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那些動物告訴我的事:用科學角度透視動物的思想世界
定價127.00元
8
折優惠:
HK$101.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以身為度、如是我做:田野工作的教與學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8298224
謝國雄、高穎超、李慈穎、吳偉立、劉怡昀、劉惠純、鄭玉菁、葉虹靈、林文蘭等
群學
2007年3月01日
133.00 元
HK$ 119.7
詳
細
資
料
* 叢書系列:PS 內行選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416頁 / 17*23.4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PS 內行選書系列
分
類
社會科學
>
總論
同
類
書
推
薦
理想主義重建是否必要?如何可能?
香港志:香港參與國家改革開放志(一套2冊)
失控的轟炸:人道與人性的交戰,造就二戰最漫長的一夜 (含8頁珍貴歷史圖片)
進步的密碼:由社會發展的動態規律,解碼人類社會的終極奧義
超越天啟:疫病、全球化、人類世
內
容
簡
介
是否有不同的方式來教與學社會學?如何讓學生在實做中同時習得研究的技法與精湛的論點?如何培養學生提出兼具本地特色與理論意涵的問題?是否可能將社會學本身的信念融入社會學的教學之中?
田野工作者以自身當做探索社會生活的媒介,觸動其中的關鍵機制,這是以身為度。因此,田野工作不僅僅蒐集與創造資料,同時也切磋與創新理論、反省社會學知識的認識論、以及呈現各種生命情調相互激盪的存在論。在教學上,師生以各自的研究與經驗為例交流,也是以身為度。
本書提供八個田野工作的實例(一個老師, 七個學生)以及一篇對田野工作教學的考察與反省。這些實例採取了參與實作、參與觀察、深度訪談等技法,處理了資本主義的在地呈現、成人、成家、立業、上班、購物與飲食等課題。整本書兼具在地的觸感與理論的意涵,同時也呈現了學術與生命的交融,這是深刻與原創的學術研究的前提。
本書不只是在討論「田野工作」,同時也觸及了「如何做深刻的社會分析」。誠摯邀請你──敬愛的讀者──一起經歷這個生猛活潑、認真踏實、結合了個人傳記與集體關懷的台灣社會探險之旅。
編者簡介
謝國雄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合聘教授,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兼任教授。著有Boss Island: The Subcontracting Network and Micro-Entrepreneurship in Taiwan’s Development (1992)、《純勞動:台灣勞動體制諸論》(1997)、《茶鄉社會誌:工資、政府與整體社會範疇》(2003)等專書。十六年前剛開始教書時,嚴肅而沈重,最近有點喜感,是「喜感的正經」,目前朝學生期許的「正經的喜感」努力。
作者簡介
高穎超
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所碩士。
性喜挑戰自己、騎在藩籬上問為什麼?眉堵煞不愛攬鏡自照。
希望左手搞運動、右手寫論述。目前一腳踩進田野泥巴裡,樂此不疲……。
李慈穎
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生。努力逃出社會學的版圖,卻是為了實踐社會學的精神。
吳偉立
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班。認真做好每一件事情,就是改變世界的一種方式。
劉怡昀
清華大學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並不想成為誰的指南針,你該相信自己的方向感。 1976如是唱。社會學研究所碩士班。認真做好每一件事情,就是改變世界的一種方式。
劉惠純
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生。「學術之路,路迢迢,心慌慌」。不自詡成為出類拔萃的社會學者,只願當個誠實無慢的社會觀察者。所碩士班。認真做好每一件事情,就是改變世界的一種方式。
鄭玉菁
清華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耽溺影像與文字,信奉女性主義與社會學。
葉虹靈
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生。不認為自己是可以拯救地球的超人,但還是覺得應該做些事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林文蘭
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著有《生命商品化的社會基礎與運作機制:以戰後台灣人身保險業為例》、〈優惠或污名?台灣教育補助政策的社會分類效應〉。期許日後能以田野工作的精神和方法,從事更深刻而有意義的社會學研究。
目
錄
圖表目次
作者簡介
序言
第一部分 師說
第一章 以身為度、如是我做:田野工作的教與學 謝國雄
第二章 四位一體的田野工作:《茶鄉社會誌》的例子 謝國雄
第二部分 生說
第三章 做兵「轉大人」:田野邂逅的能與不能 高穎超
第四章 女同志成家路迢迢:如何深化提問 李慈穎
第五章 象牙塔的業務機密:參與實做與四位一體 吳偉立
第六章 是責任制,非責任制:如何確立現象 劉怡昀
第七章 解開空服員的黑盒子:轉化提問、深入訪問與分析編碼 劉惠純
第八章 田野客,遊社會:談如何發展概念與我的電視購物田野之旅 鄭玉菁
第九章 穿對鞋子進菜畦:反躬自省與田野工作 葉虹靈
第十章 以「田野」為師:打造一個群學協力網 林文蘭
跋 諸生
附錄 「田野工作:範例與實做」課程大綱
參考書目
索引
序
是否可以有不同的方式來教社會學?如何讓學生在實做中同時習得研究的技法與精湛的論點?如何讓學生學習提出兼具本地特色與理論意涵的問題?是否可以將社會學本身的信念融入社會學的教學之中?
本書的書名是《以身為度,如是我做:田野工作的教與學》。一方面,田野工作本身就是以身為度。以研究者自身當做探索被研究者生活世界的媒介,研究者的田野工作,觸動了台灣社會生活中的一些關鍵機制,從而「擾亂」了被研究者的生活。另一方面,教學本身就是以身為度。老師以自己的研究與經驗為例,是以身為度。學生以其研究與經驗為例,也是以身為度。
我們通常是透過具體的例子來學習。前輩學者的經典著作、授課的老師自身乃至於修習田野工作的學生,都是這樣的例子。具體的例子呈現出來的訊息是「如是我做」:我如何探究社會生活?我如何提問?我如何進入田野?我遭遇到什麼樣的困惑?我對研究有什麼樣的期待與質疑?研究對於「我做為一個人」有什麼樣的意義?本書的重點不在於最後的研究成果,而在於師生一起探究台灣社會生活的過程。教與學的過程,與最後的結果一樣重要。本書各章作者原本都猶豫是否要野人獻曝?基於「分享摸索的過程才能有效學習」的信念,我們最後都勇敢以本來面目見人。也請讀者留意:除了我自己的研究成果已經出版之外,其餘作者的研究都還在進行,因而還有無限的發展潛力。
本書包含了八個田野工作的實例(一個老師, 七個學生)以及一篇對田野工作的教學的考察與反省。這些實例分別處理了台灣社會生活的各個面向:資本主義的在地呈現、成人、成家、立業、上班、購物與飲食。採取的田野技法則包括了:參與實做、參與觀察、深度訪談等。整體看來,本書兼具了在地的觸感(因為探討的是在地的題材)與理論的意涵(因為學科的基本議題不時被提出來),也同時呈現了學術與生命的交融。從事深刻與原創的學術研究,必需同時培育深湛的學術涵養與注入自己的熱情與生命。
同學們的努力與成果,讓我引以為傲。誠如一位同學所指出的,進步是多面向的:田野技法逐漸純熟、理論思辯能力逐漸細緻、田野材料與理論思辯的糾結逐漸複雜、評論與回應能力逐漸增長、田野洗禮所帶來的歷練、彼此激勵所帶來的勇氣、反省自身所帶來的成長等。「青出於藍」讓我欣喜與惆悵交織,但「後繼有人」的感受,使得欣喜多過於惆悵。當老師最重要的使命,就是培養出超越自己的學生。跳開傳承、超越,我要誠摯地謝謝選修這門課的同學,因為你們,我才有機會做老師;因為有這一段師生因緣,我的生命因分享而豐收。
這本書不僅僅只是在討論「田野工作」而已,同時也觸及了「如何做深刻的社會分析」。誠摯邀請你—敬愛的讀者—一起經歷這個生猛活潑、認真踏實、結合了個人傳記與集體關懷的台灣社會探險之旅。
最後要感謝謝麗玲小姐,利用公餘之暇,義務替本書做完稿 (copy editing)的工作。
謝國雄 2005年9月
內
容
試
閱
* 讀者評鑑等級:
5顆星
* 推薦人數:2,共有2位網友寫書評。
*
我要寫書評
1.
Ethnography
/ 台灣台中
2007.05.20看Ethnography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5顆星
這本書想要一次囫圇吞棗讀完,老實說,是蠻困難的。
它不是一本小品文,
它需要進一步細細咀嚼,
我的經驗是:特別適合一個人在夜晚慢慢閱讀,
才能理解每位作者在田野工作實作方面的領悟。
而且它是一本蠻有組織性的出版品。
這在集結文稿的創作出版品方面的確較為少見。
本書的不同段落,
在從事研究的不同階段和心境下,
閱讀起來更有著不同的滋味。
而且也會有著差異化的閱讀撞擊。
有些書,值得一讀再讀。
「以身為度」大概就屬於這種類型的書籍吧!
此書值得推薦給社會科學或從事「質化」研究方法的學生。
你,真的是在從事「田野工作」嗎?
這本書相信對於從事質化研究的研究者來說,
會是一場有益身心的學術洗禮......
2.
洄瀾
/ 台灣台北
2007.03.26看洄瀾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5顆星
我認為這本書帶來了三種層次的新視野:
1.教學實踐作為一種公開的論述交流。
2.突破既有教科書的形式,開創實驗性與實作性的教科書寫作形式。
3.打開田野工作的黑箱,告訴我們經驗資料如何轉化和提煉為概念與知識積累。
田野工作不是只有逐字稿重點摘錄,針對社會實體進行再建構與抽繹,
才能忠實的立基於資料,以提出有學術意涵的創見。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