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定價99.00元
8
折優惠:
HK$79.2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德國-帝國春秋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6830280
大國崛起系列叢書編輯出版委員會
青林
2007年7月02日
100.00 元
HK$ 85
詳
細
資
料
* 叢書系列:大國崛起系列
* 規格:平裝 / 192頁 / 16.5*24 cm / 普級 / 全彩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大國崛起系列
分
類
[ 尚未分類 ]
同
類
書
推
薦
內
容
簡
介
當歐洲各國紛紛建立民族國家之際,歐洲大陸中部的一片國土,始終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對分裂有著痛苦記憶的德意志人,在思索中呼喚著一個統一的國家。
通過不懈努力,經濟學家李斯特提出通過經濟統一實現政治統一的方式得以實施。關稅同盟的建立,使貿易壁壘被打破,德意志經濟快速發展。
鐵血宰相俾斯麥則在歐洲列強環伺的夾縫中求生存,在外交上做足準備後,最終以三場對外戰爭,在1871年完成德國的統一。他遵循歐洲大國的均衡原則,為德國帶來了寶貴的和平空間。
一直以來高度重視教育、科技的德意志,迅速站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前沿,用三十多年的時間超過英國,成為歐洲第一,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但是,隨後德國卻很快持為兩次世界大戰的策源地。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再次分裂。通過對戰爭的深刻反省,德國最終以和平的方式完成了國家的再次統一。
特色
★突顯兩岸思考差異、強調台灣在地觀點
耗時近三年完成的「大國崛起」系列影集將精采內容編輯成八冊圖文書,青林國際出版公司將各書大道行思部分單獨抽出、獨立成冊,並邀請國內二十餘位學者專家適當地加入台灣觀點,以呈現台、中兩地的差異趣味,也提供給國內讀者對比兩地觀點的思考空間。
★ 全方位剖析世界強權形成要素
從各國教育、法律、政治、經濟等制度層面,呈現大國之所以興盛的因素與過程。考據、論理的功夫紮實,有別於目前坊間其他同類圖書,特偏重趣味而少見省思的編輯取向。
★兼具閱讀深度與廣度
有別於紀錄片濃縮重大事件始末,《大國崛起》系列圖文書著重完整鋪陳事件演變過程,從各方面深入分析大國從興盛到殞落的關鍵轉捩點,更具閱讀深度與參考廣度。完整收錄製作團隊幕後編輯過程與採訪素材,對於 DVD影集內容的豐富度與完整性有更完美的呈現。
★廣邀世界各國百餘位頂尖學者對談
深入訪談各國百餘位來自歷史學、經濟學、社會學、法學、國際關係等領域的頂尖學者,反映出各國學者對於該國崛起相關問題的思考,對了解各國現階段對世界歷史與現實的認知,非常具有參考價值。
重量推薦
政治、經濟、學術、媒體界重量級意見領袖聯名推薦
◎陸以正(前駐南非大使)
◎胡志強(現任台中市長)
◎陳信宏(中華經濟研究院國際經濟研究所所所長)
◎黃介正(淡大美研所所長)
◎莊淇銘(台北教育大學校長)
◎彭宗平(私立元智大學校長)
◎謝金河(財訊文化發行人/著名財經節目主持人)
◎楊照 (著名時事評論專家)
◎南方朔(文化評論專家)
◎唐湘龍(飛碟電台-飛碟早餐節目主持人)
◎金惟純(商業周刊發行人)
◎林載爵(聯經出版公司發行人兼總編輯)
目
錄
推薦序>>拋棄意識型態 從歷史探索世紀脈動/無任所大使陸以正
導讀>>逢甲大學土地管理系戴秀雄教授
楔子>>德意志?它在那??我找不到那塊地方!
一、初年/2
日爾曼,這個經常與「德意志」聯繫在一起的名詞,要比「德意志」出現得久遠得多。它的意思是「令人生畏的好戰之士」,而這一點在德意志的軀體中埋藏得很深、很久,在世界歷史的進程中一再表現出令人驚悚的特質。
二、君王/15
西元800年,耶誕節的晚上,羅馬聖彼得大教堂內燭光通明。當子夜的鐘聲響起,彌撒的莊嚴時刻來臨,一位身高6英尺3英寸的日爾曼大漢穿著古羅馬的紫色長袍,腰束金帶,面向祭壇下跪祈禱。
三、宗教/31
在中世紀,德意志的另一個綽號是「羅馬教宗的乳牛」,而教宗稱德意志為「順服之士」。因此,在整個歐洲,精神與物質、教會與世俗、國家與諸侯的重重矛盾都集中在德意志。那?,由誰來打破這一僵局呢?
四、分裂/39
1618年5月23日,在捷克的布拉格王宮?,突然出現了大批全副武裝的群眾,到處搜尋國王斐迪南,卻找不到,憤怒的人群將兩個國王的寵臣從20多公尺高的宮殿窗口扔了出去,這兩個傢夥掉到了王室的垃圾堆上,居然都保住了小命,一個昏了過去,一個傷了腿。
五、戰鬥/59
1806年,一個矮個子的巨人帶著大批軍官來到柏林郊外。用馬鞭指著一座墓碑對部下說:「要是他還活著,我們就不可能站在這?了。」說話的人是拿破崙,而墓碑的主人是腓特烈大帝。
六、拯救/77
1806年10月 28日,一個小個子騎著馬通過柏林的凱旋門——勃蘭登堡門進入市區,身後跟著法國驃騎兵,柏林市民在恐懼之中向他歡呼:「皇帝萬歲!」拿破崙來了!
七、奮起/104
1817年10月18日,瓦特堡。象徵德意志民族主義運動的黑紅金三色旗幟飄揚,來自德意志15所大學的500多名大學生聯合會的會員在旗幟下會集……。
八、統一/116
1862年9月30日,一位在大學期間進行過27次決鬥的強硬男人走進普魯士議會發表了一段強硬的演說。「……當代的重大問題不是透過演說與多數人的決議所能解決……,而是要用鐵和血。」他因這段話而被稱為「鐵血宰相」俾斯麥。
九、沉淪/133
面對中歐興起的龐然大物,歐洲極為不安。有人說:「歐洲失去了一位主婦,得到一位主人。」但已沒有那個國家敢輕易招惹德國,人們在不安中注視著德國,看這艘「橫衝直撞的鐵甲艦」會走向何方?
十、尋找/148
1946年,邱吉爾在美國富爾頓發表演說,說:「從波羅的海的什切青到亞得里亞海的里雅斯特,已經布下了一道橫貫歐洲大陸的鐵幕……。」
這道鐵幕把德國生生撕裂,1949年,鐵幕兩邊分別成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即西德和東德。德國再度分裂!
電視紀錄片腳本>>第二集:帝國春秋/180
序
逢甲大學 土地管理系教授/戴秀雄
是種因緣,選擇了雷根斯堡這個多瑙河畔的小城唸書,也因這個因緣住在活生生的德國兩千年歷史中。信步走過凱爾特人遺跡,羅馬城門與神聖羅馬帝國的常設議會,或是隔著河看到仿帕特嫩神殿建築的華哈拉,這種氛圍都不禁讓人湧起一股衝動,要一探歷史上的究竟。因此,花了許多工夫去看從前在台灣從未好好用心過的西洋上、中古史。從而,德國史的閱讀逐漸成為個人長期的興趣。還記得返台打包之際,又匆匆採購一批這些讓我『不務正業』的『閒書』,今日想來也常讓自己不禁莞爾。
想來,當時急著在回來前補這些書多少是因為台灣出版業相關書籍較無系統,尤其較為深入的題材,對業餘讀史者來說並不容易取得。因此,做為業餘的讀史者,像這一本書這樣通俗易懂的德國史入門書就會有著高度的期待。不過,當著手撰寫這篇導讀時,感覺卻是極為複雜的。大抵這種複雜的感覺來自於,一方面這是一本用心製作的通俗德國史讀本,讓人不禁想要推薦,可是另一方面卻又因為內容上的問題讓人不得不懷有疑慮。
其實就一本通俗的德國史讀本來說,本書內容或許因為與電視影集同步企畫製作,口語化的文字娓娓道來,讓人可以行雲流水地在眨眼間過眼德意志兩千年的風起雲湧。也由於主線以人物導引,將史事與人物交融,使讀者得以藉由本書的導引,在德國史的閱讀歷程中同時認識查理曼、貝多芬、俾斯麥等歷史巨人的片泥鴻爪,也填補了許多國高中西洋史教材上所欠缺的細節。衡諸坊間關於西洋史(含分國史)的讀本中,可說在閱讀的樂趣及知識的提供上,就對德國史有興趣的一般讀者而言,幾乎可說是最佳最入門讀本。甚至,對於正要去德國旅遊或留學的人,也是用來做事前準備以及提升旅遊深度的絕佳參考。
無可否認地,本圖文書的製作,足以讓人清楚看到製作群在面對陌生素材上投注的力量與用心,書中不少片段有著超越刻板史籍的人物與情節描繪,例如腓特烈大帝 與威廉二世父子間的事蹟,威廉三世面對拿破崙夫婦的情節,都是生動精彩的說故事風,彷彿在沏茶談笑間,已把驚濤駭浪輕輕帶去,卻又交代清楚。至於書中也針對德國近代以來最引以為傲的教育,尤其是大學教育部分,在原書八十頁以後以相當篇幅詳細敘說,此亦頗令人驚豔之處。老實說,這和台灣媒體在處理類似題材時的投入、努力程度、深度與國際觀來比,是台灣媒體所遠遠不及的。但是,在閱讀的歷程中,個人也不能否認,會被本書內容的取材與敘述所干擾而引發疑慮。引發個人閱讀跟疑慮的原因在於,隱藏在淺顯易懂詞句下,其實本書對史實的敘述有相當部分的逸漏或不盡正確之處。
以瓦盧斯戰役(9 AD)來說,戰役產生的背景與情節,恐怕就現有史料來說就有予以釐清的價值;首先,姑且不論瓦盧斯是否驕奢淫逸,真正讓參與此戰役的諸族 (Cherusker, Brukterer, Batte 等,其實都屬於較小的部族,歷史重要性亦低)會起而對抗羅馬的因素,在史學研究上雖然迄今仍有爭議 ,一般認為應該是出自瓦盧斯被派任到日耳曼區真正任務本身,也就是將羅馬的政經、法律制度的移植,尤其是稅賦移植到日耳曼區,以做為日爾曼區行省化的準備工作,引發了Arminius及一部分日耳曼部族反羅馬的動機。
故事另一位主角Arminius名字也不是如書中所述的海爾曼(Hermann),Arminius這個名字是拉丁文,他的日耳曼原名不詳,為Cherusker族的貴族,19世紀初德意志地區都在致力於脫離拿破崙的異邦統治,民族主義及國家意識高漲之際,才覺得這名字太羅馬而以Heer-Man(軍隊-人)諧音取了這個名字,並且透過各種方式,包含戲劇 、雕塑將Arminius捧成了德意志的民族國家獨立象徵。依照當時羅馬對其征服區各族及尾巴國的處理方式,Arminius與其弟Flavus都是自小被送到羅馬並在那裡受教育與成長,以至於終究能夠取得羅馬公民權,並且熟知羅馬軍作戰之方式及戰術等等。事實上羅馬的此一措施誠為高招,因為此舉同時獲得潛在反抗者的未來領導階層做為人質外,更能透過將這些人質的羅馬化,使之產生對羅馬在政治上及文化上感情與認同,當這些人質日後返鄉後,對於故鄉的政經、文化的羅馬化及親羅馬化都貢獻菲淺。這種措施的成果在長遠來看,其所產生的影響是不可小覤的,以Arminius之弟Flavus來說,與其兄兩人立場各異,因其認同羅馬的政經制度,後來在16A.D.隨Tiberius與Germanicus所率領之羅馬軍反擊日耳曼地區時,便與其兄發生兄弟兵戎相見的情形。至於對羅馬文化與政治上的認同與崇敬,在Arminius兄弟之後的時代實仍持續發酵,這也是可以用來解釋為何德意志歷代國王對於教皇加冕所得的頭銜,也就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這個空頭虛名,會如此重視,正因為這個頭銜在名義上代表著羅馬的傳承;進而,歷代國王往往也為此虛名,格外重視,花了許多時間、人力與物力在義大利問題的處理上,而歷代教皇也頗懂得利用此點,讓國王的軍隊替教皇(教廷)提供軍事『服務』。從這一點來說,書中對於為何歷代諸王老是放著統一大業不顧,一個勁往義大利跑的特殊現象,就有一廂情願地以既設的期待統一國家立場來看歷史現象,卻忽略了躲在現象背後文化、社會因素的影響。
類似情形也發生在對普魯士的崛起的描述上。按普魯士的崛起因素,原書從五十九頁起花了大量篇幅介紹了關鍵性幾位君主的整軍經武,但重點過於集中在財政與治軍上,對於支撐普魯士國力發生根本異變的人口結構改變,卻只在第六十一頁用了短短一段交代,那就是法王路易十四廢除南特詔書後,普魯士接收了大量新教徒。這些移入德國的新教徒所帶來的並不是單純技術與資本,其實更重要的是人才與知識;新教徒中不乏教師、金融及軍事從事者,他們一方面帶入物質面的資金與技術,卻同時改變了『軟體面』的普魯士,尤其是柏林的人口結構;他們帶來了新觀念與知識,等於在教育上引發了普魯士既有社會的觀念與知識革命,使普魯士政經、軍事的改革具有真正以當時來說『現代化』的可能性,並在金融、法制、財政方面在短時間內大幅成長。因此,我們毋寧可以如此質疑,即使當時普魯士王室再怎麼節儉,普魯士整體國力如何可能在短時間內,以原本普魯士的人口的教育水準與工業技術水準來看,光靠整頓軍備與財政節流,就可以提升到歐洲一等強國之列?所以,簡單地講,本書的敘述仍然是過度注意政治領導,卻忽略了社會層面的改變往往帶來更重大、深層的改變。這種聚焦點於政治領導,甚至是英雄式人物在歷史上的影響,忽略足以支撐歷史現象出現的其他因素,以個人之見,是閱讀本書時必須注意之處。
由前所提及的瓦盧斯戰役的敘述中,其實可以看到本書的另一個值得注意之處,那就是資料精度的問題。瓦盧斯戰役之發生地點依照羅馬方之記載叫做Teutoburger Wald(saltus Teutoburgiensis),確實符合書中翻譯之名稱,但其真實地點一直都有爭論。1875年在今日的Teutoburger Wald豎立海爾曼紀念像(Hermanndenkmal),並將該地取名為上述名稱,已有認定該地即為當年戰地的意味。但1987年以後的考古成果卻將戰役地點確認在西方八十公里外的Kalkriese,目前已經建立博物館,而這部分書中卻對古今地名交代含混不清。類似情形在談查理曼大帝及其後法蘭克王國的發展也曾出現。
按查理曼三子分家,乃嫡系之次子聯合庶子瓜分已經繼位為王的長子國土,而長子羅泰爾(Lothar)之領土其實仍分佈於今日荷比盧一線萊茵河西岸至北義大利的狹長南北走向,其中包含日後法德兩國為之爭戰不已的艾爾薩斯與洛林兩地,恐怕也很難如書中所說是今日義大利之前身,以地緣關係來看,羅泰爾的領地只怕與荷比盧更有關連。事實上自從薩克森王朝的海里希一世(Heinrich I,) 將東法蘭克王國改成德意志王國以後,要到了1257後德王才開始固定由七位選王侯決定,七個選王侯中有三位是大主教,其他四位則為世俗諸侯; 而在七選王侯中又以美茵茲(Mainz)大主教擁有投最後一票的權利。但是這七位呼風喚雨的選王侯只有在法蘭克福投票選出德意志王,以及同意德意志王加冕為帝的特權,至於教皇是否願意將國王加冕為皇帝,則另完全視(教皇)教廷而定,並不是每一任國王自動就可以成為神聖羅馬帝國 皇帝,因而這七位選王侯很明顯地不是『選帝侯』。若依照本書敘述之方式來看,則本書似將德意志王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混淆。
其實真正讓個人對此書(影集)內容深覺疑慮及遺憾之處,則是過度強調民族國家之觀察立場所導致選材上的偏頗,而這使得本書所描述下的德國史欠缺深度與立論的強度,反而失去了史書鑒往知來的參考價值。舉個例子來說,法蘭克王國已降的今日德國地區,在1871建立德意志帝國前真的是個國家嗎?還是只是地理上的名詞呢?恐怕在德國史研究上都是值得疑慮之處。即使薩克森王朝將東法蘭克王國改為德意志王國,但王國內存在薩克森、波西米亞與巴伐利亞等王國,所謂的德意志王事實上幾乎可說是德意志地區的名義上共主與虛銜罷了,上述的『轄下』各王國其實政治上,無論外交內政莫不獨立自主;而是否在當時德意志地區存在一種單一民族國家『德意志』的認同,恐怕在中古早期的卡洛林跟薩克森王朝時代來談,就有言之過早的情形,而整體國家或民族意識既不存在,又如何去談統一及分離意識,恐怕立論上就有點太過於以己度人了。
相對來說,近代德國統一歷程中迄今將奧地利割裂在外,以民族國家立場來說,在本書中只見對俾斯麥引領下統一各邦,建立德意志帝國豐功偉業的稱揚,對奧地利之情形反而未見置評,又如何能自圓其說;而今天德國境內法蘭肯 與巴伐利亞仍有主張獨立的聲音,並且可以公開提出論辯,甚至巴伐利亞與薩克森兩邦號為自由邦,因為該兩邦在加入聯邦德國之際,針對基本法未全盤接受,而有所保留。這些現象在在皆可構成一連串對民族國家觀念上的質疑,例如,同一民族是否有組成單一國家之必要?國家是什麼?國家應該如何組成?恐怕都是本書應該注意的立論前提,卻在書中無法獲得解答的。再者,本書針對德國1949年後聯邦德國的組成到統一的敘述篇幅,相對於其他部分委實偏少,而今日德國在法制、政經上的表現,往往卻又與戰後深切反省有關。以1949年之基本法而言,其基本精神確立了由尊重每個個人之人性尊嚴起始的價值觀,進而揚棄國家至上與民族至上的團體主義觀念,將聯邦德國由下而上組成,並形成今日支撐德國社會力的根源。然而這種價值觀實則遠自1848年的保羅教堂憲法(Paulskircheverfassung, 該教堂位於法蘭克福市中心)已現端倪,經過威瑪憲法帶入二十世紀德國,終於在戰後得能徹底實現,開花結果,可惜這一部分在書中卻未提及。另一個充斥書中的現象便是,在專家專訪中幾乎只談了費希特其人其事以及他的學說與影響。其實啟蒙運動以後,德國哲學家輩出,其中談國家論及法哲學者也不乏其人,其中費希特固然具有重要地位,但是為何反而不是多談德國觀念論最著名的康德、黑格爾,或是唯物論的馬克斯,甚或是費爾巴哈與韋伯呢?只因為費希特是如此重要的愛國主義者嗎?有趣的是,受訪者皆為費希特專家,難道德國學界不存在反對見解嗎?而長期分裂真的是德國國家積弱的原因嗎?分裂真的不好嗎?想一想,中古時期的德意志地區就空間規模來看,公爵國的規模其實原本足以獨立成國,荷蘭面積與台灣相若,與今日聯邦德國面積乃天壤之別,獨立於德意志之外有礙於荷蘭之存在價值嗎?荷蘭可曾因為國土太小及資源貧乏使荷蘭在國際社會上被邊緣化或不能立足嗎?奧地利不也如是嗎?試想,若1871年不由普魯士統一、建立德意志帝國,今天中歐小國林立,但每一個國家最小都有相近於荷蘭的規模與國力,是否真的比起統一來得不好?
以上僅僅提供讀者一點引證,在本書(節目)製作過程中,因為其所持的民族國家觀點,究竟可以逸失多少重要的現象、事實,甚至是偏頗地詮釋或評論歷史現象。由此觀之,在內容上,這是一本以國家為單位,同時以國家之考量為立場,所建構的德國簡史。正因為如此,隱藏在歷史興衰背後的解讀與評價也是透過締造、壯大民族國家的觀點來詮釋,因此也無妨說是一種民族主義與國家主義式的史觀。
針對史觀的問題,因為涉及人人皆可擁有自己的價值取向,個人不擬臧否他人的價值取向,只是認為在論證上過於單薄,不足以支撐貫穿全書內容的民族國家論點罷了。此外,個人倒是有個想法與讀者分享。想一想,如果Arminius不一口氣消滅羅馬三個軍團,迫使羅馬勢力退守萊茵、多瑙一線,對於當時居住在日耳曼區的人(蠻族)來說,羅馬化真的是比較不好嗎?會不會正因為這一戰,讓日耳曼各族的文明化推遲數百年之久?如此看來,歷史事件的解讀,有絕對的好壞或對錯嗎?以個人來看,Arminius沒錯,Flavus沒錯,甚至是企圖將日耳曼區羅馬化的羅馬人也沒錯,他們都是遵循著自己的想法與價值一路行去,價值是多元的,同一事實在不同價值觀下來看可能產生截然不同的評斷,而沒有人有資格告訴他人,只有他的價值觀才是唯一的正確,也沒有人有權利逼迫他接受自己的價值觀,這是我們該學會的。這種價值多元的開放特性正是立足於人性尊嚴上現代民主法治國家、社會的基礎,而尊重別人與己不同的價值觀更是我們該學會的。本書中所充斥的民族國家主義史觀,恐怕與現代民主法治國家的基本精神與價值便未盡相合。至於怎樣去看德國這兩千年來的滄海桑田,便留給讀者自己去看、去想了。
其實,現代德國最令我心折的部分,是在戰後以來社會整體所表現出來對人性尊嚴、自由、平等的堅持與強大的自我批判能力,而這卻是我對本書最失望的部分。記得在返國任教前,曾有德國國會議員及官員提出,德意志文化在德國社會是領導性文化(leitende Kultur, 英譯leading culture),結果引發不分左右派輿論一片撻伐之聲,為什麼?只因為在多元價值社會中,沒有任何階級、種族、族群可以公然宣稱自己的文化或價值比別人的更加優越、傑出,類此說法甚至可謂已經涉及文化歧視。2001-2002間有在德國待過相當時間的人可能對此事都會多少仍有記憶。透過這個現象,讀者不難發現今日德國在表面可見的經濟力外,究竟有什麼樣的深層社會面、精神面因素足供我們深思、參考。
做為一本初步瞭解德國史的讀本,這其實仍然是一本精心製作的好讀本,只是在閱讀過程很須要讀者以批判精神自己進行解讀,這樣的過程或許辛苦,但會讓讀者的腦中激發出另一種獨立思考的火花。若能如此,則無論讀者因這本書的閱讀經驗獲得何種心中結論,這本書的閱讀經驗就是無法以價值衡量的了。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