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您說是「印象派音樂」?:德布西的室內樂與管弦樂

您說是「印象派音樂」?:德布西的室內樂與管弦樂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0158304
陳漢金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2008年11月01日
127.00  元
HK$ 107.95  






ISBN:9789860158304
  • 叢書系列:NSO發現系列
  • 規格:平裝 / 207頁 / 16k
    NSO發現系列


  • 藝術設計 > 音樂 > 其他

















      一般人對德布西的音樂,通常會以「印象派音樂」稱之。


      所謂的「印象派音樂」為何被稱為印象派?到底是「印象」還是「意象」?事實上,比起慣稱的「印象派」,德布西的音樂所擁有的心靈留白空間,反而更接近不直接寫生、靠記憶作畫的象徵派畫家…


      不妨一起掀開德布西美好時代的帷幕,深入探索大師的創作心靈,從室內樂到管弦樂,一窺經典堂奧。


      德布西(1862 – 1918)出生於法國繁榮富裕的「第二帝國」時期(1852 – 1870);不久之後,相繼爆發的「普法戰爭」(1870 – 1871)與「公社事件」(1871年),卻為他的童年蒙上陰影。煙消雲散,法蘭西在進入「第三共和」時期之後,很快地恢復國力,形成了「美好年代」的太平盛世(1881 – 1914),讓德布西在優越的文藝環境中汲取養份,先是學習,然後創作,建立非凡的音樂事業,將法國樂壇導入一個黃金時期。然而「美好年代」只延續了三十年左右,它的最後數年又陷入德、法對立的不安狀態,德布西終於在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 – 1918)的煙硝味中,渡過他的最後四年。


      在此政局變動頻繁的十九、二十世紀之交,也是藝術發展最繁盛,藝術流派變化最多的時代。在這個「世紀末」,德布西的音樂創作,如何反映政治、社會背景?如何與文學、美術互動?


    作者簡介


    陳漢金


      音樂學者,曾獲巴黎索爾邦大學(La Sorbonne)音樂學碩士、深入研究文憑、博士學位。目前任教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私立東吳大學音樂系,教授西方音樂史、音樂與美術,以及其他音樂學課程,經常撰寫音樂文章與樂評,曾任2002年至2004年「台新藝術獎」評審委員,2004年「台新藝術獎」表演藝術類決審主席。主要著作有:《音樂獨行俠 - 馬水龍》(2001,時報);《發現貝多芬》(2003,時報);《白遼士 - 浮士德的天譴》(2003,麥田)。







    4 序文 陳郁秀
    6 推薦序 楊忠衡
    8 前言 陳漢金


    Chapter 1.「美好年代」的作曲家- 德布西的生平與視覺體驗
    11 巴黎西北郊與蔚藍海岸的童年(1872年之前)
    15 巴黎音樂學院與羅馬大獎(1872 – 1887)
    24 「波西米亞」時期(1887 – 1894)
    35 成名與論爭(1894 – 1902)
    45 愛情與「落跑」(1902 – 1908)
    52 晚年與戰爭(1909 – 1918)


    59 Chapter 2. 崇「華」或反「華」?- 德布西如何在「華格納風潮」中崛起 61 華格納與波特萊爾
    64 「華格納風潮」的醞釀與興起
    68 華格納對法國樂團的影響
    74 ?布西早年的室內樂
    77 德布西早期的管絃樂曲


    83 Chapter 3. 什麼是「阿拉貝斯克」?- 德布西音樂中的線條之美
    85 「世紀末」的「逃避現實」
    87 「新藝術」與「阿拉貝斯克」
    91  德布西與阿拉貝斯克
    98 《牧神午後前奏曲》-「感應說」的高度體現


    113  Chapter 4. 印象或意象?- 德布西與惠斯勒
    115  從畫作到音樂
    123 波特萊爾「感應說」的體現
    126 「中間色調」的交響樂
    128  交響樂的「三聯畫」


    135 Chapter 5. 神秘的海 永恆的海- 三首交響樂素描《海》
    137 勃艮弟田野中的《海》
    140 在情海的暴風眼中
    141 「快樂的出航」與「人造的天堂」
    146 德布西的「鴉片」
    150 東方的天籟
    154 傾聽大海的奧秘


    136 Chapter 6. 沒有泥土味的民俗 - 管絃樂《意象》
    167 《意象》-曠日持久的創作
    171  藝術是最美麗的謊言
    176 德布西與英國:第一樂章〈吉格舞曲〉
    180 德布西與西班牙:第二樂章〈伊貝利亞〉
    183 德布西與法國傳統:第三樂章〈春天的輪舞曲〉


    185  Chapter 7. 「優雅慶典」的尾聲- 最後三首奏鳴曲
    187  法蘭西音樂家德布西
    190  世紀末的「優雅慶典」
    197 《d小調第一號奏鳴曲,為大提琴與鋼琴》
    199 《F大調第二號奏鳴曲,為長笛、中提琴與豎琴》
    202 《g小調第三號奏鳴曲,為小提琴與鋼琴》







    前言


    奧賽美術館的右翼
    文/陳漢金


      奧賽美術館從一座廢棄的火車站改裝成美術館的1985年,筆者剛到巴黎求學。此後,它逐漸成為我在索爾邦大學修習音樂學之外的「第二個學校」- 靠著一張研究通行證,我能夠避開等候入館的人群,從側門自由出入,進去看畫、聽演講或聆賞該館的晚間音樂會,而有助於我對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法國藝術發展上的跨領域認知。


      最初,我經常隨著人潮往左側擠,那邊有庫爾貝、米勒的寫實主義畫作,以及所有的印象派畫家的創作,是整個美術館的大熱門。後來,我也到冷清的右側逛逛,發現那兒陳列的是從底樓的學院派到二樓象徵主義的作品,這些作品顯得較難懂而乏人問津。


      「奧賽」的左側僅靠著塞納河岸,視野寬闊,光線充足 - 寫實主義與印象主義是對光線敏感的「白天的藝術」。奧賽的右側則緊臨著街道,不僅沒有視野,光線也相當暗晦 - 象徵主義是「夜晚的藝術」,太充足的光線是有礙神秘與夢幻的。館方當初的如此安排,應不是重「印象」而輕「象徵」,而是考慮到兩個畫派各自的特性,讓它們能夠「各得其所」。奧賽的左側,就像法國政治的「左翼」(les gauches)一般,傾向於自由放任,強調「進步」的精神 - 寫實派與印象派的前後呼應,是在十九世紀中葉,實證主義(positivisme)與社會主義(socialisme)盛行之下興起的。至於奧賽的右側,就像「右翼」(les droites)一般,較珍視傳統的價值、較輕忽物質性而注重靈性、精神性 -「世紀末」象徵派與頹廢思潮的興起,可說是寫實派與印象派的反作用,它們嘗試逃脫現實,沉緬於唯美的、虛擬的幻境中。


      起初,筆者受到根深蒂固、人云亦云「印象派音樂」觀念的左右,想到奧賽的左翼去尋找德布西,卻找不到他,後來才發現,原來他的靈魂是徘徊在右翼幽暗的長廊中,與許多象徵派畫家共同作著「白日夢」- 別忘了,德布西是《月光》、管弦樂《夜曲》、《格拉納達夜晚》、《月落古寺》的作者;在《牧神午後前奏曲》、《比莉蒂絲之歌》、《排簫》中,他夢到了古希臘;在《天國的少女》、《沉沒的教堂》、管弦樂組曲《春天》中,他經由時光隧道,回到了中世紀;在《寶塔》、《月落古寺》、《金魚》、《海》裡,他神遊於遙遠的、虛構的東方世界。德布西可能不屑於寫實主義、印象派「散文」式的平鋪直敘、浮光掠影,而偏好細緻微妙、委婉含蓄的「象徵」詩境,他是以音樂寫詩,而不是以音符寫散文。


      「印象派音樂」這種似是而非的說法,早在德布西在世時,已成為一個迷思,儘管德布西本人極力反對這個「標籤」不適宜地被貼在他的音樂上。此詞長久以來大行其道之際,最近數十年來,卻已逐漸激起反對的看法,例如美國牛頓出版社(Norton)《西方音樂史》的第五版(1996年)宣稱:「德布西是曾經對二十世紀音樂產生根本影響的作曲家之一。他的風格中的一個面像 - 經常被誇大的 - 以印象主義一詞加以概括形容」。在同一部著作的最近一版(2006年),則改成:「德布西的音樂經常被稱為印象派音樂,以便和印象派畫家們類比,但是它卻與象徵主義較接近…」。


      德布西的音樂被稱為「印象派音樂」,就像整個奧賽美術館被一般人俗稱為「印象派美術館」一般,是不明究竟的稱法,然而要打破這個迷思卻是不容易的。無論如何,打破這個迷思的確有其必要,唯有如此才能認清德布西兼容傳統與創新、頗具前瞻性的音樂。在此書中,筆者嘗試透過十九、二十世紀之交「世紀末」政治、社會、文化背景的描述,音樂史、美術史與文學史的比對,聽覺藝術與視覺藝術的類比研究,以闡明德布西音樂的真正面貌。


      由於德布西的音樂創作博大精深,涉及管弦樂、室內樂、鋼琴曲、藝術歌曲、清唱劇、歌劇、舞蹈音樂諸領域,筆者在此書中,先是把介紹的範圍限定在室內樂與管弦樂,期盼能夠在此較小的範疇內,將基本觀念交代清楚之後,將來有機會再繼續從事德布西其他樂曲種類的探討與介紹。






    其 他 著 作
    1. 熱情是唯一的答案
    2. 鐘樓怪人:音樂劇完全指南
    3. 白遼士浮士德的天譴
    4. 發現貝多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