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區政新角度
  • 定價64.00元
  • 8 折優惠:HK$51.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建築為何重要 Why Architecture Matters

建築為何重要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6179464
保羅.戈德伯格
林俊宏
大家出版社
2012年11月28日
150.00  元
HK$ 127.5  







叢書系列:Art
規格:平裝 / 272頁 / 21*15cm / 普級 / 全彩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Art


藝術設計 > 建築 > 建築理論















  建築為何重要?
  因為建築物告訴我們,我們是什麼、我們想成為什麼。
  而能提供最多答案的,有時正是那些平凡的建築。

  人類生活不能沒有建築,屋頂為人遮風避雨,人們在建築物之中感到喜悅、悲傷、困惑、敬畏……

  當建築與人的情感產生關連,才超越了原本的功能,變得重要,即使詩歌、文學或繪畫都無法取代。

  建築為何重要?答案很簡單,因為我們每天都會看到,無時無刻不影響我們。答案也很複雜,因為涉及能源耗損、綠建築運動、營造業經濟等重大問題。除此之外,還有社會責任、城市記憶、時間和地區營造等攸關我們生命經驗的因素。

  《建築為何重要》談論的不止是建築界的偉大傑作,也有我們每日所見的普通建築。試想,要釐清建築的影響力,怎麼可能不走進攤販叫賣的街道,看看人們的喜怒哀樂?

  《建築為何重要》鼓勵每一個讀者去看,並慢慢學會相信自己的眼睛。

  與約翰.伯格《觀看的方式》、阿隆.柯普蘭《怎樣欣賞音樂》齊名的建築評論經典

  ◆建築的意義:挑戰VS.舒適:儘管萊特設計的房子會漏水,柯比意的房子排水不好、法蘭克.蓋瑞的房子很難蓋,但如果沒有他們的熱情,沒有他們所開創的可能性,我們無法想像自己的文化會是什麼模樣。

  ◆欣賞建築形式:分析建築沒有通用的標準,在時間與空間複雜的交互作用下,若是單用數字表現建築美學,便忽略了錯綜複雜的背景因素。建築物外觀與人們的感受,究竟有何關連?從科德角式小屋到廣闊屋頂的草原建築;從林肯紀念堂至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建築學的幾何原理,創造出人類最豐富的想像力。

  ◆優雅的平衡,細節的靈魂:林瓔的越戰紀念碑、亨利.培根的林肯紀念堂、密斯.凡德羅的西格拉姆大樓、愛德華.杜瑞爾.史東的通用汽車大樓、貝聿銘與亨利.考伯的約翰.漢考克大樓、古典神殿風格的銀行、玩世天真的耶魯大學校園……戈德伯格評析美國當代的經典建築。

  ◆街道是經過協議的房間:建築師如同舞者,跟隨著彼此的腳步,卻不能踩到別人的腳趾。在紐約的中央公園西路、法國巴黎的凡登廣場、英國巴斯的皇家新月樓……有時,街道比建築更為重要。

  ◆城市,聚集人類的外部記憶
  城市將人們聚在一起,建築成為橫跨世代的記憶裝置。紐約地標保存委員會痛惜已拆除的大都會歌劇院,但城市也有蓋出新建築的壓力,新與舊的平衡該如何拿捏?戈德伯格結合建築評論與建築史的角度,補足我們過去對建築的片段認知。

本書特色

  美國亞馬遜書店4.5顆★推薦
  2012年美國建築博物館文森特.史庫利獎最新得主
  1993年紐約公立圖書館選為大文豪(Literary Lion)

作者簡介

保羅.戈德伯格(Paul Goldberger)

  戈德伯格,美國建築評論大師,唯一摘下《紐約時報》、《紐約客》兩大建築評論桂冠的作家,因此被推崇為美國當代建築評論最重要的人物,動見觀瞻。

  一九五○年生,現居紐約。曾擔任全美盛名的帕森設計學院院長,現為新學院設計和建築系教授。四十年來關注建築與藝術,專長城市歷史變遷,與「歸零地帶」重建總規劃師李伯斯金對談世貿遺址,與法蘭克.蓋瑞同台在電視節目中談論建築,在建築界擁有深遠影響,並將建築評論提高至公共領域的層次。為《紐約時報》撰寫建築評論二十年,獲普立茲傑出評論獎,之後轉至《紐約客》週刊負責極富聲望的Sky Line專欄,現為《浮華世界》專欄作家,著作十餘本,並為各大名建築師、攝影師、畫家寫作導論與序言,文字融合易讀性與學院風格,優美流暢。

  艾倫.狄波頓:「關於藝術方面的指導書籍很多,但是建築方面卻寥寥無幾。《建築為何重要》便是最好的作品之一。」

譯者簡介

林俊宏

  師大譯研所畢業。譯有《英語的祕密家譜》(大家出版)等書。現為自由譯者,並就讀於師大譯研所博士班。


目錄Contents
前言Introduction
一 意義、文化和象徵Meaning, Culture, and Symbol
二 挑戰與舒適 Challenge and Comfort
三 建築作為物件Architecture as Object
四 建築作為空間Architecture as Space
五 建築與記憶Architecture and Memory
六 建築物和時間Building and Time
七 建築物和地方營造Building and Making of Place
致謝Acknowledgments
圖片作者





  駱宜安教授對於刑事鑑識學所下定義:「應用自然科學的知識和方法,對於證物予以鑑定、個化和評估,用以重建犯罪現場,提供偵查方向,及法院判定刑期參考依據的學問。」又美國學者Peter R. Deforest對刑事鑑識學定義為:「刑事鑑識學是有關於使用自然科學的方法,對於涉法證物予以認定、個化與評估的學問。」故刑事鑑識的精神為「科學辦案」,講究的是科學方法,特別是它乃是一門實務應用的科學。簡言之,刑事鑑識是一門應用科學於法律上的一門學問。

  胡適博士曾說:「科學的態度,只是一句話,拿證據來。」李昌鈺博士則說過:「『現場是物證的寶庫』,是嫌犯行為的活紀錄;多一分現場處理的努力,就少一分犯罪偵查的辛勞。」

  由上述可知,刑事鑑識與犯罪偵查乃係具相輔相成、一體兩面之密切關係,刑事鑑識乃為達到犯罪偵查之目的,而犯罪偵查透過刑事鑑識之科學方法能得到更明確之證據力。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