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人間塑型:國際陶藝家陶偶

人間塑型:國際陶藝家陶偶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2822111
邵婷如
藝術家
2018年4月27日
140.00  元
HK$ 126  






ISBN:9789862822111
  • 叢書系列:陶瓷大全.文物.陶瓷.玉器.青銅器
  • 規格:平裝 / 264頁 / 17 x 24 cm / 普通級
    陶瓷大全.文物.陶瓷.玉器.青銅器


  • 藝術設計 > 雕塑 > 陶瓷

















      三十三年的創作生涯,總有些作品一再讓我停下腳步,專注地凝望......

      每每發現那些深刻生命力著痕的創作,

      我不禁對這些創作者充滿好奇,極度渴望瞭解他們內在思緒,

      特別是同樣以人形為創作主題的同行。

      身為人類這件事,出生於不同的國家背景與生存環境,

      他們關切的是什麼?生命的價值是什麼?

      透過他們手下的人偶造形,

      是什麼樣的心路引領藝術家一路走來,終究得以與內在原生之身相擁面對。

      或者,創作者在不同階段,是不是透露了生命力的增長或消減,

      還是與真我更貼近或與小我更合體。

    ???

      本書涵蓋了四十五位來自十八個不同國籍的陶藝家,跨越數個世代,看似不同國籍或年代的另類思維,但終究表述的是人性與故事。

    ???

      這些創作陶偶的陶藝家,除了享譽國際的陶藝大師,更有作者長期追蹤觀察的年輕創作者,而今世代接棒,各自精彩獨舞。藝術家拿起卑微的泥土,化身千變萬化、豐富多采的立體雕塑,傳達創作者的性格與無邊無際的想像力,也反應著對社會的關切與歷史的省思。除了四十三位國際陶藝家,還有享有盛名的雕塑家賈維爾.馬林(Javier Marin),他那充滿戲劇能量的巨大頭像讓人屏息,此外作者更邀請藝術家奈良美智作了一次訪談,他的二度空間繪畫與三度空間陶作,在遼闊的天地間相互回音對話。

    ???

      四十五位藝術家在地球各處為我們連線,每一件作品都是人生之旅所伴隨的冷冽冬風或繁花大地,如此豐富,如此獨特。


     





    序? 當代陶藝發展中的人形�三浦弘子(日本滋賀縣陶藝之森美術館資深策展人)

    自序? 陶人與陶偶的宇宙連線�邵婷如



    Chap. A

    1. 高森曉夫? Akio Takamori

    2. 柏克.德弗里斯? Bouke de Vries

    3. 伊馬瑞.史拉姆? Imre Schrammel ?

    4. 賈維爾.馬林? Javier Marin ?

    5. 拉茲羅.費克特? Laszlo Fekete ?

    6. 理查.蕭? Richard Shaw ?

    7. 瑟基.伊蘇帕夫? Sergei Isupov ?

    8. 林茂樹? Shigeki Hayashi ?

    9. 邵婷如? Ting Ju Shao ?

    10. 提普.托蘭? Tip Toland ?

    11. 弗拉迪米爾.齊文? Vladimir Tsivin ?

    12. 奈良美智? Yoshitomo Nara



    Chap. B ?

    1. 津守愛香? Aico Tsumori ?

    2. 艾莉娜.艾琳凱? Arina Ailincai

    3. 奧德里亞斯.傑努索尼斯? Audrius Janu?onis

    4. 貝絲.凱特曼? Beth Katleman

    5. 貝絲.羅? Beth Lo

    6. 碧芙麗.瑪耶里? Beverly Mayeri

    7. 卡文.馬? Calvin Ma

    8. 克里斯蒂.布朗? Christie Brown

    9. 島津星? Esther Shimazu

    10. 加瑞斯.納許? Gareth Nash

    11. 葛楚德.莫沃德? Gertraud Mohwald

    12. 剛蒂.迪斯? Gundi Dietz

    13. 赫曼.慕伊斯? Herman Muys

    14. 伊羅娜.羅姆? Ilona Romule

    15. 艾琳娜.婕切娃? Irina S. Zaytceva

    16. 曾章成? Johnson Tsang

    17. 金.賽蒙森? Kim Simonsson

    18. 禹寬壕? Kwan Ho Woo

    19. 李昂.史卓斯? Leon Strous

    20. 梅恩.芙洛琳? Maen Florin

    21. 瑪格莉特.基蓮? Margaret Keelan

    22. 瑪麗亞.加茲勒.嘉祖里? Maria Geszler Garzuly

    23. 邁克爾.盧塞羅? Michael Lucero

    24. 野村直城? Naoki Nomura

    25. 施佩宜? Pei-I Shih

    26. 藤平伸? Shin Fujihira

    27. 史蒂芬妮.瑪莉.魯斯? Stephanie Marie Roos

    28. 譚雅.巴圖拉? Tanya Batura

    29. 日野田崇? Takashi Hinoda

    30. 托尼.耐索拉斯? Tony Natsoulas

    31. 維爾瑪.維拉芙德? Vilma Villaverde

    32. 伊弗.馬爾佛列? Yves Malfliet

    33. 耿雪? Xue Geng



    參考資料與感謝名單





    自序



    陶人與陶偶的宇宙連線

    文/ 邵婷如?
    ? ?

    ???

      三十三年的創作生涯,總有些作品一再讓我停下腳步,專注地凝望。有些是充滿視覺造型的美學魅力,也有的則是藝術家在不同階段,突破性的實驗探索。然而這些都比不上另一種深沉的回響,就是安住在作品裡,藝術家的精神性或說是生命力的蘊含。

    ???

      每每發現那些深刻生命力著痕的創作,我不禁對這些創作者充滿好奇,極度渴望瞭解他們內在思緒,特別是同樣以人形為創作主題的同行。身為人類這件事,出生於不同的國家背景與生存環境,他們關切的是什麼?生命的價值是什麼?透過他們手下的人偶造形,是什麼樣的心路引領藝術家一路走來,終究得以與內在原生之身相擁面對。或者,創作者在不同階段,是不是透露了生命力的增長或消減,還是與真我更貼近或與小我更合體。

    ???

      生為宇宙自然的一員,年幼時就相較於同儕敏感,情緒易受外界干擾波動,自年少我便不停的自問:「我為什而生?」、「我於此人間的意義?」大學時利用暑休學陶,捏陶竟意外成為安定自己,尋得內心平安的自救微光,為了這個心靈救贖的需要,從那時起就把作陶當成一生職志。在作陶初始,就直接藉由人形訴諸種種意念的表達。而這一路的作陶人陶偶的旅程,也意外地與世界各國的陶藝家,以及與他們的陶偶建立了各形各色的跨界連線。

    ???

      二十九歲陶偶第一次飄洋過海到紐西蘭參加裘利富國際陶藝大賽,當時選中我的作品的評審是高森曉夫。因雜誌文章與出書的採訪,我們自2014年陸續開始通信,2016年2月5的最後一封來信,他說明生病的近況,同時分享他的新作品,無比遺憾這本書還沒來的及交到他手上,他已於2017年1月11日回到天堂。

    ???

      1996年台灣六位陶藝家受邀美國陶瓷教育年會(NCECA)「台灣館」的展出,羅馬尼亞陶藝家艾莉娜.艾琳凱來到紐約州羅徹斯特會場,她健談、自信與開朗,激起我對她作品的探究好奇。展期後飛往舊金山拜訪朋友,同時拜訪在年輕歲月時所關注的美國陶藝家碧芙麗.瑪耶里,在她工作室做了生平第一次面對面的採訪。

    ???

      到達日本陶藝之森駐地的第一天,意外地發現理查.蕭正在石膏室為他的作品作最後的組裝。數月後,匈牙利的瑪麗亞.加茲勒.嘉祖里在一個寒冬為我們示範了陶版絹印印刷,她認出我的作品正於陶藝之森美術館展出,故此邀請我參加隔年匈牙利的女性工作營,讓我對匈牙利的當代陶藝有了初步的認識。數年後再訪匈牙利,與拉茲羅.費克特相遇,匈牙利當代陶藝之父伊馬瑞.史拉姆的原作,在我眼前讓我盡情賞析。

    ???

      美國伊佛森美術館前館長朗.庫克塔為我的作品集寫了篇序文(2004年由新北市鶯歌陶瓷博物館出版),內文提及了奧地利的剛蒂.迪斯、英國的克里斯蒂.布朗與美國夏威夷的島津星,當時的我對這些前輩不算熟悉,自此她們的作品就存放在我的腦袋裡。

    ???

      2005年,阿根廷執行長維爾瑪.維拉芙德邀請五位台灣陶藝家到阿根廷巡迴展覽與座談會,我們居住在她百年典雅的公寓,維拉芙德的雕塑作品四處擺置,幾百公分的人塑,展現這位藝術家的紮實雕塑功力。

    ???

      日本陶藝之森美術館策展人三浦弘子於2006年策劃的「蘊藏於黏土中的人形——心之眼國際展」時,她挑選了我首次挑戰一百多公分的單一人塑,無比榮幸地,這場展覽同時有德國陶藝家葛楚德.莫沃德與日本前輩藤平伸同台展出,而美國托尼.耐索拉斯半寫實、半卡漫的彩艷人偶在會場上讓人無法忽視。

    ???

      墨西哥雕塑家賈維爾.馬林這位在中美洲享有盛名的藝術家,作品的量感與動感,承載洋溢的情感,然而我一直苦無採訪的機會。2008年於奧地利駐地時與墨西哥陶藝家帕洛瑪.多麗斯同享一個工作室,無意間得知他們是大學的好友,透過她的介紹,馬林的經紀人從墨西哥寄來兩大本厚重的畫冊與相關的資料。

    ???

      紐約大學教授茱蒂斯.史瓦茲於2008年出版的厚重書籍《對抗式陶瓷》,儘管我的一件作品被收錄在書中的角落,然而當我發現美國陶藝家提普.托蘭的超寫實陶人時充滿驚喜,同時反覆揣意譚雅.巴圖拉與立陶宛奧德里亞斯.傑努索尼斯,他們獨特的作品語彙。

    ???

      我於2016年受邀德國Westerwald陶藝美術館擔任評審,來自芬蘭與德國的策展人與我同意將其中一個獎項頒給比利時的伊弗.馬爾佛列。受到唐三彩影響的「馬球選手」系列的威爾斯陶藝家加瑞斯.納許,作品也在當期展覽會場上,而曾在台灣雙年展展出的芬蘭陶藝家金.賽蒙森,他那兩隻潔白的鹿也在展場深情地對望。

    ???

      韓國禹寬壕正執行「一萬個禮物」的創作計畫,對人塑感到興趣的我們,同時受邀擔任台灣2016國際陶藝雙年展的評審,這段期間對彼此的作品有了進一步的交流認識。多次長途旅程在香港轉機,機場的作品陳列櫃中,曾章成「咖啡與茶」的系列陪伴旅人候機的疲憊時光。

    ???

      2007年奈良美智拿起陶土創作,對泥土表現其獨到見解。身為2018「台灣國際陶藝雙年展」的策展人,我於2017年年末前往日本拜會奈良,兩次的會談,奈良隨和地聆聽著展覽內容,同時認真地回應他將為這個展覽準備的新作品。過去二十年來,持續關注著奈良的創作過程,2018「台灣國際陶藝雙年展」有了他的參與,具有特別的意義。

    ???

      故此,與其說在過去幾年我陸陸續續地記錄彙整了一本有關國際陶人的書,不如說,身為陶人與我創作的陶偶,它們帶著我穿過宇宙的上空雲層,飛越看不見的國界,串起了三十三年的世界行腳。特別是當內心呼喊著真的好想知道這些藝術家的創作世界,好奇的閃爍光點穿梭交會,帶著我在時空裡從點連成線直到我與大家會面。

    ???

      或許正如高森曉夫在採訪所說的:「創造人形是談論人性最基本而直接的方式。我想最重要的是我們對人及歷史懷有求知好奇心,我們從中找到自己創作的動機與內涵。」




    其 他 著 作
    1. 陶人陶觀:日本當代陶藝名人集 Ceramic Vision: Interviews with 20 Japanese Artists
    2. 我要我們在一起
    3. 等待王子一百年
    4. 當公主遇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