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地圖+地圖創意遊戲 (附行旅世界地圖包)
定價650.00元
8
折優惠:
HK$520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臺南生育禮俗研究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9773133
吳建昇,陳志昌
蔚藍文化
2019年9月18日
160.00 元
HK$ 136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69773133
叢書系列:
大臺南文化叢書
規格:平裝 / 384頁 / 15 x 21 x 1.92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大臺南文化叢書
分
類
社會科學
>
文化研究
>
民族學/風土民俗
同
類
書
推
薦
毒藥貓理論(修訂版):恐懼與暴力的社會根源
拜、請:信仰與文化的綻放
神隱:來自異界的誘惑
The Brave Ones:新住民故事
哇,原來頭腦這麼厲害!:進入記憶、感官與心智的神奇世界
內
容
簡
介
臺南市作為臺灣的開發最早區域之一,諸多不同時期及移民,所存留的生育禮俗是日常生活積累堆疊後的文化展現,透過禮品物件、儀式活動、社群,呈現這一個地界上的獨特在地性。
生育禮俗是以家庭為單位來進行,由長輩主持各項活動,透過禮俗儀式的神聖性表現展演,家庭成員進而凝聚親密情感,情感受庇護而心靈安定。從社會群體角度來看,許許多多的民俗活動,都要靠像家庭這樣的小團體去參與,並透過家庭來展現其民俗意涵。
透過家庭生育禮俗的歷時性觀察,可以看見不變的時間概念及可變的動態社會文化,而這些不變與可變之間,都藉著各式各樣的禮俗來處理銜接。禮俗讓個人或人群在面對生命的轉折及生活的改變時,有規可循,有跡可蹈,有代代傳承習俗可以禮奉遵行,這規矩習俗就是禮俗賴以建構的天人發展常模。
家庭維持運作並不像國家機器這麼結構或制度化,而是以一種相較鬆散及可再塑的存在模式來維持,只要能夠和諧運作,就是最好的方法,所以因應社會的多元變化,家庭禮俗自然會表現出存與變的動態平衡。
?
目
錄
局長序 留下生命禮俗的運作軌跡
作者序 細數養兒育女的文化內涵 吳建昇
作者序 孩子們教會我的事 陳志昌
?
第一章? 前言
一、家禮與風俗概說
二、人際往來編織的社會脈絡
三、人神共力護庇孩幼
?
第二章? 生育禮俗的歷史與地域特色
一、歷史文獻中的臺灣生育禮俗
二、臺南各地域的生育禮俗特色
三、現代生育禮俗的存與變
?
第三章? 生產前後的禮俗
一、婚禮祈願的禮俗
二、出產期的懷胎俗
三、出產期的安產俗
?
第四章? 週歲前的禮俗
一、誕生後禮俗--報酒報喜、三朝洗兒、催(斷)臍
二、誕生後禮俗--謝神、拜公媽、號名、貺禮壓米
三、誕生後禮俗—做月內、滿月、剃頭、四月日、度晬
四、誕生後禮俗—排八字、飼囝習俗禁忌、飼囝歌諺、翕相
五、做四月日
六、做度晬
?
第五章? 十六歲成年前保育風俗
一、孩童期保育風俗內容
二、成年禮風俗
?
第六章? 結論
一、生命與生命之間的傳承
二、人情交陪與傳統儀禮
三、天人祈願合一之悠悠
?
序
自序一
細數養兒育女的文化內涵 ?
文 / 吳建昇
在臺灣的傳統社會中,對於生命的誕生,從混沌未知開始,就包含著許多人的期待和希望,人們在進行求子傳嗣、敬重胎神、拜契護身等各種儀式活動中,也讓生命一直受到諸神的眷顧與保佑。而自古以來為慶賀寶寶的來臨,無論是「滿月」、「命名」、「度晬」、「貫綰」等,在每項儀式及禮儀之中,其實都蘊含著對新生命無限期許與祝福,期望孩子可以平安健康、順利長大,乃至未來成家立業、飛黃騰達。這種由民間約定俗成的傳統生育禮俗,一直是人們遵循的規範與方向,進而形成迎接新生命誕生的生育禮俗,成為富有意義非凡的禮俗文化。至於臺南地區,這是漢人在臺最早開發的地區之一,在日治初期以前向為臺灣首善之區,人文薈萃、歷史悠久,擁有豐富的常民文化,在生活、信仰與社會組織都呈現出多元豐富的面貌,保留著歷史相傳下來的各種傳統習俗,這些傳統不僅具有在地特色,可以呈現區域性文化特徵,且其歷史發展與文化現象,也頗能作為臺灣傳統文化的代表。
2014年,當我在執行「臺南市生育禮俗計劃」(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委託)的那一年多,剛好就是兒子從懷孕妊娠,再到生產、滿月、四月、周歲的時候,當時我們就遵循著古禮進行著各種儀式,也謹慎不去觸犯各項禁忌,雖然儀式、禁忌眾多而繁複,卻也有許多富在地性而有趣的地方,且發現到台南各地方也有一些差異。所以在當時就想過將此一研究成果出版,因為這將不僅會是一本介紹民俗文化的書籍,其實也可以是一本有趣的工具書。
這本書的付梓出版,可以說是這一項心願的達成,雖然一部分內容為前述我在2014年所主持「臺南市生育禮俗計劃」的研究成果,不過更多地方是好友陳志昌學棣的田野資料與研究分析,並由其進行全書的編輯整理工作。這本書針對臺南地區的「生育禮俗」,進行詳實且深入的調查研究,藉由盤點臺南地區相關生育禮俗儀式,爬梳整理出其歷史緣由與發展變遷,且能完整呈現出各項儀式與文化現象。這是一本深入淺出的書籍,可以讓我們在細數養兒育女的各項儀式中,一點一點地解析其背後的存在意義與文化內涵。
自序二
孩子們教會我的事
文 /陳志昌
說個不怕大家笑的故事:當我第一個孩子出生時,孩子與母親都關在家裡房間「做月內」。孩子氣質比較親人,所以需要抱著她才願意入睡,還記得我抱著她,輕輕搖晃的唱歌,看著稚嫩的臉龐,想到她以後長大成人婚嫁離家,突然心裡一陣酸,於是就紅了眼眶。然後…我就被孩子的媽媽訕笑,一直笑到現在,孩子都做完「十六歲」,常還被拿出來說嘴。
這段的幾年間,經歷自己及親友孩子的生育禮俗:謝神、拜公媽、號名、貺禮、做月內、滿月、剃頭、四月日、度晬、排八字、飼囝習俗禁忌、飼囝歌諺、翕相、拜契、貫絭、換絭、收驚、拜天公、出姐母亭、脫絭、作十六歲…等。想來自己是駑鈍的學術門外漢,能研究的多半是身邊週遭可見題材,能書寫的往往必須自己親身體驗經歷。不過想想也是不賴,如果不是自己生活中的新生命誕生,觸動了研究的心思,也許對於生育禮俗的感受,端如清風一抹,涼爽吹拂過而不知。因為生活裡禮俗的實踐,觸動追尋的念想,所以才有這十多年來的資料蒐集、觀察思辨後的書寫。某種程度來說,研究者的研究題材與生命歷程,看來可能會有著關聯,書寫成果更是種陳述生命。
感謝大臺南文化研究叢書主編黃文博校長的邀約,更感謝臺南市政府文化局的提供機會,讓自己可以從歷史、民俗研究的觀點來書寫生命,寫下這段參雜交融個人及這塊土地的生活史,更是寫下孩子們交會我的點滴事。
?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