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格雷的五十道陰影I:調教(電影封面版)
  • 定價127.00元
  • 8 折優惠:HK$101.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文化研究期刊(第38期�2024春)

文化研究期刊(第38期�2024春)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30033824
劉紀蕙,蕭育和,萬宗綸,梁慕靈,劉永?,林宛瑄,涂銘宏,吉田寬,井上明人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出版社
2023年5月30日
117.00  元
HK$ 105.3  






ISBN:30033824
  • 規格:平裝 / 272頁 / 17 x 23 x 1.3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 > 政府出版品 > 教育學習 > 大學出版中心











      2024年春季號|思想論壇:後虛擬專題



      **本刊為臺灣人文學核心期刊(THCI)與臺灣社會科學核心期刊(TSSCI),並獲2013-2021年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綜合類評比:第二級**



      本期內容包括五篇論文,以及一組思想論壇稿。首先,劉紀蕙的〈佛洛伊德、巴禮巴與「文明性」的悖論:政治拓撲學的難題〉,關注文明發展如何帶來了看似「文明」的暴力。劉紀蕙透過爬梳巴禮巴(Etienne Balibar)與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對於「文明性」(civility)及「文明」(civilization)的詮釋指出,文明性可能成為一種建構共同體的政治操作,並能藉此執行各種邊界的劃分與排除。而邊界的外部,自然就成了「合法」得以「不文明」的空間,也就是暴力之所在。劉紀蕙以台灣近年來的暴力事件為例,進一步說明國家的公民身分,即是文明性政治操作下的一條劃分線:從台灣遠洋漁業虐死漁工事件,到柬埔寨西港的網路詐騙集團園區,都是所謂的非法例外空間。在全球資本與國家的默許與支持之下,系統性地容許暴力發生。劉紀蕙對於文明性的反思確有其洞見,不過,也在文明性與暴力兩者的關係上,留下對話與思辨的空間。因此,我們同時邀請該篇論文的審稿人蕭育和博士回應此文,希望藉由「批評與回應」的形式,深化巴禮巴對於文明暴力的批判,並對此提出可能的解方。



      同樣關注社會中被邊緣化族群的論文,還有萬宗綸的〈「你是外國人嗎?」:台灣聽障者的口音與身份誤認經驗〉。該文主要針對台灣成人聽障者因「聽損口音」(deaf accents)被誤認為外國人的經驗,進行分析與討論。聽損口音是指,聽障者因借助聽力科技(助聽器與人工電子耳)轉換收音,對聲音的感知與聽人產生差異,而在發出的語音中,產生各式各樣不同的口音。該研究以高夫曼(Goffman)污名管理的理論出發,試圖釐清因聽損口音所被誤認的「外國聽人」身分,如何與聽障者原有的污名身分互相競奪。研究結果發現,對於部分聽障者來說,因口音被誤認為外國人,其實暗示著自身聽力的損失相當嚴重,才會被視為社會中的「他者」,這造成了聽障者的社會心理傷害。此外,被誤認的國族身分不同,也會影響聽障者在被誤認經驗中的感受。舉例來說,受到地緣政治情感與種族化的文化優越性影響,有受訪者會因為被誤認為來自中國或東南亞而感到不悅。相對的,部分被誤認為來自日本或韓國的受訪者,卻願意�刻意在被誤認的過程中,順應對方的指認佯裝為外國的聽人。有趣的是,此種佯裝外國聽人的經驗,也讓部分聽障者意識到自己的身體並非如想像中不可欲,對於障礙身體的認知發揮了正向的影響。



      接下來的三篇論文不約而同地以藝術文本為主要的研究對象,試圖闡明這些藝術作品可以替我們帶來什麼樣的反思,並指引未來的可能性。首先是梁慕靈的〈從臺灣IG詩作的文學生產看數位詩的範式轉移〉。此文以近年來在社交平台Instagram上詩作被發表與分享的現象為例,指出數位詩已進入新一代的範式。以IG詩作為代表的新一代數位詩,不再如前一代強調超文本、多媒體與互動的實驗性,而是主動適應既有的主流介面(如iOS、Android),更強調視覺上插圖、字型、排版等元素配合的感受。此外,IG平台上獨特的分享與標記(hashtag)模式,也讓詩作得以被大量轉發、複製與再生產,順利獲得更多注目。另一方面,受惠於IG介面操作的簡易性,詩作的創作和欣賞門檻得以大幅降低,人人都可以用多重的身分創作與評論。互聯網的社群功能不僅拉近了讀者與創作者之間的距離,也造就詩人先在IG累積龐大讀者後出版實體詩集的現象,改變了詩歌的出版生態。總的來說,梁慕靈認為,IG詩作已脫離了「傳統」現代詩純文學的菁英主義,朝向大眾化的讀詩口味與思維邁進。



      劉永?的〈分析蔡明亮《不散》從第25個鏡頭到第39個鏡頭:照亮暗黑影像的邊緣與考掘影片差異的晦義蒙太奇〉則探究電影中的蒙太奇手法。劉永?開章指出,蔡明亮在電影剪接與蒙太奇創作上的巧思與成就,其實不亞於其為人津津樂道的長鏡頭。因此,本文以《不散》中的第25個鏡頭至39個鏡頭切入,揭示蔡明亮的蒙太奇創作如何拓展電影理論的可能性。首先,他將這15個鏡頭與其他經典的電影剪接手法一一比較其中差異,強調其無法被輕易歸類的特質。再藉由維托夫(Dziga Vertov)、巴特(Roland Barthes)、高達(Godard)等人的理論,指出蔡明亮在《不散》中的15個鏡頭,其實是一種過於多義與抽象的晦義蒙太奇。最後,他借鏡阿岡本(Agamben)與迪迪.于貝爾曼(Georges Didi-Huberman)對於納粹集中營的反思,指出《不散》中的15個鏡頭可能存在著黑暗邊緣(dark margin)的見證。



      林宛瑄的〈《三體》末日與《明朝》「墨日」的宇宙技術觀〉將場景轉換至小說中的科幻世界。文章以駱以軍的小說《明朝》,在文壇中所引起的科幻小說文類定義的討論為開端,揭示出該論文主要的發問:駱以軍的《明朝》,與其大量引用與依附的科幻經典《三體》,兩者的科幻取徑與科技觀,各自指向怎樣的道德宇宙動力學?又帶來什麼樣的後設科學提問?林宛瑄援引許煜(Yuk Hui)的「宇宙技術論」(cosmotechnics)指出,劉慈欣的《三體》對星際戰事科技整備的設想,並未脫離「科技行星化」(planetary phenomenon)的框架,亦即,整個宇宙仍以文明的技術功能為主要的評比標準,建構出一個普同的進步史觀,而無法產生支撐科技多樣性的環境。相對的,《明朝》看似低科技的科幻設定,卻能跳脫出現代科技的框架。透過對於明代釉下青花與水墨書畫形構的美學探勘,讓我們重思科技與文化之間的關聯。林宛瑄認為,將「科技與其文明背景貼合,重新置放回與其對應的宇宙現實中,也正是重新幻設『科技』的必要起手式」。



      本期亦收錄了一組思想論壇:「後虛擬專題」。我們有幸邀請淡江大學英文系的涂銘宏教授進行導讀與校譯。該論壇共收錄了兩篇譯文,分別是吉田寬的〈元遊戲性寫實主義—作為批判平台的數位遊戲〉,以及井上明人的〈重設「戰鬥」概念的遊戲〉,皆由早稻田大學文學部楊駿驍翻譯。這兩篇聚焦於後虛擬時代遊戲的研究,精彩有趣,深具啟發性。



    ?


     





    學術論文

    〈佛洛伊德、巴禮巴與「文明性」的悖論:政治拓撲學的難題〉�劉紀蕙

    -批評與回應

    〈從「暴力之過度」到「暴力之殘餘」:再論巴禮巴的暴力批判〉�蕭育和

    〈回應蕭育和:再論文明性政治的悖論與死亡欲力的重新理解〉�劉紀蕙

    〈「你是外國人嗎?」:台灣聽障者的口音與身份誤認經驗〉�萬宗綸

    〈從臺灣IG詩作的文學生產看數位詩的範式轉移〉�梁慕靈

    〈分析蔡明亮《不散》從第25個鏡頭到第39個鏡頭:照亮暗黑影像的邊緣與考掘影片差異的晦義蒙太奇〉�劉永皓

    〈《三體》末日與《明朝》「墨日」的宇宙技術觀〉�林宛瑄



    思想論壇:後虛擬專題

    〈序言〉�涂銘宏

    〈元遊戲性寫實主義——作為批判平台的數位遊戲〉�吉田寬著,楊駿驍譯

    〈重設「戰鬥」概念的遊戲〉�井上明人著,楊駿驍譯



    ?





    編輯室報告



      春雨之後,時序已漸入夏。去年(2023)本刊如期出版了36與37期,並於五月進行了主編交接與編委會的改組。本期為本人接任主編以來的第一期出版,如履如臨,尚請各位多指教。在此深深感謝前任主編王智明教授、全體編委會以及編輯團隊成員的努力,讓我們能在厚實的基礎上,繼續為《文化研究》的出版努力。此外,感謝留任的編委(朱元鴻教授、劉紀蕙教授、林建廷教授、遲恒昌教授)、新進編委(呂欣怡教授、汪俊彥教授、林果顯教授、洪廣冀教授、黃宗潔教授、簡妙如教授、朱凌毅教授),以及現任編輯團隊(黃凱蘭、鄭力豪、蕭雯瑄、張書維)。沒有大家的支持與付出,學刊難以順利運作。



      展望未來,我們將持續開拓新的學術議題。隨著本期的發行,便有兩個專輯如火如荼徵稿中。首先,是由臺大氣候永續學程廖昱凱教授擔任客編的〈全球越南〉專輯,希望能藉由關注越南與全球各地的連結與互動,豐富我們對於當代越南的認識與理解。另一個專輯則是由彰師大地理系朱凌毅教授擔任客編的〈尋找身體〉。該專輯以當紅的人工智慧(AI)議題切入,探究在如今感官不斷被各種技術、資本、國家等力量延伸與影響的時代,身體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又有什麼樣的重要性。除了以上專輯徵稿,本刊也歡迎自組專題與客編合作等不同的協作模式,期盼對文化研究有興趣的同伴,共同參與及經營這片園地。



      本期內容包括五篇論文,以及一組思想論壇稿。首先,劉紀蕙的〈佛洛伊德、巴禮巴與「文明性」的悖論:政治拓撲學的難題〉,關注文明發展如何帶來了看似「文明」的暴力。劉紀蕙透過爬梳巴禮巴(Etienne Balibar)與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對於「文明性」(civility)及「文明」(civilization)的詮釋指出,文明性可能成為一種建構共同體的政治操作,並能藉此執行各種邊界的劃分與排除。而邊界的外部,自然就成了「合法」得以「不文明」的空間,也就是暴力之所在。劉紀蕙以台灣近年來的暴力事件為例,進一步說明國家的公民身分,即是文明性政治操作下的一條劃分線:從台灣遠洋漁業虐死漁工事件,到柬埔寨西港的網路詐騙集團園區,都是所謂的非法例外空間。在全球資本與國家的默許與支持之下,系統性地容許暴力發生。劉紀蕙對於文明性的反思確有其洞見,不過,也在文明性與暴力兩者的關係上,留下對話與思辨的空間。因此,我們同時邀請該篇論文的審稿人蕭育和博士回應此文,希望藉由「批評與回應」的形式,深化巴禮巴對於文明暴力的批判,並對此提出可能的解方。



      同樣關注社會中被邊緣化族群的論文,還有萬宗綸的〈「你是外國人嗎?」:台灣聽障者的口音與身份誤認經驗〉。該文主要針對台灣成人聽障者因「聽損口音」(deaf accents)被誤認為外國人的經驗,進行分析與討論。聽損口音是指,聽障者因借助聽力科技(助聽器與人工電子耳)轉換收音,對聲音的感知與聽人產生差異,而在發出的語音中,產生各式各樣不同的口音。該研究以高夫曼(Goffman)污名管理的理論出發,試圖釐清因聽損口音所被誤認的「外國聽人」身分,如何與聽障者原有的污名身分互相競奪。研究結果發現,對於部分聽障者來說,因口音被誤認為外國人,其實暗示著自身聽力的損失相當嚴重,才會被視為社會中的「他者」,這造成了聽障者的社會心理傷害。此外,被誤認的國族身分不同,也會影響聽障者在被誤認經驗中的感受。舉例來說,受到地緣政治情感與種族化的文化優越性影響,有受訪者會因為被誤認為來自中國或東南亞而感到不悅。相對的,部分被誤認為來自日本或韓國的受訪者,卻願意�刻意在被誤認的過程中,順應對方的指認佯裝為外國的聽人。有趣的是,此種佯裝外國聽人的經驗,也讓部分聽障者意識到自己的身體並非如想像中不可欲,對於障礙身體的認知發揮了正向的影響。



      接下來的三篇論文不約而同地以藝術文本為主要的研究對象,試圖闡明這些藝術作品可以替我們帶來什麼樣的反思,並指引未來的可能性。首先是梁慕靈的〈從臺灣IG詩作的文學生產看數位詩的範式轉移〉。此文以近年來在社交平台Instagram上詩作被發表與分享的現象為例,指出數位詩已進入新一代的範式。以IG詩作為代表的新一代數位詩,不再如前一代強調超文本、多媒體與互動的實驗性,而是主動適應既有的主流介面(如iOS、Android),更強調視覺上插圖、字型、排版等元素配合的感受。此外,IG平台上獨特的分享與標記(hashtag)模式,也讓詩作得以被大量轉發、複製與再生產,順利獲得更多注目。另一方面,受惠於IG介面操作的簡易性,詩作的創作和欣賞門檻得以大幅降低,人人都可以用多重的身分創作與評論。互聯網的社群功能不僅拉近了讀者與創作者之間的距離,也造就詩人先在IG累積龐大讀者後出版實體詩集的現象,改變了詩歌的出版生態。總的來說,梁慕靈認為,IG詩作已脫離了「傳統」現代詩純文學的菁英主義,朝向大眾化的讀詩口味與思維邁進。



      劉永?的〈分析蔡明亮《不散》從第25個鏡頭到第39個鏡頭:照亮暗黑影像的邊緣與考掘影片差異的晦義蒙太奇〉則探究電影中的蒙太奇手法。劉永?開章指出,蔡明亮在電影剪接與蒙太奇創作上的巧思與成就,其實不亞於其為人津津樂道的長鏡頭。因此,本文以《不散》中的第25個鏡頭至39個鏡頭切入,揭示蔡明亮的蒙太奇創作如何拓展電影理論的可能性。首先,他將這15個鏡頭與其他經典的電影剪接手法一一比較其中差異,強調其無法被輕易歸類的特質。再藉由維托夫(Dziga Vertov)、巴特(Roland Barthes)、高達(Godard)等人的理論,指出蔡明亮在《不散》中的15個鏡頭,其實是一種過於多義與抽象的晦義蒙太奇。最後,他借鏡阿岡本(Agamben)與迪迪.于貝爾曼(Georges Didi-Huberman)對於納粹集中營的反思,指出《不散》中的15個鏡頭可能存在著黑暗邊緣(dark margin)的見證。



      林宛瑄的〈《三體》末日與《明朝》「墨日」的宇宙技術觀〉將場景轉換至小說中的科幻世界。文章以駱以軍的小說《明朝》,在文壇中所引起的科幻小說文類定義的討論為開端,揭示出該論文主要的發問:駱以軍的《明朝》,與其大量引用與依附的科幻經典《三體》,兩者的科幻取徑與科技觀,各自指向怎樣的道德宇宙動力學?又帶來什麼樣的後設科學提問?林宛瑄援引許煜(Yuk Hui)的「宇宙技術論」(cosmotechnics)指出,劉慈欣的《三體》對星際戰事科技整備的設想,並未脫離「科技行星化」(planetary phenomenon)的框架,亦即,整個宇宙仍以文明的技術功能為主要的評比標準,建構出一個普同的進步史觀,而無法產生支撐科技多樣性的環境。相對的,《明朝》看似低科技的科幻設定,卻能跳脫出現代科技的框架。透過對於明代釉下青花與水墨書畫形構的美學探勘,讓我們重思科技與文化之間的關聯。林宛瑄認為,將「科技與其文明背景貼合,重新置放回與其對應的宇宙現實中,也正是重新幻設『科技』的必要起手式」。



      本期亦收錄了一組思想論壇:「後虛擬專題」。我們有幸邀請淡江大學英文系的涂銘宏教授進行導讀與校譯。該論壇共收錄了兩篇譯文,分別是吉田寬的〈元遊戲性寫實主義—作為批判平台的數位遊戲〉,以及井上明人的〈重設「戰鬥」概念的遊戲〉,皆由早稻田大學文學部楊駿驍翻譯。這兩篇聚焦於後虛擬時代遊戲的研究,精彩有趣,深具啟發性。



      最後,自本期起,本刊採用全新的封面樣式,望能給讀者耳目一新的感受與體驗。本期封面使用了藝術家鄧詠涵的作品〈I Must Lost〉。她的創作涵蓋繪畫、裝置與陶器,平面作品散見於世界各地的次文化場景。在〈I Must Lost〉作品中,童趣的人物與各類物件(花器、花朵、字體等)重組結構,融為一體,呼應本期各篇文章對於既有的社會結構、歷史記憶的反思與重組、現實與虛擬、科技與文化之曖昧關連,並指向一個更具有包容性、多元異質的未來。



    主編 黃宗儀 謹誌

    ?




    其 他 著 作
    1. 文化研究期刊(第38期�2024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