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異數:超凡與平凡的界線在哪裡?

異數:超凡與平凡的界線在哪裡?

庫存=2
將於1個工作天內出貨
9789571349848
廖月娟
時報出版
2009年1月19日
120.00  元
HK$ 102  







* 叢書系列:NEXT系列
* 規格:平裝 / 320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NEXT系列


商業理財 > 成功法 > 自我成長















成功和你想的 不一樣!

美國最具影響力暢銷作家葛拉威爾,繼《引爆趨勢》、《決斷2秒間》,
再創話題旋風,本書甫上市即攻占全美最重要媒體書榜第一名!

成功和你想的不一樣!
天賦、家世、學歷、努力還不夠,之所以超群成為「異數」,還牽涉周遭的人和環境。
能不能成為運動明星,要看你幾月出生;數學好不好,要看祖先是不是種稻。
作者引用大量統計科學辯證,大開我們的視野,重新發現「出身」的意義:
誰能成功,多少人能成功,要看我們生活在什麼樣的社會。

想想看,他們的成功背後隱藏了什麼秘密?

  .加拿大曲棍球代表隊的明星隊伍,40%的球員都是在1月到3月間出生。

  .披頭四成名前,從1960年到62年,共去了5趟德國漢堡,在一家脫衣舞夜總會,連續開唱270個晚上的搖滾流水席。

  .1968年,比爾?蓋茲13歲,他是當時全世界唯一能夠無限使用最先進電腦分時系統的孩子,此後,他連寫了7年的電腦程式。

  .紐約最頂尖的律師,他們有幾個共同點:早期歐洲移民後代、生於1930年代的猶太人、父母都是成衣工廠的工人。

  .根據國際測驗的比較研究,日韓港星與台灣學生的數學能力在全球名列前茅,亞洲人天生具有數學優勢,他們的祖先都種稻。

你從未真正看清楚屬於你的成功!

葛拉威爾說:
不是最聰明的人就可以成功,正確的決定或努力不懈,也不能保證;
要成功,除了必須有把握「機會」的智慧、善用特有的「文化」遺澤;
必要時,還得脫離部分的身分,擺脫傳統的束縛。

作者簡介

麥爾坎.葛拉威爾(Malcolm Gladwell)

  1963年生於英國,在加拿大成長,1984年畢業於多倫多大學歷史學系,1987年至1996年間擔任《華盛頓郵報》記者,橫跨商業、科技領域報導,後來升任紐約市分社主任。現任《紐約客》雜誌撰述委員。葛拉威爾善於分析生活中一些難以表述,卻無所不在的現象。他曾於1999年以波沛爾(Ron Popeil)的人物特寫,贏得「美國國家雜誌獎」最高榮譽;並於2005年登上《時代》雜誌100位最具影響力人物榜。

  2000 年首部著作《引爆趨勢》(Tipping Point),試圖解讀外在世界的變化,一出版隨即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榜第一名,獲得美國《商業週刊》、《財星》雜誌等極度好評,「Tipping Point」一詞,更成為商業界一再傳頌和強調的觀念。2005年著作《決斷2秒間》(Blink),轉而分析內在世界的運作,同樣高踞書榜第一名,再度引起廣大回響。

譯者簡介

廖月娟

  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比較文學碩士。投身翻譯近二十年,譯著三十餘冊。譯作曾五度榮獲《中國時報》開卷年度好書獎、金鼎獎96年度(個人獎最佳翻譯人獎)、第四屆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翻譯類銀籤獎),其中數冊亦於大陸地區發行簡體字版。代表譯作有:《大崩壞》、《槍炮、病菌與鋼鐵》(時報)、《旁觀者:管理大師杜拉克回憶錄》(聯經)、《一位外科醫師的修煉》(天下),以及納博科夫作品《幽冥的火》、《說吧,記憶》(大塊)。



導 讀 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 朱學恆
推薦序 在對的時間、來到對的地方 洪蘭
推薦序 從歷史數字看明天的天空 劉威麟

前 言 羅塞多之謎
   一個人會變得如何?受到周遭的人很大影響?

第1章 好上加好的馬太效應
   靠自己本事??生日密碼?巨大效應」?
   成功是優勢的累積?

第2章 一萬個小時的努力
   莫札特磨了十年工?喬伊在電腦鍵盤上睡著了? 
   披頭四一千兩百場現場演出?蓋茲連續寫了七年電腦程式?
   時勢造英雄?一九七五年一月?

第3章 天才的迷思I
   無與倫比的頭腦?致力研究天才?智商就像藍球選手的身高? 
   名校不是成就的保證?還需要豐富的心靈?

第4章 天才的迷思II
   藍根忘了申請獎學金被迫輟學?歐本海默想毒死導師留校察看?
   差就差在「實用智能」?中產階級的孩子不畏權威?
   階級的文化優勢?出身貧窮的天才庸碌一生

第5章 猶太律師的啟示
   機運之子?機運之一:猶太移民?機運之二:生於人口低谷期?
   機運之三:成衣工人之子?

第6章 以血還血
   逞強鬥狠的放牧生活?以家為國的草莽文化? 
   可殺不可辱的南方性格?十九世紀哈倫人的影子?

第7章 空中危機
   頻頻墜機是意外災害??致命的七個連續錯誤?  低空繞行八十分鐘?
   迫降時駕駛艙應話語不斷?所有飛機降落前都說:快沒油了!?
   這不是講客套的時間?機長駕駛空難機率反而大? 
   從國籍了解行為差異?機長太累了? 
   問題在心口難開?換掉韓語,大家一起說英語?

第8章 稻米文化與數學能力
   亞洲人數字命名系統很聰明?稻農要多付出十到二十倍努力?
   貧困中長出種稻智慧?小護士的代數課?學好數學的祕訣?

第9章 知識力學校
   學太多有礙身心健康??學習的問題在暑假?慢慢來學得更好?
   瑪莉塔一天的生活?掌握命運的機會之門?

後 記 從牙買加到加拿大
   遠離牙買加?混血人種脫離奴隸階級?
   你我都是歷史、文化遺澤的產物?



推薦文

在對的時間、來到對的地方 洪蘭

  終於又看到了一本好書。

  本書一開頭,引用了一個醫學上的有名實驗:美國賓州費城附近有三個小城,它們一切條件都很相似,連醫療條件都相似,因為三城只有一所醫院,但是其中一個小城的心臟病死亡率偏低,五十五歲以上的,沒人得心臟病,六十五歲以上的心臟病死亡率只有別人的一半。醫生非常不能理解,驚動了心理學家、營養學家、社會學家,統統加入研究,最後發現答案不在飲食(他們都偏好義大利香腸和火腿,餐餐吃)、也不在運動(他們很少運動,從不晨跑),答案在社會關懷。這小城的市民,全是義大利南部的移民,牽親帶戚,守望相助。這個研究在我做學生時就知道的,但是,作者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它,開啟了這本書的序幕。的確,一件事只要偏離常態,背後一定有原因,作者追究原因,從不同角度去探索的態度是我很喜歡的,難怪這本書拿起來看就放不下了。

  看過他的《決斷2秒間》(Blink)的讀者,會對他的寫作方式很熟悉,他是「畫龍點睛」式的,如在本書中,他先花很大篇幅講加拿大冰上曲棍球的球員出生年月日,使你誤以為他要歸因到星座、算命;但是,他筆鋒一轉,真正的原因竟然是人為的武斷。加拿大曲棍球年齡的分級界線,是只要在那一年一月一日到十二月三十一日之前出生的孩子,都屬於同一個年齡組別,所以在年頭出生的人,就占了優勢。體型愈大愈能得到上場的機會,練習的機會愈多,就愈會得到好的教練的指導。他們一開始時,只是比同一組的人稍微大一點,但是這小小的差異,就使他得到更好的機會,差距愈拉愈大,最後他就遙遙領先了。這就是心理學上的「馬太效應」。聖經新約的馬太福音說:「凡是有的,還要加給他,使他有餘;凡是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愈成功的人,愈會得到更多的機會,使他變得更成功;成績愈好的學生,愈會得到老師的關注,老師的關注就會使他在課業成績上更好。

  台灣父母常有要孩子早一年入學的迷思,如果孩子不幸生在九月二日,那麼父母就想方設法,先把戶籍遷到鄉下,等到開學後,再以轉學生的身分,轉回城裡來就學。其實身心成長有一個很重要的條件叫「成熟」,時機成熟、水到渠成。孩子還沒有準備好,硬是讓他早一年上學,他是班上最矮小的,每天被人欺負,又何苦呢?最近,加州大學有個研究發現,學童出生月份與數學和科學測驗成績有相關,他們從「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成就趨勢調查」(TIMSS)的資料中發現,四年級生年齡大的比年齡小的,成績高出了四%至一二%。人們隨意設下的入學年齡分界,竟然有如此大的影響,真是令人驚訝。

  書中舉了披頭四、比爾.喬伊、比爾.蓋茲的例子,來說明成功除了天分、努力,還要在對的時間、來到對的地方;如果生不逢時,生得太早或太晚,縱然有好的條件,也不見得會成功。歷史上這種例子太多了,使人懷疑生涯是可以規畫的嗎?機會的來臨誰也說不準,而且是一縱即逝,完全不知還有沒有下一次,因此看到機會應該要把握,哪怕它跟你原來規畫的不同。我父親常說:「如果做與不做,都是五○%的成功機率時,你要做,因為一動就改變了機率,就有贏的機會。」中國人傾向保守,當評估成敗是一半一半時,通常是選擇不動,等待下一次機會,但是我們不知道下一次機會什麼時候降臨,人生若不把握機會,會像等待果陀一樣,蹉跎掉此生。

  披頭四未成名前,去德國的漢堡演唱,從黃昏唱到深夜,酬勞不高,而且夜總會音響效果不好,但是這給了他們練習的機會,當每夜都連唱八小時時,他們唱歌的範圍擴大了、經驗豐富了、信心加強了,最後成功了。人要給自己彈性,不要太執著於原來的規畫,最近報上登有人高考考了二十九次才考上,我很替他嘆息,其實人生的路很多,不值得去考二十九次,因為即使考上,人生也過去一半了。

  人無法預見未來,先準備好自己,隨緣發展,命運通常會帶你到一個完全不同的境界。書最後作者母親的故事很好看,值得我們好好省思,這是一本值得推薦的好書。

(本文作者為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

導讀

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 朱學恆

  人類文明進化的目的,就是在與統計學之必然對抗。

  而葛拉威爾在《異數》一書中的目的,就是為了要用學術理論爬梳出這些必然性。

  人類的社會中,有許多隱藏在表象之下的真相,其實可以用數學統計數據證明。我過去三年在全台灣的高中和大學演講,面對超過十萬名不同背景的年輕人,也經常和其他的演講者切磋請教。我們遭遇到的一個共同困擾是,愈是偏遠、愈是弱勢的學校和學生,似乎愈沒有辦法專心地聆聽演講,所以許多演講者會覺得印象很糟,就更不願意去當地,於是他們能夠請到的演講者也就愈來愈差……

  然而,這種對他們的固有印象是真的嗎?

  我實際去請教那些學校的教師和學生的結果,發現背後的原因其實很簡單:這些偏遠弱勢的學生,很多下課之後必須要幫家裡做生意,當城市學生在上網玩線上遊戲的時候,他們必須要幫忙顧店、看攤子。當他們的同輩在看Keroro軍曹的卡通呵呵笑的時候,他們必須在果園裡面跟害蟲作戰。

  所以,當你用Keroro軍曹說明創意的時候,他們不知道這是什麼。當你用網路的新趨勢解釋風潮時,這不在他們的經驗範圍中。

  但這問題並非是不能解決的,以我的經驗來說,只要演講者願意多做一些鋪陳,說明背後的脈絡,他們同樣還是可以聽得懂這類內容,演講者也會獲得同樣多的回應。關鍵不在於,他們給不給自己機會;關鍵在於,社會和其所搭配的教育體系,給不給他們機會。

  在《異數》書中,舉了兩個很有趣的對比例子,一個是原子彈之父歐本海默,一個是在益智節目中所向披靡的失意天才藍根。前者在劍橋攻讀研究所的時候,差點下毒殺了導師,後者因為媽媽不知道可以申請助學貸款,而面臨繳不起學費的困境。但前者最後經過協商,校方決定包容歐本海默,暫時讓他休學。而藍根則是走投無路,最後只能休學跑去當建築工人。

  二○○八年,台灣也有一則值得注意的新聞:負責國中基測命題的台師大心測中心,分析過去五年間全體參加國中基測三十萬名考生的背景,結果證實,家庭收入、城鄉差距和基測成績高低息息相關。不同社經地位考生,成績差異可達四五?八二分到五四?二九分;而且各縣市之間也有所不同,都市化程度高如台北市的學生,和都市化程度低如彰化田尾、嘉義新港的學生,成績差異可達三六?二八到三九?八八分(基測滿分三百分)。

  而在《異數》中,也很清楚地提到,所謂的社經地位差距,不只是呈現在成績上,而是呈現在跟社會的互動上。歐本海默是富商和藝術家之子,他知道如何據理力爭;藍根則是住在貧民窟中,成天必須和酗酒的繼父打交道,對他來說,和權威打交道最好的方式就是躲避。兩者的出身環境和所產生的社會智能(Social Intelligence),造就了他們日後的命運。

  除此之外,我們的入學體系和選才制度,也因為統計學的關係,不知不覺地對每個人的命運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加拿大曲棍球聯盟的年齡分級,開始自一月一日,所以出生在一年中前三個月的優秀選手特別多(因為即使在同一年出生,這三個月誕生的選手,入選時年紀就是比較大,發育比較成熟)。而美國的棒球聯盟年紀分野在七月三十一日,所以大聯盟的選手在八月誕生的,就遠比其他時間的選手要多。也因此,熱心的父母親注意到了,提早讓孩子入學,以統計學來說,這恐怕不是件好事。

  因為,「馬太效應」在教育環境中表現得更為明顯,語出馬太福音:「因為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那些在學校表現愈好的成熟孩子,可以獲得更多的資源;而年紀比較小的提前入學者,往往只會獲得更多的挫折感和壓力。

  當然,《異數》這本書中,還有許多不同的討論議題,包括從歷史大勢來看成功人士誕生的契機、成功的卓越人士(像是披頭四)也需要一萬小時的投入與磨練等。

  葛拉威爾的書,只是指出了這些趨勢,對於一個認真的讀者而言,其實真正的關鍵,反而在於這篇導讀的第一句話:「人類文明進化的目的,就是在與統計學之必然對抗。」然後呢?

  如果以統計學的角度來看,這些成功人士的成功是屬必然。從家庭的角度,我們要怎麼樣提供這種必然的環境?是應該強迫子女更集中、更專精地投入?還是讓他有更大的彈性,可以與威權不卑不亢地溝通?從學校教育的角度,我們要怎麼樣避免馬太效應的發生,不讓富者愈富,貧者愈貧?又或者是說,原先教育是社會階級翻轉和命運改變的原動力,但當本書證明,教育反而陷入偏袒成功基因的窠臼時,我們的社會體系應該如何回應?

  甚至,更巨觀地來看,面臨目前經濟大衰退的現況,接續誕生的新生代,是不是會面對競爭更少、資源更集中的環境,進而更有機會成為所謂的成功人士?而以整體國家或是民族的角度,我們是不是可以為這些未來的希望族群,鋪設康莊大道,為他們的發展做好準備?

  《異數》只是這一連串疑問的開端,並不是解答。要怎麼面對《異數》提出的大哉問,才是真正值得關切的下一步。

(本文作者為奇幻文化藝術基金會創辦人兼執行長)





* 讀者評鑑等級:

3顆星
* 推薦人數:6,共有6位網友寫書評。
*

我要寫書評

1.
炎楓
/ 台灣台南
2009.12.12看炎楓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4顆星
「異數」(天才)
也是歷史、社群、機運與文化遺澤的產物
他們的成功其實沒有什麼特別或神秘之處
道理其實很簡單
只是我們往往視而不見
被成功的迷思誤導

每個人都仰賴自己的知識
並被這些東西束縛
而且還稱呼這些事情為現實
換個角度玩弄歷史玩弄專業
詼諧又帶點幽默
玩玩
又有什麼損失
2.
張清浩
/ 台灣台北
2009.10.02看張清浩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3顆星
本書值得打算生兒育女的人一讀,在我國的入學制度下,應該要計劃自己的子女能在在9至 11月間生,如此一來,你的子女在未來入學以後,因為比同齡入學的同學成熟,在學習上會有較大的優勢。而這優勢會逐漸累積並擴大至未來。而且,現在的台灣,適逢出生人口的低谷期,這時候出生的孩子,可能更容易掌握到成功的機會。

是的,要成功,除了要有能力和頭腦,還要有持續不懈的努力,以及要把握機會作出正確的決定。不過,我們也不能忽略人生中的不確定性或隨機性,與贏家全拿的現象。其實,機會,本身就充滿不確定性與隨機性。如何認識到機會來了,而把握住並作出正確的決定?可能得在事後才知道。需要作出決定的時機來臨時,我們可能不知道、或是知道但因一時疏忽而忽視、或是看錯而作做出錯誤的決定、甚至是因為意外導致失去機會,以致良機一去而不復返。這些也有相當的不確定性與隨機性。好吧,就算是把握住機會也作對決定了,也可能因為競爭者捷足先登、更上層者或重要客戶莫名的決定,發生「贏者全拿」的現象,以致優勢全部喪失!

此外,我對書中的某項看法,有不同的意見:書中對於東亞各國的學生(如中國、日本、韓國、台灣)在數學能力的優越表現,歸功於稻米文化。不過,我認為,芬蘭學生在數學、科學、閱讀、解題等領域所表現的能力都很優秀(請見維基百科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PISA)國際學生學習評量計劃),但該國不產稻米。其他盛產稻米的國家,如印度、孟加拉、印尼等國,並未獲得作者讚賞。何況,若稻米文化影響那麼大的話,應該不只影響到數學能力而已,其他科學、人文思想方面也應該會有相當影響才對,但作者只連結到數學能力,有犯下不當結論謬誤之憾。東亞各國學生的數學能力優秀,恐怕不能歸功於稻米文化。
3.
rein
/ 台灣台北
2009.09.23看rein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4顆星
太多書太多作家探討成功是怎麼一回事?作者繼the tipping point及blink後又一本新書,探討的就是這個現代大多數人都會有興趣的議題
其實作者並沒有提出太偉大的創見,但是他的貢獻是在收集大量的資料,針對一些所謂成功者的背景及個人因素進行分析,個人的智力及財力背景並不是成功的保證,他是需要諸多的因素配合才能水到渠成的,而努力這個條件當然很重要,但是難道不知又有多少人總欠缺那臨門一腳
讀完這本書後給我的感覺是太多的所謂創見,往往都是過於斷章取義,或許所知的50或100件是這樣,可是其他又有幾千幾萬件卻又不是如此,但是又為何我們要追求的是他人眼中的成功,為何不做自己走自己的路?那成功難道不是俯拾階是呢?
4.
陳玥彣
/ 台灣台北政大
2009.08.31看陳玥彣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5顆星
這本書為被現在市面上充斥的積極成功之學所沖昏頭的人們提供了一些分析現實的建議,它提醒我們,所謂的態度積極,努力等等因素,都只是成功者的必備條件,同時也只是屬於每個人自我提升方法,並不代表擁有這些條件的人一定會成功,頂多只是提高了成功的機率罷了。
作者分析了許多歷史上以及生活中的實例為讀者們舉證,提供我們一些對成功不同的觀點,是一本很棒的書!!
5.
賴大
/ 台灣台北
2009.08.06看賴大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4顆星
成功和你想的不一樣
天賦、家世、學歷、努力還不夠,之所以超群成為「異數」,還牽涉周遭的人和環境。能不能成為運動明星,要看你幾月出生;數學好不好,要看祖先是不是種稻。作者Malcolm Gladwell引用大量統計科學辯證,大開我們的視野,重新發現「出身」的意義:誰能成功,多少人能成功,要看我們生活在什麼樣的社會。(簡單就是說,看你有沒有錢、權,你的家裡有錢即生,沒錢的話掛掉機會可大著呢)很諷刺吧!但是事實就是如此。

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
Malcolm Gladwell說:不是最聰明的人就可以成功,正確的決定或努力不懈,也不能保證;要成功,除了必須有把握「機會」的智慧、善用特有的「文化」遺澤;必要時,還得脫離部分的身分,擺脫傳統的束縛。2008年,台灣也有一則值得注意的新聞:負責國中基測命題的台師大心測中心,分析過去五年間全體參加國中基測三十萬名考生的背景,結果證實,家庭收入、城鄉差距和基測成績高低息息相關。不同社經地位考生,成績差異可達45分到54分(基測滿分300 分)。

殘酷的馬太效應
馬太福音:因為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都要奪過來。因為,「馬太效應」在教育環境中表現得更為明顯,那些在學校表現愈好的成熟孩子,可以獲得更多的資源;而年紀比較小的提前入學者,往往只會獲得更多的挫折感和壓力。《異數》書中,舉了兩個很有趣的對比例子,一個是原子彈之父歐本海默,一個是在益智節目中所向披靡的失意天才藍根。前者在劍橋攻讀研究所的時候,差點下毒殺了導師,後者因為媽媽不知道可以申請助學貸款,而面臨繳不起學費的困境。但前者最後經過協商,校方決定包容歐本海默,暫時讓他休學。而藍根則是走投無路,最後只能休學跑去當建築工人。兩者的出身環境和所產生的社會智能(Social Intelligence),造就了他們日後的命運。

結論
更巨觀地來看,面臨目前經濟大衰退的現況,接續誕生的新生代,是不是會面對競爭更少、資源更集中的環境,進而更有機會成為所謂的成功人士?答案是正確的。而要成功,除了要有能力和頭腦,還要有把握機會的智慧。
時也,運也,命也。沒想到時那麼重要,我好似被重重的揮了一拳,重新看待這人生,很多事情事強求不得的,做好自己分內的事吧。

* 看更多讀者書評





其 他 著 作
1. 狼廳 Wolf Hall
2. 實習醫生 Intern:A Doctor’s Inititaion
3. 生命的臉(13週年紀念版)
4. 瞪死一隻羊
5. 沒有悲傷的城市
6. 胡士托風波(雙封面電影書衣版)
7. 獨奏者
8. 死亡教我的歌:一個癌症家族的故事
9. 我不是教你賤(5) 一賤雙鵰
10. 醫生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