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價是如此吸引人,讓我們根本忘了曾對低價抱持質疑。作者找出人們愛折扣商品的歷史原由,從工業革命、組裝線生產,到折扣商店的出現及它以後的發展,都看得到追求最低價的蹤跡。本書介紹幾位折扣商店發展史上的重要人物,包括伍爾沃斯(F. W. Woolworth)、法考夫(Eugene Ferkauf)等,法考夫的廉價連鎖商店柯維特(E. J. Korvette),是讓顧客的價值觀走出傳統的始祖之一。美國戰後興起的連鎖商店,讓我們看重便利更勝於品質,而大賣場的出現更讓我們徹底改觀,變成無可救藥地愛上低價、便宜貨,而忽視商品的耐用性與手工價值。
中興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畢業,曾任出版公司財經企管書系主編、經濟研究機構研究人員、貿易雜誌主編,譯有《迎接下一波投資熱潮》(Frenzy:Bubbles,Busts,and How to Come Out Ahead)、《圓夢智慧》(Business Leaders and Success)等書,現為自由譯者。
作者透過實地研究訪查多家公司,如奢華品牌暢貨購物中心 (outlet)、瑞典家具巨擘宜家家具(IKEA)、天天都低價(Every Day Low Price)霸主沃爾瑪(Wal-Mart)、專家學者的徵詢、訪談數十位不具名的中國勞工、科學家和公共衛生教授、親身經驗等途徑,發現很多零售業者的重要招術就是,玩弄參考價和選擇特定商品打折,主導消費者每天的購買行為。但大多數人都沒注意到,也從不感到懷疑。消費者被賣場的折扣商品所吸引,不但多買了許多不是真正需要的劣質低價品,也多買了一些昂貴的高價品,不但不知道受騙,還自以為占便宜。
低廉的最終商品價格是否給消費者帶來更大的福利,如同沃爾瑪的新口號:「省錢帶來更好的生活」(Save Money, Live Better)?事實上,所有的量販店和大型零售商最常使用的技倆就是「損失領導」(Loss Leadership)策略。也就是折扣商店將低價促銷商品放在店內最顯眼的位置,給消費者每樣商品都低價的錯覺;其實消費者在其他非促銷商品付出更高的代價。消費者以為省到錢,其實付出更高的代價。而且,消費者通常不會珍惜以低價買入的商品,又會造成進一步的浪費。
科技帶動的全球化讓物價降到了谷底,幾乎每個類別的商品都受到影響。這個趨勢在2008年後期尤其明顯,人們渴望低價的情緒達到最高點。當時就連高級百貨公司Sake、Nordstrom也投入這個瘋狂大減價的行列,甚至因此威脅到它們自有品牌的名聲。電視每天都在播送這些低價促銷畫面,也助長了「以更少錢買到更多東西」(more for less)的狂熱。網路上也充斥著折扣商品。
華盛頓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e)高級研究員貝利(Martin Neil Bailey)說,我們會懷疑商家的要價比我們應該支付的還要高,有這種質疑很合理。畢竟,有許多零售業者的要價高得驚人。「消費者的世界很兩極,」貝利說,「我們有些人錙銖必較,但也有些人捨得在高級精品店Barneys花2,500美元買一個手提包。」
假設一夸脫的高品質純牛奶批發價是1美元、加水稀釋過的牛奶批發價是0.6美元;而一般人願意付0.8美元買一夸脫已加水稀釋的牛奶,或付1.2美元買純牛奶。如果賣方知道他們將有合理利潤,而買方也知道他們買回家的是什麼,這將會是一個互惠互利的公平交易。但如果買方無法分辨牛奶的品質,那麼這兩種牛奶的價格就必須相同,假設一夸脫是0.9美元,在這樣的體系運作下,誠實賣高品質純牛奶的商人會破產,而不誠實賣加水牛奶的商人卻賺得更多。因此,我們可以推估,不用多久所有賣牛奶的人都會加水稀釋牛奶,以賺取更大利潤。而消費者還以為自己占了便宜(只要付0.9美元,而不是1.2美元),但實際上卻成了冤大頭(原本只要付0.8美元,卻付了0.9美元)。經濟學家稱此為格雷欣法則(Gresham’s Law),也就是「劣幣驅逐良幣法則」,由十六世紀的英國商人格雷欣公爵(Sir Thomas Gresham)在向伊莉莎白女王提出改鑄貨幣建議時首次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