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 定價117.00元
  • 8 折優惠:HK$9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為什麼我們需要公共哲學:政治中的道德問題(新版)

為什麼我們需要公共哲學:政治中的道德問題(新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3447399
邁可.桑德爾
蔡惠?,林詠心
麥田
2020年3月05日
127.00  元
HK$ 107.95  






ISBN:9789863447399
  • 叢書系列:不分類
  • 規格:平裝 / 336頁 / 21 x 14.8 x 2.49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出版地:台灣
  • 適讀年齡:15歲~99歲
    不分類


  • 社會科學 > 政治 > 概論


















    ◤《正義》(Justice)的進階版◢

    集結桑德爾繼其代表作《自由主義與正義的局限》之後十餘年來思想大成

    面對多半令人喪氣、內容匱乏的政治辯論,

    桑德爾無疑開了一帖眾人亟需且做法高明的解藥。

    ──迪歐尼(E.J. Dionne Jr),《為何美國人厭惡政治》、《起身,反擊》作者




      我們所處的時代,人民被賦予及享有的權利擴張了,公民的參政權也擴張了,卻對於政治現狀、對於自己的生活愈感困頓無力,這是因為在這個媒體氾濫失控的年代裡,我們對政府的評價總是仰賴它所投射出來的形象。

      

      政府以總體經濟為名的陳腔濫調,對今日貪得無厭的資本主義難以受民主政治約束的事實視而不見,任憑市場運作表面下所潛伏的各種道德欠缺問題摧毀我們的公民組織、縮減我們的公共領域,而這種公共責任的轉向與公民習慣的改變,另一方面也使人們丟失了彼此互為關聯繩結的共同體認同。倘若我們不再相信自己能夠形塑自己的命運,忽視個人在社會中所扮演的舉足輕重的角色,恐怕只會帶來一次又一次選舉過後的悲觀結果。桑德爾這本書的核心,正是圍繞在如何恢復此種瀕臨垂危的社群意識上,也就是自我治理。



      「自我治理,是一種選擇自我目的之能力,以及尊重他人也有選擇自我目的之權利,還需要對公共事務有一定的認知,並且對於這個與我們的命運休戚與共的社會整體感到歸屬感、關懷與道德使命。」桑德爾藉由美國的政治傳統,以及這十幾年來炙手可熱的道德議題為例,引導讀者思考上述問題;其論述簡明清晰,無疑地對我們當代的公共生活多所裨益。



      本書收錄了桑德爾繼其代表作之後十餘年來發表的文章,與我們熟悉的桑德爾一貫重視的議題相同,內容主要在探索道德和公民難題,論述風格則維持了他一貫的清晰簡明。這些文章既面向公民,也面向學者,且對於在政治政策及執行面上仿效美國的台灣來說,反映了我們諸多的政治社會狀況。



      ▍內容分為三部分:

      桑德爾首先藉由美國的政治傳統揭示至今仍懸而未決的道德缺失問題。例如,選舉過程與道德價值的拉扯、政治人物的謊言,以及缺乏道德共鳴的政治論述如何使人民對政府感到幻滅。



      第二部分「道德與政治爭辯」,則是把近二十年來一些最熱門的道德與政治議題搬上檯面,其中包括優惠性差別待遇、醫助自殺、同志權利、幹細胞研究、污染許可證、犯罪懲治、市場的道德限度、個人權利與社群主張等,藉此探討市場運作和商業壓力是如何摧毀公民組織、縮減公共領域,以及在各種機會、榮譽與報酬的公平分配爭議的表面之下,經常出現的道德問題。



      第三部分「自由主義、多元主義和社群」,著重在將前面所討論的各種主題連結起來,用以檢視當代較為突出的自由主義政治理論,並且評論它們的強項及弱點。



      【名家讚譽】

      ★史考特.杜伊姆斯特拉(Scott Duimstra)|《圖書館學刊》

    我們生活在一個多元的社會裡,眾人各有不同的道德理念,但桑德爾說明,這並未阻止我們去討論像是墮胎或幹細胞研究這類議題,反而能藉由探究何謂「美好生活」,來幫助我們解決這些問題。這是一本引人深思的書,對一般讀者及學者均極有價值。



      ★迪歐尼(E.J. Dionne Jr)|《華盛頓郵報》資深專欄作家、布魯克林社會研究院資深研究員、喬治城大學教授、《為何美國人厭惡政治》與《起身,反擊》作者

      不論你的政治立場是什麼,只要讀過邁可.桑德爾的《為什麼我們需要公共哲學》,都會認為本書令人為之振奮、富含洞見且鼓舞人心。保守主義者會在本書中發現一種他們從來不曉得的自由主義:作者深切關注責任、社群,以及個人德行的重要性。而對於自由主義者和民主黨人,如果他們理解到自己的陣營需要一種更重視參與的公共哲學,則會在本書中發現他們正好需要的骨架、輪廓與基本原則。面對多半令人喪氣、內容匱乏的政治辯論,桑德爾的作品無疑開了一帖眾人亟需且做法高明的解藥。



      ★史蒂芬.馬塞多(Stephen Macedo)|普林斯頓大學政治學教授

      桑德爾是舉世知名的政治理論家,他所處理的實際倫理議題範圍廣泛,涵蓋生命、死亡、體育、宗教、商業等。這些文章明白易懂,論理精湛且啟發人心。針對他所處理的每個主題,他都有重要的話要說。



      ★湯瑪斯.奈格爾(Thomas Nagel)|《紐約書評》作者

      邁可•桑德爾……真心認為,自由主義者一再強調個人權利、公平及平等的廣泛價值,但這種做法不論從策略或原則角度而言,都不足以做為支持進步主義的理由。在他看來,如果進步主義者能夠提出共同善的圖像,激起多數人的共鳴,並使該圖像成為公共政策與法律基礎,那麼我們國家和民主黨都會做得比現在更好……近年來保守主義大行其道,任何深思過其盛行原因之人,必定會對本書的批判分析深感興趣。



      ★珍.貝斯克.艾絲坦(Jean Bethke Elshtain)|芝加哥大學政治哲學教授

      桑德爾總是能針對重要議題寫出精確而有智慧的文章。不管你同意與否,你都無法忽視他的論點。在公共廣場上,我們需要所有明智的發言,而桑德爾的發言再明智不過。



      ★威廉.倫德(William Lund)|《社會理論與實踐》期刊

      推動美國民主的價值及信念,真的足以解決我們目前遇到的問題嗎?邁可•桑德爾自一九八二年出書以來對上述問題一直抱持否定答案,他認為美國公民已經發現自己無力塑造個人環境,也無力塑造集體環境,對此產生廣泛的焦慮。桑德爾將這股病徵歸因於我們無條件接受權利、公平與個人選擇,並將之視為合法政治的重要參數。他提出的解決之道是回歸前自由主義的完美主義,重新強調責任、公民義務和共同善。本書為桑德爾於一九八三至二○○四年間所出版的文章集結,是一次他稱為「公共哲學」學說的珍貴概述……他的論述著眼於我們罹患的公共慢性疾病,內容廣袤、清明且真誠。本書不僅索求讀者的注意力,也要求讀者投入其中。?


     





    序言

    第一部 美國公民生活

    第1章 美國對於公共哲學的追尋

    第2章 在個人主義之外:民主黨人和社群

    第3章 放蕩的政治

    第4章 宏大理念

    第5章 禮貌問題

    第6章 彈劾──今昔之比

    第7章 羅伯特.甘迺迪曾帶來的希望



    第二部 道德和政治論證

    第8章 反對州營樂透彩

    第9章 教室裡的廣告

    第10章 公共領域的品牌化

    第11章 體育活動和公民認同

    第12章 歷史待售中

    第13章 優秀學生的市場

    第14章 我們應該花錢購買污染的權利嗎?

    第15章 榮譽和憎惡

    第16章 優惠性差別待遇之爭

    第17章 受害者對於量刑是否應有發言權?

    第18章 柯林頓和康德對於謊言的看法

    第19章 是否有協助自殺的權利?

    第20章 胚胎倫理:幹細胞研究之道德邏輯

    第21章 道德論辯與自由主義的容忍:以墮胎和同性戀為例



    第三部 自由主義、多元主義和社群

    第22章 道德和自由主義理想

    第23章 程序共和與無拘束的自我

    第24章 正義即成員身分

    第25章 滅絕的危險

    第26章 杜威的自由主義,以及我們的(自由主義)

    第27章 猶太教的主宰與自大:扮演神有錯嗎?

    第28章 政治自由主義

    第29章 紀念羅爾斯

    第30章 社群主義的局限?




    其 他 著 作
    1. 成功的反思:混亂世局中,我們必須重新學習的一堂課
    2. 錢買不到的東西:金錢與正義的攻防【暢銷十萬冊典藏版】
    3. 正義的思辨之旅.桑德爾經典必讀套書(共三冊)
    4. 為什麼我們需要公共哲學:政治中的道德問題
    5. 反對完美:科技與人性的正義之戰 The Case against Perfection:Ethics in the Age of Genetic Engineering
    6. 錢買不到的東西:金錢與正義的攻防 What Money Can’t Buy: The Moral Limits of Markets
    7. 正義:一場思辨之旅 JUSTICE: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