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 定價99.00元
  • 8 折優惠:HK$79.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樂來樂想

樂來樂想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0833126
焦元溥
聯經出版公司
2008年9月18日
93.00  元
HK$ 79.05  







* 規格:平裝 / 272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藝術設計 > 音樂 > 音樂總論















焦元溥用文字尋找藏身四處的音樂,讓古典一點也不黑白、不可怕。

  音樂與人生,從來不是沒有交集的平行線。這位我們所熟知的音樂研究人,筆鋒力道是喜歡文字能力編輯的鍾愛。遇到樂壇盛事,文化版面負責人無不想起他的名字,更多次受邀撰寫專欄。這本書是從作者大學時代到今天的一次散文回顧,從深邃學術到人世時事,由廣博知識到嬉笑怒罵,讓我們看到不一樣的焦元溥;而我們也將透過焦元溥的視野,讓我們看到不一定熟悉,卻妙趣無窮的藝術世界。

  今年,三十而立的焦元溥,第一本散文集出版是與兩位妹妹的創意結合,文字貫穿時事、生活、飲食和家庭,為大家呈現在書頁上喧嘩的音樂狂歡節——《樂來樂想》。

  作者的音樂散文獲中國時報、今周刊、天下雜誌、幼獅文藝、表演藝術雜誌、聯合晚報、聯合報、MUZIK……等媒體高度肯定。

本書特色

※本書以元溥近十年來,最精采的專文及專欄集結而成。
※包括他談論他對於兩位妹妹(其中之一是張懸)的感情。
※這是焦元溥第一本純散文集。
※遊藝黑白的成功,已經奠定焦元溥書的固定閱讀群。
※看到戴高中生大盤帽、揹書包,卻帶著樂譜來聽音樂會的男生,會不會想扁他?太機車了!



音樂史話
1. 當聽眾的藝術
2. 賦格,告別
3. 兒歌考
4. 作曲家密碼
5. 淺談歌劇中的女性
6. 永遠的Diva
7. 鋼琴大賽的傳奇
8. 裸體鋼琴教室
9. 莫斯科、北京到平壤——美國與共產國家的音樂外交史

音樂生活
1.Tea for Two——紅襪、洋基、百老匯
2.法律人與音樂夢
3.浩劫遺音
4.What’s in a name?談音樂家姓名學
5.聯覺幻境
6.雨聲樂談
7.運動與音樂
8.來電傳音
9.時尚 美貌 音樂家

飲食音樂
1.美食 美樂 美樂地
2.巧克力狂想曲
3.關於蘑菇的音樂隨想
4.咖啡,吾人所仰望的喜悅
5.甜點旋律

音樂時論
1.為與不為
2.下台的智慧
3.不要放棄對美的追求
4.誰愛莫札特?
5.白癡詠嘆調
6.出名的後遺症
7.探戈的歷史
8.古典也八卦
9.擇善固執,方能追求卓越

音樂人物
1.李希特之謎
2.百年風華卡拉揚
3.一個顧爾德,兩個傳奇
4.烽火下的鮮花——鄧泰山印象
5.淡掃蛾眉朝至尊——齊柏絲坦的音樂傳奇
6.呂紹嘉的漢諾威故事
7.台灣之光太沈重——陳必先的歐洲苦旅
8.Dem Andenken eines Engels紀念一位天使:李聲淇
9.妳這樣彈,根本是零分!
10.音樂家的台灣印象
11.親愛的俄國猶太媽媽們……
12.焦氏雙姝奏鳴曲



焦元溥訪問焦元溥

  焦元溥(以下簡稱「問」):在出版《經典CD縱橫觀》和《遊藝黑白》這兩套磚頭書之後,這次你終於比較體貼,寫了一本比較「正常」,只有九萬字的書。

  焦元溥(以下簡稱「答」):唉呀!怎麼這樣說!我也寫了《莫札特音樂CD評鑑》,那個還沒有九萬字呢!

問:那麼請問你這次出版《樂來樂想》的原因?

  答:我今年三十歲,所以《樂來樂想》其實是送給自己的生日禮物。除此之外,今年也是我寫作音樂評論與文章十五週年,以及製作廣播節目二十週年。如今我仍在寫作並主持廣播節目,所以也想讓這本書作為自己這些年音樂軌跡的一個紀念。

問:很多人都知道你十五歲就在音樂雜誌寫版本比較專欄,但做了二十年廣播節目?這聽起來太誇張了!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答:我國小四年級時到復興廣播電台,當鍾寧姐姐《小小智慧屋》的來賓,一直到大三才真正離開兒童節目,但卻開始成為其他節目的來賓。2006年開始,我在台中古典音樂台有了自己的節目,所以我真的從十歲起就和廣播很有緣分,也真作了二十年的廣播節目。我會一頭栽入古典音樂,其實也和廣播有關。

問:怎麼說呢?

  答:那時我就讀文昌國小,中午吃飯時間會播放音樂或做廣播劇,我那時不是擔任廣播劇裡的一個角色,就是負責介紹古典音樂。因為要負責介紹,就得增加這方面的知識,所以我就開始從學校有的錄音帶聽起,沒想到愈聽愈有興趣,愈聽愈著迷,就一路聽到現在了……這也是為何我對廣播節目始終有一份親切感。對我而言,那是我欣賞古典音樂的起源。所以只要有廣播節目邀約,我幾乎都不會拒絕。

問:這次《樂來樂想》所收錄的文章,都是怎麼樣的作品?

  答:幾乎都是我的專欄文章。除了高三因準備聯考而停過一年外,我從十五歲起就一直在寫專欄,只是從每月大型專欄換成每週或雙週小型專欄。2005至 2006年在《聯合報副刊》的「音緣際會」是我第一個報紙專欄,我非常感謝陳義芝主編的邀請,也深深佩服他的勇氣——大概很少人相信,我是在寫了專欄快一年之後,才第一次和陳主編見面。至於為何他敢找一個完全不認識的人寫專欄,這至今仍然是一個謎。不過我必須說,聯合報副刊組是我見過最歡樂的工作團隊;實在不知道他們為什麼能那麼歡樂。相較於聯副,我在《今周刊》的專欄風格比較正經一點,在香港《藝術地圖》的專欄則和當地音樂會相關。至於在《聯合晚報》的「樂聞樂思」因為是每周專欄,所以和時事比較貼近。

問:專欄以外,《樂來樂想》也收錄你的其他文章嗎?

  答:《樂來樂想》也收錄我一些音樂主題文章,包括發表在聯副與中時浮世繪的作品,甚至〈淺談歌劇中的女性〉和〈永遠的Diva〉這兩篇我擔任《台大法言》總編輯時的文章。「總編輯」聽起來很威風,其實就是校稿和邀稿,邀不到就得自己寫稿把版面填滿,這兩篇文章就是當年填版面的作品。我其實已經不同意我大學時期的觀點,但回頭看看,那還真是一段有趣的回憶,所以也就收錄在《樂來樂想》裡作紀念。

問:從廣播節目到專欄寫作,你最大的心得是什麼?

  答:每次有人問我,為何我唸國際關係和外交,最後卻研究古典音樂,難道不覺得轉行轉得有點遠?我總是回答其實一點都不遠,因為外交和音樂,都可以看成「高度藝術化的溝通」。只要掌握到這個最大公因數,學習起來就能觸類旁通,也不會覺得苦悶。同理,無論是廣播或專欄,溝通都非常重要,而我也相信只要找到適當的方法,再怎麼艱深的題目都能透過溝通讓人了解。無論是散文或專欄,我現在的主要讀者,其實都不是古典音樂專家。如何讓沒有音樂背景的人也能看得懂我想表達的意見和故事,對我而言其實是滿大的挑戰。在這一點上,我必須感謝所有共事過的編輯所給予的指導,我真的從中學習很多。   

問:這的確有困難,不過你看起來還算寫作愉快。

  答:所以我說編輯教得好呀!當然我也有很好的榜樣。像是列文(Robert Levin)的演講,無論題目是什麼,他都可以講得輕鬆自然,再難的學理都能讓人一聽即懂。而像《遊藝黑白》中齊瑪曼(Krystian Zimerman)的訪問,他說了那麼多,又說得那麼深刻,可是任何人看了訪問都可以了解他的思想和觀念,即使沒有學過音樂或演奏的人也能讀得津津有味。之所以能有這樣的成就,除了學養豐厚,我想原因更在他們謙虛認真又樂於分享。這雖是我可望而不可及的境界,但一旦親眼目睹到這樣的榜樣,至少也該有努力的方向。但我所堅持的,是文章可以輕鬆,卻不能把讀者當白癡,給予低程度的知識和資料,也不能譁眾取寵、扭曲事實。

問:「深入淺出」真是最困難的一門學問,希望你能夠持續努力。除此之外,你對寫作、演講和廣播,有沒有什麼自我期許?

  答:我必須誠實地說,我是在寫作專欄和製作廣播節目中慢慢找出自己的風格,但無論如何,我都把「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當成警語。聽音樂可以是很個人的事,但研究音樂與演奏還是有其客觀性。對一部作品,我自己有什麼想像或意見,那是我個人的事,但如果要寫成文章,就必須做查證和考據。對我的寫作而言,只做研究不聆聽音樂,或者只聽音樂但不讀書思考,都是非常危險的事。至於風格,就像有些人喜歡參加旅行團,請導遊規畫好一切,有些人則喜歡自由行,偏好親身體驗。我喜歡自助旅行,也希望對讀者而言,我的文章像讓人安心上路的機票和旅館;雖然能夠提供便利的旅行,但抵達目的地後,讀者還是要自己走完行程,以自己的想像和思考在藝術世界裡探索,而非只聽到看見導遊所提供的知識和景色。

問:不過這次你請張懸作插畫,這又是什麼原因?

  答:張懸的插畫在《遊藝黑白》中小試身手,回響很大,這次特別請聯經提供更多空間,讓她的插畫和美麗字體可以變成本書組成的重要創意元素,好好發揮她的美術才華。不只張懸,這次我小妹慈溥也參與《樂來樂想》的整體設計,這本書其實是我們兄妹的共同合作的作品,呵呵。

問:除了專欄,你近期還有什麼寫作計畫嗎?

  答:我還是有一些想訪問但未能趕在《遊藝黑白》出版前訪問的鋼琴家,所以鋼琴家訪問還會持續。我在英國的學習進入第二年,也得到大英圖書館的「愛迪生研究員」(Edison Fellowship),可以盡情利用大英圖書館的資源不說,還可運用英國廣播公司(BBC)的錄音錄影檔案,所以這一兩年我會專注在自己的學習與研究計畫。不過寫作還是會繼續,就請大家拭目以待囉!

問:最後你有沒有特別想說的話?

  答:我很感謝我的聽眾和讀者,他們不只提供意見,更給予許多建議。《樂來樂想》不只是我給自己的生日禮物,也是我在紙上舉辦的音樂狂歡節,歡迎大家一起參加!

推薦序

不一樣的音樂風景

元溥是一位讓我感到驚奇和打心底喜愛的年輕人。

  第一次見到元溥,是他服役後申請出國求學,請我寫一封推薦函去美國佛萊契爾學院念法律外交碩士。

  當元溥離開我的辦公室,我做了兩件事:寫推薦函之外,我播了通電話給他父親,力勸他該讓兒子專心學音樂,而不要堅持元溥去深造國際政治。

  當然,元溥有國際關係的專業,說起政治理論或外交分析也能頭頭是道,但那實在都比不上他談音樂時,炯炯有神的發亮眼睛。

  那是藏不住的,對音樂的無比熱情。事實上,也不可能藏,因為元溥對音樂有一種傳教士的使命感。只要有人想聽,他就可以滔滔不絕,任何事都可以和音樂有關。也因為他的樂於分享,這幾年來,我認識了原本陌生的音樂世界,在他囉嗦的電子郵件中讀到一則則新奇的故事,還有他與音樂家的互動心得,雖然有些我實在不太相信——真的可能嗎?美國鋼琴家范?克萊本(Van Cliburn)1958年在莫斯科得到第一屆柴可夫斯基大賽冠軍,回到美國後竟然得到民眾夾道歡迎,如迎接戰爭英雄一般從高樓灑下紙片?這會不會太誇大了?

  接下來的發展就極為有趣了。元溥令我「失望地」去了美國念法律外交碩士,拿到學位後卻讓我驚喜地曉得他終究陡然一轉,現在已在倫敦念音樂學博士。五年來出了一百二十多萬字,六本關於音樂與演奏的著作,今年更要再加一本。

  《樂來樂想》是元溥的專欄與散文選集,內容雖然以音樂為主軸,但和他的滔滔不絕一般,音樂還真的只是一個軸心,向外推展出豐富的人文世界。作曲家和演奏家從來不活在象牙塔裡,音樂能夠和什麼有關?不只是想得到的文學、繪畫、戲劇,透過一篇篇有趣而且好看的文章,原來音樂也和棒球與甜點有關。甚至,他早在佛萊契爾學院就已狡猾地結合所學,讓自己念書念得輕鬆。那個我不相信的范?克萊本故事,最後居然成了他的碩士論文,題目是「冷戰時期美國的音樂外交」。這是一個學院裡從來沒人想到過的題目,也大概只有對音樂著迷若此,才可能寫出這種論文。這樣的討論牽強嗎?或許。但當今年二月紐約愛樂首次造訪北韓演出時,元溥再度接到來自學校教授的電郵,因為他可是少數能分析「音樂外交」的專家。太可愛了,也太超過了。

  或許一切都是註定。從國際關係到音樂學,繞了這麼大一圈,元溥始終沒有離開音樂。但也因為繞了這麼大一圈,他走過比別人豐富的路,看到不一樣的風景,當他把心得寫成文章,這些作品也就顯得獨一無二。

  不過雖然元溥是公認地勤奮,稿約不斷,但這邊可以公開洩露的,是他其實並不如大家所想得認真,甚至還曾「一稿兩用」:他在《聯副》的〈法律人與音樂夢〉,原作其實是寫給我的一封信,除了回報我的推薦函,更細數和法律有關的音樂家以及他們的作品。但我自然樂意見到他能把文章和更多人分享,現在也把這美好的紀念收入《樂來樂想》。

至於元溥下一步還會寫些什麼,音樂又能與什麼有關,就讓我們一起期待吧!

陳長文
理律法律事務所執行合夥人兼執行長、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會長





* 讀者評鑑等級:

5顆星
* 推薦人數:1,共有1位網友寫書評。
*

我要寫書評

1.
飛天馬
/ 台灣台北
2008.10.02看飛天馬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5顆星

  張懸的哥哥焦元溥是今年世界唯一申請到大英帝國獎學金的亞洲人(全世界只有錄取三名,教授也可以申請這個獎學金)。他鑽研音樂領域已經有二十多年,但他比張懸大不了多少,今年三十歲。元溥在國小三年級開始在復興廣播電台就邊學邊教小朋友認識古典音樂,後來在台大法言當總編輯開始陸續出了幾十萬字有關國內外音樂的趣事;他的好朋友除了一些廣播名人之外,大部分是鋼琴怪傑或是瑪丹娜熟識的樂壇好手,焦元溥目前仍在英國繼續深造博士學位,準備將來回國教授音樂。

  曾經是古文朗誦第一名的元溥,永遠相信自己妹妹同樣有這麼棒的實力,張懸做到了!也讓台灣所有的聽眾和觀眾見識到張懸音樂的執著與能力,因此大家對張懸特別有好感;焦元溥是張懸最尊敬的兄長,哥哥從英國長途電話鼓勵妹妹新專輯的時候,張懸還激動落淚,由此可見兄妹情深呢!對於古典音樂成精的元溥也肯定妹妹,逢人就說:把來電答鈴改成張懸音樂吧?!

  這本書除了元溥專業的音樂知識之外,特別請張懸和懸妹來製作封面和裡面特別的美編。從裸體到貓的Party,從焦家生活點滴到澎湃洶湧的音樂狂想;相信喜愛音樂的人都不能錯過這一本古典與現代空間的世紀對談,更隨著音樂人幻想的奇妙情境讓您得靈感,創作更多詠嘆季節與社會變遷的詩詞散文。





其 他 著 作
1. 遊藝黑白(上):世界鋼琴家訪問錄
2. 遊藝黑白(下):世界鋼琴家訪問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