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合肥四姐妹

合肥四姐妹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1343570
鄭至慧/譯
時報出版
2005年8月22日
320.00  元
HK$ 272  







* 叢書系列:People
* 規格:平裝 / 344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People


文學小說 > 華文創作 > 小說















  張家四姐妹,指的是蘇州合肥張家。出身名門,曾祖張樹聲是晚清高官,父親張吉友是民初教育家,四姐妹則是第一批中國公學預科女生。她們是:大姐張元和(嫁崑曲名家顧傳玠),二姐張允和(嫁給語言學家周有光),三姐張兆和,四妹張充和(嫁德裔美籍漢學家傅漢思)。前面三個姐妹,嫁的都是當時社會名流。而三姐張兆和,因為沈從文的追求,名聲最響。

  在中國近代史上知名程度僅次於宋家三姐妹,這四位女子分別於1907~1914年出生,見證了時代的劇變以及中國傳統仕宦階級進入現代後的改變。本書從1860年太平天國之亂寫起,一直寫到革命後20世紀的中國面貌,藉著四位女子充滿詩文藝術的生活,穿插她們的日記、信件與訪談,串綴出個人歷史在大歷史中的面貌。

作者簡介

金安平(Annping Chin)

  1950年出生於台灣,1962年隨家人移民美國維吉尼亞州的瑞奇蒙(Richmond)。後於哥倫比亞大學取得東亞研究所博士學位,並與其夫婿史景遷合著有The Chinese Century: A Photographic History of the Last Hundred Years。現任教於耶魯大學歷史系。

譯者簡介

鄭至慧

  文字工作者。譯有《夢迴藻海》、《瓶中美人》、《白色旅店》等書,著有《菜場門口遇見馬》、《她鄉女紀》。



致謝 5
張家家族成員一覽 7
序言 11
第一章 婚禮 001
第二章 生育 009
第三章 擇木而棲 017
第四章 合肥精神 024
第五章 祖母 039
第六章 母親 060
第七章 父親 073
第八章 興學 101
第九章 保母列傳 115
第十章 元和 129
第十一章 允和 160
第十二章 兆和 193
第十三章 充和 256
關於資料來源 287
註釋 288
參考書目 311



  本書寫的是中國的四個姊妹及她們家的事。張家這四姊妹是一九0七到一九一四年間出生的,如今都還健在。透過她們的共同回憶,舊社會的風土人情與箇中人物得以重現。一八六0年代,中國內亂已久,戰禍酷烈,張家姊妹的曾祖父襄助官兵平定太平叛軍,因此名利雙收,張家就此發跡,在地方上備受敬重。本書從他在十九世紀的經歷寫起,以他四個曾孫女的世紀反思告終──在這段期間,社會習俗與個人所期望的事歷經巨變,外戰、內戰頻頻,還有些事是儘管人生無常依然長存的。

  開始撰寫本書純屬偶然。某日,在張家姊妹中居幼的充和來舍下吃飯。在此之前,我見過她幾次;她和她丈夫傅漢思都是我先生的老師,那是一九六0年代景遷在耶魯大學讀書時的事。我很敬重她,也有點怕她。充和學問淵博是出了名的,她對藝術、書法、中國戲曲史的見解無人不服,遇到考證校釋的問題,不論是要解讀畫上的題跋、斷定其年代,或解釋古詩中的典故、辨識十八世紀某奏摺上皇帝的手跡,大家也都來請她幫忙。她住在新港 (New Haven) 北邊,老一輩的學者若途經新英格蘭地區,通常會在此駐足,登門拜訪。較年輕的學人從小受新式教育,讀過的《詩經》篇章屈指可數,所涉獵的漢代史書也只限於十數篇列傳,眼看前輩學者對她如此推重,自是肅然起敬──我們實在太過淺薄,無法領略她的博大精深。

  那天晚上氣氛特別歡暢。我母親也在座,我們還吃了魚,要不就是蝦。這種種因素加在一起,使充和打開話匣子,說起她叔祖母的故事來。充和才八個月大,就過繼給這位叔祖母了。她是位持齋的在家居士,常常叫僕人去市場買活魚活蝦,到然後河裡去放生。當地餐廳的廚師一見到這些僕人出現在河邊,就準備好籃子與漁網,隔著一段距離守候,過一會兒,魚蝦就成了他們的盤中物。充和的故事說來動聽,但我猜只有她丈夫和我聽了個八九不離十。我先生只聽得懂標準中文,我母親耳朵不好。充和的中文帶著合肥腔,而且嗓音低柔。

  此後數月,我去拜訪了充和幾次。我們相處得很自在。我喜歡聽她說話,她經常妙語如珠,語帶雙關,解讀起來樂趣無窮。有時我瞠目以對,她似乎覺得把一句妙語、一個對子的妙處講給我聽,也很有意思。我們的友誼就這樣開始了。但後來我怎麼會起意寫她家的事呢?我老早就知道自己只要閱讀兩千餘年前中國思想家的作品,或加以論述,就心滿意足了,何必為一個當代家族寫史呢?

  我知道,起初我想了解的是充和求學的過程──她的學習方式既靈活又嚴謹,使她脫穎而出。早自孔子的時代開始,學人與思想家就不遺餘力地表述他們對學問的熱愛,唯恐所學有所不足。他們各抒己見,爭論人為什麼要求學、如何學習,以及求學是否有步驟可循。他們撰述專著來闡述這些問題,並命弟子記錄其言論。我從讀研究所時開始,就對「學」這個主題深感興趣。與充和在一起,我可以問她許多我一直想了解的問題:她的學問是怎麼得來的、又是怎麼開始的?是誰給了她機會?誰鼓勵過她?她的老師是哪些人?她的父母又是什麼樣的人?她的兄弟姊妹也都有高深的學養嗎?皇朝統治結束及一九二0、三0年代的思潮與政治,是否改變了中國人的學習方式?

  我還想多多了解充和的叔祖母。她守寡多年,深居簡出,每年頂多出外一兩次,為時又甚短,我不明白她怎樣持家、如何管理偌大的田產。為她效力的是誰?她又怎麼監督這些人?有人因為她守寡又沒有子嗣而占她便宜嗎?我還想了解她的樂善好施、她的執著──她深信要先為所愛竭盡所能,然後才任他們自求多福,聽其自然。後來我發現這也是充和父母的信念,由此,我終於了解了她三個姊姊的個性及生活軌道。

  充和的姊妹也引起了我的興趣。我一聽說她和我一樣有三個姊妹,就迫不及待地想去見見她們。充和告訴我,她父親帶家人從家鄉合肥移居上海,後來又遷到蘇州。叔祖母認養充和後,帶她回到合肥,此後她每年只有一兩次機會去探望手足,相聚的時間也不長;直到十六歲才回蘇州和他們同住。

  我先見到了充和的二姐和三姐,她倆都住在北京。那是一九九六年七月間的事,當天早晨十分悶熱,我花了不少時間,才找到允和住的後拐棒胡同。我從充和那兒當然已聽說了一些事,但我所遇見的允和卻完全不是我想像中的模樣。那時她剛出院回家。一個月前,心臟的老毛病幾乎要了她的命,但從她的言行舉止中完全看不出來。她聲如洪鐘,精神虎虎,說話帶著震音,滿肚子的張家舊事娓娓道來,連說帶演,重現舊日情懷。我從她那兒聽說了她父母、奶媽與保母及各色次要人物(在蘇州張家進進出出的親友、僕人、塾師等)的諸多事情。

   允和的妹妹兆和也來了。在允和身邊,兆和顯得羞怯,不擅言詞。姊妹中她最出名,因為她結婚的對象是大名鼎鼎的傑出小說家沈從文。世人對兆和感興趣,是因為沈從文隱約暗示他可能把婚姻生活中的若干場景寫入了小說。一九四九年,沈從文成為文藝迫害的靶子。中共評論家要求他創作符合共產主義理想的作品,他從此擱筆。一九八0年代獲得平反後,他的舊作再度面世,書店裡到處可見重新編選的版本,讀者對兆和的興趣也再度燃起。不過兆和看來沒什麼名人習氣,再加上有允和在場,就更被比下去了。她雖然也回答問題,偶爾還會跟姊姊彼此調笑,但大體上她甘心讓允和來主導談話。我想這是她們姊妹相處時一貫的模式。過午以後,允和不情不願地回房休息,兆和卻自願待下來跟我閒聊。就在允和午休的這段時間裡,兆和用心補充了許多關於她家和她自己的資料,但始終相當含蓄,稍形拘謹。後來我與這兩姊妹還分別會晤過好幾次,地點都在她們各自的住處,時間是一九九六年夏及次年。一九九七年,兆和顯得虛弱了些。允和則精力十足,一如既往,唯一不同之處,是她似乎很不願意讓我離開。我說下次再來,但彼此心裡當然都有數,這或許已是我們最後一次重晤了。

   見過這三姊妹以後,我才去拜訪大姊元和。那時她住在加州奧克蘭市(Oakland),我數度去那兒拜望她。後來她移居康州,我們再度晤面,目前她在此與女兒同住。元和活潑開朗一如允和,但在其他方面與允和恰巧相反。允和是個坦率、堅持己見的人,元和講了很多她們家的事,但不加褒貶,對自己的事也說得極少。她是四姊妹中最神秘的人物;透過她的姊妹,我才漸漸了解她。

  除了與張家姊妹及三名健在的兄弟長期晤談,我還有幸讀到允和一九八0年代的日記、弟弟宗和一九二0至三0年代的日記、兆和與丈夫四十年來的通信,以及兄弟姊妹們撰寫的文章,這些文章均發表於允和與兆和五年來合編的家庭刊物《水》。(我上次去北京以後,允和也出版了三本寫張家事的散文集,許多內容與她口述的資料和《水》中的文章重合。)這些材料構成本書的主幹,也啟迪我進而探討諸多相關主題,例如:他們老家合肥的歷史,曾祖張樹聲的功勳與志向,一九二0至三0年代上海的政治與文化,他們父親創辦的學校,民國時期的女子教育,日本佔領下的戰時中國,書法藝術,南方劇種崑曲的歷史。張家姊妹都有精深的崑曲根底及舞台經驗。

  本書前半部的主軸是張家的原鄉合肥,張家的祖先,守護四姊妹長大的人──包括她們的父母、保母,還有一位叔祖母,她認養充和後便成了充和的養祖母。她是位滿腹詩書、心智非凡的婦人,認識她的人都認為她的行為舉止謹守禮法,堪為楷模,就連僅聞其名的人也對她崇敬有加。張家四姊妹的母親也是這種人。她去世時,女兒和五個兒子都還小,但她在子女心目中始終完美無瑕,也是他們生命中的一個善靈。父親是位富有的地主,畢生並未締造豐功偉蹟,卻能用開闊的胸襟來審視世事。他讓子女充分享有受教育的機會,並慷慨解囊,用家產在蘇州創設了一所女校。

  家裡的保母大多是來自合肥鄉間的寡婦,喪夫後必須靠自己來養家。這些女人沒受過教育,但對現代制度與現代風尚卻自有定見。她們懂得情義,也遭遇過絕境,但還是懂得怎麼尋開心。

  本書前幾章可單獨閱讀,但也指出了可能影響張氏姊妹生活型態的事項,如曾祖父曾獲得哪些機會,他又如何加以運用;或父親決定接全家到上海去、母親早逝等因素──換言之,那些事是與計畫和機緣、個人努力和地域性格、時代和旁人的影響、古老鬼魂和現代精神都脫不了干係的。

  本書後半部寫的是四姊妹自己的事。我並未採取編年傳記的寫法,反而借用了崑曲演出的一種形式,就是在可能長達五十四折的一齣戲中,只挑出一兩折來展現。因此,對她們每一個人,我都只著力寫出影響她們最鉅,同時也能帶我們深入中國文化和社會史的故事。

  例如元和,我寫的是一位崑曲藝人之妻的故事。其實他們相識時,他已告別舞台。當時,優伶在中國社會建構中的地位十分低下,名門閨秀與戲子(即使已經退出演藝生涯)結合必然會遭到非議。元和對崑曲劇藝與演出的熱愛想必影響了她的婚姻抉擇。因此,這樁婚事雖然滿足了她個人的憧憬,但也引來一些只有自己知道的困擾,使元和直到現在還不願談起。

  關於允和,我寫的是一個永恆鬥士的故事──身為女人,卻生來就具備英雄情懷和沙場老將不屈不撓的精神。她個性那麼強,竟然還能熬過中共治下幾次政治大風暴,身體和感情都沒受到什麼傷害,真不簡單。

  兆和的生命也與丈夫──小說家沈從文──密不可分。他倆經常通信,而且信件並未毀於戰火或文革,因此為一段新式婚姻留下了最真切的紀錄。同時,由於沈從文是位不凡的作家,他在書信裡也生動地描繪了許多生命與人際關係中撲朔迷離的現象,像夢境、渴望、無力感、脫節感等。

  本書以充和的故事終篇。這一場探索本來就是從我和充和交往開始的,最後也總得著落在她身上。我用最後這一章來研究她如何建立在學問上的信心,如何習得治學之道,又如何將技藝、學識轉化為藝術。在本書中,我遨遊於書法史及戲曲演出美學的園地,只為了想了解我倆許久以前聊到的「懸」的觀念──充和稱之為「凌空」。善書者手腕能懸,充和說。同樣的,優秀的崑曲演員、優秀的詩人在唱作、書寫時,也都有「懸」的功夫。





* 讀者評鑑等級:

5顆星
* 推薦人數:1,共有1位網友寫書評。
*

我要寫書評

1.
麵包
/ 台灣台北
2005.12.14看麵包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5顆星
讀這麼一個寫作流暢,譯筆雅順的近代人物傳記,是很過癮的;作者是史學大師史景遷的老婆,功夫自然不差,用的筆法是夾敘夾議的傳記寫法,從中國近代時空背景,切進合肥張家四姊妹悲歡離合的家族故事,流利,爽快,又不失嚴謹,真是賞心悅目,好看極了!

妙的是,在閱讀的過程中,腦中不斷浮現的,竟是美國二十世紀初的小說:《小婦人》(友人說她想到的是《京華煙雲》,糗的是我沒瞧過)。瞧!老大元和,性沉穩,雖夫家終未能大成大就,畢竟在天一角的台灣,有個安身立命的天地,如同《小婦人》中的老大瑪格;老二允和,性剛烈,吃了不少苦頭,卻始終如一,牙一咬撐了下來,如同老二喬;老三兆和性文靜,卻固執,嫁給完全活在自己想像世界的沈從文,若是《小婦人》中的老三貝絲僥命活下,恐怕命運差不遠矣;老四允和,性雅藝術,自幼從不同的生活環境中培養?學術的涵養,終究「最小的最好命」,遠嫁美國,浸淫在崑曲與漢學的氛圍中,一如老四艾美。若是拉到四姊妹有志興學的父親,嚴管教又溫柔可親的母親,也是相似得有趣。

又有人說這本書如同「一個紮實的饅頭」,反看《最後的貴族》就像個加了奶酥的波蘿麵包。這譬喻貼切,讀史與讀文的筆力畢竟就是不同。但不管是饅頭還是麵包,只希望有更多更多這樣的故事出現,讓我的近代史不再只是蔣介石和毛澤東,國民黨或共產黨,而是更多美好的,人性的,赤裸的,真實的,人生。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