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 定價93.00元
  • 8 折優惠:HK$74.4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天真的人類學家 小泥屋筆記

天真的人類學家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6571145
何穎怡
商周出版
2008年8月10日
87.00  元
HK$ 73.95  







* 叢書系列:普羅米修斯系列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4.8*21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普羅米修斯系列


社會科學 > 文化研究 > 文化人類學















  當奈吉爾.巴利進入北喀麥隆叢林,讀者便跟著這位歐漢南(Redmond O’Hanlon,《泰晤士報》自然史編輯,知名探險文學作家)譽為「最具可讀性的人類學家」深入一趟最有趣、最具啟發性的旅程。

  作者碰到走私啤酒的警察局長,也遇見熱心的德國人企圖播放避孕影片給愛做正經、生育力低落的多瓦悠部族看……,這些際遇都好笑極了。但本書不只如此。作者融合專業知識與慈悲心,以幽默辛辣兼具的筆法清楚勾勒非洲傳統遇上現代世界的種種。

作者簡介

奈吉爾.巴利(Nigel Barley)

  牛津大學人類學博士,前大英博物館民族誌學組附屬人類博物館(Museum of Mankind of the Ethnography Department of the British Museum)館長。著有《Ceremony》,《Not a Hazardous Sport》,《The Duke of Puddle Dock》,《Grave Matters》、《Rogue Raider》等書,並為Channel 4電視台編寫、主持『Native Land』影集。兩度入圍Travelex年度寫作獎。2002年獲得FPA旅行寫作獎。

譯者簡介

何穎怡

  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比較婦女學研究。曾任職聯合報系記者編輯與編譯、水晶唱片創意總監、台北之音與愛樂廣播電台主持人,目前是商周出版選書顧問,並專職翻譯。著有《風中的蘆葦》、《女人在唱歌》。翻譯作品有《嘻哈美國》、《嘻哈黑話字典》、《搖滾神話學》、《乳房的歷史》、《太太的歷史》、《在美國》、《阿姆斯特丹》、《天真的人類學家之重返多瓦悠蘭》、《西蒙波娃美國紀行》、《安妮強的烈焰青春》、《冬日將盡》、《第四級病毒》、《第五個孩子》等。





* 讀者評鑑等級:

5顆星
* 推薦人數:1,共有1位網友寫書評。
*

我要寫書評

1.
黃國華
/ 台灣台北
2009.12.20看黃國華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5顆星
人類學家?田野調查?前者讓人連想到美國印地安那瓊斯考古博士,率著大批武裝土著深入傳說中蘊藏著千年遺世寶藏的秘境,或是那中拿著放大鏡模樣比阿宅還要阿宅的書呆子,無意間闖進某個部落的死亡禁區而揭發了一件不為人知的大陰謀或世紀的大機密。而田野調查更是被台灣的「偽」股票大師拿去當成股票的神秘圖騰儀式。

本書作者奈吉爾巴利遠赴非洲喀麥隆某個不見經傳的「多瓦悠」部落去從事人類學上的田野調查,然而本書卻沒有深奧的學術用語,沒有那些讓人昏睡的「研究方法」,沒有晦澀難懂的人類學理論,這本田野工作的通俗作品紀錄了一個天真的人類學家,初次進入非洲喀麥隆某個不知名村落,進行田野研究的過程。巴利博士並沒有帶著「歐洲菁英知識份子」的傲慢,也沒有那股高高在上白種人對第三世界或原始部落的「征服與鄙視」感;反倒是巴利博士以本書的書名 "The Innocent Anthropologist : Notes from a Mud Hunt",用了 Innocent (天真的) 來自嘲所謂的學識淵博的人類學家。

整本書仿佛一個天真無知的觀光客,碰到的會是老想敲竹槓的計程車司機,一看見白人就湧上來推銷女人的皮條客,老想從你身上挖出一些錢的當地土著以及搞不清楚割禮到底什麼時候會舉行的酋長和一道道滿是官僚程序的政府申請文件上面。

本書比不上人類學大師李維史陀的憂天憫人的經驗,卻有著讓人類學更加平易近人的親和力;相較於卡普欽斯基關於俄羅斯的無情控訴,本書有著對原始部落的客觀角度;相對於奧罕帕慕克的土耳其之深沉呢喃,本書卻有著另人哭笑不得的反諷與自潮;相對於奈波爾的印度之失望尋根,本書作者卻和多瓦悠人打成一片,即便回到文明世界都久久不能自己;相較於傑克.凱魯亞克在「旅途上」的失落吶喊,本書從田野調查中習得不同文化與價值觀之間的融合;相較於俗人如我輩之吃喝玩樂觀光客,這樣的特殊「旅程」是多數人窮及一生都無法成行。

巴利博士將他的經歷真實的紀錄下來,令讀者可以從他的文字裡看到他反諷一些文明社會,也藉由與多瓦悠人與其部落之間好玩又有趣(作者在當下肯定覺得很痛苦)的溝通,也自省到人類的文明進化過程中,我們所接受的所謂文明到底有沒有價值呢?那為何同樣是地球的人類,不同族群不同人種為何會發展出許多截然不同的思想邏輯呢?譬如說多瓦悠人對「時間」的流逝幾乎只是一種抽象的概念,我們如此的「分秒必爭」到底有沒有違反人類自然天性呢?譬如多瓦悠人沒有「假設性」的概念,這是否也對照出文明的價值,充滿著許多「創造性的自尋苦惱」呢?

從踏進非洲的那一刻起,和那些現代生活與原始部落觀念糾結不清的機場官員辦手續開始,作者漸漸地落入原始世界生活,也漸漸迷失自己的文化認知,最終竟然適應且融入原始部落生活,甚至因而無法適應返回英國之後的現代生活,聰明的學者變得天真(但不浪漫),生活不再複雜,在餐聽看到菜單無法決定吃什麼,因為在非洲吃飯根本是果腹,不必做選擇(也無從選擇),所以他也因而喪失了做決定的能力!

本書的精采處在於「開放」不帶成見,真正接觸到多瓦悠人的巴利發現,土著並不像傳說中的那樣天真而純樸,其實也不很擅長如何與大自然和平共存,也沒有那種被神秘化的深刻生態智慧。巴利遇見的土著們,有些經常對他亂開玩笑、有些說話前後矛盾、有些人老愛佔他便宜、甚至有人怪他的研究工具中為什麼沒有獵槍,方便多打一些獵物……。反而舉凡那些觀光客會遇上的光怪陸離,人類學家都無法避免。

譬如本書提到巴利博士踏出教會門口,訝然發現屋外擠滿自信期待的非洲人臉孔,準備和他一起上路並搶著擔任他的田野調查之助理工作。在非洲,此類消息究竟如何散佈,始終是神秘的謎。西方人永遠無法理解他的一舉一動如何被密切注意。本書提到了歐洲與非洲的想法大大不同,根據當地標準,一輛車坐6個人,根本是空車,如果你堅稱塞不下了,會被斥為胡說八道,當巴利博士擺出堅定態度成功拒絕塞進更多人後,卻發現他們拉出妥善藏匿的各式行李,統統以隨身攜帶、內胎割成的橡皮繩綁在車頂上。

本書提到:『多瓦悠人為了保護自己,對外邦人總是盡量的混淆、愚弄他們。而且他們的思考模式和說話方式,也讓作者花了一番心血和功力才搞懂。接著,還要想辦法打進他們的生活圈裡。顯然,只和他們的男人聊著牛隻和小米是不夠的,參與他們的祭典也不會有多大的效果,沒有任何一個多瓦悠人會理會『天真的人類學家所提的蠢笨問題』。一語道破歐美白種人在非洲的「自以為是地倍受注目」

本書有許多很棒的對話:
作者問多瓦悠人:「你為啥這樣做?」
「因為他是好的」
「為什麼它是好的?」
「因為祖先要我們這麼做。」。作者狡猾問道:「祖先為什麼要你這麼做?」
「因為他是好的」

多瓦悠人總是描述事情應有的狀態,而不是現有的狀態
「誰是慶典的主辦人?」
「那個頭戴豬毛的男人」
「我沒看到頭戴豬毛的男人」
「他今天沒戴」

作者無法確定我與多瓦悠人的溝通問題出在語言,還是有其他原因(許多文獻都提到原始民族無法理解假設性問題)。
譬如作者說:
「假設你有個姊妹,她嫁給某人,你會稱呼他為….?」
「我沒有姊妹」
「我知道。但是假設你有....」
「但是我沒有,我只有四個兄弟」

閱讀本書了得到引人發噱的過程,不論是視野上、邏輯上都產生了許多不一樣的思考層次,可以藉本書的描寫窺得人類學的研究重點,如祭典、圖騰、性壓制與性解放、與神秘力量的溝通、社會階層…等,也可以看到兩個處於不同文明進程的族群間的不適應與共同點;更重要的是,本書相當易懂且具有高度趣味性,讀者可以把她當成小說,把她當成報導文學,也可以把她當成另類遊記,無疑地,這本書給了我個人相當豐盛愉悅與輕鬆的閱讀經驗。





其 他 著 作
1. 貧民窟宅男的世界末日:奧斯卡.哇塞短暫奇妙的一生
2. 第四級病毒
3. 裸體午餐
4. 男孩吶喊自由鳥:搖滾樂的奇想故事
5. 搖滾神話學:性、神祇、搖滾樂
6. 第四級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