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翻譯教學實務指引:從15份專業教案開始

翻譯教學實務指引:從15份專業教案開始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5324025
廖柏森、林俊宏、丘羽先、張裕敏、張淑彩、歐冠宇
眾文
2011年5月10日
160.00  元
HK$ 136  






悃t列:Study English
規格:平裝 / 424頁 / 18K / 普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語言學習 > 英語 > 寫作/翻譯














吇?
翻譯到底要怎麼教?

  這幾年國內吹起了一股翻譯風,各大專院校紛紛設立翻譯系所、開設翻譯課程,坊間也出現了各式各樣的翻譯人才培訓班,學習翻譯的人口快速成長。面對如此廣大的學習需求,許多非科班出身的教師臨危受命站上講台,卻因為缺乏相關教學經驗,只能將傳統「上對下」的單向教學模式原封不動地搬進教室,且多以技巧的講解與對錯的討論為教學重心。相同的授課模式不斷重複,課程單調枯燥,長期下來不僅教師本身容易產生倦怠感,學生對翻譯的熱情更因此消磨殆盡。

  不只是新進教師,許多教授翻譯多年的老師也有同樣的困擾。

  面對台下一雙雙求知若渴的眼睛,教師不禁要問,翻譯究竟要怎麼教?如果不談技巧、不講對錯,翻譯課還可以教些什麼?

師大翻譯所領軍,打造全國第一本翻譯教案!

  為了協助翻譯教師解決「教材難覓」和「教法無法創新」兩大問題,國內翻譯教學體系的龍頭師大翻譯所率先採取行動,由副教授廖柏森領軍,邀集翻譯所五位具有豐富翻譯與教學經驗的博士生一起腦力激盪,合力編寫出15份兼顧理論與實務、令人耳目一新的創意教案。

六階段教案設計,結構嚴謹、步驟清晰。

  每一份教案都是依照「課前工作、準備、實施、評量、作業、延伸」的六階段教學架構而發展,每個階段的指示清楚、說明詳盡,從所需時間到詳細的授課內容都涵蓋在內,幫助教師掌握教學節奏,提升教學效果。

大量教材與譯例,有效縮短備課時間。

  豐富的教材和譯例是本書一大特色,教師除了直接使用書中所提供的教材,也可以參考書中列出的資料來源,依照需求選擇適合的教材,彈性變更教案的使用方式,縮短備課時間。

選材新穎,主題多元,激起學習興趣。

  除了基本翻譯技巧和新聞、科技等常見主題,本書特別收錄了坊間同類書籍較少觸及但卻是大家相當熟悉的主題,例如廣告、影視字幕、繪本童書、翻譯軟體等,選材新穎,更能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讀完全書並做完練習後就如同在名校上了一學年紮實的翻譯課!

  雖然名為「教案」,但全書收錄了豐富的教材和譯例,適合所有對翻譯有興趣、想要自學翻譯或報考相關考試的讀者。此外,每一份教案都是根據實際的授課經驗寫成,想要一窺專業翻譯教師如何授課的讀者更不能錯過。

本書特色

  六階段教案設計,提升教學效果。
  大量教材與譯例,縮短備課時間。
  創新多元的主題,引發學習興趣。

適用對象

  全國各大專院校與教學機構教授翻譯相關課程的教師
  欲報考翻譯研究所或教育部中英文翻譯能力檢定考試的同學
  對翻譯有興趣、想要自學翻譯的社會人士

作者簡介

廖柏森

  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美國紐約大學英語教學碩士,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外語教學博士。現任台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副教授。曾任台北大學應用外語學系副教授、交通大學英語教學研究所助理教授、經濟日報國外新聞組編譯、非凡電視台編譯組組長等職。著有《英文研究論文寫作》系列專書、《新聞英文閱讀與翻譯技巧》、《英語與翻譯之教學》、《美國老師教你寫出好英文》(合著),譯有《賽勒斯叔叔》、《英語學習策略完全教學手冊》(合譯)等書。

林俊宏

  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系學士、翻譯所碩士、翻譯所博士班。現為自由譯者,曾任萬象翻譯公司資深編審、教育部「海外臺灣文學論文選」中譯計畫譯者、故宮南院規劃案譯者兼審稿。譯作包括《剪刀、石頭、布:生活中的賽局理論》、《群的智慧》、《第二語教學最高指導原則》(合譯)、國立編譯館〈認識台灣—歷史篇〉英譯、中央研究院數位典藏計劃教材等。

丘羽先

  輔仁大學翻譯學研究所中英口譯組碩士、英國華威大學英語教學暨英國文化研究碩士、台灣師範大學翻譯所博士班。曾任交通大學外文系專任約聘講師、輔仁大學英文系、世新大學英語系兼任講師。現為輔仁大學跨文化研究所翻譯學碩士班兼任講師及自由譯者,專事中英口筆譯。譯作包括《世界又熱又平又擠》(合譯)、《情緒的力量》(合譯)、《變的美學》與《兒童分析的故事》。

張裕敏

  台灣大學外文系學士,台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碩士、翻譯研究所博士班,現任台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兼任講師及自由譯者。曾任台灣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講師、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系講師、中國生產力中心中英筆譯班講師、師大翻譯研究所中英筆譯推廣班講師、國防部《國防譯粹》譯者、《知識評論》雜誌譯者、行政院新聞局資料編譯處記者、萬象翻譯公司審稿。譯有《青春戀愛講義》、《Power 表達祕訣》、《企業社會責任—滿足變遷中的期望》(合譯)、《快樂的12個魔法瓶》等書。

張淑彩

  淡江大學英文系學士,美國北德州大學新聞碩士,台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博士班。現任東吳大學英語教學中心講師、台北大學應用外語系兼任講師、台灣護理學會推薦譯者,從事英語教學及翻譯工作。曾任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專員、特約翻譯,審議政府機關中譯英文件。譯作包括《媒介與傳播的里程碑》、《網路學術資源技巧:教您從網路尋找文獻與發現資料》。

歐冠宇

  淡江大學英文系學士,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新聞傳播碩士,台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博士班。現從事英語教學及翻譯工作,為國防部《國防譯粹》譯者及營建署《國家公園季刊》英文譯者暨編審。曾任台灣科技大學應用英語系翻譯講師,補習班插大翻譯科目教師,電視台國際新聞編譯。譯作包括《性感帶出場》、《身體憂鬱症》、《火線報導》、《伊拉克戰爭口述歷史》、《心靈貨幣》、《一夜七次貓》等書。


ヮ?作者簡介

第一章:翻譯教學概述
1. 國內翻譯教學的困境
2. 翻譯教學的目標
3. 翻譯理論
4. 翻譯教學理論
5. 翻譯教學模式
6. 翻譯教學評量
7. 本書教案的格式及使用方法

第二章:翻譯教案
教案1:基本翻譯技巧
教案2:廣告翻譯
教案3:書證翻譯
教案4:繪本童書翻譯
教案5:影視翻譯
教案6:旅遊指南翻譯
教案7:公共場所標示翻譯
教案8:新聞翻譯
教案9:運動翻譯
教案10:財經翻譯
教案11:論述文翻譯
教案12:科技翻譯
教案13:視譯輔助筆譯
教案14:機器輔助翻譯
教案15:翻譯記憶

參考書目


推薦序

  翻譯課真的不好教,難怪許多外文系教師視為畏途。改翻譯作業很辛苦,學生的進步又很難客觀評量,改了半天也不知道學生有沒有學到東西。教材難一點,就不知道是在教英文還是教翻譯。老說學生翻得不好,學生也不見得服氣,還要說你太主觀,很容易產生職業倦怠感。到底翻譯課就只是另一種形式的閱讀文法課嗎?翻譯課要教的核心能力是什麼?目標是什麼?很多翻譯老師都未必清楚。

  多年前,我第一次以老師的身分踏進大學翻譯課教室時,就是抱著這樣惶恐的心情。我自己是中文系畢業的,所以大學時根本沒上過翻譯課(國內的翻譯課都開在外語科系,這是另一個問題)。後來雖然是翻譯研究所科班出身,也有多年實務經驗,但「會做翻譯」和「會教翻譯」畢竟是兩回事。翻譯研究所一個班五人,基本上是師徒制,目標就是訓練專業譯者,師生雙方都很清楚;但大學部翻譯課動輒四五十人,有些學生是迫於必修或必選才來修課,有些是抱著好奇的心態來看看熱鬧,目標不明。到底要怎麼教呢?我於是去了幾家專門出版英語教學書籍的出版社尋求指引,看到各式各樣英語教材,無論是閱讀寫作或會話或文法,從入門到高階,教案到理論,應有盡有。但就是找不到翻譯教室可用的教材教法。翻譯經驗談的書有一些,翻譯理論的書也有一些,但這些書對於第一線的翻譯教師而言,未必有很大的用處。近年來大陸出版的翻譯教材不少,但畢竟中文使用習慣相當不同,還是很不合用。

  因此廖老師的這本《翻譯教學實務指引:從15份專業教案開始》,確實是翻譯教師的一大福音。我多希望自己第一次教書的時候,就有一本像這樣的參考教案在手邊。這本教案詳列了學生程度、每一個教學單元所需時間、所需準備的資源、評量表單、每次上課時的活動等等,非常實用可行,也都經過實際的試教,實為不可多得的教師錦囊。新手教師固然可以從模仿開始,逐步建立自己的教學風格;就是已有經驗的教師,也可從中獲得新的靈感,讓翻譯課更多元,更有趣。廖老師是教學專家,教學理論基礎深厚自不待言;這本書的其它作者我也都有幸認識,除了個個都是翻譯高手之外,也都具備了相當的創意與教學熱忱,因此能在繁忙的授課活動之餘,還能設計並寫出這麼精采的教案,讓人敬佩。有了這本書,老師不必再怕上翻譯課了,翻譯課也可以變得很活潑有趣,讓更多人了解翻譯的樂趣。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所長
賴慈芸

推薦序

  我還記得自己開始教口譯時的窘迫。面對學生,卻不知如何開始。我如何解釋我在研究所學了兩年的技能,以學生能夠懂的語言說出來?接下來,又該如何幫助他們把這些知識轉化成他們自己的本事?像我這樣背景的人,多半沒有受過教學訓練,頂多把受訓時的教學模式搬到自己的教室裡。但是那些模式往往很不理想,或已經不合時宜。

  學習的過程似乎很抽象,難以捉摸。然而,學習是人類天生會做的事。學習的本能深植在我們大腦的功能當中。我們現在知道,良好的學習過程是有跡可尋的。

  學習要有成效,必須積極學習。既然是積極學習,就不能讓大腦處在被動接受資訊的狀態,而是讓整個大腦參與學習,讓大腦接收各種形式的input,進而產生多種的output。這是大腦處理訊息的方式,也是最佳的學習模式。這麼忙碌的積極學習,背後的動力是學習者強烈的學習動機。而強烈的學習動機不是別人給的,而是來自對自己學習歷程的掌握,感受自己對學習擁有所有權。

  《翻譯教學實務指引:從15份專業教案開始》一書就是建立在上述的學習理念上。這是這本書與其他翻譯教學書籍不同的地方。翻譯教師從書中的各個教案可以看出,學生不僅是翻譯課的主角,有時也是劇務、導演,甚至是影評人。這些多元角色讓學生成為學習歷程的真正主人;來自多方管道的刺激開啟深度學習的大門。

  這本書不只是教學和實務經驗的集結而已。廖柏森教授在翻譯教學概況中清楚說明這本書背後的翻譯理論和翻譯教學理論,並由這些理論發展出一套翻譯教學模式。作為本書主體的15 份教案,每一份都緊扣上述理論思考,也都是這套翻譯教學模式的具體演示。在這本書中,理論不再與實務脫節。

  這本書能夠成形,不是出於偶發的巧思。廖柏森教授的博士訓練是外語教學,研究主線包括學習型態和筆譯教學。這樣的專長,加上豐富的筆譯實務和筆譯教學經驗,這本書是結合這些專長和經歷的具體成果。本書的其他作者也都受過完整的翻譯專業訓練,都有豐富的翻譯實務經驗,並從事大學或研究所的翻譯教學工作,現在又在翻譯博士班接受學術訓練。我們從各個教案可以看出這群年輕教師對翻譯教學的認真反思和積極實踐。

  台灣的翻譯專業訓練從1988 年輔仁大學開設翻譯學研究所奠基,二十多年來,一股愈來愈強的翻譯學習風吹進了台灣每一個大專院校裡。當愈來愈多學生走進翻譯課的教室裡時,愈來愈多教師也歷經我當初開始教書時的窘迫。

  這本書晚了二十多年。儘管如此,在翻譯教學還在持續摸索前進的此時,讀到這本書,心裡還是十分欣喜的。

前輔仁大學翻譯學研究所所長
台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劉敏華

序言

  國內大學對於翻譯教學愈來愈重視,不僅增設翻譯系所,英語科系也都必開翻譯課,更有愈來愈多的學校開設翻譯學程,讓不同科系的同學都有機會學習翻譯。另外,教育部於2007年起每年舉辦「中英文翻譯能力檢定考試」,每次都吸引眾多考生應試。這些現象都說明翻譯逐漸被視為一項重要的技能,但很可惜的是翻譯教學本身仍未受到學界足夠的重視,課堂教學的成效也有待加強。

  許多翻譯教師在求學期間主修英美文學或語言學,但從未修習過教學相關課程,更遑論學習到翻譯的教學方法。這些老師一旦上翻譯課,難免有徬徨無助之感。台師大翻譯研究所前所長何慧玲教授 (1999) 曾針對國內大專應用外語科系翻譯教學現況做過調查,發現新進筆譯教師在教學上遇到的最大困難是教材難覓,其次是教法無法創新。可見傳統的教材教法已不敷新世代教師的需求,他們已有求新求變的急迫感。

  而目前國內翻譯研究相關書種大致上可分為學術性的翻譯理論、實用性的翻譯技巧介紹、譯者個人翻譯經驗的散論或評論以及翻譯課使用的翻譯教科書。這些專書對於翻譯研究領域的發展雖有幫助,但是在翻譯教學上,除了少數可做為學生上課使用的翻譯教科書之外,極少有針對教師需求所撰寫的翻譯教學實務專書,這是很可惜的事。具有優良翻譯教學傳統的台師大翻譯研究所應責無旁貸思考如何協助翻譯教師解決教學上的困境,以提升國內翻譯教學品質。而編製優質教案可能是個好的開始,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依循教學和翻譯理論,並實施有系統教法和使用實用教材。因此筆者與五位優秀的大學翻譯教師兼專業譯者發心一起編寫全國第一本翻譯教學的教案,分享各種實用翻譯主題、活動和教材的教學程序,供同行的翻譯教師參考。

  此書源自於筆者任教台師大翻譯研究所博士班所開設「翻譯教學實務專題」這門課。修課的博士生都經過翻譯學術訓練,並且都是資深譯者以及各大學教授翻譯課的教師,來自台師大、交大、台科大、台北大學、東吳大學等名校。本書大多數教案都是這些教師在課堂中實施過的成果,包含歐冠宇老師撰寫〈基本翻譯技巧〉、〈廣告翻譯〉、〈運動翻譯〉;張淑彩老師撰寫〈公共場所標示翻譯〉、〈新聞翻譯〉、〈機器輔助翻譯〉;張裕敏老師撰寫〈繪本童書翻譯〉、〈影視翻譯〉、〈旅遊指南翻譯〉;丘羽先老師撰寫〈財經翻譯〉、〈論述文翻譯〉、〈科技翻譯〉;資深編審林俊宏先生撰寫〈書證翻譯〉、〈視譯輔助筆譯〉、〈翻譯記憶〉等教案。筆者則負責撰寫第一章〈翻譯教學概述〉及各教案的說明和校訂,最後統整編修全書,使其更具系統性與整體感。

  本書的編製過程相當嚴謹,每份教案除了由每位老師根據自己的授課經驗編寫之外,教案中的教材和活動內容還要經過包括筆者在內共五位翻譯教師的檢驗質詢。經過多次修訂,務必使每一個教學步驟與教材的銜接合理、說明清楚,並符合翻譯教學理論的原則。全書大體上是以德國功能翻譯學派 (functional theories of translation) 做為翻譯理論的基礎,以社會建構論 (social constructivism) 做為教學理論的基礎,而以認知學術語言學習法 (Cognitive Academic Language Learning Approach, CALLA) 做為教學模式的基礎,所創制出的一套翻譯教學程序,包括課前工作 (pre-class task)、準備 (preparation)、實施 (presentation)、評量 (evaluation)、作業 (assignment)、延伸 (expansion) 等六階段的教案。除了符合翻譯理論的要求之外,我們也站在教師的立場,以實務教學的觀點來設計每個教學環節,希望老師們在使用這些教案時都能獲致良好的教學成效。

  本書力求呈現大學翻譯課程的實際教學程序,可供讀者體驗真實上課情形並學習翻譯。翻譯教師可透過本書來參考觀摩這幾位專業教師如何在大學課堂上教授翻譯,或可見賢思齊,或激發教學靈感。而有志學習翻譯的社會人士或在校同學,雖然可能沒有機會接受翻譯訓練,藉由本書也可以學習這些老師在課堂上教授的翻譯技能以及精心設計的教材和練習。因此,這本書的讀者除了教授翻譯的教師之外,也適用於有心學好翻譯的人士,讀完全書並做完練習後就如同在名校上了一學年紮實的翻譯課。

  國內目前翻譯教學上的問題和困難仍多,也尚未有整合翻譯教學理論、實務與研究之系統性教案,本書的編撰只是個起步,希望能引起國內翻譯教師注重翻譯教案的編寫和實施,更盼望能夠拋磚引玉,鼓勵更多教師發揮教學創意,以本書提供的教案作為架構藍圖,編寫出適合自己課堂需求和學生程度的翻譯教學方法,共同提升國內翻譯教學的成效,為國家社會培養更多優秀的翻譯人才。

台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副教授
廖柏森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