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章 緒論
1.1 為什麼要研究國際貿易
1.2 國際貿易的重要性
1.3 國際貿易理論
1.4 國際貿易政策
1.5 世界貿易趨勢
?
第02章 李嘉圖模型:古典貿易理論
2.1 早期的貿易理論
2.2 絕對利益原理
2.3 比較利益原理—李嘉圖模型
2.4 貿易利得的由來
2.5 工資率的決定
2.6 李嘉圖模型的實證、應用與評估
2.7 臺灣實例
?
第03章 特定要素模型:貿易與所得重分配
3.1 特定要素模型
3.2 相對價格變動的所得重分配效果
3.3 比較利益的決定
3.4 自由貿易的所得重分配效果
?
第04章 Heckscher–Ohlin模型:資源秉賦與貿易
4.1 Heckscher-Ohlin 模型的基本假設
4.2 價格、要素密集度與產出
4.3 Rybczynski定理
4.4 Heckscher–Ohlin定理
4.5 Stolper–Samuelson定理
4.6 要素價格均等定理
4.7 Leontief矛盾
4.8 全球供應鏈之發展—李嘉圖模型與H–O 模型的運用
?
第05章 經濟成長
5.1 經濟成長的型態
5.2 經濟成長的來源
5.3 提供曲線
5.4 經濟成長對貿易條件的影響
5.5 經濟成長的福利效果
5.6 臺灣實例
?
第06章 規模經濟、不完全競爭與國際貿易
6.1 規模經濟、市場結構與國際貿易
6.2 內部規模經濟與國際貿易
6.3 異質廠商貿易模型
6.4 產業內與產業間貿易的比較
6.5 產業內貿易的衡量
6.6 外部規模經濟與國際貿易
6.7 其他貿易理論—產品循環理論
?
第07章 臺灣貿易史
7.1 明朝時期
7.2 荷蘭時期
7.3 明鄭時期
7.4 清朝:鎖國時期
7.5 清朝:開國時期
7.6 日本時期
7.7 戰後時期
7.8 臺灣的貿易與比較利益
?
第08章 關稅與配額
8.1 關稅的種類與長期趨勢
8.2 關稅的經濟效果—小國
8.3 關稅的經濟效果—大國
8.4 最適關稅與福利水準
8.5 有效保護理論
8.6 進口配額
8.7 配額與關稅的比較
?
第09章 非關稅貿易措施
9.1 新保護主義的興起
9.2 非關稅貿易措施的範圍與衡量
9.3 傾銷與反傾銷
9.4 補貼
9.5 自動出口設限
9.6 其他非關稅貿易措施
?
第10章 貿易干預的理論基礎
10.1 保護國內產業與勞動就業
10.2 利用及矯正市場的不完全性
10.3 維持貿易的公平性
10.4 附加價值貿易的意涵與貿易糾紛
10.5 開發中國家關切的議題
?
第11章 臺灣的貿易政策
11.1 1980年以前的貿易政策
11.2 1980年以後的貿易政策
11.3 進口替代與出口擴張的爭議
11.4 兩岸貿易
?
第12章 中國對外貿易的發展
12.1 計劃經濟下的貿易體制改革
12.2 中國對外貿易的特色
12.3 中國開發區的發展
12.4 中國外資政策的演變
12.5 貿易結構的演變
12.6 外人投資結構的轉變
12.7 中國經驗的啟示
?
第13章 國際要素移動與對外投資
13.1 要素移動與商品移動
13.2 要素移動與社會福利
13.3 要素移動的選擇
13.4 對外投資理論
13.5 政府對要素跨國移動的干預
13.6 臺灣對外投資狀況
?
第14章 政治經濟學
14.1 利益團體模型
14.2 國家利益模型
14.3 中間選民模型
14.4 遊說模型
14.5 政治獻金模型
14.6 臺灣在1980年以前貿易政策的政經意涵
14.7 臺灣在1980年以後貿易政策的政經意涵
?
第15章 世界貿易制度
15.1 雙邊主義
15.2 多邊主義
15.3 GATT及WTO的起源
15.4 WTO的基本精神
15.5 GATT和WTO的談判
15.6 進口救濟
15.7 智慧財產權
15.8 政府採購
?
第16章 區域經濟整合
16.1 區域經濟整合的種類與動機
16.2 區域經濟整合的福利效果
16.3 區域經濟整合的發展趨勢
16.4 北美自由貿易區—NAFTA
16.5 歐洲聯盟—EU
16.6 與臺灣相關的區域經濟組織
16.7 區域主義與多邊主義:互補或衝突
?
第17章 服務業貿易
17.1 服務業貿易的特徵
17.2 服務業貿易的型態
17.3 服務業貿易的障礙
17.4 GATS
17.5 世界服務業貿易現況
17.6 服務外包
17.7 數位貿易
?
第18章 貿易新議題
18.1 農業貿易
18.2 杜哈回合談判的進展與問題
18.3 環境保護的議題
18.4 競爭法的調和
18.5 未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