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成為賈伯斯:天才巨星的挫敗與孕成
定價217.00元
8
折優惠:
HK$173.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休閒研究─休閒觀與休閒專論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8248793
葉智魁
品度
2006年4月19日
450.00 元
HK$ 382.5
詳
細
資
料
* 叢書系列:休閒遊憩叢書
* 規格:平裝 / 192頁 / 19*26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休閒遊憩叢書
分
類
[ 尚未分類 ]
同
類
書
推
薦
內
容
簡
介
本書內容涵蓋了作者在中西方休閒觀上的論述成果,以及針對當代台灣社會休閒相關現象的探討與反思,除了讓我們對「休閒」能有較深入的認識外,也提醒我們,不妨以不同的視角來檢視台灣的休閒現象與休閒實踐。本書的出版,對台灣「休閒研究」這個新興的跨領域學門頗具意義,對於這個領域學術紮根的貢獻亦值得肯定。
作者簡介
葉智魁
*學歷
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 休閒研究博士
*經歷
2002/8~2005/7
國立東華大學運動與休閒學系 系主任
1999~2000
傅爾佈萊特學者(Fulbright Scholar)
1995/2~1998/1
靜宜大學觀光事業學系 系主任
*主要研究領域
休閒哲學
休閒行為
休閒社會學
消費文化
賭博合法化議題
目
錄
推薦序─陳
序
李序
自 序
第一部分 導論
1 休閒研究─新興的跨領域學門
壹、前言─「有錢有閒」卻停不下來的時代
貳、新興的跨領域學門─「休閒研究」
參、「休閒研究」─文本、意義、理解、與詮釋
一、文本、意義、理解、與詮釋
二、研究限制
2 「Leisure」與「休閒」─義涵之探索
壹、英文「Leisure」的義涵─學界的觀點
一、階級象徵
二、時間
三、活動
四、經驗狀態(古典休閒觀)
五、行動
貳、英文「Leisure」的義涵─字源之義涵探索
參、中文「休閒」的義涵─字源之義涵探索
肆、「Leisure」與「休閒」─人類的共同經驗
一、從「時間面向」看休閒
二、從「活動面向」看休閒
三、從「經驗面向」看休閒
第二部分 休閒觀
3 Aristotle的休閒觀之探析─兼論善、幸福、與休閒的關係
壹、前言
貳、西方休閒哲學的源頭思想─Schole
一、「Leisure」的淵源與義涵─Schole
二、Aristotle在著作中如何看待休閒
參、人生的終極目標─至善、幸福、與休閒
肆、幸福、德行、智慧、及冥思的義涵
一、幸福(eudaimonia)
二、德行(ar?te)
三、智慧(sophia)
四、冥思(theorein, theoria)
伍、休閒與幸福、德行、智慧、及冥思之間相互交織的關係
陸、結論
4 莊子的逍遙之道─道家的休閒智慧
壹、前言
貳、逍遙概念之可能淵源的探索與追溯
一、逍遙─形上淵源的探索
二、逍遙─語源的追溯
參、莊子的終極理想─逍遙遊
一、逍遙一詞的涵義在莊書脈絡中見端倪
二、逍遙之道─「無待」、「無己」、「忘」、「無用」
(一)無待
(二)無己
(三)忘
(四)無用
肆、結論─眾所嚮往之理想的生命境界與其可能的啟示
5 Aristotle與莊子之休閒觀的異同
壹、前言
貳、Aristotle與莊子之休閒觀的異同
參、休閒、逍遙、無用之用
肆、結論
6 Josef Pieper的休閒觀
壹、前言
貳、Josef Pieper與Leisure: The Basis of Culture
一、Josef Pieper
二、Leisure: The Basis of Culture
參、Pieper的休閒觀
一、關鍵用語的義涵
二、Pieper的休閒觀與相關概念的釐析
(一)文化、禮敬崇仰、與休閒
(二)工作、休閒、哲學、與德行
(三)休閒並非懶惰、放逸、或懶散
(四)格格不入的工作與休閒
肆、 Pieper的休閒觀之啟示
伍、結論─休閒宛若「人們精神上的屋前空地」
7 陶淵明的休閒情趣與休閒意境
壹、前言
貳、陶淵明的生平與思想
一、生平
二、思想
三、作品
四、評價
參、陶淵明之得以閒逸自如的因素
一、物質條件貧乏無礙於「閒」
二、豁達的生命態度─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
肆、陶淵明作品中呈現的休閒情趣與休閒意境
一、頌詠自然田園生活的閒適自在之樂(怡情山水、田園之樂)
二、出遊山間澤畔的怡然之樂(獨遊與共遊)
三、夏日居家生活之樂、日常生活情趣、以書琴為樂
四、共遊共飲之樂
五、把握生命及時行樂
六、人境合一、物我兩忘之樂
伍、結論─陶淵明的休閒情趣與休閒意境之當代意義
第三部分 休閒專論休閒專論
8 工作與休閒─提昇生活素質的反省
壹、前言
貳、工作與休閒對人的意義
一、工作對人的傳統意義
二、工作與現代人
三、休閒對人的傳統意義
四、休閒與現代人
參、工作與休閒─「活動」乎?「被動」乎?
肆、結論─工作、休閒、與生活素質之提昇
9 消費與休閒-另一種「台灣經驗」
壹、前言
貳、消費
參、台灣的消費文化
一、佔有的生存情態與消費
二、需求製造與疏離性的消費
肆、台灣的休閒文化
一、休閒的消費性
二、疏離性的休閒
伍、結論─另一種「台灣經驗」
10 女權與婦女休閒
壹、前言
貳、「女權」與「女性主義」簡介
參、女權與婦女休閒參與的障礙因子
一、照料他人的責任感
二、未被賦予休閒權利之感
三、健康與安全上的顧慮
肆、結論
11 發展的迷思與危機─文化產業與契機
壹、前言
貳、發展與生活素質之提昇
一、發展的障礙
二、生活素質的提昇
參、片面極化發展的危機
一、片面極化發展─「短暫商機」相對於「永續生機」
二、片面極化發展的代價 ─從「福爾摩莎」到「富而沒啥」
肆、文化產業與契機
一、文化產業與文化工業
二、文化產業體系下之文化與產業的關係
三、文化產業的推動
伍、結論
序
top
在台灣,「休閒」課題開始受到學術界的關注,約有四分之一世紀的時間,由於經濟成長、國民所得提高,使得國民在物質生活改善之餘,有更多的閒暇與經濟能力來追求精神層面的滿足,休閒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為提昇人們的休閒遊憩品質,並提供相關研究論述及交流的平台,本人於1988年結合許多熱心的產官學界人士成立了「中華民國戶外遊憩學會」。學會辦理過諸多先驅性之休閒研討會,如「休閒面面觀」、「休閒與教育」、「休閒與大眾文化」、「休閒與空間」等,並定期發行《戶外遊憩研究》季刊,作為相關研究成果發表的園地,該季刊於2004年被納入TSSCI正式名單,象徵「休閒研究」在台灣確已經成為一個被認可的學術領域。
個人欣見近年來越來越多年輕輩的優秀學者致力於這方面的研究,本書作者即是其中之一,葉博士將近年來關於中西方休閒觀的論述成果,以及針對當代台灣社會休閒相關現象的探討與反思、發表於戶外遊憩學會專集和《戶外遊憩研究》季刊的論文,重新彙整改寫成書。本書是國內第一本「休閒研究」的學術專著,除了讓我們對「休閒」能有較深入的認識外,也提醒我們,不妨以不同的視角來檢視台灣的休閒現象與休閒實踐。本書的出版,對台灣「休閒研究」這個新興的跨領域學門頗具意義,對於這個領域學術紮根的貢獻亦值得肯定。
學術研究原本就不是以眼前的功利、實用為出發點,如莊子所言:「知無用而始可與言用矣」,唯能體會「無用之用」者,才能夠與之談「用」,就如作者在書中所言:「無論是『休閒』或是『逍遙』,雖然表面上看似『無用』,實際上卻都是忙碌、煩躁、焦慮、緊張之現代人所迫切需要的清心劑」。或許,對休閒有深一層的認識,更能使我們的休閒實踐呼應生命的脈動,引領我們進入美好的「休閒境界」。
陳 昭 明
台灣大學森林系退休教授
中華民國戶外遊憩學會創會人
2006年1月
「休閒研究」這個新興的跨領域學門源於西方,探討休閒觀與休閒理論的學者多屬西方人,然其論述少有跨中、西文化的比較,本系葉智魁教授對中西方休閒哲學有高度興趣,自美學成歸國後,先後任教於靜宜大學與東華大學,從事教學、研究多年,對本土的休閒哲學與休閒社會學之知識建構投入相當多的心力。葉教授鑽研東西方休閒觀已有十幾年,對於代表西方休閒觀的先儒以及中國儒道二家之休閒義涵均有深入的涉獵,堪稱為台灣本土的休閒哲學先鋒。
本書乃葉教授過去十餘年來有關於中西休閒觀與休閒社會學之研究成果的精華,從這本著作中可以看出葉教授個人豐富的學養,並對於休閒理論有深刻的體驗。相信,對於從事休閒研究或對休閒哲學有興趣之人士,應可從本書獲得啟發,而此書的出版亦可算是休閒學術界的一件勝事,特此書序表達賀意。
劉 吉 川
東華大學運動與休閒學系主任
2006年1月
葉智魁教授將數年來撰寫的學術著作彙集成書,希望我能為本書寫序,我從無為人撰寫序文之經驗,然因葉君為我多年的好友兼休閒研究之同好,故不揣淺陋,贅筆試之。
休閒研究含括的範疇極為廣泛,因此不同的學者也會發展出相異的研究取向,而影響研究取向的因素,除了學者本身之人格特質與學術興趣外,更不能忽略大環境的制約與互動關係。就個人粗淺的觀察,台灣休閒研究學界大致是以量化研究為主導,對於基本理論的建構較少著力;許多研究引用了諸多國外零星的理論,但對其在本土運用上的適宜性卻罕見反省;或過度考量休閒的實用與功利性,卻忽略了休閒在生命中或文化上所具有的重要義涵。
處此大環境,吾友葉君似為異數,多年來以其恂恂君子的風範,盡其一介學者的本份,忠於其學術趣向,對於休閒理論的建構、東西方休閒哲學之闡釋、休閒與文化關係的探討、以及對現代社會休閒現象之批判等都有所論述,這樣的研究取向,除了甚有助於為休閒研究的學理奠基、架構東西文化交流的橋樑、提昇休閒的文化義涵,對於汲汲營營的當代社會亦可帶來一些啟發。
葉君學術探索的領域頗為廣泛,對於書中所涉及之主題,已披荊斬棘整理出一片豐沃的園地,後學者可於此再行深耕拓土,假以時日,台灣的休閒研究將能開創出一番光景。是為序。
李 明 宗
2006年1月
由於經濟蓬勃發展、國民所得普遍提高、以及高度自動化生產效率的結果,使得大多數人民的物質生活早已不虞匱乏,休閒時間也日益增加,加上近年來經過一些有識之士、政府相關單位等的相繼呼籲,休閒已逐漸受到社會大眾的重視,與休閒相關的研究也正方興未艾。
近年來,「休閒」在台灣已與食、衣、住、行、育、樂等各方面緊密地結合:在吃方面,「休閒餐廳」方興未艾、「休閒食品」店到處林立,除了正餐之外,有各形各色的餐廳、休閒食品、飲料可滿足人們的口腹之欲;在衣方面,「休閒服飾」本身已成為解放與品味的象徵;在住方面,「休閒空間」、「休閒設施」非但備受重視,更成為建築商規劃設計時所不容忽視、行銷時所刻意強調的重點;在行方面,強調休閒功能的「複合式轎車」或「休旅車」亦已在四處奔馳;在育方面,「休閒教育」也已逐漸成為受到各方關切的主題,近年來職校及專上之與休閒相關的科系所直持續在增加;在樂方面,非但地方與中央政府投資大量經費開發建設休閒、觀光、與遊憩等設施,民間遊樂區、休閒旅館、休閒渡假區也如雨後春筍般相繼設立。此外,似乎任何東西只要套上「休閒」兩字便會變得有賣點。
似乎,「休閒」兩字在台灣已到了被濫用的程度了,因此也難怪無論是大眾媒體也好、或是小眾媒體也罷,只要是聽得到的、看得到的便可發現「休閒」的影子,如:「休閒旅遊」、「休閒意識」、「休閒品味」、「休閒生活」、「休閒中心」、「休閒廣場」、「休閒產業」、「休閒農業」、「休閒漁業」、「休閒咖啡」、「休閒小站」、「休閒茶藝」、「休閒按摩」、「休閒理容院」、「休閒旅館」、「休閒KTV」、「休閒風潮」…等。顯然在台灣人的各個生活層面中,休閒皆已扮演著受到注意的角色。目前台灣雖已儼然成為「休閒」兩字無處不現之「有錢有閒」的社會,但無可諱言地,社會大眾仍然極端缺乏對休閒應有的認識。
值此之際,休閒似已成為一個你我不得不認真思考與面對的課題,而從事與休閒相關的研究自然就有其必要性。就如加藤秀俊所言:「休閒並非膚淺的娛樂,休閒是『人類如何生存下去』這種基礎哲學的問題。」然而,因為休閒本身既沒有實用價值,又不具功利效益,即或是它一再地被強調著具有許多不容忽視的正向功能(譬如:提昇工作效率、紓解身心壓力、激發創造力、擴大生活視野、有益自我成長、促進自我實現等),但是由於這些功能相對而言比較抽象、不具體,極難予以量化或評估,所以在現今高度講求效率的情況下,對這些「無影無形」的功能不免會存疑,甚至因而認為休閒「無用」,因此也難怪鮮有人會認真去思考、面對這個「人類如何生存下去」課題。姑且不論休閒究竟是「無用」還是「有用」,要想能夠進一步瞭解現代人以及現代社會,實應對休閒有較深一層的認識—亦即「休閒研究」應值得我們投注更多的心力。
2006年1月 于 東華大學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