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成為賈伯斯:天才巨星的挫敗與孕成
定價217.00元
8
折優惠:
HK$173.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金剛經註講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296578
弘定法師
華夏出版有限公司
2024年1月08日
117.00 元
HK$ 111.15
詳
細
資
料
ISBN:9786267296578
叢書系列:
圓明書房
規格:平裝 / 224頁 / 14.8 x 21 x 1.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圓明書房
分
類
宗教命理
>
佛教
>
心經/金剛經
同
類
書
推
薦
金剛經六祖口訣
大畫•金剛經
速記心經
心經超圖解:看圖就懂,史上最強般若智慧解析
【平安健康寫經套書】(二冊):《寫心經》、《寫•藥師經》
內
容
簡
介
《金剛經》,全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是大乘佛教般若部重要經典之一,被尊為經中之王。
相傳是釋迦牟尼佛在祗樹給孤獨園為須菩提尊者而宣說的經典,佛在此闡述一切法空,指出一切事物本體皆空,若要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就要破除四相,破除我執、法執,乃至一切執著,應該要在放棄一切執著的基礎下,生起菩提心,廣度眾生。
本書是弘定法師應信眾要請,講解《金剛經》,再結集成書。
目
錄
一、?緣起
二、釋經題
三、明翻譯
四、解經文
1. 法會因由分第一
2. 善現啟請分第二
3. 大乘正宗分第三
4. 妙行無住分第四
5. 如理實現分第五
6. 正信希有分第六
7. 無得無說分第七
8. 依法出生分第八
9. 一相無相分第九
10. 莊嚴淨土分第十
11. 無為福勝分第十一
12.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13.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14. 離相寂滅分第十四
15. 持經功德分第十五
16. 能淨業障分第十六
17. 究竟無我分第十七
18. 一體同觀分第十八
19.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20. 離色離相分第二十
21. 非說所說分第二十一
22. 無法可得分第二十
23. 凈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24. 福智無比分第二十四
25. 化無所化分第二十五
26.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27. 無斷無滅分第二十七
28. 不受不貪分第二十八
29. 威儀寂靜分第二十九
30. 一合理相分第三十
31. 知見不生分第三十一
32. 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序
序
一、敘緣起
佛教教主本師釋迦牟尼佛於三十成道,八十入滅,始自寂場,終至娑羅雙樹林,其間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結集為三藏十二部聖典。如來一代教化眾生其調整機宜的次第,在時間方面分為五時說法。
(一) 華嚴時:即說《華嚴經》。世尊初成道時,為暢演一真法界妙理,現佛之報身(煩惱淨盡,福慧圓滿),為大機菩薩說自證法門,談華藏境界。可惜一類鈍根的小乘們多不解,徒負如來一片婆心。要之直談大乘圓頓法門,令其頓超直入,專被大乘利根菩薩機者,是為三七日說華嚴時。
(二) 阿含時:說《阿含經》之時,因為華嚴會上小機不契大教,所以如來隱大現小,為實施權,超凡入聖,是為十二年說阿含之時也。
(三) 方等時:方等一切大小乘經之通稱。佛為普應群機,說《維摩詰經》、《大集經》等讚揚大乘,極力彈偏斥小,權實兼施,以引小入大,是為八年說方等之時也。
(四) 般若時:佛為破空破執,於四處十六會1.王舍城靈鷲山七會。2.祇樹給孤獨圍七會。3.他化自在天王摩尼寶藏殿一會。4.王舍城竹林苑中白鷺池邊一會。開示真空實相,真俗圓融之理。諸小乘人因經過方等會上的彈斥,破 妄顯真,趨進中道相之門,是為二十二年說般若之時也。
(五) 法華涅槃時:說般若後,佛見眾生根機已經成熟,開除權小之執,顯示圓實之理,說《法華經》七卷,圓滿法門,是為七年,後三個月於佛將臨涅槃的前一畫夜,說《涅槃經》二卷,重示常住佛性,會三乘之權,歸一乘之實,直捨方便,說無上道,是為說法華經時。
以上是「別」五時,明說法時期,從一至五,次第隨宜,各時所說教義,其頓漸權實歷然不紊。它是就眾生根器,如來依次第先後而成熟之。所謂:初由華嚴之「擬宜」,次以阿含而「引誘」,繼以方等之「策進」,再以般若之「淘汰」,終以法華之「開顯」為究竟。「通」五時,是明如來教化眾生隨時應機而施教,不限年月,不依次第。所謂不一定華嚴時就一概直談大乘圓頓之理,或在阿含時就一概專說小乘漸教法門。知道了這五時通別的道理,那末,兩種四教(頓、漸、密、不定。此與秘密皆為同聽異聞如來同一說法,?生各因為依機所瞭解的是不同。)
歷時分明,沒有差錯。則不一味拘於「阿含十二、方等八、般若二十二、法華涅槃七年」之說,以謬解如來說法之本旨。
佛所說之法,法本寂靜,非緣起,法不顯也。須菩提,因機緣具足,故啟請釋迦世尊說般若之妙理。佛說本經,必與須菩提藉以問答,顯其真理教導眾生也。
二、釋經題
分別解釋有四段:是解釋四種名詞。
(一) 金剛:金剛是一種礦物的寶石,有三種特質:
1. 金剛之堅硬不變,能破壞一切物質體,而不會被他物破壞:是比喻, 實相般若,隨緣不變,在纏不壞也。
2. 金剛之利,能推壞一切物體:是比喻,觀照般若,無我不破,無惑不 斷也。
3. 金剛之光明,這寶石是善有光彩之明:是比喻,文字般若,能開智慧,無明得明也。
(二)般若:此是梵語,譯為智慧。怎樣不直譯之,而仍存梵語「般若」呢?因為中國無有相當的名詞可以代替,雖意譯為智慧,實則未盡正確。《智論》云:「般若定實相,智慧淺薄不可以稱。」因為通常的所謂智慧者,乃不足以表顯般若的含義,世人以聰明就是智慧,若翻之則與彼混濫,而失卻般若殊勝義。為了表示這種智慧的特勝,所以沿用原音——般若,不直譯為智慧。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