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亂象談起
近年來溫泉浴與溫泉水療(SPA)的休閒風席捲全台,溫泉成為觀光業者最熱門的產業、最賺錢的利器,於是不管是原有的溫泉徵兆區,或是連一點徵兆都沒有的地方,都有人在嘗試鑽井抽取溫泉,一夕之間台灣好像變成到處都有溫泉,隨處都可以泡湯的地方。
事實上,溫泉出露的地方有一定的地質和水文條件;熱源、靜水壓力差和地底深處向地表延伸的裂隙等,這些都是供應源源不絕溫泉的必備條件,但是卻沒有多少人真正了解與關心,甚至連政府機關也是一樣,以至於在沒有溫泉的地區到處亂鑽井,浪費有限的資源,或是在開發溫泉徵兆區時,未考慮到有限的溫泉水之永續利用,同時並造成溫泉區土地的超限及不當利用等等問題。
台灣自然湧出之溫泉徵兆區已知的最少有128處,遍布於各種地質岩層,其中以變質岩區的中央山脈及雪山山脈分布最多,火成岩區的大屯火山群及龜山島和綠島次之,而第三紀沉積岩區的西部丘陵、恆春半島、海岸山脈等地區最少。
台灣溫泉之所以會如此分布,主要還是受到地質和水文的條件影響。
溫泉出露在地表的徵兆區,多數與地質構造中的斷層、節理或是褶皺軸破碎帶息息相關,例如大屯火山群的溫泉區主要沿著金山斷層分布,中央山脈板岩區的溫泉常常是出露在節理發達的地區,烏來溫泉與平行南勢溪流向的忠治斷層有關,礁溪溫泉與礁溪斷層有關…等等,這些事實都說明了溫泉與台灣的地質密切相關。
但坊間近幾年來出版的溫泉書籍,甚少從地質的觀點來談論溫泉,以至於一般民眾只知道那裡有溫泉、如何去,但對於什麼是溫泉、溫泉的種類、化學組成和其如何形成的種種知識,卻是相當的貧乏。看到宋聖榮先生從地質的觀點出發,書寫有關溫泉的種種知識,以及台灣溫泉的分布、種類和各種成因等,覺得很欣慰,認為早該有地質界的學者來完成此書,故特別推薦本書給讀者。
另外,特別呼籲一件事,請各界支持,速立「溫泉法」。根據溫泉水的定年研究結果,我們知道,台灣多數的溫泉水都是屬於岩層中古老的水,而國內對於溫泉的開發利用卻漫無章法,因此亟需有如其他國家(像日本)訂立管理溫泉的「溫泉法」,並實施總量管制;否則按照目前的狀況,將會造成台灣溫泉資源的污染或快速枯竭。---王執明 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