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贖罪

贖罪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1791388
趙丕慧
大田
2009年8月28日
120.00  元
HK$ 102  







* 叢書系列:智慧田
* 規格:平裝 / 344頁 / 14.8*21 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智慧田


文學小說 > 翻譯文學 > 英國文學















《贖罪》獲各國文學獎與媒體肯定:
  .入選美國《娛樂週刊》1000期,二十五年來百大最佳書籍
  .入選英國《觀察家週報》百大小說:一部令人著迷的當代經典小說
  .《贖罪》,一部動人的小說,整本書的架構和節奏,充滿了令人敬畏的自信和說服力。-英國獨立報
  .無人能敵的大文豪......獨特又充滿不可思議的吸引力的小說。-週日獨立報
  .緩慢燃燒的恐懼。即使是沈醉在文字的激情中,仍然知道可怕的事情即將發......-英國泰晤士報
  .細膩又強而有力,兼具喜劇和暴力的因子,《贖罪》就是這樣錯綜複雜的小說。結合了想像力與主角自我追尋的華麗表現手法,造就了這部曠世鉅作。-英國太陽報
  .故事的全貌,是如此的美麗壯觀。-約翰.厄普戴克
  .2004年榮獲【Santiago Prize歐洲小說類獎】
  .2002年榮獲美國【洛杉磯時報圖書獎】
  .2002年榮獲美國【國家書評人協會小說獎】
  .2002年榮獲美國【時代雜誌年度最佳小說】並同時入選《時代雜誌》【跨時代百大小說】(ALL-TIME 100 Greatest Novels)
  .2002年榮獲英國【WH Smith文學獎】
  .2002年榮獲南非【Boeke獎】
  .2001年入圍英國文壇最高榮譽【布克獎】
  .2001年入圍英國【詹姆斯.泰特.布萊克紀念獎(James Tait Black Memorial Prize)】
  .2001年榮獲英國【惠特筆獎 (Whitbread Book Award)長篇小說類獎】

我懦弱地面對一道道已湮滅的波浪。
除了我的想像力,沒有人原諒我......
罪惡存在,愛情也仍然存在。
我如此贖罪,用被改寫的結局......

  13歲那年盛夏,白昂妮由於嫉妒與誤讀,杜撰一段指控,她的惡意,拆散了姐姐西希莉雅與羅比這對情意真切的戀人。

  羅比入獄服刑,出獄後赴二次大戰前線打仗。

  西希莉雅在後方等待,祈求羅比有朝一日能回到她身邊。

  一年年過去,白昂妮日復一日悔恨。

  但命運,卻總是阻擋在她的懺悔之前。

  白昂妮只能試圖用文字,改寫西希莉雅與羅比的結局。

  這是需要花一輩子時間書寫,但也許永遠都無法出版的小說......

  伊恩.麥克尤恩在《贖罪》中精確刻劃幽微人心,筆觸細膩。道德與階級差異,愛與戰爭,嫉妒與善惡……在他筆下化身為長篇敘事詩,抑揚頓挫間令人或喟嘆、或憐憫,或起深度思索:「罪」,真能「贖」去?......

白昂妮:
  我太老、太害怕、太珍愛我殘餘的這一點點的生命。
  等我死了,小說終於出版了,我們這些人只會被當成是我創造的人物......

西希莉雅:
  你每分每秒都在我心裡。我愛你,我會等你。
  要回來。回到我身邊......

  少女白昂妮,由於猜忌與嫉妒,她杜撰了一段故事,讓西希莉雅與羅比這對年輕戀人分離。

  羅比入獄服刑,出獄後加入軍隊,赴二次大戰前線打仗。西希莉雅也加入軍隊,在後方支援。

  悔恨不已的白昂妮,放棄高等學府,也加入軍隊做了護士,彌補心中對西希莉雅與羅比的悔恨。她用一輩子的時間寫作,試圖在創作中改寫結局。

  但文字中的想像情節,又能彌補或改變什麼呢?

作者簡介

伊恩.麥克尤恩 Ian McEwan

  生於1948年,英國當代文壇重要作家。

  1998年以《阿姆斯特丹》一書榮獲英國文壇最高榮譽布克獎。

  伊恩創作長篇小說有:《水泥花園》、《陌生人的慰藉》、《時間中的小孩》、《無罪者》、《黑犬》、《做白日夢的人》、《愛無可忍》(改編電影為「紅氣球之戀」)、《阿姆斯特丹》、《星期六》、《切西爾海灘》與《贖罪》(改編為同名電影,獲多項國際電影大獎)。

  他並著有兩本短篇小說集《初戀異想》和《床笫之間》,以及《仿冒遊戲》、《簡單午餐》、《無罪者》等劇本。

  其中,《初戀異想》是作者的處女作,獲得1975年毛姆獎。《時間中的小孩》則榮獲惠特布德年度長篇小說獎。

  《贖罪》同樣獲得2002年布克獎提名,雖然最終未能如願獲獎,但評論界卻給予它比《阿姆斯特丹》更多讚賞,認為此書比《阿姆斯特丹》更飽滿,更好讀,既有討好讀者的動人情節,又不乏色調。

譯者簡介

趙丕慧

  輔仁大學英文碩士,現任教於朝陽科技大學。譯有大田出版《非你莫屬》、《怪盜莫倫西》,與《少年Pi的奇幻漂流》、《戰地琴人》、《穿條紋衣的男孩》、《最後一場畫展》等書。



名人導讀
上帝不需贖罪,小說家亦然
名作家 袁瓊瓊

  影片「贖罪」,是使我對伊恩.麥克尤恩(Ian McEwan)發生興趣的原因。之後便到處蒐羅他的書來看,卻獨獨找不到這本贖罪。

  伊恩是擅長說故事的作者。其實他被改編成電影的作品還不只這一部。國內出版過的,尚有「無辜者」(The Innocent),「愛無可忍」(Enduring Love),以及他的短篇合集「初戀異想」(First Love,Last Rites)裡的幾篇。

  小說能被電影改編,顯示作品本身具備一定的吸引力。自然,也有完全乏味的作品,因為藝術價值而被改編,伊恩幸而不屬於此類。他是為讀者寫作的作家。雖然並不迎合讀者,卻因為美妙的敘事能力,將讀者吸引到身邊來。

  我一向認為作家有兩種,而這分類,其實不是作者自己可以選擇的。

  一種是曲高和寡型,寫作似乎是獨自的喃喃自語,不在乎是否有人傾聽。而另一種則是分明的意識到對象,他的「說話」方式,是為了那個對象,不僅要讓對象「聽見」,並且要讓對象願意傾聽。

  要成為後面那一種作家,需要天賦,更甚於前一種。因為除了文筆技巧,他還理解人性。懂得如何包裝故事,吸引讀者的另一面,便是對人情世故的體會,對於人心的洞察。

  我認為所有的藝術形式,都應當為觀者存在。無論創造者是否在乎,沒有被看見的作品,等於不存在,既沒有意義,也產生不了力量。所以真正優秀的作家,都應該鍛鍊取悅大眾的能力。他自可以高遠深邃,但是要有能力作單純的傳達。伊恩便是這樣的作家。他的故事往往充滿奇思異想,曲折動人,而真正在表達的意思,往往極為簡明。「贖罪」亦然。

  當時看影片時我非常震撼,因為它龐大的命題。

  「贖罪」在談的,是人生的無奈。「無奈」這主題許多人處理過,在電影在文學裡。對於「無奈」,對於人生中那些無法彌補的過錯,一般來說,似乎很難有什麼積極性的思考,頂多是以這遺憾作為救贖的緣起。但是依舊,無奈或遺憾的本質並沒有改變,那巨大的,無法安置的悲傷,到頭來「遺憾還諸天地」,除了淒涼,還是淒涼。

  然而伊恩在「贖罪」裡給了我們另一個方向。他反轉了這個淒涼,把無奈化為勝利,遺憾化為冠冕;這是小說家的權力:「上帝不需贖罪,小說家亦然」。

  上帝不需贖罪,是因為祂能夠扭轉命運。小說家無力回天,但是握有解釋權。當時光流轉,當事人化為煙塵,剩下的只有書寫者的敘說,成為時間中唯一的聲音。

  而這能力,事實上,可以為善,也可以為惡。「贖罪」這本小說的有趣,表面上在講「 Atonement 」,實際上在談的是小說家的權力,或者說,一個善於想像或虛構者,去改變現實的權力。

  女主角白昂妮是天生小說家,她十一歲就開始寫小說,對於她,整個世界無非是她的素材來源。她以她自己的認知來解說在現實裡的所見所聞。一直到真正出事之前,她對於現實世界的扭曲從來沒有成為問題。

  因為幽微的私心,她自以為理直氣壯的誣告了姊姊的男友羅比,這造成羅比入獄,不但毀了羅比的前程,也中絕了姊姊和羅比的感情。

  這是她的虛構能力向「惡」的方向行使造成的後果。之後,終其一生,她一直在設法修正這件事。

  「 Atonement 」除了「贖罪」,還有「補償」的意思。談到贖罪,往往令人聯想到懲罰,但是,贖罪真正的意義,其實在補償。透過某種彌補方式,來修正過錯。最極致的彌補,自然是死刑;以剝奪贖罪者的生命權來償還被傷害者。但是,無論贖罪者被剝奪了什麼,受害者其實得不到什麼。或者說,得到了什麼都是不夠的。

  贖罪的真相是,「贖」和「罪」,永遠無法對等。當「罪」被造成之後,便成為獨立的,與一切補償行為隔絕的東西,沒有可能被「贖」。

  由是,所有的過錯,事實上無法彌補。所謂的「改錯」,其實只是不再犯,對於錯誤本身,並沒有修正的能力。這是「贖罪」這本書裡揭露的真相。我們一般以為的救贖或補償,根底上是一種想像,於被害人沒有實質意義。「罪行」與「償還」在物質層面,其實是兩條平行線,永遠不可能交集。

  然則我們對於已然發生的錯誤,對於永恆的失去,對於無法回頭的罪惡,還能夠怎樣呢?

  在書裡,伊恩為白昂妮設計了奇妙的方式。既然能夠創造災難,相對便可以創造幸福。她為已經身亡的姊姊和羅比創造了一段延續下去的生命,讓他們在一起,結婚並且生子。給了他們繼續相愛的機會。

  伊恩這本書是,以隱微的方式,對一切人世中的虛構者;編造的人,說謊的人,也或僅只是想像力發達的人,給予的一個忠告,或警告:一個全然虛幻的意念,並非不能傷害人。當它被導引,被重複,被以言語和動作「凝固」了之後,便成為可怕的力量。而這力量真確的可以傷人也可以救人。

  白昂妮終其一生在試圖把真相說出來,還羅比的清白。然而與她共謀造成事實的的表姊羅拉,卻終其一生,不遺餘力的阻止白昂妮把揭發真相的書出版。

  對於過錯,人類的對應方式其實不外乎這兩種。弔詭的就是,這兩種截然不同的對應姿態,事實上來自一個源頭,並且為了同一個目的,那就是心安。

  白昂妮最後是以謊言彌補了謊言。這可能是補償的唯一方式。以虛構的善,來修正虛構的惡。白昂妮以小說家的權力,給予被她拆散的姊姊和羅比另一種人生。這虛構的,想像的人生,因為是時光中唯一的聲音,便成為比事實更真實的真相。




其 他 著 作
1. 鏡像姊妹 The Asylum Prophecies
2. 珥瑪的351本書 The 351 Books of Irma Arcuri
3. 傷心咖啡館之歌
4. 投降的勇氣
5. 珍愛人生
6. 非你莫屬
7. 哭泣的樹
8. 最後一場畫展
9. 穿條紋衣的男孩
10. 黑塔 IV─巫師與水晶球上/下(不分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