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 定價93.00元
  • 8 折優惠:HK$74.4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丟掉教人快樂的方法!找到自己獨有的快樂

丟掉教人快樂的方法!找到自己獨有的快樂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3427971
曼弗烈.呂茨
張淑惠
三采
2017年3月03日
100.00  元
HK$ 85  






ISBN:9789863427971
  • 叢書系列:Mind Map
  • 規格:平裝 / 224頁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Mind Map


  • 心理勵志 > 快樂學

















    ★德國出版兩個月實際銷量超過100,000本!

    ★這不是另一本教你「刻意追求快樂」的指南書!




      你相信,快樂無所不在,還能不求自來嗎?

      應該有超過九成以上的人都不相信吧!

      如果你也不相信,那本書正是為你而寫!

      但要怎麼做,才能讓快樂無所不在、不求自來呢?



      德國精神科醫師、心理治療師、暢銷作家曼弗烈.呂茨(Manfred Lutz)發現,

      現在每個人當有壓力或負面情緒時,會想辦法迅速得到快樂,

      例如:喝酒、嗑藥、賭博、性愛……但這些快樂像玻璃一樣易碎,不是真快樂。



      呂茨認為,人的不快樂,都是自找的,

      因為大家都在追求眾人認同的快樂,這樣做只會把快樂推得越來越遠。



      如果我們想要快樂,可以先聽聽哲學家怎麼說——

      .蘇格拉底:真正的快樂不是一時的感覺,而是透過哲學理解真、善、美

      .柏拉圖:要學會區分由財富、權力和聲望堆砌出來的假快樂

      .亞里斯多德:人不可能單獨快樂,家人、朋友也要一起快樂才行

      .康德:反對記帳式的追求快樂,越追求,所得到的滿足就越少



      但有人會質疑面對死亡、苦痛、爭戰和罪責的極端狀況,怎麼還能快樂?

      .死亡無可避免,無盡的生命,一切都變得無聊透頂

      .從苦痛中看見超越自己的意義,才能承受快樂

      .思想爭辯、戰爭、衝突,反而讓身體釋放快樂的元素:腦內啡

      .快樂因面對罪責、真誠懺悔而生



      最後,呂茨提醒,丟掉教你快樂方法的書籍吧!

      因為當你照著書上的方法刻意改變自己,反而讓自己更不開心,

      所以必須理解每個人的快樂,都是獨一無二、無法複製,

      最好的辦法就是先認識自己,快樂的感受由自己定義,

      不管在何時何地何種狀況,快樂就能不求自來!

    ?





    【作者的話】 快樂無所不在,是真的!

    【前言】 不追求眾人認同的快樂,才能真快樂



    第1章 這不是快樂,只會讓你失心瘋

    1. 用這些方式追求快樂而上癮,只會更不幸

    2. 靠運氣得到快樂,像玻璃一樣易碎

    3. 製造快樂的產品、書籍、活動,只是徒勞無功



    第2章 哲學家眼中快樂的各種面向

    4. 想要快樂,多聽聽哲學家怎麼說

    5. 康德重新定義了快樂哲學

    6.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大腦研究就能解釋的



    第3章 你的不快樂,其實都是自找的

    7. 與快樂背道而馳的心理學理論

    8. 羅得之妻症候群——不斷回顧過去只會雪上加霜

    9. 烏托邦症候群——設定不切實際的目標,注定失敗



    第4章 人生無法避開的狀況,從中找快樂

    10. 從現代哲學出發,回歸每個生命的獨特性

    11. 面對死亡、苦痛、爭戰和罪責的存在

    12. 快樂也存在於苦難的陰影中



    第5章 快樂的人生不一定要功成名就

    13. 一切以功成名就為目標,永遠無法滿足

    14. 快樂極度個人化,想快樂,從認識自己開始

    15. 在極端狀況下找到快樂來源,生命將不再陰暗



    第6章 在極端狀況下真能快樂嗎?

    16. 理性思考,無須怕宗教的危言聳聽

    17. 從苦痛中看見超越自己的意義,才能承受快樂

    18. 快樂因面對罪責、真誠懺悔而生

    19. 爭辯、戰爭、衝突,讓身體釋放腦內啡

    20. 死亡無可避免,卻是永生的喜悅

    21. 沒有希望就不會有快樂



    第7章 沒有一個人的快樂是一樣的

    22. 快樂的感受由自己定義

    23. 想要快樂,不必一直改變自己

    24. 不認識自己的人,不會快樂



    第8章 永恆的快樂可能追求嗎?

    25. 無盡的生命,一切都變得無聊透頂

    26. 快樂永遠都嫌不夠

    27. 活在當下,跳脫時間的永恆快樂



    【結語】 每個人的快樂,都是獨一無二、無法複製

    ?





    前言



    不追求眾人認同的快樂,才能真快樂




      「教授,我們夫妻倆從來沒討論過信任的問題,你可以協助我們嗎?」這對夫妻滿臉期待地看著我。由於不久前他們剛閱讀了一本書,書中談及婚姻中的兩人必須無所不談,尤其是關於「信任」這個話題,因為信任是建立良好關係的基礎。我不知道他們是不是有什麼誤會,反正我竭盡所能,試圖將這個胡扯理論從他們的腦海中連根拔除。這對夫妻結婚超過三十年,一起歷經了風風雨雨的歲月,看得出來他們很相愛,也很體恤對方。但我實在不明白,他們怎麼會想到要來看心理醫生,因為完全看不出他們有心理方面的問題。然而媒體報導就是這麼危言聳聽,總有本事煽動民眾,讓人陷入不安,感覺自己好像有點不對勁。



      事實上,如果夫妻嘗試透過對話來達到信任,反而會毀了彼此的信任。因為「我真的能相信你嗎?」像這樣的問題,不僅無法進行關於信任的討論,反而會終結信任。因此這麼做無疑是摧毀了雙方的信任基礎。假設對方回答:「是啊,當然;你怎麼會問這種問題?」,這時候另一方如果又一派輕鬆地追問:「那你說說看,昨天下午五點你究竟在哪裡?」,這時對方的反應一定是暴跳如雷:「我們結婚三十年了,我從來沒有變心過,為你付出一切,現在你竟然開始懷疑我」。這時另一方再回:「我只是問問而已。」也無法挽回局面,因為雙方早已經不信任彼此了,就算在談論信任之前,雙方異口同聲都說相信對方。



      信任很重要,沒有最基本的信任,人不可能幸福。但生命之所以令人期待,正是因為我們無法預料什麼對我們最重要,我們也無法界定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無法有所掌握。所以生命才會如此多采多姿,否則人生就只不過是一個設定好的無聊程式,一成不變地按照使用說明書來運作罷了。如果生命失去神祕感、個人特色、活力,那生命便了無生趣。



      要信任一個人,必須和他面對面接觸,和他有互動,這樣才能確定雙方可以建立信任感。但與這個人互動後,也有可能會感到失望,因為發現對方根本不值得信任。但無論如何,只談抽象的理論知識對信任毫無助益。



      或許這對來尋求諮詢的夫婦,他們只需要在一成不變的婚姻生活中注入一點變化就夠了。的確,有些婚姻經過了三十年,到最後會變得有點單調。啊!我當然不是指各位讀者,而是各位的鄰居或遠房親戚啦。很多伴侶的生活不再有悸動、不再有驚喜,甚至連架都不吵了。每當快要吵架時,不是時機不對,不然就是臨出門之際,根本沒時間繼續吵下去。如果有方法可以有效地製造吵架,該有多好。如果人類拜科技進步之賜,已達到無所不能的境界,但夫妻之間卻連區區一個小吵架的機會也製造不出來,豈不讓人笑掉大牙?沒錯,這種機會隨手可得,例如:就在遍尋不著好時機來吵架之際,老婆突然說:「你為什麼會愛我?」,夫妻倆激情的夜晚,隨著這個問句拉開序幕,隨後的混亂,想必不言而喻了。



      假設這時老公一臉茫然,不發一語,老婆當然會暴跳如雷:「怎麼?你沒話可說嗎?我幫你煮飯、洗衣服,為你做牛做馬,而你對於我們關係最重要的這個問題,竟然無話可說?還好我問了這個問題!看來我們這幾年根本就是過著貌合神離的生活。你應該不會否認,這個問題很重要,根本不是什麼複雜的問題吧!不過就是六個字,你竟然不知道要怎麼回答!什麼話也沒有!我想我可以走了。」



      第二種情況是,這位對婚姻很有一套的老公回答了老婆的問題。這老公太了解自己的老婆了,他絞盡腦汁,因為他非常清楚這個時候他必須說點什麼。有些老婆會跟老公說:「你就隨便說點什麼吧!」老公就真的隨便回答,例如老公就趕忙回答:「我愛妳,是因為妳有雙漂亮的眼睛!」,但這樣的回答也可能帶來難以收拾的災難:「只是因為我的眼睛?你太過分了吧!你想想看,我跟你一起生活了超過三十年,放棄了那麼多,把孩子養大,辛苦持家,為你做牛做馬,你就只想到我的眼睛?除了我的眼睛之外,我的頭腦之類的,竟然完全吸引不了你!那我乾脆送你一張我眼睛的照片,然後一走了之算了! 太令人訝異了, 真失望, 也很沒面子! 你怎麼可以這樣對我……」。這老婆說的也沒有錯,有誰甘心讓一個真實的人淪落到僅剩下項鍊裡的兩個圓形相片?如此一來,這場爭吵勢必永無止境,因為在這危急之際,老公一定試圖解釋他對愛的定義,然而這一解釋也將毀掉了所謂的「愛」。



      愛確實很重要,卻不是純粹靠知識就能掌握的。所以探討愛情的書籍有可能危害到兩人真正的愛情。因為這類書籍會讓人誤以為,愛是一種經過學習就能掌握的科學或藝術,從此以後,我們就是自己愛情的主人,因為我們能精準地賦予了愛定義和概念。這麼想就大錯特錯了!正是因為愛無法掌握,愛是無法計算的,愛在出現的剎那間發光發熱,人們被它的光芒籠罩著,所以無法靠理論來掌握。



      如果告訴相愛的人,這世界上存在著一種「理想的愛」,可能真的會嚇跑兩人的真愛。奧地利裔美籍心理治療師保羅.瓦茲拉威克(Paul Watzlawick)稱這種「烏托邦症候群」是一種傾盡全力和時間,全心追求一個無法達成目標的心理錯亂現象。世界上最陰險的事情,莫過於送給相愛的夫妻一本如何追求幸福婚姻的書籍了,而且還囑咐他們:「非讀不可喔!」那他們幸福的婚姻,很有可能很快就走到盡頭。因為他們原本的婚姻在和書籍中備受推崇的完美婚姻相較之下,只會每況愈下。前不久去世的天才社會學家烏爾利希.貝克(Ulrich Beck)說得對,這類指導性書籍,在德國打造了一條誤繆之路,很多讀者閱讀這類書籍後,盡信所謂專家的建議,就此失去了自信。這種後果絕不是那些談論愛情或婚姻指導書的專利。



      許多談論「幸福」和「快樂」的指導書被過度期待,事實上與「不幸」的精裝說明書沒什麼兩樣。因為「快樂」來自於信任與愛,無法像哥德可笑的助手所想的,直接將它用書本型態,包裝成白紙黑字帶回家。



      因此,本書絕不是指導書;相反地,它「反對」指導書,內容擺脫專業達人對定義和方法的吹毛求疵,只帶領各位有意識地追求自信人生和快樂。不追求眾人認同,刻板理想裡的「快樂」,而是為你揭露快樂的真面貌,也就是一種個人化,最適合自己樣貌的幸福。

    ?




    其 他 著 作
    1. 大謊言時代 Bluff!Die Falschung der We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