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一輩子的良師益友──《戰國策》
?? 《戰國策》是一部記載戰國時期以「策士言行」為主的史書,當中絕大部份內容都是當時自認「足智多謀」策士們的策謀論辯。在那個大動盪、大變革、大分裂的時期,國與國間、人與人間的針鋒相對,「仁義道德」早已淪喪殆盡,大多只存在緊張爭鬥的利害關係,各國統治者為了讓自己在強勢權力競逐中立於不敗之地,不得不仰賴各派策士前來助陣,幫忙運籌帷幄,出謀獻策,於是應運而生「風起雲湧、眾聲喧嘩」的時空環境氛圍。
或許有人會問:在電子網路科技大行其道的當代社會,都什麼時代了,難道《戰國策》還能不褪流行,還能有什麼參考價值?
怎麼會沒價值?價值可大了!在當今全球化競爭的時代,「人性�人心」以及「自然環境�人文環境」的動盪變革分裂,只怕比從前那個古老中國的戰國時期尤為劇烈,更加層出不窮的駭人聽聞、令人驚恐不安了。
姑且不論那些金字塔頂端,引領風騷的政治、經濟、軍事、國防、外交、科技菁英,得時不時回頭向《戰國策》取經,以求不斷求新求變,在社會、在世間佔有一席之地;即使我們大多數平凡市井小民,不也是辛苦一輩子,天天在為自己和家人的生存競爭苦戰奮戰?「人生好難」只怕是大多數人的共同心聲!
也姑且不論那個「傳說已久」、槍砲彈藥滿天飛的實體戰爭到底會不會真的發生?我們平凡卑微的個體生命,在匆忙短促一生中,所要面對的外在憂患(頻繁出現的天災人禍、無常意外)及內在苦難(升學考試及學業課業競爭壓力、職場工作事業競爭壓力、人際關係及感情生活的困擾、退休後所要面臨的衰老病痛死亡壓力),恐怕已足夠讓我們應接不暇、疲於奔命了。
然而,覽讀、見證《戰國策》中的人物言論事件,似乎也讓我們可以「認命認份」的把自己武裝起來,透過從《戰國策》中轉化學習、「聯想移情」所領悟來的生命智慧,把上述可能發生的諸多憂患苦難,加以防衛應變,盡可能使它們對我們造成的身心靈傷害減到最低。
我主張,不妨將《戰國策》當作我們一輩子的良師益友,把它當作一本可以增廣見識、?迪心智的「智慧書」來讀;並且,身體力行,苦中作樂,「自己的命運自己救」,「做自己的忠實伴侶、心靈捕手、良師益友」!
例如:在《戰國策•卷二五•魏策四》,有這麼一段,白話譯文如下:
魏王問張旄道:「我想幫助秦國進攻韓國,怎麼樣?」張旄回答說:「韓國將坐而待亡呢?還是將割讓土地跟隨天下諸侯呢?」魏王說:「韓國將割讓土地跟隨天下諸侯。」張旄說:「韓國是埋怨魏國呢?還是埋怨秦國呢?」魏王說:「埋怨魏國。」張旄說:「韓國是認為秦國強大呢?還是認為魏國強大呢?」魏王說:「認為秦國強大。」
張旄說:「韓國將割讓土地去跟隨它所認為強大的國家和它所不埋怨的國家呢?還是將割讓土地去跟隨它所認為不強大的國家和它所埋怨的國家呢?」魏王說:「韓國將割讓土地去跟隨它所認為強大的國家和它所不埋怨的國家。」
張旄說:「攻韓這件事,大王自己知道它的後果了。」
這一段文獻,很自然讓我們想起,當我們遇到一些麻煩難處理的事情,或是對重大事件要做很艱難的選擇和決定的時候,或是跟別人之間有非常敏感的利害關係,必須要進行談判溝通的時候,我們固然可以找心理諮商師來為我們做輔導及分析,但也可以「做自己的心靈導師(捕手)」,跟自己做理性的對話,自我反省檢討,以「自知之明」(對自己的了解,不自我欺騙),做出明智的抉擇。
或針對麻煩的事件做沙盤推演,看看不同的做法,會有怎樣不同的發展結果,然後「兩害相權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做好風險控管。或是用同理心,去體貼你的談判溝通對象、他的心理需求,先去安撫、滿足對方的心理需求,然後彼此才能進行心平氣和、相互尊重的對話和溝通。這豈不是很明智很理性的迴避掉原本因意氣用事所可能發生的衝突和悲劇?
又如,同樣出自《戰國策•卷二五•魏策四》的這一段:
信陵君殺死晉鄙,救援邯鄲,打敗秦軍,保存了趙國,趙王親自到郊外迎接他。唐雎對信陵君說:「我聽說,事情有不可以知道的,有不可以不知道的;有不可以忘記的,有不可以不忘記的。」信陵君說:「說的什麼呀?」
唐雎回答說:「別人恨我,不可以不知道;我恨別人,不可以知道。別人對我有恩德,不可以忘記;我對別人有恩德,不可以不忘記。現在你殺死晉鄙,救援邯鄲,打敗秦軍,保存了趙國,這是大恩德啊!現在趙王親自到郊外迎接,意外見到趙王,我希望你忘記對趙國的恩德啊。」
信陵君說:「我無忌恭謹地領受教益。」
這是否讓我們聯想、領悟到,我們立身處世、待人接物,切記要廣結善緣,跟別人保持和諧愉快、互愛互諒的友好關係,盡量避免跟別人發生爭執、衝突、不愉快,即使吃點虧、受點傷也沒關係,以免生活或工作遭別人「挾怨報復」、「扯後腿、搞破壞」,毀了自己的美好人生。萬不得已遭人怨恨,要牢記在心,盡量找機會去化解。
反之,對別人有怨恨,要淡然處之,不要讓自己長久活在負面情緒裡,自我傷害身心的健康。對別人有恩惠,要低調以對,少去炫耀、吹噓、討人情,給別人製造心理壓力,恐讓別人對你由愛生恨。反之,受人恩惠,要常常找機會報答人家,並經常跟對方表達你對他的感激和感念,這樣,人家才會持續的關心你、幫助你。不是嗎?
另外,現代人在結識新朋友時,常常會產生一種莫名所以,矛盾、猶疑的心理障礙,那就是,如果跟一位新朋友初次見面即「一見如故,相談甚歡,彼此非常投緣,心靈非常契合」,這固然很好,但,轉念一想,「交淺言深」,會不會很奇怪?對方心裡會怎麼想?說不定對方心裡其實並不喜歡這樣,那我會不會太「白目」、太過熱絡,反而觸犯對方的忌諱,讓對方下次再也不想見到我?那豈不是弄巧成拙?
其實古代人也很多這種困擾,請看《戰國策•卷二一•趙策四》這一段:
馮忌請求拜見趙王,主管朝覲聘問的官員帶他去拜見。馮忌拱手低頭,想說話又不敢說。趙王問他是什麼緣故,馮忌回答說:「我有位賓客引一個人去見服子,拜見以後,我問服子:那位賓客有什麼罪。服子說:「你的賓客獨有三條罪:望著我笑,這是犯了不莊重的罪;談話中而不稱呼我為老師,這是犯了背叛罪;交情淺而話說得深入,這是犯了亂說罪。』那位賓客說:「不對。望著別人笑,這是和善;說話中不稱呼老師,這是日常的語言;交情淺而話說得深入,這是忠誠。過去堯帝在茅草之中拜見虞舜,用田畝當坐席,用桑樹遮蔭,談到太陽的影子移動了,就將天下交給了虞舜。伊尹背著三腳鍋和砧板去求見商湯,姓名還沒有弄明白,就受任主持國政的大臣。假使交情淺就不可以深談的話,那麼天下就不會傳給虞舜,伊尹也就不能做主持國政的大臣啊。』」
趙王說:「說得很好。」馮忌說:「現在我這個外臣交情淺而想深談,行嗎?」趙王說:「請賜教。」於是馮忌便談了起來。
人際互動交往,確實過猶不及,很難拿捏分寸。老祖宗曾流傳一句俗諺,說我們出門在外,人生地不熟,為防範人心險惡難測,最好「逢人只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但現在是民主開放社會,大家都是文明人,除非真有什麼隱私「不足為外人道」,否則何妨開放心胸,打開心門,如與對方一見如故,氣味相投,大可拋開疑慮,相逢即成莫逆之交。
反之,人我之間,如太容易相互猜忌、誤會,則不妨「道不同不相為謀」,姑且還是保持距離,互不侵犯,維持一點基本的「點頭之交」就好,不需太過糾結,自尋苦惱。
篇幅所限,就此停筆。樂見好優文化為《戰國策》新版付梓發行,與廣大讀者分享,特為之序。
東華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張?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