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地圖+地圖創意遊戲 (附行旅世界地圖包)
  • 定價650.00元
  • 8 折優惠:HK$520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放下,放不下:發菩提心,讀菩薩故事

放下,放不下:發菩提心,讀菩薩故事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9338424
彭友智
樂果文化
2016年10月01日
100.00  元
HK$ 85  






ISBN:9789869338424
  • 叢書系列:樂信仰
  • 規格:平裝 / 335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樂信仰


  • 宗教命理 > 佛教 > 其他











    放下,放不下,每天發生;

    放下,放不下,一輩子的修行。



    從菩薩的故事裏感悟生命的真意,

    在清涼聖境中遇見更好的自己。





    第一章 助眾生成佛如父如母—智慧超群的文殊菩薩

    第二章 楊枝甘露拯救世間悲苦—大慈大悲的觀音菩薩

    第三章 唯修行方能證佛果—德行卓著的普賢菩薩

    第四章 地獄未空誓不為佛—大孝大願的地藏菩薩



    ?





    自序



    人世間最美好的東西




      還未研究佛法那時,曾有個剛修佛的朋友勸我學佛。



      其實,佛法講求一個「緣」字,未與之接觸,就如同不游泳不知水有多深一樣,是不懂其中精妙的。



      當時,我婉言拒絕。



      他為了打動我,便舉例問:「那你每回去寺院,都拜佛嗎?」



      我說拜啊!



      他頓時很高興,說:「你既然不相信佛法,為何還要去拜那些佛和菩薩呢?」



      我想都沒想,就告訴他:「因為那是人世間的真、善、美。」



      他聽了,不以為然的樣子,見無法說動我,只好作罷。



      我卻覺得我說得沒錯,每當我去寺廟,總會看到無數善男信女閉著眼睛,虔誠地對著佛像許願,有的甚至流下淚來。



      此時,無論人們的模樣如何,都只有一個表情,那就是虔誠,而莊嚴的佛像,便是凝聚著眾生美好願力的所在。



      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其實自己跪拜祈願的,正是自己的心啊!是自己最純潔的思想,哪怕是祈求發大財,那也是純粹對財富的一種渴求,而財富,為什麼就不能是美好的呢?



      所以在寺院中,人們由於擁有信仰,而顯示出了美好的一面,這不正是佛和菩薩存在的意義嗎?



      你看寺廟裡的功德箱,承載著人們的願望,有哪個人敢犯貪念把錢搶走?在寺中,又有哪個人敢大聲咒?發脾氣?



      我的家鄉有一座小廟,供奉著一棵生長了千年的銀杏樹,每當金秋時節,那樹結滿了銀杏果,沉甸甸的果實壓彎了枝條,盪在人們觸手可及的半空,另有很多成熟的果實掉在了地上。



      可是,沒有一個人會伸手摘一顆果實,哪怕是掉在地上的,也不去碰,因為既然說樹有靈性,那便該對其恭敬,不應冒犯。



      末法時代,雖然佛法離我們越來越遠,但可喜的是,人們依舊固守著心頭的那方淨土,對著佛和菩薩頗為敬仰,不正說明,人世間的真、善、美,其實一直都未消失嗎?



      《金剛經》中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佛與菩薩,是真理、是美好,本沒有形狀,卻為了普渡眾生,而化作具體的實相出現在人間,這是佛法的慈悲啊!



      佛在涅槃時,預言自己離世後一千年,佛法的影響開始消退,再過一千年,人們的貪慾膨脹,業障變深,幸好菩薩為了幫助眾生,仍舊在人間不遺餘力地施展著功德,而文殊、觀音、普賢、地藏四大菩薩,代表智慧、慈悲、修行、願望,規範著人間的秩序,才能讓眾生不為心魔所迷惑。



      大乘佛法說,一切眾生皆可成佛,菩薩能幫助我們修正自己的心,可以護持我們,但真正能幫助我們的,唯有我們自己,那便是多行善積德,才能產生福報。



      修行全靠自身,菩薩只是引路人。

    ?




    其 他 著 作
    1. 低眉處處見蓮花
    2. 般若花開:佛教諸佛最精彩的故事
    3. 財神駕到:財神施財賜福的故事
    4. 非常道:道教諸神不為人知的故事
    5. 朝聖之旅:宗教聖地口耳相傳的故事
    6. 大道無邊:道教流傳最傳神的故事
    7. 關於財神的100個故事
    8. 關於佛教諸佛的100個故事
    9. 那些最有錢的神仙:從傳說、歷史、民俗的角度,發掘千百年來隱藏在人們心中進祿、增福、生財的美好追求
    10. 讀佛、禮佛、認識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