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 定價99.00元
  • 8 折優惠:HK$79.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讓天賦自由(10萬冊紀念版) The Element: How Finding Your Passion Changes Everything

讓天賦自由(10萬冊紀念版)

庫存=2
將於1個工作天內出貨
9789862168141
肯.羅賓森
謝凱蒂
天下文化
2011年8月31日
117.00  元
HK$ 99.45  







叢書系列:心理勵志
規格:平裝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心理勵志


社會科學 > 教育 > 其他















四個關鍵問題,決定你是否活出自己──
天資 / 什麼是你真正的力量所在?
熱情 / 哪件事讓你永遠充滿活力?
態度 / 你讓際遇左右生命,還是用態度創造運氣?
機會 / 如何為你的熱情找到實踐的管道?
我們每一個人,任何時候,只要願意,都可以做到。

  上市二年後,《讓天賦自由》突破了十萬本,在經濟前景混沌的當下,一本書談論天賦的書能獲得這麼大的迴響,當然是作者肯.羅賓森打中了許多人對自己所作所學,能否符合個人專長的迷惘。

  社會就像一個交響樂團,每個人都有一種擅長的樂器,如果天生愛打鼓的人,指揮告訴他現在樂團最缺的是彈鋼琴的人,不缺打鼓的人,而彈鋼琴的地位是最顯而易見的,他因此放棄打鼓、改彈鋼琴,整個交響樂團奏出的曲調會如何呢?

  如果大家都很努力的話,當然不至於走音,只是欠缺了生命力、欠缺了感動人的爆發力。

  如果愛打鼓的人站對了位置,彈鋼琴的人也選對了位置,那麼一切水到渠成,就會造就一首渾然天成的樂章。

  .你該創造的是質感人生──教你活出質,而不只是追求量
  .盡最大的力量,成為你自己
  .創造你自己的過去、現在、未來
  .讓你的人生安可不斷
  .人生不是只有對或錯兩種答案
  .自由與踏實的活出自我本色
  .你,壓抑了心靈深處的熱情嗎?
  .你聽到了嗎?整個世界都在告訴你什麼才是你的人生方向
  .時間雖然不可逆,但人生永遠有各種可能性
  .讓人生安可不斷的創意能量
  .自製你的人生
  .找到你的人生關鍵字
  .別讓人生卡住了!
  .不要用你的人生,實現別人的夢想
  .學校是學習的沃土,不要成為創意的殺手。
  .長久以來對「智力」的錯誤(或過時)認知,可能導致錄取的員工只有聰明,卻無創意
  .面對一群不快樂、沒有熱情的員工,將會拖慢企業的成長
  .自己喜歡又擅長的工作,才是真正屬於你的工作
  .與其賴活,不如堅定活出夢想

作者簡介

肯.羅賓森 Ken Robinson

  國際知名創新、創造力與人力資源專家。他一直與歐洲、亞洲和美國政府,以及國際機構、世界500強公司、非營利組織和世界頂尖的文化組織合作。他是一名激情的演講家,廣受歡迎,善于以幽默勵志的方式傳遞深奧的知識。他告訴全世界讀者,在全球經濟的新形勢下,商業、教育與組織的需求如何變化。2005年,他被《時代》、《財富》與CNN聯合評為「主流之音」。2003年,因為對文化藝術所做的卓越貢獻,他被英國女王伊麗莎自二世冊封為爵士。

譯者簡介

謝凱蒂

  美國蒙特瑞國際學院口譯暨筆譯研究所碩士,具多年口筆譯工作經驗,於天下文化出版之翻譯著作包含《琥珀中的女人》、《阿瑪迪斯的愛與死》、《你會聽,孩子就肯說》、《發掘你的太陽魔力》、《和尚賣了法拉利》、《拍照前先學會看》、《有準備,創意就來》等。



推薦文1
有為者亦若是
洪蘭

  前年去美國開神經學會時,看到「腦與學習」工作坊的會場貼有一個標語「假如孩子沒有學好,那是老師沒有教對」(If the learner has not learned, the teacher has not taught.),大大的字貼在牆上,觸目心驚,令我們做老師的立刻檢討自己的教學方式有沒有誤人子弟。其實仔細想想它是對的,天下真的沒有不可教的孩子,每個人都有天賦給他的能力與追求這個能力的熱情,全看我們怎麼去啟發他,只是他的熱情常被我們澆熄、能力被我們扼殺,難怪畢卡索會說每個人天生都有創造力,問題在於如何把這個創造力和赤子之心維持到成年罷了。

  幾年前,有個八歲的小女孩寫了本小說,在亞馬遜網路書店暢銷(她的傳記《飛舞的手指》,智庫出版),很多記者去訪問她時,問她長大以後要做什麼,她非常驚訝地說:「為什麼說『長大以後』要做什麼?我現在已經在做我要做的事了。」的確,為什麼要等長大以後才去做自己要做的事呢?人每天都在過日子,每天都應該把握當下做自己要做的事。達文西有一句話非常的好:「充實的一天帶來好眠,充實的一生帶來安息。」人生最美滿的就是找到他天賦的能力,然後有熱情與毅力去發揮它、成就它。這本書舉了很多名人的例子,讓我們看到他們之所以會在歷史上留名,都是因為他們能埶著於自己天賦的能力,鍥而不捨地去展現它。

  我對現在教育制度一直注重智育感到不解,歷史一再告訴我們,一個人會成功不在於他知識的多寡,而在於他的領袖魅力、毅力與紀律,從書中例子,我們清楚看到一分天才、九分努力,披頭四若無在德國小酒店那種無日無夜即席演出的經驗,他們也不可能回國後一炮而紅。年輕人要成功,第一不能叫苦,要把生活中的挫折看成做人的本分,因為人是動物,動物在大自然中討生活本來就是充滿了挫折,所以我父親常說人在社會中求生存碰到挫折是本分,是本分就不可以抱怨,而事事順利則是福分,是福分就要感恩。人不自怨自艾就能看到解決的方式,能感恩,日子就會過得快樂。

  聖嚴法師也說:「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不轉心轉。」心念一轉,事情就辦通了。他的話跟書中所引用美國哲學家兼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的「人類可以因為心態改變而使人生轉變,只要改變心態就能改變生命」的意思不謀而合。人常陷於黑暗之中,好像在漆黑的胡同中,怎麼繞也繞不出來,但是心念一轉,你會突然發現你已經出了胡同,只是外面天太黑,伸手不見手指,使你自己不知道而已,「今日劈破旁門,才見月明如洗」。這本書一直強調的就是我們的心怎麼來看事情。

  人苦於不自知,常需別人當頭棒喝,最好的點醒自己方式就是閱讀,這本書是年輕人應該帶在身邊,隨時提醒自己「有為者亦若是」的好書。人生最美滿的事是做你喜歡做的事,有人付錢請你做,還要求著你做,要達到這個地步,唯有找到你的天賦能力,盡力去發展它。

(本文作者為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

推薦文2
找出自己那把鋤頭
魏德聖

  我很喜歡這本書傳達的觀念「讓天賦自由」。我們的教育制度、社會觀念、很多父母的態度,都在無形中做了相反的事:束縛孩子的想像力、打擊孩子的信心,阻礙他們的天賦。結果,許多人長大後成為「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的人;或者,就算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卻輕易屈服於種種壓力,沒有信心和勇氣堅持下去。

  以我自己來說,我是老大,但從小在家裡是比較不被看見的那ㄧ個。我家開修理鐘錶眼鏡的小店,二弟聰明靈巧,小學二年級就可以組裝電動車,相較之下,我顯得笨拙,家人很自然有事情就交待二弟去做。連弟弟都比不上,讓我很自卑。我的學校功課也不好,升學壓力實在太大了,我決定不去考高中,選擇念專科學校。如今回想我整個教育過程,沒有學到ㄧ樣東西對現在的工作有幫助,幸好,我也沒有很專心在他們要我做的事情上( 讀書),只求能畢業就好了。

  我從小愛講話,愛編故事,這個「天賦」從來沒被看見過、肯定過。我就這樣懵懵懂懂,ㄧ直到服完兵役,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拍電影。沒想到,愛講話、愛講故事給別人聽,就是拍電影需要的基本能力!我們小時候都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但教育制度卻讓我們愈大愈迷惘。不信,去問國中、高中學生:「你喜歡什麼?」年紀愈大,愈多人會回答「不知道」。因此,我很願意推薦這本書,年輕人ㄧ定要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愛做什麼啊!

  我兒子小時候學騎腳踏車,在台北怎麼學都學不會。讓他回南部住,三天就學會了,還會放手。我問他怎麼學會的,他說:「因為很好玩!」「讓天賦自由」就是放手去做自己喜歡的事!因為喜歡、因為好玩,別人不用逼,自己不必學,就會努力做、不懂的地方主動問,無論如何都要靠近目標、完成夢想。

  這陣子,常有人邀請我出席一些場合,希望以我的故事「鼓勵」年輕人。坦白說,我覺得很奇怪,為什麼需要我鼓勵呢?事情可以很簡單:喜歡的事情就去做,不喜歡的就不要做!要做就好好做、認真做。退伍後,我知道自己想做和電影有關的事情,但台南沒有機會,我就離開台南到台北找工作。當年有一群朋友,約好一起寫劇本,然後互相幫助,拍出自己想拍的電影。結果,只有我ㄧ個人真的寫出來,想辦法籌錢、拍出短片,ㄧ步一步往下走。我不是覺得自己劇本寫得好,只因為我喜歡做這件事、只想做這件事。我相信一邊做ㄧ邊學,沒有理由做不好。

  那些放棄的人,有各種理由。我覺得他們何嘗不是在「虐待」自己的人生?有些人放棄的理由很奇怪,例如:「我不喜歡和某個人一起工作」,或是「我不喜歡這個行業的人」。你不喜歡某個人,和做你最喜歡的事情,有什麼關係?有人的理由是「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任」,什麼責任?食衣住行嗎?為了各種理由放棄自己天賦的能力,算是「為人生負責任」嗎?很多人從小被教育得沒有想法、沒有夢想,然後把夢想寄託到下ㄧ代身上,期望他們達成自己沒完成的夢想,下ㄧ代很可憐啊!

  常常,人因為太貪圖安定而忘了自己真正喜歡什麼。如果你才二十幾歲、三十幾歲,要安定做什麼呢?你要做的應該是「讓天賦自由」!上帝讓你來到這個世界,就會給你ㄧ片田、 ㄧ把鋤頭,你要自己找出這把鋤頭!

  這本書提到很多人找到天賦所在、活出天命的故事。他們的人生不見得很順利,但他們聽從自己內在的聲音和渴望,ㄧ路往前走,即使當下完全不知道未來會不會成功,走下去就是了。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全力以赴,人生就是要好玩!

(本文作者為電影導演)

推薦文3
期待每個孩子把生命找回來
楊定一

  本書所描述的是每個人都想追求的,也是最輕鬆、專注且無雜念的境界。當一個人處於最輕鬆自在的狀態,他的學習與工作效率才能發揮到極致。但要如何培養輕鬆的態度來面對人生的種種際遇,最踏實的方法就是結合熱情與天賦,在熱愛的事物上發揮潛能。

  肯.羅賓森博士從各行各業中篩選出豐富的成功實例與讀者分享,實例中的主角都在熱愛的工作中展現真實自我,也放鬆、專注且有恆心地達到了個人的目標,相信這也是為人父母或教育者樂見孩子追求的人生成就。

  肯.羅賓森博士在教育方面有許多獨到的見解,認為如果教育體制追求的是標準化或統一化,難免會忽略掉個人的興趣或才華,也可能限制了潛能的發揮。所以他提出了教育應均衡發展的觀念,並強調全方位開發潛能的重要性。我不但完全認同,多年來也不斷地推動這「全人教育」的觀念。希望孩子能發展藝術、手工藝、文學創作、科學或數學等各方面的興趣,並成為一個勤勞樸實、生活規律、品德高尚且充滿慈悲心的全人。在多元化培育的同時,也能夠接觸並吸收各古文明的智慧。

  為了推動兒童教育改革與「全人教育」的理想,我和一群有相同理念的朋友在一九九九年成立了「兒童聯盟」。多年來持續推動的「經典朗讀」活動,也是達到書中提及「天命境界」的踏實方法之一。經由簡單的方法,幫助孩子達到一個左右腦諧振(coherence)的境界,且能深入理解最真實的生命價值, 這也是創意與資質的最高發揮。

  我相信本書必能為學子與家長帶來不同思考層面的參考,人生的路途未必都要依循社會與同儕期望(social and peer expectation)而行,與他人相同的方向未必是適合自己的。雖然書中成功的實例相當激勵人心,但培養興趣或開發潛能的目的不是名利,也未必能帶來名利。

  生命價值最重要的關鍵就是誠懇「發願」,當一個人充滿慈悲心、感恩心且「發願」服務,一切作為都自然會帶來滿足與成就感,這種心靈上的平靜與富足才是人生最值得追求的境界。能達到這境界、甚至連「追求」都不需要時,那才真正值得別人大恭喜,恭喜他巳經把生命找回來了。

(本文作者為長庚生物科技董事長)

推薦文4
「天命教育」幫孩子打造未來
陳藹玲

  台灣目前的教育方向,強調的還是知識及智力至上,以讓孩子上名校、未來從事高報酬的工作為目標,我認為這是錯誤的;我一直相信,在這種「功利教育」和所謂的「放任教育」之外,一定還有一種更有遠見,也更能讓孩子找到自我潛力的方式,幫助下一代活出自我,並開心茁壯。

  二十年來,我以自己的孩子為親身實作對象,雖無堅實的成果,但從大環境的演變中,我更堅定自己的想法。雖然因此使我多年來一直背負著「放任教育」的罪名,甚至連媒體也有這樣的錯誤報導。但仔細思考何謂「放任教育」?望文生義,就是放著孩子不管,任由他們自行發展。若真是如此,我一點都不認同這是一種「教育」。確實,「無為而治」是老莊哲學思想中理想的境界;然而,如同大多數的種子不能因無人照拂而開花結果,面對懵懵懂懂的孩子,放任絕非正途。既然是教育,一定得有中心思想,加上長時間、有系統的帶領,細心的尊重個別差異,善與導引、養成,絕對不是任其自由生長。

  於是,從二○○八年開始,透過富邦文教基金會的「職涯教育」培養工作力專案,我們更加緊推廣這個理念,希望孩子們人人受惠!只是苦無更多、更有力的佐證來說明這種理念,直到看到《讓天賦自由》這本書,我真是如獲至寶!

  我發現書中的主張完全和我們看法相同,都發現目前的教育體制,不論是東方或西方,不僅不能培養人才,反而壓抑了許多孩子的天分。而書中對「創意」的觀點,也切合我心:創意,一向被狹隘地認為只出現於文化藝術的範疇,其實,生命中處處可見,也該處處被用到。創意藏在思考之中,是看事物的角度,讓你不再視任何事為理所當然或對不知道的事情嗤之以鼻。透過這本書,讓我們體會創意可以用在開發自己和孩子的生命上,改變你的觀點,改變你和周遭人的人生!

  很興奮地跟大家分享這本書,其中所有的真實故事一定只是許多實證的一部分,這些故事在在說明一個重要概念──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命,也應該找尋自己的天命,這是你所喜歡和擅長的事,是個人天賦和熱情結合之處。天命為人類潛能賦予不同的定義,在每個人身上也以不同的樣貌展現,唯有找到自己的天命,我們才能展現最真實的自我,得到最高的領悟,並發揮最大的潛能。

  而將「天命」概念運用在人才培育上,我們就稱之為「天命教育」吧。教育者,包括所有的父、母親,都應該敞開心胸、用新的態度來看待教育這件事,尊重才智的多元化,肯定想像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性。容許,不!鼓勵孩子在不同的路上發展自我,並讓自我的專長及熱情成為他或她的工作。因此,教育之先,一定要讓孩子先了解自己的能力及喜好,找到他的天命,未來才能有確切的發展方向。

  畢竟,金融海嘯之後的世界,金飯碗的排行榜已經和過去大不相同,而且世界隨時在變。但找到自己強項的人,可以用更快的速度調整自己,因為任何外在環境的變化,都無法奪走深植於心、深植於我們靈魂深處的「天命」!

(本文作者為富邦文教基金會董事)

推薦文5
因材施教與有教無類
溫肇東

  本書將「The Element」翻成「讓天賦自由」是很傑出的創意,面對多變的未來,自由不受限的天賦,將是提升競爭力與幸福指標的關鍵。而書中強調的「發掘天命,激發熱情,才能創造成就」,正是很重要的教育轉變方向。

  目前的教育體系,基本上是為了服務「工業時代」而設計的,美國通用汽車集團(GM)的破產,象徵了一個時代的結束。台灣的代工經濟奇蹟,有部分也得利於我們的「教育」成功,培養了很多便宜優秀的工程師及基層人力。但未來一切都在變,教育的供需也在變,一方面大學從「窄門」變得寬到不能再寬,一方面入學年齡的人口在減少,但如把大陸及國際市場都納進來,教育市場又是另一幅景象。更重要的是,在未來「後工業經濟」或知識經濟時代,可能不需要太多制式標準化的乖男巧女,而是多一些有創意、有想像力的未來人才。

  為了培養未來人才,台灣教育部前幾年擬訂了創造力教育白皮書後,推動的「創造力教育」計畫,在「教改失敗」的背景下,仍然活化了許多校園中草根的力量,相關的活動比賽如雨後春筍般展開,但因無更顯著的量化研究成果,去年已告一段落。在大學中也推動「創意學院」,希望藉由招生、教學及評量都有別於傳統的做法,為創意尋找一條新活路,隨三年計畫結束後,大部分學校也停擺。今年初的科技會議,則決議將「未來想像力」列為一個新的教育「元素」,剛好呼應本書所提倡的概念與價值,讓多元發展成為常態,才足以應付多變、不確定的未來社會。

  沿著馬斯洛曲線,「物質的經濟指標」已非一個成熟社會追求的目標,「每個人的自我實現」才是社會和樂幸福的指標。但我們的國民、政府、學校和家長都還沒做出心態上的調整,政策上的轉型仍遙遙無期,國家未來的競爭力和國民幸福指標漸行漸遠。

  從多元智慧的論點,每個人的天賦都不同,對數字、文字、音樂、肢體的敏感度都不一樣。人才不可能、也不應被雕塑成標準化產品,但要「因材施教」或「有教無類」都是很高的成本。全民是否有共識,認為國民教育本應如此,還是將標準品以外的「特殊個別教育」,都視為個人的負擔?唯有全民認同找到天命,讓每個人都發揮熱情,成就自己與社會,才可能拉近國家未來競爭力與國民幸福指標之間的距離。

(本文作者為政治大學創新與創造力研究中心主任)

推薦文6
活出自己
林天來

  很多人聽過我的人生故事之後,都覺得很「傳奇」,總是有許多人好奇地問我:一個僅有花蓮高工學歷的花蓮女中工友,為什麼可以變成天下文化出版公司的總經理?若大家來看《讓天賦自由》這本書,你會發現我這一生,正是不斷地在自問並回答這本書中最重要的四個問題:

天資:什麼是我真正的力量所在?

  我不是一個手很巧的人,就讀花蓮高工機械科總是讓我充滿挫折。偶然有一天,在圖書館翻到一本書,上面的一句話改變了我。「人的一生要寫些文章,和別人分享;不然,就做一些事,讓別人寫」。這句話成為我的座右銘,也影響了我的一生。

熱情:哪件事情讓我永遠充滿活力?

  一種讓自己有「被利用價值」的信念,一種希望和別人分享的喜悅一直驅動著我。我寫了很多文章、新詩、小說投稿到報社,卻如宿命般地老是被退稿。無論在學時的半工半讀,還是退伍前後在鐵路局修理火車、在學校擔任工友,常常捐款、助人,卻也從來沒有人寫我。

  年輕的虛榮心難免有一點點受傷,幸好我後來有機會兼任花蓮女中圖書館管理員,在書頁文字之間,累積了知識,也看見了典範。

態度:我讓際遇左右我的生命嗎?還是用態度創造運氣?

  1986年參加天下文化《樂在工作》徵文比賽得到首獎,終止了總是被退稿的命運,也改變了我的一生。在天下文化創辦人高希均教授的提攜之下,一個花蓮鄉下長大的年輕人,終於有機會到台北工作,進入天下文化出版公司。從倉庫管理員到總經理,每一個階段都是挑戰, 每一個職位都要承擔,我把每一天都當成是來到這個公司的第一天,也是最後一天,珍惜這個為更多讀者服務的機會。

機會:如何讓我的熱情找到實踐的管道?

  多年前的一個晚上,我發現了一件事:我的作品永遠不可能會像齊邦媛、白先勇、余秋雨的那麼雋永,我的人生亦不會有星雲大師、證嚴法師、張忠謀、嚴長壽那麼偉大。但是身為天下文化的總經理,我盡全力將他們在天下文化所出版的書推廣給更多應該認識他們的讀者,這又何嘗不是正在幕後實踐我高中時期的那句座右銘?

  一切都是運氣和機會,我走在一條讓自己天資得以發揮,熱情得以揮灑的道路上。現在的你,有《讓天賦自由》作者肯.羅賓森爵士為你看清前面的路,真是何其幸運的事!誠摯地祝福你在這本書中,傾聽自己的生命,讓自己活出自己!

推薦序7

每個人最偉大、最精采的作品,就是你自己

  真的沒想到,這本《讓天賦自由》會這麼受到歡迎,上市二年後,便突破了十萬本大觀,在書市這麼不景氣的現前,一本書能夠獲得這麼大的注意,應是作者肯.羅賓森爵士寫出我們對教育最普遍的心聲。

  我不禁想到,為什麼一位英國人反省教育的書,會引起這麼大的迴響?閱讀本書,首先我最感到意外的是,我一直以為,教育是台灣獨有的問題,看了這本書,才發現不論東西方、哪種文化背景,教育的改革早已是普世的價值,不獨台灣如此。可是,如果這些先進教育大國的學習方式,都被人提出這麼強烈的反省與批判,向來教育弊病叢生的台灣,不是更應該有改革的空間?

  昨天,與今天,一個回顧,一個前瞻,一個是照後鏡,一個是探照燈。我不禁憂心一直重複過往僵化的教育,如何能夠引領台灣走向未來國際社會。於是,我更帶著這本書,到處向政府人士建言,希望他們從中找到啟發,點燃一些革命的火種。但可惜的是,就我所能看見的未來,似乎仍然沒有人有辦法讓這艘迷航的大船,成功轉向。於是,我最終只好不得己親上火線,以一種「油煎火燎」的心情,提出我們教育應該不一樣的各種想法。

  我深切的感受到,我們過去賴以為核心的教育方法根本是錯的,基本最後都化約成為「考試」。教育的英文是「education」,其最初是由拉丁文educare而來,「e」指的是「出」,而「ducere」意思是「引導」,合起來的意思便是「從?面抽出」,也就是發展出人的天賦。

  但這般宏旨,在我們現有的教育體制中,卻被限縮、化約為一連串的考試及分數。這也難怪肯?羅賓森在演講中不斷提出原本應讓發展天賦的教育機構,卻反過來極為諷刺地扼殺了人類最珍貴的創造力。

  喜愛搖滾樂的朋友都知道平克.佛洛依德(Pink Floyd)樂團有一首很有名的歌叫做「 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在他們的MV中,有著如工廠般的學校坐著沙丁魚般死氣沉沉的學生,最後他們起身宛如僵屍行走,嘴裡唱著「We Dont Need No Education」,在生產線上踩著整齊的步代,最後跌入鐵斗,經過機器絞碎最後被製作成一條條香腸。

  這是多麼怵目驚心的教育意象,然而這不正是我們現階段教育活生生的比喻。

  我之所以如此大力推薦本書,也可以說是我以自己切身的經驗出發,不必多說,大家都知道,我是個連大學聯考都沒通過的人,因為考試(我指的是最主流的筆試)訴諸的是強記、強背的能力,偏偏這不是我的強項。然而,我後來進入職場,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獨自摸索,透過工作環境所能提供的條件,努力自我教育,走出文憑的框架,也找到自己最喜歡、最有熱情,且最擅長的工作。

  於是我終於發現到,我們的考試考不出品德、責任心、榮譽感、領導力,以及最具關鍵的「無可救藥的使命感」。走出教室,有百分之八十的能力,是學校裡學不到的。但很多人卻誤解,學校教的就是一切,以為分數及文憑代表一個人全部的價值。我甚至遇到很多名校畢業的大學生,也許在校他們是明星,但相處共事之後,結果發現他們很固執、自以為是,原來他一直在一個備受保護的環境成長,成績好固然是優點,但也成為他們人生致命的缺陷。

  台灣社會對於學業成績優異的孩子,總是給予過多的關注。每年,我們最關心教育的時刻,大概是各種升學考試放榜的那天,各大媒體以整版整版內容,報導誰是狀元?哪個科系最高分?那個學校最厲害考上最多台大醫科?長久以來,都只以考試的成果,做為一種虛榮的指標,即使應以技術為本位的職業教育,也走到了另一種偏峰,像我們的證照制度,立意原本是好的,結果卻讓弱勢更沒有機會翻身,因為現在的證照是「學術門檻很高,技術門檻很低」。也就是,紙上談兵凌駕了實作的基本技能,我們現在創造了很多虛幻的比賽,目的的之一是為了讓學校升等,好製造更多學無專精的大學生。

  但是,學生何嘗不是這個結構的受害者!教改的重點在於家長,如果家長不改變想法,如何可以支持教育全面性的更新變化?

  事實上,每個人天生都帶著一個只屬於他個人的天職,時隱時隱,變動不居,有人終其一生都未識其?,有人幸運地經過一連串的追索最後得以找到自我。

  相信讀過《讓天賦自由》這本書的朋友都會同意,少有人能像羅賓森這麼清楚明白界定出一個人找到他自己「天命」歸屬的狀態:「歸屬天命,有跡可循,最明顯的就是自由與踏實的感受。當你從事自己熱愛又擅長的工作,才可能覺得活出了真實的自我,成為你理想中的自己。你覺得自己做著天生該做的事,也成為你天生該成為的人,這就是歸屬於天命的狀態。」

  這段話說得太精采了,我們都有一種積極樂觀的信念,相信人可以透過自我創新而重塑自己的命運,他在本書反覆提到一個重點:「找到你的熱情所在,一切都會改觀。」

  但最為關鍵的是,沒有可以告訴你,這個獨一無二,能激發你熱情的的「天命」會是什麼。答案,必須回到你的自身尋找。只能回到一個原點:你得傾聽你內心的聲音,回應你內心最深沉的呼喚,認識你自己,找到你的「天賦」,激發無以倫比的 「熱情」自我實現。

  因為在我心中,每個人最偉大、最精采的作品,就是你自己。

推薦序7

教育,將文化台灣推向世界

  在台東成功三仙台風景區有一個原名為「比西里岸」的原住民部落,這原本是個毫無生氣的阿美族小漁村,村裡青壯人口流失嚴重,青少年流連於網咖,找不到生命的方向。後來,一位同是阿美族的藝術家,開始教導他們撿拾廢棄的定置漁網浮筒,剖半製鼓身,再用山羌、羊皮繃成鼓面,以漂流木為底座,製成了一個又一個獨具風格的「寶抱鼓」(Paw Paw就是浮筒之意)。

  咚—咚—咚—,原本捕魚用的浮筒,成為藝術的道具,隨著廢棄物的再生,這些孩子也開始新的探索。二年多前,我在這裡首次聽到他們渾然天成的鼓聲,極為震撼。之後我請來朱宗慶打擊樂團的副團長阿棋老師,引用更為系統的教學,為他們打開了全新的學習視野。

  如今,他們已是部落最好的代言人,也為部落再生找到最合適的溝通傳達語彙。我看到這些孩子因為接觸大量的藝術及音樂,而有了極大的轉變。原本對外人閃躲的眼神,靦腆的應對,轉為自尊及自信的神態。每次聆賞他們演出,隨著鼓點起落、腳步奔馳、純淨無染的歌聲瀰漫舞台,一股藝術的能量,從頭到腳改變了他們,感染了觀眾。這個時候,我的心啊,總是震顫不已。

  我們的生活世界是與時俱進的,我們過去膜拜的成功教育典範,也將面對嚴苛的挑戰,我一直很關心偏鄉弱勢的教育,有什麼辦法可以為這些天賦異秉的孩子,量身打造他們真正需要的教育?寶抱鼓隊的故事還沒結束,而我已經看到藝術創新的力量之大之強,無可匹敵。

  然而這些卻全是在我們現今正規教育中被壓抑、被忽略的面向,而羅賓森這本新書,便是將讓天賦自由,導引到創意的積極實現。

  天賦要能夠自由,必須重新走回教育,但這個教育必須有新的視野。羅賓森認為,長久以來,學校教育的通病就是偏重學科,不重視提升心靈的培養,甚至將藝術貶為感覺、情緒或直覺而已。

  許多學校大幅縮減美勞等實作課程,有的學校減少體育課時數,學生喪失許多與自己身心能量連結的機會,精神日趨萎靡。龐大的教育體制,日夜耕耘,最後只是培養出一大堆有腦無心的人。

  然而,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中,這種空有一大堆知識,卻沒有活用智慧的人,早已過時,所謂的人才的必須重新界定,於是當前教育最重要的課題之一,便是激發並實現創意。如同羅賓森強調的:「培養自己天賦的想像力、創造力和創新力,已經不是一種抉擇,而是迫在眉睫的需要。這是全球化的挑戰,沒有人可以豁免,而且每個人都無所遁逃。」

  這些話給我很深的啟發,向來台灣的弱勢是「國際化」,可是「文化」卻是台灣最大的優勢,在我們讚嘆台灣累積出這麼厚實文化的同時,我又心痛的看到這些多年累積的文化基礎正在流失當中。

  我傾注無數的心力關懷教育,其最深切的原因乃在於,我認為「文化」是一個社會的核心價值,不能簡化成文化創意產業,而是我們每個人都擁有的東西。我希望羅賓森這本《讓創意自由》,能給我們文化再生及創新一些值得參考的啟示。是之為序。





讀者評鑑等級:

5顆星
推薦人數:1,共有1位網友寫書評。

沙沙
/ 台灣台北
2011.10.10看沙沙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5顆星


看完了,就只有一個想法:追逐你的夢吧!

就如最近去世的賈伯斯所言:不要為他人而活,追求自己所愛的


我們人,都太在意他人看法,也怕自己選擇的會使以後沒飯碗可吃
其實沒有這麼嚴重

每個人來到這世界上,都有使命
每個人都是特別的,都有屬於自己的才能,就是天賦!

你有你的天命,不要埋沒了,流失了

到幾歲都來得及,只要你想要,你願意



這讓我更堅信我要走的道路,可能過程會痛苦,還要受他人歧異眼光
但重點是

至少我不愧於自己







其 他 著 作
1. 重新想像教育的未來:世界教育部長肯.羅賓森最後演講,對教育、環保、文化的深刻洞見
2. 發現天賦之旅
3. 讓孩子飛:別讓僵化體制扼殺孩子的未來
4. 讓天賦發光
5. 《讓天賦自由》+《發現天賦之旅》
6. 發現天賦之旅
7. 讓創意自由 Out Of Our Minds: Learning To Be Creative
8. 讓天賦自由 + 我比別人更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