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一???????? ?
四十歲才進設備業,我讓技師來追趕我
文�黃奕華(南京天加能源數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本書作者在四十歲左右,被公司調到一個不熟悉也不喜歡的單位。遇到這種狀況,大多數的人可能就摸摸鼻子,低調地想:年紀不小了,就這樣撐下去吧。或者想:即使很想提升自己的能力、尋求更好的機會,但每天都忙死了,又不能把工作辭掉,哪有時間專心進修?但作者可不是這樣想。
遇到不滿意的工作狀況,他決定設定目標讓自己擺脫現實的不愉快,一來為自己準備翻身的轉機,二來也讓自己生活更充實。他設定了多項目標,並在已經忙得不可開交的生活中,應用一套所謂的「循環人」工作法,將之是、人脈、時間的運用高度效率化,同步達成多項目標。具體方法包括:把工作分類,重要工作高標衝刺、非重要工作過關就好;活用不同領域的人脈與知識,讓每一次行動,都能收到相乘的效果;還有各種找出更多時間的實際方法。
在八年期間,他一邊工作、一邊養家、還完成了自己的三個目標,也成功調回自己喜歡的單位。讓人對他的精神與毅力,感到佩服。
運用強項,在現有工作做出成績
一邊看他的故事,一邊聯想到自己的處境和職場生涯,現在回想起來,也和作者有類似的作法。
我在接近四十歲左右,進入一個全然陌生的產業,身邊同事幾乎都是工作十幾年以上的資深專家,對於這樣的現實,我常常有危機感。如何有所表現?該怎麼存活?這是我當時常常思考的問題。我想,我和許多工作十多年的資深工作者一樣,在人前得露出自信的笑容,轉過身,繼續懊惱昨天、擔憂今天、恐懼明天。
到這年紀了,早就失去了任性換工作的機會,當時唯一的選擇就是在現有工作上做出成績,才有機會升遷或迎接更大的機會。
在現有工作上怎麼做出成績?我想的是,利用原有的強項。
工業設備產業講究專業,更講究低調保守,我大膽帶進了之前的媒體經驗,我認為那是我的強項,也是我能為公司帶來不同價值的地方,所以帶?十多個人的團隊,一起努力把公司的行銷活動做得更生動亮眼,兩年後,我從行銷經理升上新事業發展總監,工作算是有了點成績。
有價值的事,再忙也要花時間投資自己
但專業仍然是我最大的弱點,我也不希望自己總是停留在行銷工作之中,於是我開始關注節能主題,並且從這個角度推廣品牌和產品。
越深入了解就越有概念,我發現設備效率取決於廠房設計,設計品質的影響甚至超過設備本身。當時在市場上也開始出現了全新的概念——綠建築,沒經過幾秒鐘思考,我就知道,自己要在這個產業裡有發展機會,就要拿到綠建築領域中影響力最大的執照LEED AP,只有這樣,我這個外行人才能和那些已經深入這個行業十幾年以上的人,站在同一個起跑點上。
因為當時在台灣,拿到執照的人不過就是幾十個人,卻有幾千個資深機電空調技師。我沒有機會追趕技師,不過卻有機會讓技師來追趕我。
我認為這是一項極有價值的事,值得我在工作之餘,盡全力去達成。
為了通過考試,我在公司附近找了個地方讀書,幾乎有半年的時間,在下班後繼續花幾個小時專心研讀專業資料,然後搭最後一班捷運回家,直到半年後通過考試。考慮到單一的資格其實沒有太多優勢,應該繼續鞏固,順?這樣的思路,我又繼續取得「能源管理」和「碳管理」的資格,這才算真正進入能源服務業。又經過幾年,我終於能在業界為自己創造出更大的機會——規畫一整個城市的能源管理。
年紀越大,越擔心改變與失敗,但我的危機意識總是提醒我,保持現狀風險最大。所以我選擇不斷跨越,才有機會為自己創造新局面。
只是,這年紀了,要擺脫現狀,一定要拿出更有效的工作方法。參考作者的「循環人」工作法,一定能成功逆轉人生。
推薦序二
當媽媽、當總編,還能攻讀EMBA
文�林筠騏(《理財周刊》前總編輯)
周刊工作的節奏,一般人可能很難想像,截稿時間常常是以小時為單位的作業模式,總之就是超級地忙碌。但我在周刊總編期間,通過了財務規劃師證照考試,並攻讀EMBA課程,還是一個孩子的媽。因此,當我看到這本書的作者,鼓勵資深工作者,設定自己的目標、聰明工作時,我非常理解為什麼我會受邀來為本書推薦,因為我正是過來人。
忙碌,絕對是我生活的寫照。
身為職業婦女,我必須打理好家庭,更需打拚我的事業。
當了母親之後,才知道母親的辛苦,除了讓孩子溫飽,更需照顧孩子的生活起居,還得擔心課業學習,我認為,要當好一個媽媽,就足夠花掉一天二十四小時。
但我還有另一件事要操心的,那就是工作,身為總編輯,除了雜誌出刊內容要督導記者編輯,發行銷售、廣告業績都是我必須承擔的責任,這份工作,老實說,一天二十四小時都不夠用。可是我和大家一樣,一天並沒有四十八小時,沒有夠多的時間資源,就只能善加管理利用。
越忙,越要有效率
我常形容我的腦袋運轉是七百二十度,在做一件事情時,可以很快地將相關事情組織整合在一起,排出先後順序,用最快的方式完成。效率化讓我可以一天做兩天的事。每天進辦公室前就會把今天一天的事情在腦海中彩排一遍,再秉持今日事今日畢,絕不把工作延到明天。這些原則都和作者經驗類似。
接任財經雜誌總編工作然後知不足,為了把工作做得更有深度,我利用星期假日參加了財務規畫師的課程訓練,並考上人生第一張專業證照。接著,我又做了人生一個重要的決定:重返校園。但須面臨筆試關卡,所幸自己長久訓練有不錯的文筆,但專業的部分可是一點都不能馬虎,我買了考古題,就在公車上、在馬桶上、在煮菜等水滾的時候,利用所有我能找到的零碎時間,讀完考古題。
準備考試的時間還可以自己控制,但說到上課,每天努力出席去上課,都是很大的挑戰。因為我每週一到六都排了上課時間。老實說,遲到早退避免不了,但我盡量做到不缺席。就像作者說的,有些事「做到這樣就可以了」,不要拿滿分要求自己,事情反而可以持續進行下去。就像人家用二年完成EMBA課程,我就規畫四年修完,既達到提高學歷的目的,又能累積豐厚的人脈。
忙而不累,累而不癱,癱而不廢,我編輯雜誌,也編輯我的時間,我自詡在工作和家庭之間取得一定和諧的平衡,我才能在擔任周刊總編輯期間,還能扮演好學生與媽媽角色。
最近,我為了剛上國二的女兒辭掉周刊工作,一來是為了多多陪伴正值青春期的女兒,二來是重新找回小時候的夢想。當記者,是我國中時期的夢想,念新聞系,是考大學時的第一志願,現在,與其說是轉職,不如說我找回了自己。
我心中充滿無限期待去面對未來,但面對不再獨享的辦公室,不再主導的會議,面對必須親自上第一線採訪,面對從頭開始學習製作電視新聞的技術,我必須做的第一件事是,把自己放空。
只有放空自己,我才能學得更多、更快,所以不恥下問是轉職最重要的事,儘管對方的位階比你低,但他在這一行懂的就是比你多。只有這樣,才能讓更多的人願意協助你,幫助你更快進入新的行業。
但,因為自己畢竟不是剛畢業的新鮮人,在專業上也必須展現自信,人家才看得起你,所以,該有所表現時完全不能吝嗇,這時候就是展現老子所說外圓內方的時刻。放下身段學習,又必須抬起頭表現,中年轉業,這是最大的原則。
人到中年,正是走在人生的三叉路口,有彷徨、有矛盾都是正常的。但很多人想改變卻總覺得找不到時間,就覺得改變是不可能的。如果你想改變現狀,又不能放下工作,這本書提供了很多具體的方法可以參考。給自己一些時間好好讀它,你一定會得到啟發。
前言
我四十多歲才開竅
在職場上,你對現在的工作感到滿意嗎?
關於薪水和職位,或是在工作表現方面,你是否希望能突破現狀?
四十幾歲的人,常常對現狀感到不滿意。我們來看一個調查就知道。
日本內閣府(按:即日本中央行政機關,相當於台灣的行政院)每年都會進行「國民生活滿意度調查」。在這個調查中,會問民眾「對於現在生活的滿意度」。
根據二○一二年四月發布的報告,回答「不滿意」(合計「不滿」和「略有不滿」)的人數比例,以四、五十歲的年齡層最多。
哪個年齡層對現狀最不滿?
針對「對於現在生活的滿意度」這個問題,回答「不滿意」(合計「不滿」和「略有不滿」)的人數比例如下:
●二十?二十九歲25.6%
●三十?三十九歲29.9%
●四十?四十九歲40.4%
●五十?五十九歲40.8%
●六十?六十九歲33.3%
(編按:台灣也有類似的調查,根據行政院內政部進行的「一○一年國民生活狀況意向調查報告」,在「國民對目前整體經濟生活之滿意情形」問題中,回答「不滿意」﹝合計「不太滿意」和「很不滿意」﹞的人數比例如下:
●二十?二十九歲38.1%
●三十?三十九歲43.2%
●四十?四十九歲45.3%
●五十?五十九歲43.9%
●六十?六十九歲34.2%
也許調查項目不完全一樣,但仍可以看出來,台灣對經濟生活不滿的人數比例,在三十、四十、五十幾歲的年齡層都偏多。)
這種現象,每年都沒有太大的變化。那麼實際上,他們對生活有什麼樣的不滿呢?在調查結果中,他們主要是對於自己的「所得•收入」、「資產•儲蓄」、「居住環境」感到不滿意,甚至還出現對「自我成長•提升能力」感到不滿的答案。這些不滿,其實就是「危機感」。
不討厭也不喜歡的工作,我還要撐多久?
同樣地,當被問到「對於現在生活的充實感」這個問題時,這個年齡層的民眾也有相當高的比例回答「覺得生活過得不夠充實」。仔細分析一下,這些人大多正忙於教育子女,張羅學校、補習班等教育費用,如果再加上房屋貸款的壓力,家庭開銷自然會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不僅如此,這個年紀如果在職場上擔任管理職,還必須承受來自上下兩方的壓力,一方面感受到自己職涯上的極限,另一方面又想繼續提升自己的能力,卻苦無自己的時間可以運用。
其實,我當年也有同樣的心情。當時我在東京的廣播公司負責主播和節目製作人的工作。在景氣低迷的時代,工作量和責任不斷增加,薪資卻遲遲沒有調升,實在令人感到無力。
「為什麼在工作上總是得不到肯定?我不想就這樣過一輩子。」
「雖然也不討厭現在的工作,不過似乎沒什麼進步空間了,我該就這樣撐到退休嗎?」
心裡總想著是不是該做些什麼?但若有似無的不滿與恐懼,總令人駐足不前。之後,一個契機讓我有了改變。在公司新一波的人事異動中,我突 然被調到一個陌生的部門,我開始產生不同的想法:
「與其整天抱怨,不如趁這個機會做點自己想做的事吧?」
「現代人都那麼長壽了,能活到八十幾歲的也不在少數,也不必因為工作就否定自己的可能性。只要放手去做,要改變自己的下半輩子,應該不是難事!」
我這樣一轉念,就開始計畫該怎麼充實自己有興趣的領域。會產生這樣的想法,部分是因為透過採訪工作和報章媒體的報導,我經常接觸到幾位同年齡層的政治家和企業家。
民主黨的前原誠司(按:眾議員、曾擔任外務大臣,目前仍活躍在外交事務上。)和枝野幸男(按:眾議員、曾擔任官房長官,在二○一一年因冷靜處理震災,廣受民眾好評。)這兩位政治人物,都和我的年紀差不多。就算身處不同領域,看到他們活躍於政壇,總會帶給我良性的刺激。
另外,像四十幾歲就帶領和民集團成為上市公司的董事長渡邊美樹,以及樂天集團的社長三木谷浩史,看到這些企業家的行動力,總讓人打從心底湧現一股積極的想法,我常想:「只要有自己的目標,試著去努力看看,總有機會成功吧!」
工作沒換,我怎麼增加收入和人脈?
美國的知名激勵大師卡內基(Dale Carnegie)曾經說過:「幸福和你的身分或擁有什麼無關,和你想的是什麼有關。」
一代管理大師杜拉克(Peter Drucker)也有一句名言:「越是優秀的人,犯的錯就會越多,因為他會想嘗試新的事。」
另外,杜拉克也說到:「效率是把事做對;效能是做對的事。」
這一句話尤其讓我深思良久。讓我想到,除了想在新的工作崗位上把工作做好,我考慮在廣播以外的領域,例如之前就很有興趣的出書和到大學教書計畫,開始投入心力,給自己新的挑戰。
於是,就在年齡邁入四字頭之後,我隨身帶著作品的原稿到出版社毛遂自薦,為了出書的夢想四處奔走。就算不被出版社採用,還是一試再試,絕不輕言放棄。因為這樣的堅持,讓我有幸在教育和商業這兩個領域,達成了出版暢銷書的目標,到現在總共出了三十多本書。
接著,或許是因為出書的關係,大學主動聘請我到校指導「時事評析」和「新聞與媒體」這兩門課,之後也頻繁地受邀去主講多場演講。
這一連串的機會,不僅增加了我的薪資收入;在知識和經驗、人脈上也有相當大的收穫;我負責的廣播節目也因為我的人脈增加,內容更加豐富多元。整體來說,我的生活過得比以前還要充實許多。
老實說,我不是什麼特別有才華、有天分,或是天生好運的那種人。之所以能夠得到這些意外收穫,也是因為年過四十才開竅,不必被年紀限制自己的可能性。
我自問:既然對現狀不滿意,那我可以做些什麼來改變?然後,我回想起小時候學校老師總是稱讚我「很會講話」和「作文寫得不錯」,於是,我決定在自己有興趣的這兩個領域放手一搏。
說得更坦白一點,在認清了自己已經步入中年,並面臨工作上尷尬的立場之後,我重新描繪了後半輩子的夢想和目標,同時講求效率,一步步去實現。我認為,就算已經步入中年,甚至邁向四、五十歲,任何人都還是有改變現狀的機會。
如果你還希望能在職場上闖出一片天、挑戰其他領域、學習新技能,或是想花更多時間鑽研自己的興趣,都是很值得去努力的目標。
但這個年紀的人時間最有限,沒有時間凡事慢慢來,達成目標的做法也不能和以前一樣。希望我的親身體驗,能協助各位即使步入中年,也能成功突破不滿意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