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 定價99.00元
  • 8 折優惠:HK$79.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向上教養:溝通不火大,用心理學與腦科學,讓父母快樂活到老

向上教養:溝通不火大,用心理學與腦科學,讓父母快樂活到老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299616
何曉婷
天下生活
2024年8月14日
160.00  元
HK$ 136  






ISBN:9786267299616
  • 叢書系列:心時代
  • 規格:平裝 / 304頁 / 14.8 x 21 x 1.5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心時代


  • 心理勵志 > 兩性與家庭關係 > 家庭/親子關係











    明明是為了父母好

    為什麼每次溝通,都把雙方弄得傷痕累累?

    二十年心理治療經驗的臨床心理師

    帶你檢視自己、了解父母

    以愛、尊重和技巧開啟有效溝通,讓家人的相處不留遺憾



      透過「向上教養」,我們可以幫助老年父母將接下來的人生過得更好,同時改善與父母的親子關係,讓彼此相處更少壓力。



      【何謂向上教養?】

      父母在教養子女時,要用很多方法來引導孩子,慢慢改變他的行為、雕塑他的性格,好讓他在長大成人之後,有機會過得比較好。如果家長平時不花心思教養子女,只在孩子犯錯時嚴肅指責或懲罰,自然是不對的。



      同樣的,如果成年子女希望老年父母能有更多令人安心的表現,那麼是不是也應該投注心力,設法用一些適當的方式,來輔助父母慢慢往一個更棒的方向移動,而不是只一味的抱怨父母為何不好好照顧自己。



      強調「向上」,是因為我們沒有忽略父母是長輩的事實,也依舊珍惜他們經由各種生命境遇而堆疊出來的人生智慧。只是,在物換星移下,有些過去理所當然的觀念或做法,現在已經變得不適用,甚至可能會讓人過得辛苦。



      所以,出自愛、出自尊重,我們設法順著父母既有的生命軌跡,在某些重要的點上添加一些東西、調整一點方向,如此一點一滴的慢慢引導父母,走上一條他可能從沒想過的人生道路。



      【向上教養的步驟】

      第一步:先檢視改變老年父母的必要性與正當性,以及自己是否夠了解和尊重父母、是否有能力改變他們。



      第二步:了解父母行為背後的心理本能。如果我們能夠理解,父母的許多行為其實只是順應本能的結果,而非故意、惡意,就比較能夠平心靜氣做更深一層的教養互動。



      第三步:藉助腦科學的力量引導父母改變。



      凡事都要插手的父母、拒絕子女獨立的父母、覺得我最厲害的父母、愛比較的父母、不願前進的父母、自討苦吃的父母……跟著書裡的豐富案例與說明動起來,你也能做得到!



    各界好評推薦



      吳玉欣(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復健部臨床心理師)

      周志建(山隱中的療癒師、故事療癒作家)

      胡展誥(諮商心理師)

      海苔熊(諮商心理師)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郭乃文(成功大學醫學院健康照護學研究所教授)

      彭菊仙(作家)

      詹雅雯(中原大學心理學系暨心理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蘇絢慧(諮商心理師)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作者在書中挑戰了一般對於教養對象的想法:教養不只是面向兒童,秉持著相同的態度對待長者,也是另一種教養。——吳玉欣(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復健部臨床心理師)



      在過往的年代,一個家庭往往有好幾個孩子共同合作,輪流扛起照顧父母的任務。但在少子化的世代,孩子所肩負的照養責任往往是更沉重的。也因此,這本書來得真的很重要。相信你可以在這本書中,找到許多照顧父母的態度與策略,更重要的是,覺得自己的辛苦與難為被聽懂、被理解。——胡展誥(諮商心理師)



      當你對家人看不下去,又放不下手的時候,這本書,就是你最好的心靈出口。在告訴父母怎麼做比較好之前,先穩定自己的情緒,試著了解父母的經驗,從他們的需求裡面給予支持,你會發現有些東西雖然很緩慢,但正在慢慢移動當中。——海苔熊(諮商心理師)



      曉婷積極投入社區而累積的豐富服務經驗,使得她對本土化與生態化的了解與運用,添加了更多元的創意元素。在這本書出版後,我期待這些元素對於處在變動時代的人們,產生真正的貢獻力。——郭乃文(成功大學醫學院健康照護學研究所教授)



      這本書所提出的技巧與解方,乃是以「大腦科學」為依據,不僅能還給原本相纏的兩代更好的溝通與相處品質,更可能激勵出老父老母全新的樂齡生活藍圖。——彭菊仙(作家)



      書中的洞見為讀者提供了實用的方法,幫助他們在複雜的家庭關係中找到平衡。我相信,無論是心理學專業人士,還是普通讀者,都能從中受益匪淺。希望這本書能夠啟發更多人,讓我們在理解和包容中共同成長,為台灣打造一個更加包容和諧的高齡友善社會。——詹雅雯(中原大學心理學系暨心理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台灣正面臨超高齡社會,如何與高齡長者相處,正在考驗我們的社會及每個個體是否有足夠的能力與智慧應對。我特別推薦可以從閱讀本書開始了解。——蘇絢慧(諮商心理師) 


     





    序一 用正確的方式幫助自己與在乎的人 郭乃文

    序二 融合理論與實務,提供向上教養的法寶 吳玉欣

    序三 在不委屈自己的前提下做出改變 詹雅雯

    序四 「難以撼動」的父母,其實是一段生命歷程的演變 胡展誥

    序五 家人之間,愛與礙一念間 海苔熊

    序六 相纏的兩代可以有更好的溝通與相處品質 彭菊仙



    自序?? 讓我們一起學習經營與家人的緣分



    前言



    第一部??? 向上教養前,先檢視自己



    01? 我對父母的生命經驗懂多少?

    02? 我有敬重父母的人生價值觀嗎?

    03? 我清楚「老」是什麼感覺嗎?

    04? 我是怎麼看待老人跟老年生活?

    05? 我是在照顧父母還是在照顧自己?

    06? 我現在是可以照顧人的穩定狀態嗎?



    第二部??? 看懂父母表面行為的內在意涵



    07? 凡事都要插手的父母

    08? 拒絕子女獨立的父母

    09? 覺得我最厲害的父母

    10? 愛比較的父母

    11? 不願前進的父母

    12? 自討苦吃的父母



    第三部??? 大腦科學的向上教養法



    13?? 調整為正確的教養心態

    14?? 想清楚我的向上教養目標是什麼

    15?? 刻意創造與父母相處時的正向氛圍

    16?? 將改變的種子扎實的埋進父母大腦裡

    17?? 善用父母腦中的好記憶和好方法

    18?? 促使改變成真,而且持續發生



    結語





    序?? ?



    讓我們一起學習經營與家人的緣分




      我對老人最早的印象來自奶奶和外公。可能是因為老人寵孫子吧,我小時候總認為他們是這世上最好的人。就算之後慢慢懂事,知道事實絕非如此,我也不想打破這份美好的想像。



      帶著這樣的心情,我從年紀很小時就想做跟老人有關的工作。很奇妙的是,大學畢業後,我找什麼工作都不順利,有的是面試時就覺得很勉強,有的是試做時覺得很難受,最後讓我待下來的,居然是個從沒想過的醫院研究助理工作,原因很清楚:這份工作跟老人有關。後來我換了幾間醫院,都還是留在這個領域。



      我的歷任老闆都是非常有名的失智症專家,所以我每天上班就是面對一群失智老人和他們的兒女。在那個二十多歲、生命經驗還相當貧乏的年紀,我能做的其實只是依樣畫葫蘆,用醫療人員的角度來告訴那些長我許多的家屬們,該如何與失智父母互動。現在想起來有點慚愧,我當時怎麼會覺得自己有資格做這件事。



      後來,我做碩士論文研究,鎖定的是才剛開始出現失智徵兆,但還能夠自理生活的高齡者;做博士論文研究,關注的是大腦功能還不算差,而且還能如常生活的亞健康老年族群。不過,就在博士論文寫到尾聲時,我突然興起一陣惆悵,自責為何沒有早點,發現應該更往前推,從健康老人開始做起,這樣才真的能夠把人生可以獨立自主的狀態維持到最久,把自己和家人都辛苦的照顧歷程縮到最短。那一刻我超不想把博士論文交出去,但我知道絕對不可能這麼做,指導教授一定會一腳把我踹出校門。



      幸好,畢業沒多久,我就遇到這個彌補遺憾的寫作機會,讓我可以把怎麼在日常生活中協助自家長輩過得更好的想法講出來。只是寫書對我而言真的是個大挑戰,畢竟我是個連講話都會國語、台語、英語文法混在一起亂用的人,更別說要用文字把故事和想法交代清楚了。再加上這兩年工作莫名暴增,忙到我都開始想像起我的墓誌銘上會出現「人為財亡」的字眼,所以在這段寫書的過程中,我不只一次因為擔心做不好而產生逃避的念頭。雖然每次這個念頭都會被不甘願的想法壓過,但心情的搖擺不定確實是存在的。多虧總編輯沒有放棄,除了包容我的拖延,還給我非常大的鼓勵。我必須說,真的是因為她,我才能夠一直維持「我應該做得來」的信心,慢慢的把這本書完成。



      至於為什麼這麼想把這本書寫出來,我認真想了好久,才終於把想法與心情整理清楚。工作這二十多年來,我陪伴過許多病人與家屬,每一次的陪伴,都讓我深刻體會到何謂「家人的重量」。這份重量真的很難說放就放,因為它就是存在,它就是會在疾病和意外找上門的時候,狠狠敲著我們的腦袋,告訴我們要出來面對。



      每每看著病人和家屬的汗水與淚水,我心裡都覺得好酸,尤其是有機會聆聽他們訴說對彼此的虧欠與遺憾時,我總會心想:如果能在一切都還安好時,彼此顧惜、互相珍重,那麼我們會不會就可以在不幸降臨時,好好安慰自己,我們已經給彼此一段很美好的記憶了,接下來不管事情如何發展,我們都可以不用再有缺憾。但是,用說的輕鬆,要做到卻很困難。特別是歲月靜好的時候,我們總是容易因為愛而焦急、而要求,甚至不小心讓家人感覺被強迫。



      我還記得有天,我跟朋友互相抱怨自己的父母不按時吃藥、不正常作息時,我做了個結尾:「他們都沒有在聽我們的話。」結果朋友頓了一下後回答:「不過我們也沒有在聽他們的話。」這句話好有道理。家人嘛!不就是這樣:我好愛你,但我真的不喜歡你這樣,可是我又不想一直因為這件事而讓氣氛變得很差,所以我心中充滿無奈與埋怨。



      照道理講,不喜歡的是我,那麼就應該由我來想辦法改變這個狀況,或者是改變自己的想法。想通之後,我再接到因為愛而與家人產生衝突的個案,都會忍不住想告訴他們:「能成為家人是多麼難得的緣分啊!我們這輩子只會有一段這樣的緣分,所以我們一起學習怎麼好好經營吧!」因為,我真的很捨不得,有的人明明心裡有滿滿的愛,卻把自己和珍愛的家人弄得傷痕累累。我覺得,人生可以有更好的過法。希望這本書能幫得上一點忙。




    其 他 著 作
    1. 向上教養:溝通不火大,用心理學與腦科學,讓父母快樂活到老
    2. 老人心理學(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