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錢能買到快樂嗎?

錢能買到快樂嗎?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3704799
島井哲志
黃筱涵
楓葉社文化
2022年10月25日
117.00  元
HK$ 99.45  






ISBN:9789863704799
  • 叢書系列:圖解雜學系列
  • 規格:平裝 / 228頁 / 12.8 x 18.8 x 1.1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圖解雜學系列


  • 心理勵志 > 心理學 > 其他大眾心理學











      ∼小確幸所帶來的快樂,能代表我們過得幸福嗎?∼

      運用科學方法,透過50個簡單的小行動,擁抱更高的幸福感



      ◆◆今天的我,有過得比昨天更幸福一點嗎?◆◆

      你是否曾想過,怎麼樣才算是「幸福」呢?

      前一天沒有好好複習,今天考試卻得到還不錯的成績;

      和伴侶享受一頓燭光晚餐,攜手在晚風吹拂的小徑上漫步;

      上台發表精心準備的簡報,贏得在場所有人士的熱烈掌聲;

      與三五閨蜜展開一場壯遊,拋開煩惱沉浸在異國街景與美食當中。

      對你來說,怎麼樣的人生才算過得幸福?

      學業或職場的成就,和諧且親密的人際關係,就能讓我們感覺幸福嗎?

      如果沒有值得誇耀的成功,過得獨善其身,難道就意味著人生不幸嗎?



      日本心理學家,同時也是倡導正向心理學的第一人──島井哲志教授,將運用正向心理學的研究議題,為現代人日益稀缺的幸福感提出50個培養生活習慣的提案。



      讓我們停下腳步,花短短的時間省思,現在的我們處在什麼樣的位置?理想的人生應該是什麼模樣?下一步我們又該朝往哪個階段?通過有系統的思考,為自己設計幸福人生的藍圖。



      ◆◆重視「正向心理」,而非一味追求「快樂情緒」◆◆

      正向心理學,屬於心理學界較新的理論,近年來也時常與商業領域、自我啟發相結合。

      然而,正向心理學不是一門單純研究快樂的學問,而是重視「積極情緒」。

      擁有積極的情緒,意味著我們生活在安全感之中,因而有意願克服未曾經歷的人事物,挑戰自身的極限,同時也有助於牽繫我們與家人、與身邊其他人的連結。



      感覺自己幸福的人,究竟具備哪些特徵?

      我們又需要做出什麼改變,才能同樣活在幸福當中?

      本書將透過淺顯易懂的文字,從職場工作、生活習慣、日常思考、人際關係,以及娛樂興趣五個面向,結合心理學研究,彙整為50個科學方法,幫助我們每一天都能朝幸福人生更往前邁進一步。



      當我們感覺職場倦怠,一進公司就在倒數下班,比起漫無目的的逛網站,我們可以……

      ?多思考一點,在例行任務裡擬定與能力相符的目標,給自己一點小挑戰



      當我們湧現購物衝動,想用點什麼好好犒勞辛苦的自己時,我們可以……

      ?多開一個視窗,瀏覽手作體驗或旅遊景點,加入一個能與好友共享的小聚時光



      當我們滿腹焦慮,只想躺平放棄一切時,我們可以……

      ?為自己倒一杯水,打開筆記本,想一想今天有對誰表達感謝?有幫哪個人解決問題?

      簡單記錄親切待人的事,讓所有感覺慢慢在體內沉澱下來



      感覺幸福,或許不是人先天即具備的感受能力。

      但我們仍然可以通過方法,培養「提升幸福感」的習慣。

      讓我們學習如何運用正向心理學,每一天擁抱多一點的幸福感!



    本書特色



      ◎日本正向心理學家,從【職場】【生活習慣】【日常思考】【人際關係】【娛樂和興趣】五個面向切入,提示獲得幸福的小訣竅。



      ◎50個幸福建議,皆合併邏輯思考×直覺反應,培養理性下決定的思考力,又能照顧本能的情緒,讓每一天的小改變維持更久一點。



      ◎本書以科學研究為基礎,不只助你了解人性心理的運作機制,也引導你如何化理論為行動,擬定具體可執行的人生策略。


     





    ◎前言



    ●第1章 職場


    ?1 樂於挑戰

    ?2 工作時維持自律

    ?3 感受工作的意義

    ?4 堅信自己有心就辦得到

    ?5 看見工作光明的一面

    ?6 受挫後要立即振作

    ?7 在職場上主動釋放善意

    ?8 重視職場上的溝通

    ?9 對職場心懷感謝



    ●第2章 日常生活習慣

    ?10 有意願且有熱情才會有效果

    ?11 主動追求行為與目標的正向變化

    ?12 從簡單的目標開始行動

    ?13 將注意力移出思緒困境

    ?14 品味生活中的每一刻

    ?15 積極拓展

    ?16 活用自己的強項

    ?17 用味蕾細細品嘗

    ?18 重視睡眠品質

    ?19 回想快樂的往事

    ?20 計算釋放善意的次數

    ?21 記錄有趣的事情

    ?22 喚醒內心的感謝

    ?23 用日記寫下生活中的美好



    ●第3章 日常思考方式

    ?24 別用「零和賽局」思考幸福

    ?25 不追求幸福

    ?26 感受人生意義

    ?27 珍惜時間勝於金錢

    ?28 不與他人比較

    ?29 不隨著負面資訊起舞

    ?30 想像理想中的自己

    ?31 不為失敗自責

    ?32 適應環境變化

    ?33 敞開心胸接受一切好與壞

    ?34 著眼於人們的美好之處

    ?35 接納這個世界



    ●第4章 人際關係

    ?36 重視深度人際關係

    ?37 重視重要他人

    ?38 與重要他人共享時光

    ?39 把錢用在他人身上而非自己

    ?40 心情好時就對他人好

    ?41 展現真自我

    ?42 表現出感謝

    ?43 留意他人的貼心



    ●第5章 娛樂、興趣

    ?44 品味不起眼的喜悅與興趣

    ?45 欣賞電影

    ?46 享受休閒時光

    ?47 從事動態式休閒活動

    ?48 親近大自然

    ?49 旅行

    ?50 將金錢用在體驗上



    ◎後記





    前言



      各位是否過著充實的生活與幸福的人生呢?



      只要一想到工作壓力、煩惱或是打掃房間等一直拖著遲遲沒做的日常小事,恐怕會覺得很難稱得上是非常充實的幸福生活。



      但是這樣的你,也可以變得幸福。



      日本憲法主張國民擁有追求幸福的權利。



      但是,各位並不會只因為擁有這項權利就感到幸福,必須將擁有幸福人生的祕訣培養成生活習慣才行。只要確實養成這些生活習慣,自然能夠變得幸福。



      所謂的祕訣,通常必須由該領域的「專家」傳授;而且人們一聽到「祕訣」,往往會期待有決定性的準則,只要遵守該準則即可實現。



      遺憾的是,我並不是什麼幸福專家,我的人生也沒有單純到只要遵守特定的準則就能夠幸福的程度。



      然而,我並非幸福專家卻有個優點,那就是我所介紹的都不會是天選之人才辦得到的方法,而是任何人都能夠實現。



      本書將從「正向心理學」這個較新的心理學角度,來探討幸福的祕訣。



      首先會向各位介紹正向心理學的研究成果,再從中提出能夠幫助各位更幸福的生活習慣。



      正向心理學的發展,大約是在20年前左右,由賓州大學的馬汀?塞利格曼(Martin E. P. Seligman)所提出。這項學問發展速度飛快,相關的新研究如雨後春筍冒出。



      這些研究的特徵並非只是簡單的新想法,而是運用科學加以實證各種提出的理論,想必未來還會迸發許多新的研究吧?也就是說,本書所介紹的祕訣並不會是最終的答案。



      正向心理學的特徵是重視「積極」的心理活動。我們人類,甚至是以往至今的心理學家們,總是習慣著眼於悲傷、憤怒與不安等負向的心理活動。



      畢竟消極情緒能夠幫助人類察覺危險,因此會有這種傾向也是理所當然的。我們的祖先學會了閃避危險有助於生存的道理,使得現代人也繼承重視消極情緒的性質。



      但是,這並不代表積極情緒毫無意義。積極情緒能夠帶來安全感、感動以及挑戰的意願,同時有助於牽繫我們與家人、身邊的其他人。



      正向心理學研究的是幸福與充實的人生。



      儘管如此,正向心理學並不會探討「何謂幸福」這樣追究根源的議題,這屬於哲學與倫理學的領域。



      正向心理學研究的是「覺得自己幸福的人擁有什麼樣的特徵」,且已經透過目前的研究解開這類人的習慣特徵。



      因此,本書將以淺顯易懂的方式,介紹這類人會表現出的行為與思考方式。



      此外,本書一如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心理學家丹尼爾?康納曼的提議,將支撐人類行為的系統概分成兩類。



      這兩個系統的名稱五花八門,不過在心理學家之間已經形成一種共識。



      第一種是會仔細思考各種條件後再作決定的「邏輯式思考」(慢想),這種冷靜且具邏輯性的思考方式相當有用。採用這種思考方式,能夠清楚理解自己的想法,並且能夠說明自己行為背後的原因。



      第二種是日常生活中幫助我們快速做出判斷的「直覺式思考」(快思),但是會牽扯到幹勁、慾望與動機等情緒,所以未必會意識到自己的真實想法。這種思考方式稱不上有邏輯,也很容易受到社會上的偏見或是輕微的誘導所影響。



      這兩種系統,會在日常生活中以互補的方式運作。



      凡事都需要仔細思考,可想而知會拖累日常生活,但若是連重要的事情都僅憑直覺判斷的話,可能就會在簽下重要契約的時候遇到麻煩。



      讀完本書後,假若各位開始思考今後該怎麼行動時,就屬於「邏輯式思考」。



      然而要讓經過思考所決定的行為持之以恆,則需要「直覺式思考」輔助,為此必須留意自己的「直覺式思考」,並搭配適度且適時的情緒。只要能夠靈活調配「邏輯式思考」與「直覺式思考」,就能夠與那些覺得自己很幸福的人一樣,擁有提高幸福感的生活習慣。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