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與創意
麥克•西尼斯,《MAKE》雜誌主編
因為工作的關係,我在各大Maker Faire穿梭來去,也會去參加其他《MAKE》相關活動,有時候還跑得挺遠,因此,我看到形形色色的Maker與專題,許多Maker朋友都充滿熱忱,如果可以,我也會很願意和大家分享這些Maker的故事。
去年,我去參加了兩個比較遠的活動,一個是科威特的Maker Faire,有許多女性工程師參展,我在《MAKE》國際中文版Vol. 33(第18頁〈女性站出來〉,英文版 Vol.58)有寫一篇相關的文章。另外一趟我去沙烏地阿拉伯的首都利雅德(Riyadh),待了12天,那個時候沙基工業集團(Sabic)辦了個夏令營,為期三週,請我們幫忙課程,我也就去參與了夏令營的前半。
出發前我心裡充滿好奇,還有一點緊張,不過,等我真的到了那邊,發現其實跟其他地方也滿像的,活動辦得很棒,當地人非常好客。我們與沙烏地阿拉伯當地和附近剛畢業的學生合作,他們對人非常好,心胸開放,很容易就成為朋友,也很快進入狀況。
根據當地習俗,夏令營中男孩和女孩分開在兩個不同的地方上課,帶他們的也都是同性別的大哥哥大姊姊,只要有女學生在,男性講師就不能接近。不過,學生都走了之後,講師們會聚在女生的教室討論課程安排,在這個討論會議中,我們很快發現,雖然(也許正是因為)女孩們受到社會的框架,她們的專題不論是品質還是創意,都比男孩子還要出色。
那一次旅程的亮點,是我們其中一位夥伴莎拉•朵紗莉(Sarah Dosary)邀請我們去參觀她們的女性專屬Makerspace,叫做TekSpacy。我們午後的艷陽下開車穿過利雅德市 ,抵達她清新、舒適的工作空間,裡頭有3D印表機、雷射與CNC切割機、設計工具等等,莎拉說,女性Maker在那裡不用帶面罩、穿黑紗袍,可以專心做專題或是為創業做準備。這和我們對沙烏地阿拉伯女性的印象截然不同,雖然不能開車,許多日常活動必需要男性陪同,但是,在這個工作空間裡,女性可以和創新育成中心合作創業並輔導其他女性。在沙烏地阿拉伯的社會框架限制之下,莎拉還是找出一條路,活出自我,不只她如此,她在夏令營中輔導的女孩們也是如此。
在這一期《MAKE》雜誌當中,我們聚焦在一群改造中國深圳的女性,跟莎拉一樣,我們都希望聽聽她們的故事,並且把故事分享給大家,我們誠摯希望Maker社群更加多元。如果你有任何建議,歡迎寄信給我(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