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魔法森林(《秘密花園》第二集,中文版獨家附贈32頁練習本)
定價93.00元
8
折優惠:
HK$74.4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穿過荒野的女人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0161939
國立編譯館◎主編、范銘如◎編著
五南
2008年12月04日
110.00 元
HK$ 104.5
詳
細
資
料
* 叢書系列:青少年臺灣文庫II
* 規格:平裝 / 256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青少年臺灣文庫II
分
類
[ 尚未分類 ]
同
類
書
推
薦
內
容
簡
介
在文學界,女作家無論是在作家數量或創作質量上,都是不可忽視的一群。而不管是男作家還是女作家,只要是描寫女性的作品,都偏愛以現代女性的生活樣貌與心理狀態,透過女性角色傳遞了鮮明的女性意識。
本書收錄了十篇小說,包括吳濁流、葉陶、龍瑛宗、呂赫若、楊千鶴、劉枋、童真、孟瑤、林海音、郭良蕙等文學名家作品。從這些小說中,可看出各自折射不同時代、不同環境、不同處境下的兩性關係與性別問題。透過小說家的想像以及文字的描摩,不僅可窺探性別意識在文學中的變遷與文化流轉,對於培養青少年學習文學的況味與針對兩性關係的學習與探討,實有其實質的助益。
本書特色
從女性(女生)的角度出發,不僅認識男生VS.女生的兩性關係,也帶動了彼此的溫柔和諧與成長……
編者簡介
范銘如
1964年生, 臺灣嘉義人。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系文藝創作組學士,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東亞文學系博士。曾任淡江大學中文系教授,淡大中國女性文學研究室主持人。現任臺北大學中文系教授。
她的研究專長為現當代臺灣文學、女性文學、 當代文學批評理論。著有《眾?尋她--臺灣女性小說縱論》、《像一盒巧克力--當代文學文化評論》。
目
錄
總序—映照時代與社會 呈顯新的視野與憧憬/李敏勇
編者序—荒漠裡的種子/范明如
吳濁流── 泥沼中的金鯉魚
葉 陶── 愛的結晶
龍瑛宗── 一個女人的記錄
呂赫若── 廟庭
楊千鶴── 花開時節
劉 枋── 我們的故事
童 真── 穿過荒野的女人
孟 瑤── 寂靜地帶
林海音── 燭
郭良蕙── 他.她.牠
序
編者序
荒漠裡的種子
台灣現代小說的主題設計,每每與時代脈動息息相映;其中對於「婦女」或者「性別」議題的關照,可以說是台灣文學發展裡不可或缺的一環。不論是從性別的角度側看台灣歷史與社會變遷,或者從宏觀的歷史與社會角度來看台灣性別意識的發展,台灣文學無疑是一個最佳的闡釋園地。
日治時期,日本當局基於經濟和其他殖民因素的考量,鼓勵台灣婦女廢除纏足以提升台灣殖民地的生產力,加速島上人民融入日本的現代化殖民社會模式。另一方面,日治時期台灣留學中國以及日本的青年,在新思潮的衝擊以及振興民族的文化使命下,也鼓吹婦女解放運動。因此,性別觀念早在二十世紀初期便已在島上漸漸萌芽。我們不難在日治時期的台灣小說,看到對於傳統婦女的悲慘遭遇以及新時代知識女性的處境的題材描寫。例如,收錄在這本選集裡的吳濁流<泥沼中的金鯉魚>、龍瑛宗<一個女人的紀錄>以及呂赫若的<廟庭>,他們對婦女解放的同情、理解與支持,啟動了日治小說的現代性動能。甚至是類作品多有將婦女解放與反抗日本殖民統治的(台灣)民族解放運動做一類比式的隱喻。日治時期的女性創作者雖然人數有限,但是她們對於新舊婦女處境的體會和關注之情,卻絲毫不下於同時代的男作家。葉陶<愛的結晶>道盡現實與理想對於現代女性的考驗與催折,婦女解放遠不是我們想像的放開小腳、跳上洋車那般簡單。而楊千鶴的<花開時節>則是在一群年輕女學生身上看到她們對傳統命運的質問與抗爭,字裡行間壓抑不住的是她們那股勇往向前的動力與決心。
四○、五○年代又是台灣現代史上一個相當重要的轉折期。一九四五年結束了長達五十年的日本殖民統治歷史,一九四九年國民政府遷台成為台灣下一個新的統治政體。當島嶼面臨政治與社會各層面的劇烈轉變,人口結構在一波波撤出和移入的過程中重新佈整,與此同時,回歸以中文為媒介的書寫秩序亦造成台灣文壇的大洗牌。我們不難發現,自戰後以迄六○年代的二十多年間,在台灣文壇上嶄露頭角的大都是屬隨國民政府遷台的大陸作家群。而其中,女作家無論是在作家數量上或者是創作質量方面,都是不可忽視的一群。她們的作品偏愛觀照現代知識女性的生活樣貌與心理狀態,小說透過女性角色與性別觀念的鋪演,傳遞了鮮明的女性意識。孟瑤的<寂靜地帶>、郭良蕙的<他•她•牠>、童真的<穿過荒野的女人>還有劉枋的<我們的故事>,我們可以在每個不同的故事中看到作者對於各式婦女處境的捕捉以及她們關於現代社會兩性關係的探討。此外,林海音的<燭>描述舊式封建時代裡的悲劇女性命運,小說裡沒有苦悶焦灼的吶喊,也沒有撕心斷腸的痛哭,卻在平靜和緩的敘述中自然且充分地流露女性人物的無盡哀愁。
收錄在這本集子裡的十篇小說,各自折射不同時代、不同環境、不同處境下的兩性關係與性別問題。透過小說家的想像再現以及文字的描摩,我們得以窺探台灣從日治以迄五○年代的性別意識與政治變遷、社會脈動、文化流轉的重重複雜面向。並且隨著時代轉輪的推進,更有助於我們對當代性別文化發展有一個全面性的瞭解。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