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 定價117.00元
  • 8 折優惠:HK$9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好想找人說說話:與臨床心理師的話療之旅

好想找人說說話:與臨床心理師的話療之旅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3281610
南琦
遠流
2017年11月29日
100.00  元
HK$ 85  






ISBN:9789573281610
  • 叢書系列:大眾心理學叢書
  • 規格:平裝 / 240頁 / 25k正
    大眾心理學叢書


  • 心理勵志 > 心理諮商/治療











      當「心」開始裂了、崩潰了,如何修補平復?

      找個適合的人,聊心也療心。只要勇敢向前走,就會有亮光。
          



      ◎我沒有我想的那麼OK,你我都是潛在的「神經病」?

      •近年來,精神科的門診量堂堂登上醫院科別的前三名。

      精神科甚至精神病患收容機都成了不願說出口的「佛地魔」。

      •全臺最大的精神醫療慢性機構,竟在花蓮玉里?

      許多被視為「不正常」的人聚在一起,成了另種「正常」。



      ◎在我們所處的空間中,外表正常而內心痛苦的人不知凡幾!

      •很多時候,心理問題才是身體出狀況的關鍵:

       何謂「準爸爸症候群」?新兵扣完扳機手指為何動彈不得?

       老夫老妻吵架,妻子竟然瞬間癱瘓,這又是哪招?

      •更多時候,來看病的不一定不正常,強押你看病的反而更有問題:

      父親老是嫌女兒不夠好、新手媽媽產後憂鬱,竟是遇上恐怖情人?



      ◎找個療心的人,你不用什麼問題都獨自面對:

      •每個人都是處理自己問題的專家。但你該如何發現自己的不對勁?

       有哪些「不對勁」是必須就醫的程度?書中提供指標供你評斷。

      •最完整的精神科使用守則,看這裡!

       臺灣的心理治療師如何養成?健保給付與自費有何差別?

       臨床心理師和心理諮商師並不一樣,你知道嗎?

      •坊間所謂心靈導師與成長課程真的可信?我該怎麼選擇?

       心理治療要解夢、催眠嗎?隔空問診(網路、電話)行不行?

    ?

      心理問題類似感冒或牙痛,有點困擾但又好像沒什麼大不了。

      本書教你如何在需要的時刻,找到最需要的資源。

      第一次找心理師就上手。

    ?





    推薦的話 第一次找心理師就上手�洪志美

    推薦的話 光陰荏苒:十三年世界的變與助人初衷的不變�簡玉坤

    自序 今天我們聊心,不談診斷

    前言 就在某天,心,砰地的碎了,在需要的時刻,找到最需要的資源



    Part 1 平靜之下的風吹草動:當我還可以的時候

    1我其實沒有自己想的那麼OK

    2太「正常」才「不正常」

    3社會問題往往來自生命困境的累積



    Part 2 當心開始裂了

    1「正常人」也可能要看精神科

    2人的脆弱說來就來,誰都不享優待

    3身心一體,身體疾病有時是心理作祟

    4千變萬化的心病



    Part 3 當心崩潰了

    1你不用什麼問題都獨自面對

    2臺灣的心理醫生在哪裡?

    3相信專業,更可尋求第二意見



    Part 4 找個與你療心的人

    1誰是療心的好對象?

    2說不出口的心內話,要找誰談?

    3關於心理師,你一定想知道……



    Part 5 心,修補與平復

    1心理治療,幫你找到正確的鑰匙

    2心理治療的最高境界

    3目前的大環境真的重視心理健康?



    結語 只要一直走,就會有亮光

    附錄 全臺精神醫療機構(附設心理衡鑑與心理治療業務)一覽表

    ?





    推薦的話



    第一次找心理師就上手

    資深臨床心理師�洪志美




      近幾年來,有愈來愈多的臨床心理師出版心理衛生相關書籍,或書寫其工作經驗。南琦可說是其中起步最早、資歷最久,也最多產的作者,我認識她多年,書架上已有甚多她的作品。我一向很欣賞她的文筆,加上她豐富的實務經驗,每本書讀來都興味盎然。



      當南琦邀請我為她這本書寫序時,因自覺不善言辭,我有些猶豫,但在拜讀完文稿後,反而覺得這樣的因緣其實也並非偶然。回首過去,我這輩子可以說都沒離開過臨床心理學,掐指一算,竟也在臨床心理學實務界和學術界闖蕩了數十年。自從研究所畢業後,我很快地進入大醫院的精神科擔任臨床心理師,累積了十多年的經驗,並在工作期間爭取到赴美攻讀博士學位的機會。這也成就了我後來受聘於輔仁大學臨床心理系,從事十多年的教職,甚至在系主任期間,透過全體老師的合作,成立了第一所完全以培養臨床心理師為主的研究所,繼續督導學生在精神科的實習。



      南琦這本書對總是身處醫院僻靜處的精神科著墨較多,我讀來甚覺親切而熟悉。 她筆下所描繪的,或人(醫療人員和個案)、或事(心理疾患種種)、或場景(精神病房或門診)、或心理診療室的內與外, 都如實呈現出精神科的種種樣態、掀開了精神科的神祕薄紗,讓讀者得以一窺在其中工作的醫療人員——尤其是臨床心理師的尋常面貌。



      本書一開始即精闢地分析了發生於近幾年與心理問題相關的社會現象,例如精神疾病與犯罪的關聯、幾件震驚社會的殺人案件,還有一些知名人士的自殺新聞,以及大型災難對當事人和整個社會的衝擊等。



      書中也寫到一般人對求助精神科常有的疑慮:大多數人總覺得自己的問題還不到所謂的「生病」,前往精神科看診時總是裹足不前。但南琦細心的提醒讀者如何發現自己哪裡不對勁,尤其詳細說明了身體與心理的相關性,例如身體其實是心理的最佳反映,有時身體出現症狀,只是為了逃避心理的痛苦。



      此外,南琦也清楚列出需要就醫的幾種指標,以及精神科的使用守則,並介紹精神科團隊裡的不同專業人員,如何分工與合作,讓初次踏入精神科門診的讀者,可清楚了解就診時可能會碰到什麼狀況。接著,她更詳盡的告訴讀者什麼是心理治療、接受治療需要有怎樣的準備、心理師的專業養成過程,甚至列出一般人對心理師常有的問話等,可說是回答得毫無保留,讓你第一次找心理師就上手。



      最後,南琦再打開診療室的門,讓作為個案的你,了解心理治療如何進行、如何最佳的利用寶貴的診療時間、患者本身應該扮演怎樣的角色,心理師「可以」和「不可以」為你做什麼,以及你最關心的——心理治療的功效。



      而最重要的是,作者強調「作為個案的你就是治療的一部分」,讓讀者理解心理治療絕不是單方面的工作,個案不是被動等待心理師替他詮釋自身遭遇的某些事、解讀你為何會有某種情緒,並告訴你問題的答案,或提供解決方法,而是信任治療師並積極合作,這才是心理治療成功的關鍵。



      這本書的專業知識含量極高,但讀來絕無學術書籍的嚴肅與艱澀。書中內容不只對一般大眾很有幫助,那些立志想當心理醫師,卻對臨床心理師的行業有著不切實際憧憬的年輕學子們,更需要一讀。



      南琦在書中曾形容臨床心理師是你「最值得信任的陌生人」,我覺得非常貼切,也深有同感。最後,我引述作者的幾句話,讓讀者細細品味這個陌生人的現場:「默默在旁傾聽,偶爾的引導與澄清,心理師是綠葉、配角,讓個案覺得心理師其實也沒做什麼,自己才是想出解決問題策略的那人。你知道你該怎麼做,而且是自己想出來的,帶著不一樣的想法與力量離開診療室,改變於是開始。」



      (本文作者洪志美為資深臨床心理師,曾任輔仁大學臨床心理系主任。)



    推薦的話



    光陰荏苒:十三年世界的變與助人初衷的不變

    耕莘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簡玉坤




      十三年,一個孩子可以從嗷嗷待哺,到叛逆青春;十三年,一塊只能坐臺鐵和野雞車南來北返的土地,出現了臺灣高速鐵路。十三年前,南琦在自己的心理師生涯中,寫下第一本幫助民眾自我協助書籍,如今的她,仍舊在紛亂的世界中,繼續用擅長的文字筆觸,以心理學的語言與芸芸眾生做內心的交會。



      同樣身為助人者,我只在醫院的體系下,提供病患心理上的協助;南琦作為心理學家,不僅在制度下撫慰人心,更用寬廣的視野,「教導」民眾如何預防心理疾病發生、甚至自我療癒,對我而言,這是心理助人者推廣心理學知識的慈悲表現。



      十多年來,世界變得很多,天上飛的、路上跑的、地下疾駛而過的,臺灣進入物質與科技突飛猛進的時代。人們不再需要寫信,便可以遠距相通;感情不一定要堅守至終,隨處放閃、一夜情、夜店撿屍再也不是新聞;臉書、視訊LINE、等各種不同名義成立的群組,讓人際互動變得更靠近且更易取得;但十三年後的我們,似乎不見得活得比十三年前快樂:上有高堂需奉養、下有幼兒待養育的三明治世代有苦吐不出,年輕人一輩子做到死也買不起一間小窩;老年人無人照顧的孤獨感日漸蔓延,就連孩子們,該唸的書、該學會的技能,同樣沉重得教人窒息,絲毫不比十年前少。世界變很多,活在臺灣這座孤島上的我們,快樂指數卻持續下降。



      這十多年來的心理學研究,也因為環境變動太快,現象和關注的焦點也在改變。有愈來愈多人,願意走進精神科門診,為自己和家人的不快樂做一些努力。以前在門診和病房多只常看到比較嚴重的病患,出現怪異行為、覺得有人要害他、在路上大吼大叫等;但現在在診間,聽到的是親密關係的衝突、無法面對自己老化、困惑自己喜歡男生還是女生、甚至是抱怨孩子掛網太久,有愈來愈多「生活化」的生命議題。這對心理學知識的推廣來說,是個歡喜的現象,這代表人們更清楚知道,生活的意義不僅只是要「不要憂鬱」,還要學習「活得快樂」。



      從前的心理學或心理治療,總把專業知識「藏」在治療師的寶盒裡面,只用專家的姿態去解析個案的內心世界;十幾年後的現在,把這些知識「傳送」給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已變成心理學者極度重視的任務。當代的助人者,除了陪你探索原生家庭經驗的影響外,更把討論的方向,放在你如何接納、允許自己受苦的事實,以及共同發掘出與這些苦共存、甚至對抗的力量。因為在紛亂的世界中,心理學家始終相信人的「成長韌性」不會消失,只是等待被發現。



      南琦在這次出版的新書中,再次極富層次的一一介紹心理困境的迷思、自我發現、多元的表現方式、以及在國內求助心理師時該注意的事項;書末,南琦更完整介紹了精神醫療團隊的服務,以及心理師的訓練過程。她把心理學的知識,化為最易懂的文字,傳送給普羅大眾,讓人備感安心。十三年前,我曾為她的第一本心理書寫序;十三年後,我很高興不論是在體制內外,她仍堅守崗位。



      (本文作者簡玉坤為耕莘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現任法鼓山人文基金會關懷生命專線督導、輔仁大學醫學系、臨床心理系臨床講師。)



    自序



    今天我們聊心,不談診斷




      自從2003年在遠流出版《找自己的心理醫生》一書後,接下來這些年,我陸續朝向心理健康相關的議題寫作。包括情緒自療(書名《情緒自療Easy go》)、霸凌(書名《向霸凌Say No!》)、青少年生活問題解決(書名《別叫我屁孩,我可以自己來》)、親子互動(書名《爸媽何必太正經》),甚至是網路社群觀察(書名《網路社群讀心術》)等。



      從治療室出發,書寫對人的觀察甚至生命經驗中發生的各種事,是我一直在做且不斷在學習,分享的。十多年來我仍繼續在臨床工作的崗位上,看著更多心靈受苦的人,幸運者很快就能找到幫助自己的門路,在發病初期得到有效的控制、朝向痊癒之路;不幸運者則因為缺乏資訊,或得到錯誤的資訊,瞎忙了許多年,忍受不必要的痛苦,才得到妥善的治療。



      這些錯誤資訊包括周遭親友對心理疾病的不了解、求神拜廟民俗療法,以及誤信坊間流言、網路傳言或偏激言論(例如認為「精神科用藥都是藥廠的詭計」)等;或是以為只要去醫院就能得到治療,殊不知根本沒看對科別。



      即使活在二十一世紀,仍有不少人存有中世紀的思維,例如「家醜不可外揚」、「把孩子生成這樣是父母的錯」,以至於患病多年仍無法好好被治療。甚至還有部分社經地位高的家庭,無法接受孩子生病、不再優秀的事實;有些則是觀念上的作繭自縛,讓精神科莫名其妙成為某些父母想治療孩子同性戀的地方。



      這些年來,精神科的服務漸漸為人所知,但我猶嫌不足。精神科只是個開始,更重要的是接下來的努力;穩定症狀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確保不再復發、日後不必再來精神科。藥物只是輔助,如何藉由心理治療來幫助自己,療癒過去的痛,從中更了解與接納自己的一切,是我在工作中的最大期待,故有必要將精神科的服務,臨床心理師的工作再次說個清楚、講明白,也有必要解釋心理治療到底在做什麼,它是如何能確實的發揮效用。



      所以我決定「改寫」當年的書,雖說改寫,以為不難,簡單增減一些資料即可,殊不知仔細琢磨之後,原本就對前書不夠滿意,再加上十多年來我的思維改變不少,更覺內容不甚完備,下手修改之後,幾乎成了一本全新的書,當時的內容只占新版本約十分之一,嚴格來說也不能說是改寫了(真是累慘我了)。



      此外,經過這十三年的洗禮,我對本書的書名也產生了另一種想法。除了必須求助專業、找到屬於自己的心理醫生,我更希望大家能讓自己成為自己的心理醫師,治療心病也許不必外求,只需忠實的傾聽內在聲音就好。



      從事這份工作,讓我有更多傾聽與覺察的機會,當我用內觀的方式幫助自己呼吸、調整生活腳步與壓力,接納自己所處的「亂」時,沒多久就能讓心靈平靜下來,這真的有些神奇,竟有類似禪定的效果。人有追求平靜的能力,就如同追求快樂與痛苦,只要適時的讓這個力量發揮出來,在我看來這就是自療的能力。



      這本書能增加你對自己狀態的覺察,並在意識層面檢視自己的種種,然後自己決定要不要進一步採取行動。我不討論疾病的診斷,這類衛教知識在許多權威網站上都能找到很齊全的資料。我想把心理治療的內容說明清楚,它的基本精神是什麼、治療者如何運用在個案身上,臨床心理師如何與個案展開「話療」,這樣的基本信念,一般人當然也能用在自己身上,心理的疾病可被治療、也能自療。此外,我更清楚說明臨床心理師的角色與功能,藉此區隔大眾對心靈導師的混淆,避免過度神化或汙名化。



      現今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絕不亞於身體健康,甚至更多。身體疾病只是讓自己受苦,而心理疾病除了自己,更帶給周遭的人苦痛,影響性是以倍數增加的。身體疾病不會造成社會災難(傳染病除外),心理疾病卻會,被壓抑與忽略的心理問題,漸漸匯聚成洪流、最後宣洩而出,視蔓延的程度而定,少則讓家人痛苦,多則造成社會事件。



      心理健康漸漸為世人所重視,臺灣政府部門相較於各國,卻還沒有一個完整、統籌性、且獨立的心理健康機構,希望本書能帶來一些制度上的改變契機,促成大家採取更積極的行動。這也是身為作者的我所能盡的最大努力了。



    前言



    就在某天,心,砰地的碎了,在需要的時刻,找到最需要的資源




      這不是一本精神疾病的衛教手冊,而是要告訴你一件簡單的事——生病了就該看醫生,即使是心生病了也一樣。



      我們有多不願意承認自己的「心」需要看醫生呢?



      就拿大家最熟知的憂鬱症來說好了,根據醫界針對健保局的統計,第一次被診斷出憂鬱症的人,約有三分之一的人會落跑,沒有接受後續治療。而且有高達五成以上的憂鬱症患者,第一次相關問題的就醫並非在精神科,而是不斷到他科反覆求診。例如心跳加快就去掛心臟內科、胸悶就去看胸腔科……頭暈頭痛,那當然去看腦神經科,有牙周病不用說,更是該看牙科。



      整套昂貴的健康檢查甚至都做了,就是沒想到,也許是心情出了問題。



      說沒事,就是有事



      以身體化的方式呈現自己的內在不舒服,是臺灣病患的特色。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等到去這些科別逛完了,該做的檢查也做完,不是完全沒問題就是一些可有可無的小毛病。但真正的問題並沒有解決,頭還是照暈、牙齒還是照痛,心臟有時跳到都快停止了。



      你不想知道的是,身體很誠實,它會如實地反應你的內在狀態,即使你不想承認或面對:考前鬧肚子痛想跑廁所、上臺報告的前一天非常難入睡,這些你知道統統都是壓力反應;頭,它通常不會平白無故地不乖發作,這一定是有意義的。



      有些症狀則是較為隱微的問題,牙齦咬合過緊,造成牙周組織變化,當然不只是牙周病這種表面症狀,情緒緊繃造成的肌肉使用過當才是問題關鍵。如果你願意,發現這些線索其實不難。



      常常有人第一次來看診,便氣呼呼的說,某某醫生要我來看精神科(意思是「某某叫我來的,不是我自己想來」),說什麼檢查不出來的問題要去精神科看一下,(什麼跟什麼?)於是賭氣似的來看精神科。而我總是聳聳肩、一副無所謂的笑說:「也好,來證明自己『沒有問題』也不是壞事。」但通常一坐下來敞開心房對談,絕對會有很多事。



      只要開場白足以讓對方卸下心防,人就不可能完全沒事,不是絮絮叨叨生活上的種種不快,就是過去某些痛苦經驗還繼續糾纏著自己,在某個脆弱的時刻跑出來胡鬧,這些林林總總加起來當然足以形成干擾生活的「症狀」。



      那麼,他們僵持那麼久,不願前來精神科就醫的理由何在?



      怕被別人認為是「神經病」;或自我催眠:「沒那麼嚴重吧,慢慢的它就會好了。」 (不清楚情緒困擾和過去刻板印象的「神經病」不同。)



      鴕鳥心態。不敢來,怕看了比自己所想的還要嚴重。(這就像刻意視而不見,卻期待癌細胞不會擴散一樣,無異是緣木求魚。)



      一去就要吃藥,不想被藥物「控制」。(這邏輯不知從何說起,誰說來精神科就一定得吃藥?誰說吃藥就會「被控制」?這會比被症狀控制更糟嗎?)



      相較之下,許多年輕學生的態度相對坦然多了,與社會化、世俗化的大人相比,雖然有的學生朋友也是被家長不甘不願帶來,但在本身好奇心的驅使下,卻不排斥進來一探究竟(想知道自己究竟怎麼了),即使只有短短的一次晤談,卻勝過來了好幾趟,卻始終無法真實面對自身感受的疏離大人。



      急急否認自己沒事,總有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嫌疑,對我來說,與其費盡脣舌對外人宣稱「沒事」,不如自己證明給自己看。



      心靈重感冒後續殺傷力大



      以上這些疑慮,我會在接下來的篇章中一一解答,幫助大家理解,至精神科求診,其實和一般看感冒並沒有多大差別。這些年來,憂鬱症也被精神醫療業界稱為「心靈的重感冒」,意思是這些症狀一定會好,但日後會不會再發作,沒人敢保證,如果沒有培養夠好的免疫力,那麼當病症又起時,便可能會招致「加倍奉還」的後果,所以實在不能對心靈重感冒等閒視之。



      基於許多人潛在的畏懼心理,我們這些精神科的從業人員得不斷精心包裝、將其美化為心理健康服務中心、身心科(或稱心身科)、心靈診所,但這些都是換湯不換藥,來到本科,看的無非關於想法、情緒、壓力、性格等缺失。



      實際上,這四十年來憂鬱症的盛行率並沒有增加多少,但就診率則有大幅提升(1994∼2000年間,就診率由14.5%增加至27.3%),這表示大家的觀念正在改變,愈來愈多人願意正視自己心理困擾,不排斥來醫院檢查與治療。



      更重要的是,一般民眾也對此有了更多的包容與理解——多關注心理問題,並不會讓有身心狀況的人變多,如同關懷同志議題,並不會增加同性戀人口一樣。這已算是很大的進步了,可惜的是,心理問題何其多,並非只有「憂鬱症」這個選項。這些年,在媒體的宣傳之下,憂鬱症防治的確發揮了效果,但可進步的空間還很多,待理解的疾病更多。



      例如「思覺失調症」(舊稱「精神分裂症」,自2014年更名)一直是精神科十分隱晦的大宗,這種被汙名化許久的病,病人本身並不是瘋狂,而是受症狀影響,有時候他們跟我們看起來沒兩樣,但發作時有無法控制的痛苦;還有因臺北市長柯文哲而聲名大噪的「自閉類群障礙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舊稱亞斯伯格症),是屬於神經發展障礙上的問題,許多的心理疾病的累積都由來已久,有的是先天因素、有的是發展過程因素,這些問題若非求助精神科,大多無法有效解決。



      因此,我會在書中介紹現代人面臨的種種生活問題,哪些是精神科的治療範圍,以及有哪些症狀是可以解決的。



      1、如何發現自己的不對勁?有哪些「不對勁」是必須就醫的程度?正常與反常的尺度究竟在哪?大家現在最常面臨的心理問題是什麼?



      2、人們為何需要精神科?心理醫生指的是哪些人?臺灣有真正的心理醫生嗎?目前現有的資源與機構在何處?



      3、人們為什麼需要心理師?臺灣有像歐美先進國家的心理資源嗎?心理師可以如何幫我解決問題?心理治療的功效是什麼?



      這些年有幸或夠勇敢踏進精神科的人,大多都會恍然大悟「原來吃藥並不可怕」、「原來可以靠心理治療來幫我解決問題」、「我以為做心理治療需要花很多錢」、「原來精神科診間長這樣」。這只是一個想關心自己的心、正如同你想關心自己身體的所在,其實真的沒什麼好大驚小怪。



      你準備好面對你的心了嗎?你願意承認自己也有脆弱、需要他人幫自己一把的時候了嗎?把心交給值得信任的陌生人,你願意嗎?



      如果你準備好了,那麼就讓我們開始吧!



    後言



    只要一直走,就會有亮光




      我服務的單位屬於綜合型區域醫院,病患的年齡層很廣泛,接觸的問題與症狀更是包羅萬象,多年下來,我有一些個人的觀察心得。



      在病患類型上:



      通常女人比男人更願意來精神科,願意表達自己的情緒。相對的男人較為理智化,情緒表達壓抑,較自我中心與外在歸因,這點與社會學習經驗有關,並非男人不想求助。



      三十五歲以下的年輕人,較其他年齡層求診意願高,甚至會在即使醫生建議不需要吃藥也想安排心理治療。



      愈來愈多青少年主動前來,並且不希望家人知道。



      有愈來愈多的同性戀個案。



      愈來愈多人願意自費來晤談,沒有健保給付。(自費與健保給付的心理治療服務內容並無太大不同,不同的是較不需等待、隱私性更高。有的醫院會有個別化服務,例如配合上班族的夜間門診。)



      疾病的汙名化或刻板印象依舊存在,但有愈來愈多的正向力量與同理心在增加(因為精神疾病愈來愈普遍、透明化),當病人覺察到這股力量後,就會好得更快。



      愈來愈多病人可接受長期晤談,甚至對於長達一∼二年的晤談接受度高。



      兒童治療的個案愈來愈多、也愈來愈棘手,因為父母的地位與權力漸漸高於學校,造成學校與父母態度不一致,父母常常抗拒學校的建議,對小孩的教養造成負面影響。



      而在進入治療晤談的觀察與心得中,我也有幾點感慨:



      通常個案都是在關係中(家庭或人際關係)的情緒代罪羔羊。許多來求診的病人都不是真正嚴重的病人,他其實是深受「家中病人」的牽連或影響,只是家中「那個人」自己不覺得需要就醫。



      病人通常仍舊依賴權威與專業,但在心理師的帶領下,大多能透過專業協助獨立思考,找出適合自己的解決方法。



      願意來治療的動機與次數成正比,也就是說若還沒準備好改變的人,會用種種理由逃避治療、人間蒸發。



      願意來求助的個案不見得是需要吃藥的「病人」,更多的人是從生命中看出一些困境,想要進一步尋求自我成長,所以可用平等的地位和治療師討論,而非把對方當作權威者。



      女性的自主、獨立議題持續抬頭,對「什麼是自己想要的生活」、「自己真正的需求」較有想法。



      男性自尊的議題漸漸可被碰觸,願意來求助的男性,已在思考如何不受社會期待的影響、真正做自己。



      世界上沒有典型的正常家庭與正常人。



      我常聽到求助者這樣小心翼翼的問:「我這樣正不正常?應該很不正常吧?」總是讓我再次體會個案的掙扎與痛苦,感受心理重建之路漫長。我很慶幸能看見個案踏進診間、企圖改變的動機,並試著與對方一起面對。我更深信,只要一直走,就會看見亮光。




    其 他 著 作
    1. 心理師療癒筆記
    2. 當我們滑在一起:與手機世代孩子共處
    3. 別叫我屁孩,我可以自己來:專屬青春的完全生存手記
    4. 戰鬥媽媽的餐桌與家書
    5. 網路社群讀心術:按讚、討拍拍、秀美照的背後,網友想怎樣?
    6. 爸媽何必太正經!幽默溝通,讓孩子正向、積極、有力量
    7. 向霸凌 Say NO!:認識→對付→走出霸凌的校園暴力防治三部曲
    8. 我只是特別,不是難搞-發揮優勢人格,從怪咖變型咖
    9. 遇見愛,學習愛
    10. 學會放鬆,人生輕鬆-你不可錯過的玩樂大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