仔頭河岸開闢了港口,建立起貿易的洋行;加拿大基督教長老教會也進入了淡水,在埔頂的山坡及臺地,建立了他們傳播教義的教會及學校根據地;日本人接收臺灣以後,其實也是在淡水的兩側邊緣,建立起他們的統治機構及交通建設,以及昭和時期以軍事考量的水上飛行場。



      張志源君從大學就讀淡江大學建築系以來,就非常關切淡水,尤其是從空間的角度來書寫淡水的歷史。這本書就是他二十多年來敏銳觀察淡水空間的累積成果,直接從淡水的兩側邊緣空間(埔頂及鼻仔頭)切入,雖說是邊緣空間的變遷,卻是掌握了淡水歷史變遷的核心所在。



      今天走在淡水埔頂及鼻仔頭,觀覽沿途的「異人館」,應不難感受到當年歷史中不同的支配主體(外國人)的野心。



    淡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米復國? 2013.4.21



    序二



      張博士這本書主要專注於研究淡水「埔頂」與「鼻仔頭」二個地區,分布在淡水漢人聚落的兩側,一個是早期劃為租借區的所在,海關與洋行聚集處;一個是火車淡水線車站所在,從淡水線可以直接連接到縱貫線,有助於物資的運送。從空間特色來看,正好是淡水市街兩側的二個山水交接的山頭所形成的自然區域。「埔頂」與「鼻仔頭」到目前為止仍舊維持日據時期的空間意象,特別是在畫家眼中,淡水被稱為「東方的拿坡里」,而紀錄在許多前輩畫家的畫面上。



      淡水的景觀也成為居住者的空間體驗的敘述背景,是所謂的「原風景」!例如在最近的一段訪談中,藝術家林舜龍回憶與陳泗治校長的一段對話,場景在「小白宮」走下來的階梯上,林舜龍將要出國留學,陳校長與他在午後坐在階梯上,舉目四望。陳校長用手指著關渡方向,劃過淡水河來到出海口,他認為這是淡水最美的景觀,而希望林舜龍可以畫一張畫。後來,在校長的紀念會上,林舜龍才完成。這些在淡水成長的年輕人,淡水景觀已經深深烙印在他們的心中,而成為創作的永恆風景!有幾個地方有這樣的條件呢?



      許多的空間經驗與心情經驗具現在空間中,淡水的城市歷史不是思古幽情的背景,而是生活的所在,是當代性的,面對未來的機會!透過許多地方歷史研究者的挖掘,空間的故事逐漸發展成為連結人與土地的綿密的關係線,於是一條條離開家門之後,所閃入的市街背後的小徑,可以感受到階梯邊的小花小草與早晨的露水,順著階梯而下,可以來到河邊。也就是這個具體的空間體驗與經驗,轉變了淡水長期以來地方文史工作者所累積在地的知識所進行的「導覽」工作,我們可以用「解說者」來說明這樣的轉變,「在地解說」強調的是如何透過生活經驗的分享作為背景,在文化歷史街巷之中來進行解說工作,經驗分享超越了知識的傳達。這本書的出版將提供這些解說者最好的參考書籍。



      這本書的重要,不只是收錄作者多年所投入的研究,所完成的學術研究,而是作者隨著參與在地文化運動所累積而成。也就說這些論文有些最早是因為「搶救」淡水文化資產而?動的寫作,之後逐漸發展成為學術論文,這部分也再次豐富淡水的地方研究成果。例如在「反對淡水河北側快速道路」的行動中,搶救聯盟提案將「殼牌倉庫」、「水上機場」、「測候所遺址」、「湖南勇古墓」與「海關碼頭」等指定成古蹟,張博士在短時間內協助進行初期的歷史資料寫作,使得審議委員可以短時間內進行古蹟指定工作。



      淡水地區的城鎮歷史保存工作已經累積相當的成效,目前已經有三十處經過文化資產保存法所通過指定的古蹟與歷史建築,但是這並非政府的意願,而是地方工作的成果。而目前為止,搶救活動仍舊未停止,歷經十幾年的「搶救重建街」活動,仍在拉鋸中!更為荒謬的「小白宮」前的豪宅也在市政府默許下,將要遮蔽此一號稱「世界遺產潛力點」的關鍵景觀給破壞掉。淡水世界遺產潛力點是以「紅毛城暨其周邊歷史建築」為範圍,所強調的是殖民的「眼睛」所見,而成為空間的表現,興建在山坡上的一排有陽臺的居住建築,以紅毛城為首,依序是領事館官邸、二座牧師與姑娘樓、馬偕故居與「小白宮」等建築。淡水市街範圍內的五虎崗的第二個山頭,與淡水河平行而提供一個歷史文化地景的空間效果。這不就是淡水作為世界遺產潛力點的核心嗎?新北市政府允許公有地(占百分之五十三左右)配合都市更新將要興建的二十七層高的豪宅,不偏不移就位在「小白宮」的正前方!



      眼前的淡水正遭逢與上述全然不同的發展的挑戰,當其他城市處心積慮的要創造觀光客到訪的理由,但是卻是面對遊客太多的處境!特別是一系列的破壞性建設衝擊著淡水城市。淡水河北側快速道路、淡江大橋、淡海二期房地產開發案及臺北港等等。這些超越鄉鎮尺度的大型建設,正在挑戰淡水河口景觀風貌的塑造。



      「因為淡水的美,你我來到!但是卻因為你我的到來,而毀了淡水的美!」淡水在捷運通車之後,成為臺灣主要的風景區,因此,「錦上添花」的「破壞性建設」逐漸加碼,超越了淡水城市尺度的破壞力量已經從周邊進到歷史風貌核心區,新北市政府已在這樣的條件下,失去立場。因此,這些城市歷史資源面對前所未有的衝擊,小白宮前的豪宅已經說明這樣的都市價值!



      文字的歷史逐漸增加,但是石頭的歷史卻是快速消逝。一邊抵抗著兵臨城下的開發力量,一邊順著這本書源源不斷的文化挖掘與歷史寫作,提供作為在地解說者的重要學術根據,有助於在地文化經驗的累積與深化到日常生活世界中。回到現場,這不會是歷史的終點,而是一個新的起點的開啟,關於在地行動!我們需要更為細緻的抵抗策略與行動。



    黃瑞茂 淡江大學建築系專任副教授兼系主任

    淡水社區工作室成員2013.6.20






    其 他 著 作
    1. 臺灣社會住宅政策之政經分析,2010-2020
    2. 建築物無障礙設施設計規範解說手冊
    3. 臺灣廟宇建築與裝飾:神農大帝、保生大帝、文昌帝君、清水祖師篇
    4. 首都文化園區歷史空間調查、再利用與文化步道規劃研究:臺博系統調查研究叢書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