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首楞嚴經直解

首楞嚴經直解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8950023
慈霛/整編
育德文化
2015年5月08日
400.00  元
HK$ 340  






ISBN:9789868950023
  • 叢書系列:經學叢書
  • 規格:平裝 / 1022頁 / 21 x 26.6 cm / 普通級
    經學叢書


  • 宗教命理 > 佛教 > 佛教經典/解說









    序  

    直解經名  

    直解經文  



    首楞嚴經直解?? 卷一 

    第一章:啟教因由  

    第二章:阿難示墮  

    第三章:阿難請定? 如來示佛大定總名 

    第四章:說空如來藏? 一徵七破非心 

    第一節:一徵初破心非在身內

    第二節:二破心非在身外  

    第三節:三破心非在潛根  

    第四節:四破心非在明暗  

    第五節:五破心非在隨有  

    第六節:六破心非在根塵中間  

    第七節:七破心非在無著  

    第五章:破妄顯真? 示奢摩他路 

    第一節:真妄二根本  

    第二節:妄識非心  

    第三節:妄識無體 

    第六章:帶妄顯真? 十番顯見  ? ?

    第一節:顯見是心  

    第二節:顯見不動 



    首楞嚴經直解?? 卷二  

    第六章:帶妄顯真? 十番顯見  

    第三節:顯見不滅  

    第四節:顯見不失 

    第五節:顯見無還? 八還辨見  

    第六節:顯見不雜  

    第七節:顯見無礙 

    第八節:顯見不分  

    第九節:顯見超情  

    第十節:顯見離見  

    第七章:剖妄出真  

    第八章:會通四科? 真性常住  

    第一節:即妄即真    

    第二節:會五陰即藏性  



    首楞嚴經直解??? 卷三  

    第八章:會通四科? 真性常住  

    第三節:會六入即藏性 

    第四節:會十二處即藏性 

    第五節:會十八界即藏性  

    第九章:圓彰七大? 真性周? 

    第一節:佛示中道圓旨 

    第二節:地大種性  

    第三節:火大種性  

    第四節:水大種性

    第五節:風大種性 

    第六節:空大種性  

    第七節:見大種性  

    第八節:識大種性  

    第九節:小段總結 

    第十節:阿難明心啟信偈贊  



    首楞嚴經直解??? 卷四 

    第十章:佛說二如來藏  

    第一節:不空如來藏  

    第一分:世界相續

    風水金輪? 安立須彌世界示意圖 

    三界業報簡介  

    第二分:眾生相續 

    第三分:業果相續  

    第四分:結答生續因由 

    第二節:空不空如來藏 

    第三節:圓彰三藏  

    第一分:圓彰如來藏一切皆非 

    第二分:圓彰如來藏一切皆即  

    第三分:三藏圓融 

    第四節:無明妄惑無因  

    第五節:菩提自性非因緣自然  

    第十一章:大眾請示修門  

    第十二章:修行初心二決定義  

    第一節:一義 因地初心應同果覺 

    第二節:二義 審煩惱根本 

    第十三章:六根功德分  

    第十四章:選根修行  

    第一節:入一解六  

    第二節:根結由塵 

    第三節:脫塵逆流 

    第十五章:如來驗證真常  

    第一節:擊聲驗常 

    第二節:引夢驗常 

    第三節:決定性常  

    第四節:守常必成正覺─修行下手工夫 



    首楞嚴經直解??? 卷五 

    第十六章:阿難疑別有結元  

    第一節:諸佛同證六根結元 

    第二節:如來詳釋結元以除疑  

    第三節:頌偈  

    第十七章:綰巾以示六結倫次 

    第一節:六解一亡 

    第二節:佛示舒結次序  

    第十八章:諸聖說圓通本根  

    第一節:六塵圓通 

    一、聲塵:憍陳那五比丘  

    二、色塵:優波尼沙陀 

    三、香塵:香嚴童子 

    四、味塵:藥王藥上二菩薩  

    五、觸塵:賢首菩薩 

    六、法塵:摩訶迦葉  

    第二節:五根圓通  

    七、眼根:阿那律陀 

    八、鼻根:周利槃特伽 

    九、舌根:憍梵?提  

    十、身根:畢陵伽婆蹉 

    十一、意根:須菩提識圓通 

    第三節:六識圓通 

    十二、眼識界:舍利弗 

    十三、耳識界:普賢菩薩  

    十四、鼻識界:孫陀羅難陀  

    十五、舌識界:富樓那 

    十六、身識界:優婆離  

    十七、意識界:大目犍連

    第四節:七大圓通 

    十八、火大:烏芻瑟摩  

    十九、地大:持地菩薩  

    二十、水大:月光童子  

    二十一、風大:?璃光菩薩 

    二十二、空大:虛空藏菩薩  

    二十三、識大:彌勒菩薩 

    二十四、見大:大勢至菩薩 念佛圓通 



    首楞嚴經直解??? 卷六  

    第十九章:觀世音菩薩 廣陳耳根圓通 第二十五 

    第一節:陳述古佛授法 

    第二節:次第解結修證 

    第三節:稱體起用 承演三科 

    第一分:三十二應說法  

    第二分:十四種無畏  

    第三分:四不思議  

    第四節:觀音結答所證圓通  

    第五節:佛顯瑞應  

    第二十章:文殊說偈選根  

    第一節:了揀諸門  

    第二節:獨選耳根  

    第三節:修證妙法  

    第四節:大眾承示開悟證入 

    第二十一章:道場加行  

    第一節:佛舉三學  

    第二節:開釋四重 

     

    首楞嚴經直解??? 卷七  

    第二十一章:道場加行  

    第三節:總結遠魔     

    第四節:重說道場  

    第二十二章:正說神咒 

    第一節:五會神咒  

    第二節:說持咒利益 

    第三節:助成眾生出世間智 

    第四節:願求稱遂國土顯益 

    第二十三章:佛示禪那證位 直趣菩提 

    第一節:示染淨緣起  

    第二節:染緣起?成輪迴  

    第三節:說十二類顛倒眾生

     

    首楞嚴經直解??? 卷八 

    第二十四章:五十五位歷成菩提路 

    第一節:修證三種漸次  

    第二節:乾慧地  

    第三節:十信 

    第四節:十住  

    第五節:十行  

    第六節:十迴向  

    第七節:四加行    

    第八節:十地  

    第九節:等覺  

    第十節:妙覺  

    第二十五章:文殊問經名 

    第二十六章:阿難問七趣 

    第一節:地獄趣  

    第二節:諸鬼趣  

    第三節:畜生趣

    第四節:諸人趣 

    第五節:諸仙趣  

    第六節:諸天趣  



    首楞嚴經直解??? 卷九  

    第二十六章:阿難問七趣

    第六節:諸天趣〈續〉 

    第七節:修羅趣   ?

    第八節:總結七趣  

    第二十七章:詳辨魔境  

    第一節:動魔之由  

    第二節:動魔致惱  

    第三節:禦魔之方  

    第二十八章:色陰魔相 

    第二十九章:受陰魔相 

    第三十章:想陰魔相 

     

    首楞嚴經直解??? 卷十  

    第三十一章:行陰魔相  

    第三十二章:識陰魔相  

    第三十三章:總結五陰  

    附註表  

    經讚? 三皈依  

    迴向偈? 懺悔偈 










      作者為禪宗臨濟開六派第六四代歸依融宗法師為弟子,法號「法融」



      修行的目的,志在求證本來覺性,斷除累劫無明妄惑,有關一切修行上之知見與方法,應以證位過來人,佛陀所說的為正確標準,依據聖言量,生起正知思惟,藉著聞思二慧,集聚智慧資糧,以求見道起修,則無論於當生,或多生多劫,終究必能證入佛果之位,是故「聖言量與正知見」,是為修行者求證無上正等菩提之基石。蓋無明妄惑是輪迴因,愛縛染執是生死根,這是諸佛世尊,一再告誡與開示的。



      末法之世,邪說橫行,故親近善知識尤為重要,依正知正見,依法不依人,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素為修行者所認同依循。世尊畢生說法,不論大乘小乘,顯教密教,無不是依眾生量引導眾生,回歸本然固有,清淨圓滿如來藏妙真如性,令其返本還元,認理歸真,得見本來面目,所以完證佛果究竟位之關鍵,就在於「正知正見」,惟有正知正見能生發「般若智慧」,大智度論說:「正見是智慧。」集聚一切資糧須要智慧;信解行證的修行惟是智慧,深入經藏,解如來義,入如來義,證如來義,亦非智慧無以為入,無以為證也。



      如今在大劫時程已經是五濁劫末時期,所以五欲誘因特別強烈,眾生累世無明業障,與果報正在起現行,也緣起了無量修證障礙因緣,求證究竟菩提之路,猶然困難,所以正遍知的佛陀提醒警示我們說:當末法的時候,得聞大乘了義法門,不驚、不怖、不畏,而信解發心、作觀修習受持者,佛說「甚是希有!」之所以「希有」者,因末法時期之眾生,安住於累世無明習性執著,不知正確發心,不解如來真實義,不解法界實相義,以致天魔藉此運勢而有機可乘,引用佛法倡行邪說,以破佛法,眾生於大劫中之共業,忒是空前,執於愛欲名利功德,障礙了原來固有的本覺、本明、本空,背離了與佛無二無別的清淨圓滿覺性,甚至於為名為利為愛欲,造就無間罪業,深墮惡道而輪迴不止,所以說,劫末之業報忒是驚人。



      首楞嚴經的文章非常精美,經義相當深奧微妙而殊勝,全經之中,佛世尊開示密因第一義佛法,闡述無礙如來藏性心體,清淨本然,圓滿周?法界,能隨眾生心而應所知量,能循業隨機應現,而無染淨分別,掃除目眚空華,識妄斷惑而歸真,所以此經與圓覺經、華嚴經同科而共貫,乃無上甚深之經典。再者法界的時間與空間,修證解脫之原理與方法,對於眾生之心理,世間的物理,於修證上之密切關係,天堂地獄與仙道聖者,乃至三界的境相,盡在經中全盤解析,詳盡淋漓盡致。



      然而首楞嚴經那麼奧妙的經義,文法這麼精緻的梵文,將其翻譯成華文時,在梵文與華文之間,其文字、語法、詞彙的組織與表示,本就有其相當程度的差異與困難,可見翻譯工程是多麼的艱鉅。所以首楞嚴經自從一千三百多年前,唐代中宗時期中國語文,流通問世至今,我們接觸到有關首楞嚴釋義的譯本,釋義者為保持原譯的原意,加上當時是一個文言文為主流的時代背景,幾乎句句都是,之、乎、者、也,的語體結構,而且還不少是文言文中的深文言,雖然內中玄意深廣精湛,但確實難以讓當今末法末的眾生,普及會意,容易閱讀。



      筆者學識粗淺,學修更是未悟未證,何況諸佛如來第一義諦,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之無上正等覺秘密大法,本來就惟佛與佛乃能了知會意,筆者又如何有能量彙編首楞嚴大經,然而眾生明擺著的,長期處於浩瀚無明苦海,「千生萬死難有慈航明燈,照破千年幽暗;百千萬劫幸得正法慧日,點開本明智慧。」所以筆者咸認這一部黑暗中的首楞嚴火炬殊勝難得,是故為利益末法有緣眾生,惟以前賢大智慧者,諸大法師之講義著作,作鸚鵡學語式,就簡去繁的彙編,盡量以現代白話,啊、了、嗎、吧,的語體文,間或些許簡單淺顯的文言,但求通俗易懂,讓發心有緣讀者開卷了然,容易理解的方式,作重點說明,以正知正見入如來真實義為宗旨,使人人有機會讀誦首楞嚴經,有因緣研首修楞嚴經,有福報受持首楞嚴經,人人本俱本自清淨的菩提自性得以成就。若讀者須要更進一步的精深義理,當可參照其他高僧大德的首楞嚴經原著譯文精解。



      事實上,世尊涅槃至今,轉眼正法像法已過,末法千年將滿,雖然有說末法萬年,但千年依然可據,因滅法之相已經明顯又快速的起現行,四生眾生的生命基因,也都急速在改變,我們有賴生存的南瞻部洲依報世界,也逐起可怕的人禍與天災,這是眾生的大共業。而且眾生對修行之環境因緣,也欣起空前的障礙,對選擇善知識的判斷能量,也將隨著減劫的時程,逐漸產生障礙力,「佛說法滅盡經」開示說:當末法過後,滅法來臨時,首楞嚴經將是第一部消失之經典,其餘經典,也將逐漸而滅。所以有人認為,只要還有首楞嚴經在,正法就還住世,正法就還能現前,一旦首楞嚴經緣滅消失了,大地四處災煙迭起,眾生也就不再相信三寶,不喜歡唸佛聽佛經,更沒有意念去看佛經,那個時候就是滅法來臨了,屆時不可能聽聞到佛經,再也沒有人講解佛法。因此筆者深深的期盼以此「首楞嚴經直解」,能普?緣起行者,讀誦這部殊勝難得大乘佛典,以達究竟解脫,永遠脫離生死苦海。



      筆者才識淺薄,彙整之間若有前後次序顛倒錯置,重覆解說,表達不清,詞不達意,或謬解誤差疏漏之處,勢必在所難免。本書經文如有誤植,當以藏經原文為準,全部經文包含咒文四百二十七句,二千六百二十字,總共六萬二千零二十七字,盡量分小段解說,以利有緣行者研讀。



      經文的本文,都依佛的真實義直解,在在關係有緣修者之證悟,務必用心思惟,必能得益。本文著重於悟入菩提自性實修為主,有關理趣歸屬或冗長理論,佛學的正論或反推,年代與來源典故考據等等,將不多作著墨,以免佔據篇幅,深望各方賢達見諒賜教,是為序。



    慈??? 敬序於? 台中? 靈山雅廬

    公元二○一四年? 佛歷二五五七年? 歲次甲午?? 二月十五日




    其 他 著 作
    1. 首楞嚴經直解:上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