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蘇志燮的每一天 2008-2015 So Ji Sub’s History Book(紅色溫度 收藏版)
定價200.00元
8
折優惠:
HK$160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日本文化史概論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3666740
張修?
五南
2023年10月25日
130.00 元
HK$ 123.5
詳
細
資
料
ISBN:9786263666740
規格:平裝 / 288頁 / 17 x 23 x 1.4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分
類
人文社科
>
歷史
>
亞洲史
>
同
類
書
推
薦
土產物語:從伊勢赤福到東京芭娜娜,細數日本土產的前世今生
東京骨灰紀行:骨灰級旅人的東京地下散步手記
《近代中日關係研究第二輯》,(共十冊)
改變日本歷史的總理大臣:從伊藤博文到岸田文雄
一本讀懂昭和日本
內
容
簡
介
◎本書闡明了日本文化思想的變遷,藉以全面了解古今日本文化的深層關係,讓讀者可以更深一層理解日本文化的趣味。
世人常以「一衣帶水」來說明中、日兩國文化的相近性。但是,從古代日本人的起源開始,對照日本古墳時期所發掘的文物,學界就有多種說法。
本書從古代文化的曙光開始,論述日本如何從漢風文化轉入國風文化的過程;以至於封建社會武家文化興起之後,日本如何一步步發展自己的宗教、美術及漢學思想等。
本書的敘述淺顯易懂,藉著從古至今文化演變的過程,方便讀者確實從其演變的關係,理解日本文化的生成;也藉著闡明日本文化史的內涵,確實掌握與現今日本人生活樣態的關聯。
本書以漸進式的方式,從「古代日本國家的形成」、「日本古代王權的成立及其文化」、「律令社會的文化與佛教的傳入」、「貴族社會的文化」、「內亂期的文化」、「近世國家的成立與其文化的變革」、「元祿時代與其文化特色」、「江戶後期的文化」、「邁向文明的旅程」、「『臣民』與『國民』的替換」、「都市生活與大眾的思想」、「民族的幻想」、「戰後『民主主義』的世界」等單元,透過文化史的內幕,讓讀者確實理解日本文化的奧祕。
目
錄
第一章 古代日本國家的形成
一、日本的風土與日本人的誕生
二、從繩文時代到彌生時代的社會狀態
三、神的性格與神社儀禮
四、小國分立的「倭國」和邪馬台國的社會
第二章 日本古代王權的成立及其文化
一、古墳的結構與社會狀態
二、君主制國家的形成
三、以民族宗教為主的祭典
四、日本原始的造形藝術
第三章 律令社會的文化與佛教的傳入
一、大陸文化的傳入
二、律令機構的設置
三、佛教的傳入與新舊思想的衝突
四、傳統藝術的展開
第四章 貴族社會的文化
一、貴族社會的特色
二、物語文藝的發達
三、國風藝術的發達
四、貴族文化的對外傳播
第五章 內亂期的文化
一、武士社會的形成.社會的發展及其歷史意義
二、新佛教的成立及其歷史意義
三、從《新古今和歌集》到戰爭物語與說話集
四、學問的庶民化及藝能的發達
五、宗教信仰的世俗化與新文化的發達
第六章 近世國家的成立及其文化的變革
一、近世社會的特質
二、桃山文化的特色
三、各種藝能的展現
四、西洋文化的初接觸
第七章 元祿時代與其文化特色
一、何謂元祿文化
二、封建制度的固定與儒學的道德化
三、儒學的興起與教育的普及
四、元祿時代的町人文化
第八章 江戶後期的文化
一、朱子學的性格與影響
二、古學的興起與國學的成立
三、美術與工藝
四、「蘭學」的發展與革新思想的展開
第九章 邁向文明的旅程
一、社會變動中的日本文化
二、「明六社」及其文明開化思想
三、「神佛分離令」下的國家神道化
四、學制的頒布和歐美思想的普及
第十章 「臣民」與「國民」的替換
一、「臣民像」與「國民像」的探尋
二、明治青年們的主張
三、日清•日露戰爭期的思想
四、明治時代的結束
第十一章 都市生活與大眾的思想
一、明治時期的生活文化
二、大眾社會的成立
三、傳統文化的諸向
四、大正民主思潮的本末
第十二章 民族的幻想
一、馬克思主義的展開與挫折
二、日本的回歸
三、戰爭與知識分子
四、「大東亞戰爭」的思想史意義
第十三章 戰後「民主主義」的世界
一、戰後的「民主主義」
二、六十年安保鬥爭
三、試煉中的民主主義
四、日本文化論的盛行
日本文化史略年表
後 語
?
序
後語
世界各國的文化史中,日本文化有著獨特轉變的過程。《日本文化史概論》的書寫,首先要考慮日本獨特歷史,與自然風土之間的密切關係;及其所沿生出日本人纖細的人格特質,所創造出獨特的文化。
具體而言,平安時代之前,日本完全接受唐朝文化的影響,長達將近兩百年遣唐的文化交流,帶給日本許多文化的根基。歷史走入鎌倉時代之後,日本進入武士時期,煥然一新的社會,帶給日本更燦爛文化的開始。文化的改變明顯表現在佛教思想的面向,因為新佛教的轉型,日本也進入一個嶄新的思想世界。隨著歷史的推演,武士社會日本人的作為,不但塑造了日本纖細又自律的性格;以整體日本文化史來看,日本文化就是接受古代中國漢風文化,以及與西化不斷交流的過程中,轉變成今天我們所看到的特殊文化。
因為是文化史,所以本書不採用斷代的方法呈現。因為,本人相信許多文化的現象,無法完全用斷代的年分,可以完全說清楚。換言之,這一代文化所造成的影響,極有可能會延續到下一代;文化不同於政治史或是社會史,文化發展的過程,無不與人是有極大關係。文化體系的形成,攸關當下的政治與人文環境,彼此有深切的因果關係,以及文化現象所留下的延續性。因此,本書撰寫之際,本人認為有必要,慎重考慮創造文化的人們的思維,因此本書多少也適度加入了,稍許思想史的內容。
幼少年開始,因為父母的教育背景,我成長於深具日本文化與思想的家庭。其中又因為父母的喜愛,年少時期就開始接觸日本電影;電影是一種綜合藝術,所涵蓋的包括文學和其他面向,其中所表現的哲理及文學性,深深刻印在我的心裡。離開學校之後,有九年的時間,我走進業界從事與教育完全不相干的貿易工作。經過思考後,重回大學唸書、研讀拿學位;在京都十年的時間,讀書之餘所接觸的事物,就是日本傳統文化最精髓的部分。年過中年,親眼所見,所體驗的日本文化,比起年少的淺知,更加體會了日本文化的奧祕。
2002年歸國之後,站在大學的殿堂,除了教授台、日關係史等科目之外,其他也包括日本文化及思想的科目。教與學是一個完整的延續,日本文化概論的內容,藉著每年課程上已經有所呈現;但是教學過程中,與年輕學子接觸後,年輕一代的興趣和問題,多少也觸發了我更多學習的視野。長年教學相長所感受到的不足,經過幾十年的溫潤,也充分於本書中補足。
本書的撰寫,要特別感謝我的恩師八塚春兒先生。在我撰寫本書的過程,不厭其煩的替我解惑;先生的勉勵與指導,讓我可以更加細心,用寬容的心情,秉著更大的格局,來撰寫此書。
最後,本書的完成,也要感謝五南文化企業公司的邀稿。前書《日本近現代史》的撰稿以來,文瓊和雨潔一直很有耐心地跟我討論,編輯部等待我的潤稿,在此獻上我的謝意。
書
評
其 他 著 作
1.
日本近現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