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 定價99.00元
  • 8 折優惠:HK$79.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循證管理:依循證據找問題,正確決策破迷思

循證管理:依循證據找問題,正確決策破迷思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6511189
蔡宏明
梅霖文化
2010年1月08日
117.00  元
HK$ 99.45  







* 叢書系列:BUSINESS
* 規格:軟皮精裝 / 412頁 / 15*21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BUSINESS


[ 尚未分類 ]









  本書榮登《廣告年代》、《策略與企業雜誌》、《加拿大環球郵報》、《金融評論》年度最佳商管書

  管理大師、顧問師或成功企業家所提出來的理論和實務都正確嗎?符合邏輯嗎?有證據嗎?適用於你的個案嗎?

  「循證管理」源自於「循證醫學」,即以科學方法獲取最佳證據,清楚而明智的運用到管理實務。

  兩位史丹佛大學知名學者揭露了企業界許多流傳已久的「危險傳言」,告訴你如何以事實證據、深思熟慮、充份質疑、並以智慧的態度來實踐「循證管理」(Evidence-Based Management),找到自己特有的「最佳管理實務」。

  作者:傑夫瑞.菲佛(Jeffrey Pfeffer)

  史丹福大學商學研究所組織行為學教授
  羅伯.蘇頓(Robert I. Sutton)史丹福大學管理科學和工程學教授,暢銷書《拒絕混蛋守則》作者

  專文推薦:
  政治大學企業管理所系教授 司徒達賢
  輔仁大學企業管理所系教授 吳秉恩
  輔仁大學副校長 林思伶教授

  你是否做出正確的決策?
  還是,
  只會抄襲別家公司看起來可行的策略?
  或根據自己深信不移的觀念來採取行動?
  你是否一再重複舊有的作法,卻不曾認真思索這些作法背後有什麼樣的事實證據和邏輯?

  “最佳組織擁有最佳人才”、“金錢性的獎勵制度驅動著企業績效”、“公司不改變就死亡”…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格言,它們也驅動著企業的每日活動;太多企業的經營理念就建立在這些有瑕疵的“最佳實務作法”上面,而它們所提供的卻都是一些膚淺的、不堪一擊、“萬靈丹式”的錯誤資訊。如果領導人根據這些可疑的資訊或情報來做決策,他們無異於將自己的組織擺設在懸崖峭壁的危險邊緣。

  其實,你大可不必冒這種風險。傑夫瑞.菲佛(Jeffrey Pfeffer)和羅伯.蘇頓(Robert I. Sutton)將帶引你走一條更好的路:循證管理。醫學界老早採用循證醫學的方法論來治病,目前,這種頗具成效的作法也推廣到教育界和公共政策的領域。本書的兩位作者將指導企業經理人,如何找出和使用比較好的事實證據,並且告訴你:為什麼這種方法可以產生非凡的成果。

  透過循證管理,企業領導人將會看到堅實的事實證據,也會根據這些最佳事證來採取行動,進而贏得競爭上的勝利;他們也將採取健康的質疑態度來檢視一些號稱有效的日常管理理論和措施。為了揭發潛藏在這些理念內部、不易被人發現的危險,本書作者拆解了六個被廣泛流傳——但都有瑕疵——半真半假的核心管理理論,包含領導術、策略、變革、人才、績效獎金、職場與生活其他層面的關係。傑夫瑞.菲佛和羅伯.蘇頓告訴我們:如何找出和應用最適當的實務措施於我們自己的企業,而不是盲目跟從那些在別家公司看起來好像可行的措施。作者所提供的指導原則包括:

  注意“舊酒新瓶”的管理口號。這些管理口號經常是設計來吸引追求新奇感的企業高階主管。

  採取健康的質疑態度來看待“重大的新突破”。大多數自吹自擂的重大突破都是有瑕疵的觀念和/或點子,都是訊息提供者所設計的一些貪婪騙局——說什麼又有可治療企業百病的“魔術萬靈丹”——其意圖其實很明顯,就是要矇騙日理萬機的企業經理人。

  以智慧的態度來採納證據。對自己有充份的信心,敢於根據目前擁有的最佳知識來採取行動;但也夠謙虛,經常懷疑自己所擁有的知識是否正確;在新的——更好的——事實證據呈現時,夠理智,願意面對事實真相,採行相對應的正確措施。

  本書坦白直率地向企業領導人下戰帖,要求他們投入循證管理的行列,將它變成組織生活的一種方式;本書也教導企業主管如何將普通常識落實於日常活動當中。

  傑夫瑞.菲佛(Jeffrey Pfeffer)是史丹福大學商學研究所組織行為學教授。羅伯.蘇頓(Robert I. Sutton)是史丹福大學管理科學和工程學教授。他們曾經合著《知行之間》(The Knowing-Doing Gap)一書(2000年哈佛商學院出版社)。

  原書名:真相、傳言與胡扯

作者簡介

傑夫瑞.菲佛(Jeffrey Pfeffer)

  史丹福大學商學研究所組織行為學教授,打從1979年就在此任教迄今。他是卡內基美隆大學(Carnegie-Mellon University)的學士和碩士,史丹福大學企管博士。菲佛曾經任教於伊利諾大學(University of Illinois)、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也擔任過哈佛商學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訪問教授,並在全球27個國家的企業主管研習營任教過。他目前擔任歐德勃美極(Aubidble Magic)、優倪庫路(Unicru)、和聖諾賽特(SonoSite)三家公司董事,同時也是好幾份學術刊物編輯委員會成員。目前每個月為《商業 2.0》(Business 2.0)寫一篇專欄。已獨自發表和與人合著的書籍有11本,包括《知行之間》(The Knowing-Doing Gap)、《人性方程式》(The Human Equation)、《組織理論新方向》(New Direction for Organization Theory)、《員工的競爭優勢》(Competitive Advantage Through People)、《權力管理》(Managing with Power)、和《組織的外部控制》(The External Control of Organizations)。另外,他還發表過100多篇文章和論文。

羅伯.蘇頓(Robert I. Sutton)

  史丹福大學工學院管理科學和工程學教授,並擔任工學院工作、科技、和組織中心(Center for Work, Technology, and Organization)主任,他也是史丹福大學哈索普拉特納設計學院(Hasso Platner Institute for Design at Stanford)共同創辦人之一。他是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組織心理學博士,打從1983年起任教於史丹福大學迄今。他曾經擔任行為科學高等研究中心(Center for Advanced Study in the Behavioral Sciences)研究員,並從1996年以來一直擔任全球最頂尖的IDEO設計公司之研究員。他曾經在許多企業主管研習營擔任講座,也做過許多公司的顧問,目前在史丹福大學工學院企業主管進修班主持《策略執行領導學》(Leadership for Strategic Execution)講座。他得過的獎項包括由《管理學刊》(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所頒授的最佳論文獎、優金格蘭卓越教學獎(Eugene L. Grant Award for Excellence in Teaching)、莫克勒夫學術獎座(McCullough Faculty Scholar Chair),其著作曾兩次贏得《哈佛商業評論》評選為「觀念大突破」、他則被《商業2.0》(Business 2.0)評選為一代商學卓越宗師。蘇頓也是好幾份學術刊物編輯和編輯委員會成員,發表過的文章和論文超過100篇。他與菲佛合著過《知行之間》(The Knowing-Doing Gap) 一書,獨力著作的《怪點子幫你打造創新力》(Weird Ideas That Work)曾被《哈佛商業評論》評選為年度10大最佳商學書籍之一。新著為暢銷書《拒絕混蛋守則》。

譯者簡介

蔡宏明

  政大企管系學士,菲律賓亞洲管理學院企管碩士。教過TOEFL、SAT、GMAT十二年餘,在產業界服務三十年,曾擔任過中法合資的達和環保公司總管理處處長、同宏科技公司總經理、達輝光電財務長。其他譯作:《財務決勝負》、《花旗銀行個人財富管理手冊》、《讓財富自動流進你的口袋》、《破除舊思維建立管理新觀念》、《金融海嘯》、《逆勢翻升》等書。



原書名:真相、傳言與胡扯

推薦


自序
第一部份 擺下舞台
第一章 公司行號為什麼需要循證管理
第二章 如何執行循證管理
第二部份 有關管理員工和組織的危險傳言
第三章 工作與生活的其他層面有基本上的差異嗎?應該有所區別嗎?
第四章 最佳組織擁有最佳員工嗎?
第五章 金錢獎勵可以激發出企業績效嗎?
第六章 策略決定企業命運嗎?
第七章 改變,不然就等死?
第八章 偉大的領導人必須掌控其組織嗎?
第三部份 從事實證據到採取行動
第九章 循證管理讓你獲益無窮

top

推薦序

  管理沒有萬靈丹-序《循證管理》

司徒達賢

  絕大部分的企管書籍都在介紹及建議經營管理上的各種作法,而這本《循證管理》則從更高的層次,探討當我們在吸收各色各樣的管理思維與實務經驗時,所應秉持的態度,以及應該運用哪些方法來檢驗它們並選擇吸收。

  管理妙方何其多

  管理問題層出不窮,各種管理妙方也應運而生。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知名學者、顧問師或成功的企業家,提出一些似乎可以放諸四海皆準的管理建議,這些建議通常被冠上極富吸引力的名稱,並以成功的具體案例來彰顯其有效性。在強力行銷的影響下,不少企業或企業領導人往往未及審視即快速地全盤接受這些說法,甚至試圖引進自家組織。其結果是成功比率極低,絕大多數都是在大家白忙一陣後草草收場,悄悄結束。然而,這些企業領導人卻未見氣餒,因為不久後必然又會出現新的「理論」或「最佳實務」,可以讓他們繼續追逐流行,而其結果也多半是無功而返。這種做「虛功」的現象,在許多組織中幾乎是不斷周而復始,循環不已。

  事實上,許多管理上的主張或建議,並未經過邏輯上的驗證;其他組織的成功經驗,也未必能全盤移植。不過,總是有不少人喜歡趕潮流,或有些人由於缺乏自信心而演變成英雄崇拜,只要是成功人士的言論,一概照單全收。這種心理或作法,無異於有些人喜歡盲從買藥和買補品:只要有人曾經用過有效,或經過權威人士的大力推荐,就信以為真,重金搶購,雖然其藥效既未經驗證,也未先診斷自身情況是否適合服用。

  這種情形也不僅限於草藥偏方,現代醫學在過去也曾誤以為某些治療方法可以廣泛應用於所有的病患。而所謂「循證醫學」,就是在醫學領域中,大家已體認到,在採用任何治療方法之前,必須先深入診斷病患的病情,並根據具體數據,以科學的方法進行驗證,針對各人的特殊情況來選擇適當的治療程序。本書作者使用「循證管理」一詞,即是因為其基本信念與「循證醫學」十分接近。

  簡而言之,本書所針對的現象,就是許多管理者不習慣從事嚴謹而深入的思考,加上自信心不足,對內部同仁又缺乏論證與說服的能力,因此,必須借助各種大師的「加持」來推動一些現成且「已證明有效」的管理措施。而許多「一代」宗師掌握了這種心理,也樂得不斷推出許多不需診斷、人人可用的萬應靈丹。

  本書的建議

  管理決策是複雜的程序,包括:目標設定、問題診斷、從表面現象找出原因、針對原因提出方案、驗證各方案的前提假設、方案的選擇與執行、事後檢討等,每一步驟都需要仔細思考,精心規劃。而且,其中的諸多考量,因各組織而異;同一組織內,各項決策也不盡相同;同一組織內,因為時空的轉變,作法上也不宜故步自封。因此,無論是外界流行的「最佳實務」,或是自身過去的成功經驗,都不能一成不變地整套移植或延用。

  本書舉出許多實例來解釋作者的觀點,這些觀點可以重點摘要如下:

  任何最佳實務或理論,都只能提供若干創意方案,做為決策參考而已。管理者在選擇採行之前,必須檢視以下這些項目,或深入的分析思考這些問題:

  第一,這些最佳實務或主張,係建立在哪些關鍵前提上?本組織的情況或產業的特性,是否合乎這些關鍵前提?
  第二,這些主張背後所認定的因果關係,其正確程度如何?這些因果關係,是否普遍存在?
  第三,這些主張企圖解決哪些問題?本組織的問題性質,與這些問題是否相近?我們的經營模式與策略重點,與這些主張是否相容?
  第四,這些主張在執行時,需要哪些配套措施?這些配套措施,本組織是否有能力做到?實施時需要哪些組織條件與資源?我們準備好了嗎?
  第五,每一段故事或經驗,都有正反兩面。在賞析其正面成效之餘,我們必須進一步檢視,其缺點或潛在風險何在?
  第六,在指導部屬執行任務時,應請他們找出決策與行動的前提,提出證據,並詳細交代對因果關係的思考過程。如此一來,循證管理的精神才可以從上到下,擴散到組織裡的每一項決策與作法。

  此外,在推動任何管理作法之後,還必須持續檢討修正,最終目的是發展出自己的獨特作法。畢竟每個組織各有特色,唯有自己所發展出來的管理方法,或針對本身問題特性所精心制定的決策,才能產生長久的正面效果。

  更進一步的心態與作法

  要做到「循證管理」,管理者在心態上和能力上也必須進一步導正與強化。依據閱讀本書的心得,加上筆者的個人經驗與體會,在此一課題方面,可以歸納出以下幾點建議。

  其一是應適度參考學術研究的成果,這也是本書作者大力主張的。雖然學術研究的觀點眾說紛紜,個別的研究結論也略嫌片斷,但它們係經過較為科學而客觀的程序所產生。各種傳統管理智慧或流行的最佳實務,若曾經過學術研究者的檢視,其正確性與可行性理應較高。

  其次,學術研究對管理者的含意除了研究發現與結論之外,其實更重要的是學術研究所強調與運用的研究方法與思考方法。例如,面對問題時,應如何定義問題?如何找出問題背後的原因?如何蒐集資料?蒐集什麼資料?如何解釋現象?如何歸納因果關係?如何進一步驗證初步的觀察結果來強化結論的可信程度?如何解釋或整合當前研究發現與過去理論間的矛盾?這些都是學術研究經常要從事的細緻工作,與這些有關的方法論,都是實務界管理者需要學習的。熟悉了這些方法論以及相關的邏輯思考方法,應可以大幅改善「人云亦云」、「未經驗證即照單全收」的現象。

  第三,管理者要有處處用心思考,時時研究發展的精神,以及終身學習,不斷追求精進的意願。不經「循證」即輕率採信現成的說法,其理由之一是「懶惰」-懶得思考、懶得研究,不願投入心思去檢視前述種種的前提假設與配套措施等。因此,勤於研究發展與終身學習,可說是治本之道。

  第四,未能循證管理的人,在心態上的另一項根本問題是自信心不足,以及由於自信心不足所造成的心胸不夠開放。極端地信仰權威或自己的直覺、執著於過去的成功經驗、無法博採眾議以修訂既有的成見等現象,都源自於這種心理特質。去除了這些心理特質,才可能避免師心自用或迷信權威;才可以冷靜地面對實際問題,靈活選擇吸收前人智慧的精華,而不拘泥於門派之見甚至名詞之爭。

  樂為之序

  為本書作序,是基於兩個理由。

  首先,循證管理的理念,其實與筆者多年來實行的個案教學十分接近。主張個案教學的人相信,各個組織、各個決策情境都不一樣,無法將一套通用的「理論」應用到所有的組織,而且各種管理問題千變萬化,也不是任何單一理論可以全然照應的。因此,真正能用到的,無非是「發掘問題、找出原因、整合因果關係、設計行動計畫」這一程序。而所謂的邏輯思維、學理命題、前人智慧、過去經驗等,則隨時呈現在此一過程之中,甚至散佈在整個思維與決策的所有細部流程裡。換言之,強行將書上的理論或任何流行的說法套用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既不恰當也不可行。以自己的思維做主體,以具體的「證據」為基礎,再靈活地選擇運用來自各方的理論、經驗、最佳實務,才是管理者真正該做的事。

  第二個理由是:本書作者之一的Jeffrey Pfeffer是筆者1972年在伊利諾大學修讀MBA時,「組織行為學」的啟蒙老師。那是筆者所修習的第一門「組織」相關課程,當時初入門,僅能感受到「組織行為」的博大精深,尚未領會此門學科的重點;而他則是新科博士,初任教職不久。三十餘年來,Pfeffer教授不斷發表觀念上極為創新的學術論述,對全世界的管理思想產生了許多啟發,而筆者也在「組織」領域中教學超過三十年了。能藉由寫序來仔細拜讀當年啟蒙老師的近作,也讓筆者回憶起個人當年的學生生活,以及當時對未來前程的憧憬,不禁深有所感。
(本文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所系教授)

作者序

  我們的上一本書《知行之間》(The Knowing-Doing Gap)撼動了許多人的心弦;許多公司都擁有經驗豐富、非常聰明、士氣高昂的員工,他們在個人和團隊層次上都知道如何做事,但就是不能或不願充份發揮自己所擁有的知識。我們找出了造成這些知行差異的重大原因,並且建議企業和組織如何避免或迴避這些阻礙行動的障礙。我們也發現這些問題不止發生於營利事業,我們聽過無以計數發生於研究機構和教育界的故事,發現他們幾十年來就是一直無法將自己的研究結果落實於學校。2005年秋天正當我們寫這篇序文時,我們發現這類問題再度浮現:卡崔娜(Katrina)颶風幾乎癱瘓了整個紐奧良市(New Orleans)和美國東南部(Gulf Coast),並引發了重大災難,造成人類難以忍受的痛苦,但是最初的救援行動卻是走走停停而且雜亂無章,這些現象在在顯示:人類擁有的救災知識或規劃多時(可能花了幾個月或幾年)的救援行動計劃可能無法充份執行。毫無疑問,知行差異的現象在私人和公共領域一直都是揮之不去的惡夢。

  寫完《知行之間》不久,我們馬上遭遇不同的管理問題,這種遭遇也讓我們感到一點兒的意外。高階主管們一再告訴我們:他們如何將知識轉化成行動,以及執行效果有多麼美好,但是我們對組織和其從業員工的研究結果卻經常與這些高階主管的報告相互衝突,有些時候還完全相反。於是,我們對這個問題做了一番探討,也很快發現:很多企業經理人在研討會、書籍、或顧問的激勵下,根據他們所建議的“管理八卦”做出一些不符事實需要的笨事。我們開始稱呼這種現象為“行動—知識”差異問題——在“無知”或“知識不足”的情況下採取行動。

  這種問題怎麼出現的?有什麼解決方法?我們越來越著迷於追究其存在的原因和解方。我們也被一再聽見的半真實傳言所吸引;這些傳言所描述的觀念和原則有時候半對又半錯,但其錯誤卻足以誤導組織,讓它陷入嚴重的麻煩當中。有些信仰—— 譬如,“最好的組織都擁有最好的人才”、“策略是天命,深不可測”、“偉大的領導人正在掌權而且必須能掌控全局” ——這些都包含了一些正確的元素,但是,倘若你將它們當作全真的事實,並引用到每一項決策、計劃設計、和實務執行上,它們絕對會對你的公司之前途、管理團隊的生涯、和員工的忠誠度、努力、和身心健康造成重大傷害。同一段時間,我們也發現:許多人設法將「以事實證據為基礎來做決策」的觀念引介到教育界,這個運動的動機非常良善,卻遭遇到很大的阻力,導致功效不彰,還浪費了幾十億美元的公帑。可是,我們也注意到:「循證醫學」(evidence-based medicine)——以事實證據為基礎來行醫的作法——有上升的趨勢,因為我們的學生當中就有好幾位醫生,他們都說:自己的行醫和實務工作都非常強調研究。因此,我們很懷疑:有沒有什麼樣的原理原則可以「放之四海而皆準」、適用於各行各業,可以讓決策和行動變得更有智慧。事實上,美國國家衛生學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所出版的《維護病人安全》(Keeping Patients Safe)一書,就有一章命名為「循證管理」(Evidence-based Management)。這個名詞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示。

  於是,我們出發上路,開始研究各類型的組織,研讀、思考、爭執、和辯論其最佳邏輯、事實證據、和管理方式(認識我們的人都知道:我們的研究方法一向很嚴謹)。其結果就是這本書的誕生,呼籲大家一起來實施「循證管理」。《循證管理》一書指出:這種管理方法可能對組織產生什麼樣的衝擊,它也同時是如何執行「循證管理」的指導手冊;在書中,你會發現一些執行「循證管理」時,可能遭遇的障礙和如何克服障礙的步驟,我們特別將重點擺在最危險的半真半假傳言上面,因為它們危害組織最深。

  經過這場研究的洗禮之後,我們對管理和領導的困難程度,又有了一番全新的體會和認識。我們更能感受:企業經理人為了擁有一身經營管理的本領,所必須投注的學習心力和時間有多麼的深厚和長遠,而真正的領導工作又有多麼的艱難和困苦。為了協助企業經理人和領導人學習和應用本身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也為了減輕執行其專業知識和技能所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我們提出了「循證管理」,期望藉由這種更好的思考模式來協助他們學習管理知識,也以更多的事實證據來了解管理作為,並讓他們的事業變得更成功。當然,我們無法提供他們簡單的答案或容易執行的答案,但的確有答案:那就是本書所倡導的「循證管理」。願以本書和你分享我們的洞察力和研究成果,當然,內容包含了我們的思想、閱讀、爭執、和辯論。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