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崛起」不是個新鮮議題, 簡單地在Google鍵入「rise of China」,即刻出現驚人的四千三百萬筆搜尋結果。過去十多年不乏各種語文的學術與通俗刊物做過這個專題,The World Economy、Foreign Affairs、Newsweek……不勝枚舉。「中國崛起」已是個平凡的事實,甚至可以說已經有點兒陳腐。但是我們估計這個顯得老調的四字片語,像是命名一個悄然不知那個時點發生的事件,在未來二三十年間仍將不斷地召喚著舉世的想像與思考。不僅因為它是持續相干的事實,而且因為它已經成為我們當下的視域,或者說,是我們所身屬的「當代」。《想像中國崛起》因此是個一時之間無可窮盡的主題。想像,不是事實,卻也不是事實的對立項。想像包含了構作事實的再現,也包含了構成實在(actuality)所必要的虛在(virtuality):歷史流傳的、記憶的與投射未來的。何況,「中國崛起」,即便是字面意義也足夠模稜。「中國」,是個特定政權之下的國家(state)?還是個內外情境型塑了一個多世紀卻仍未確定的民族(nation)?是個經濟?還是個文化?而「崛起」,則兼有向上爬升與相對落後的意涵。我們希望這個專輯能令讀者
本期直接屬於專題策劃的成果包括了兩篇研究論文、三篇論壇文章以及一篇書評。蔡宏政〈檢視「中國崛起」的論述及其限制〉在政治經濟與全球貿易的脈絡下提出對「中國崛起」說法的檢視,文中有些觀點在經歷了金融海嘯之後的今日似乎已受到認識,也日漸熟悉。但這篇論文投稿於2008年3月,撰寫先於金融海嘯的發生,是有前瞻性的。相應於這篇論文,編委會策劃了一篇Giovanni Arrighi (2007) Adam Smith in Beijing: Lineages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