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妙解般若金剛慧〕
般若經典揭櫫宇宙人生現象中的遊戲規則,也就是真理法則,諸佛依真理法則修行而成佛。般若是諸佛之母,般若智慧則是學佛向上提昇的關鍵。如果真正了解般若,掌握佛學中最核心而精華的智慧,就能更加明白世間的種種現象,而淡定面對。了解般若是習性的大翻轉,因為自性妄執是與生俱來的習性,難以突破。但是今生的當下努力,可喚醒宿世的善根因緣與智慧資糧,甚至影響到未來世。菩薩不就發了世世常行菩薩道的大願嗎?我們每一世的色身壽命都有限,但透過因緣流轉,而能延續法身慧命,真可謂是無量壽了。菩薩道六度萬行,五度如盲,般若為導,般若就是引導著修行道路的慧眼。
般若經典的字裡行間,充滿了否定式的符號:不、無、空、非……,乃至涅槃的現前;修行最大的關鍵就是因緣,因緣絕無「不變」、「獨存」與「實有主宰」的自性,這三種自性是我們妄執出來的,為破除自性故稱為「性空」。也因為所有現象都是性空,更彰顯了所有因緣皆平等的特質。否定符號並非否定現象的存在,而是要放下對現象的執著,理解追求實有、不變的現象是不可得的。因緣能貫穿一切現象,空間上的所有現象皆無常,都是因緣和合而緣生,因緣離散而緣滅;時間上的生命流轉,也是因緣和合而暫活於世,因緣離散而亡,透過因緣串起生生不已的生命之流。
所謂無住生心,是了知世間一切法不可得,以無所求、無所得的心來修行,「只問耕耘(因緣),不問收穫(果報)」,放下自性妄執,才能逐漸提昇生命的高度。從凡夫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中,突破、放下自性妄執,才有機會得見諸法實相,抵達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的聖者境界,無相即是無差別相,也就是平等相,從性空而達到相空。
諸法實相即是空相,因為本質是空,所以現象也是空。空相並非空空如也的不存在,而是平等平等、中道不二之相。唯有不執著二邊現象,才能究竟平等。我們的生活正因落於相對的兩邊,執著有生有滅、有垢有淨、有增有減的現象,於是不斷地二邊打轉,計較貴賤、高低、美醜,而不得自在。不二是放下自性妄執,弭平了因為執著所形成的差別與不平等,達於聖者的平等境界。《金剛經》中有個基本句型:「佛說某某,即非某某,是名某某」,前兩句是般若的「緣起、性空」,後兩句是「性空、唯名」,透過性空的連結,可從肉眼見到現象的無常相,深觀因緣法的空性,打造智慧之眼,認清世間一切法都是不可得,都是過眼雲煙罷了。所有名相不過是人心所賦予,方便溝通而已,有什麼值得我們戀戀不捨呢?「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本書共分為三篇,第一篇為導論:〈學般若開啟生命智慧〉,導讀《金剛經》在般若系思想中的重要性。法性空慧的否定式符號,專門針對因緣的平等性而言,並非否定現象。唯識系擅長於闡述因緣和合出來的各種現象,雖和般若系的自性定義不同,但都是根據因緣法而來,般若系重法性空慧,唯識系重法相變化,正互補了彼此的不足。
第二、第三篇進入經文的修行架構:二道五菩提。第二篇〈般若道--以智慧導航慈悲〉,佛陀以般若道,引導凡夫透過性空觀察一切法,由發心菩提,經過伏心菩提,達於聖者的明心菩提,親證諸法實相的現前。「般若將入畢竟空,絕諸戲論」,聖者所見諸法實相現前,是無法言說的。之後聖賢菩薩就會「方便將出畢竟空,嚴土熟生」,進入方便道。第三篇〈方便道--以慈悲導航智慧〉,以明心菩提為勝義諦上的發心,修行是嚴土熟生的出到菩提,圓滿成佛即究竟菩提。相對於般若道是世俗諦上的發心、修行、證果,方便道則是勝義諦上的發心、修行、證果。因此,未理解前會覺得經文後段似乎重複,理解後便能明白,這是因為世俗諦與勝義諦高度上的不同,需要藉由二諦的中道不二,才能究竟圓滿成佛。
《金剛經》如同金剛鑽的般若智慧,能斬斷無始劫來自性妄執的無明煩惱、生死輪迴之苦,讓我們能在菩薩道上悲智雙運、世出世入自在無礙。就讓我們從凡夫菩薩的起步,好好地來學習成佛之道!
釋寬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