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 定價99.00元
  • 8 折優惠:HK$79.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教養寶典:毒親教養、世上哪有問題兒童(2冊一套)

教養寶典:毒親教養、世上哪有問題兒童(2冊一套)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065273
吳娟瑜,西剛志
出色文化
2022年4月01日
233.00  元
HK$ 198.05  






ISBN:9786267065273
  • 規格:平裝 / 624頁 / 14.8 x 21 x 2.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親子教養 > 生活教養

















    比起求問估狗大神或阿公阿嬤的經驗談,你更需要具「科學實證」的育兒新觀念!

    孩子的問題行為,多半來自父母的有毒教養

    但其實親子都是潛意識恐懼的受害者



      Q1.孩子為什麼總因小事情生氣?

      Q2.常忘東忘西,該帶他去看醫生嗎?

      Q3.老是東張西望,集中注意力很難嗎?



      等等∼爸媽先別緊張,請檢視一下下列問題:

      你是否禁止孩子吃甜食?無法控制負面情緒,可能就是因為血糖值太低!

      他是否睡不好呢?睡眠不足,專司記憶的海馬體就會變小,記性當然差!

      孩子應該鼻塞了吧?常用嘴巴呼吸的人,注意力和學習能力都會打折扣!



      Point?教養要順從大腦發展!

      不同年齡層,孩子會有不同的生理需求和情緒狀態,

      如果不理解,親子關係自然緊繃,爸媽也容易焦慮、厭世。

      本書結合「腦科學理論」和「實際驗證」,並提出具體的教養建議,

      能讓父母了解孩子的大腦發展,助孩子成為更完整的個體。




      ◎書中個案收集自演講、成長團體、心理諮商和作者親身經驗,真實反映華人共有的道德框架、思考盲點和家庭約束,保證你心有戚戚焉。



      ◎從「案例分享」到「潛意識恐懼分析」,再到說明實踐過程和改善成果的「成長筆記」,提供案例主角親身實踐證明有效的做法,而非空泛崇高的理念。



      ◎附「家長成長自我探索」自我測驗題,引導你自我覺察,和書中人物一起成長。

      ◎73個Q&A,隨翻隨解決育兒上的疑難雜症。

      ◎科學依據+研究數據+具體方法,有效減緩教養壓力。

      ◎你是虎媽還是熊爸?用一張育兒風格診斷表自我檢測。



      高壓管控孩子,源自父母缺乏安全感

      逼孩子上一堆才藝班,是因為你覺得自己不夠好

      叮嚀東叮嚀西,來自不信任孩子能把事情做好

      愛說「喜歡嗎?爸媽買給你」的人,才是真正內心匱乏的人



      跨越內心恐懼,教對孩子

      不再複製創傷!覺醒父母的無懼教養術,

      45堂愛自己、挺孩子的父母成長課



      一起來探索45種關於個人•家庭•家族•集體的潛意識恐懼

      讀取療癒自我、修復關係的生命訊息

      當父母消除潛意識的恐懼,有信心放手讓孩子發展潛能與個別性

      就不會對孩子打罵、寵溺、控制、情緒勒索、過度期待……

      親子衝突便自動化解,孩子也將變得樂觀、積極、自信!





    ?


     





    毒親教養:在不知覺中當了有毒的父母嗎?吳娟瑜教你停止複製創傷!超越內在恐懼,正確教養孩子



    作者序──潛意識的恐懼,讓你對親子衝突束手無策

    前言──找對潛意識的恐懼來源,修正教養模式



    第一章 個人潛意識的恐懼

    父母個人的潛意識恐懼造成了親子衝突




    1.內疚感:揠苗助長的新手媽媽

    2.恐懼感:夫妻失和都是兒子害的

    3.厭惡感:親子霸凌何時了

    4.無常感:如果媽媽不能陪你長大

    5.控制感:虎爸來不及的愛

    6.匱乏感:在孩子身上彌補缺憾

    7.排斥感:媽媽為什麼不要我?

    8.完美感:我可以,你為何不可以?

    9.自責感:孩子傷心是因我保護不夠

    10.失衡感:當女兒成了代理父母

    11.親密感:孩子不是你的另一半

    12.疏離感:獨行俠二代的反擊



    第二章 原生家庭潛意識的恐懼

    父母因上一代教養不當而有的生命陰影,又成了子女脫身不得的夢魘




    1.望子成龍:被拒絕的兒子

    2.童年受挫:邊緣爸爸的心事

    3.母女競爭:欺負媽媽的女兒

    4.擔心缺錢:節儉才是用錢之道?

    5.暴力循環:家暴父回頭是岸

    6.言歸和好:單親媽的成長路

    7.情緒投射:當爸爸以己度人

    8.找回自我:情傷後的成長

    9.天生消極:落後的孩子

    10.重組家庭:家裡的角落生物

    11.無法信任:孩子,你沒事吧?

    12.不想活了:厭世男孩的告白

    13.過度陪伴:當關注讓人窒息

    14.家庭序位:誰是一家之主?

    15.觀念保守:孩子的絆腳石

    16.心理矛盾:孩子有權利生氣?

    17.孩子拒學:一定要上學嗎?

    18.悲傷療癒:陪孩子走過生命巨變

    19.高齡產婦:求子不易的後遺症



    第三章 原生家族潛意識的恐懼

    家族世代相傳不合時宜的價值觀,影響了所有子孫的親子關係




    1.重男輕女:「真沒用,這個也不會」

    2.離婚丟臉:不准讓族人蒙羞

    3.子女不婚:怎樣才肯結婚?

    4.族人凝視:教訓孩子給親戚看

    5.婆媳對立:婆婆害怕失去地位

    6.祖訓約束:兒女心事知多少?

    7.護孫心切:顧孫顧到「顧人怨」

    8.媳婦求去:一定要勸和不勸離?

    9.生命印記:外公的夢想,是子孫的夢想?

    10.暴力傳遞:說不出口的抱歉

    11.快樂有罪:婆家不習慣快樂



    第四章 集體潛意識的恐懼

    生活中充斥著「以訛傳訛」、「自以為是」的想法,有些出於對方不自知的恐懼,我們卻受其暗示。




    1.潛意識的比較和分享

    2.失智海嘯:兒孫何去何從?

    3.睡眠障礙:不早睡會頭痛



    世上哪有問題兒童!解決厭世爸媽最想知道的73個難題:說謊、亂生氣、講不聽……其實都是大腦發展的重要訊號,腦科學博士傳授育兒新觀念!



    前言 AI時代來臨,我的孩子因應得來嗎?



    序章從孕期開始計畫,生養健康寶貝

    Q01孕媽咪要吃什麼,孩子才會變聰明?

    Q02懷孕期間媽咪可以減肥嗎?

    Q03孩子愛討抱,常抱抱會不會寵壞他?

    Q04孩子常以自我為中心,有辦法改變嗎?

    Q05我的孩子為什麼沒有同理心?

    Q06該不該讓孩子看電視、手機?

    Q07是否該讓孩子吃甜食?



    第1章正確教養觀,預約孩子將來的成功

    Q08父母都平庸,也能教出優等生嗎?

    Q09年幼時不突出,長大會不會沒出息?

    Q10孩子的IQ不高,就注定成為魯蛇嗎?

    Q11擅長的事VS.喜歡的事,該讓孩子專注於哪一項?

    Q12孩子愛玩,書會念得比較差嗎?



    第2章別急著貼標籤,孩子的性格是可以改變的

    Q13孩子總是三分鐘熱度,該怎麼辦?

    Q14老是講不聽,該不會是問題兒童?

    Q15孩子較內向、沒朋友,一直格格不入怎麼辦?

    Q16性格從出生就決定了嗎?



    第3章孩子的每個問題行為,背後都有原因

    Q17孩子會說謊,代表變壞了嗎?

    Q18每天都賴床叫不醒,為什麼會這樣?

    Q19孩子做錯事時,爸媽應該懲罰嗎?

    Q20怎樣訓斥孩子才恰當?

    Q21像樣品屋一樣漂亮的房間,是不是對孩子比較好?

    Q22孩子老是自言自語,要不要緊?

    Q23沒一刻靜得下來,我的孩子該不會是過動兒?

    Q24成天東張西望,為何就是無法專心?

    Q25有什麼好習慣是從小就該養成的?



    第4章孕育未來需要的人才,你需要……

    Q26不熬夜讀書,會不會趕不上別人?

    Q27多多稱讚孩子,他才會變得越來越好嗎?

    Q28用獎賞吸引孩子,能讓他更有動力嗎?

    Q29記性差的孩子,未來的競爭力夠嗎?

    Q30如何提升孩子的記憶力?

    Q31有沒有讓孩子數學變厲害的方法?

    Q32幼兒時期就讓孩子學外語,是不是比較好?



    第5章九堂品行課,培養孩子的真善美

    Q33繪畫能力後天訓練得來嗎?

    Q34愛運動的孩子,是不是頭腦比較簡單?

    Q35如何增強孩子的運動能力?

    Q36從小就學音樂有那些好處?

    Q37孩子玩扮家家酒,會不會分不清虛實?

    Q38孩子沉迷於寶可夢遊戲,要不要緊?

    Q39孩子老想玩電玩,該不該讓他玩?

    Q40常在外頭玩耍,會變成野孩子嗎?

    Q41讓孩子養寵物適合嗎?



    第6章男女性格大不同,育兒不能一招走天下

    Q42無論男女,是不是都嚴格管教比較好?

    Q43就是忍不住當兒女控,不行嗎?

    Q44男孩女孩的大腦有什麼不一樣?

    Q45怎樣讓孩子未來能有幸福婚姻?



    第7章怎樣打造最有利孩子成長的環境?

    Q46遺傳VS.環境,哪個對孩子的影響較大?

    Q47是不是該為孩子打造最優質的環境?

    Q48怎樣的環境有助提高孩子的學科能力?

    Q49如何培育孩子的創造力?

    Q50如何提高孩子的抗壓性?

    Q51為什麼孩子睡不好還易怒?

    Q52該讓孩子養成哪些習慣,較易走向成功?



    第8章鍛鍊孩子的心性,每天都比昨天更進步

    Q53該如何讓孩子培養適度的自尊心?

    Q54鍛鍊「不急著吃棉花糖」的能力,為何很重要?

    Q55怎樣幫助孩子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Q56如何教養出心志堅強的孩子?

    Q57利用同儕競爭來激勵孩子,是個好方法嗎?

    Q58該怎麼讓孩子具有挑戰力又不失信心?

    Q59孩子常常提不起幹勁,該怎麼辦?

    Q60怎樣讓孩子覺得有人理解自己?

    Q61孩子太緊繃,該如何讓他放鬆?



    第9章孩子的成長過程,需要爸媽共同努力

    Q62怎樣的育兒方式最理想?

    Q63如何讓孩子自發性地想改變?

    Q64為了孩子好,父母應該做什麼?

    Q65夫妻該怎麼相處,才能幸福圓滿?

    Q66一面對孩子就覺得煩燥,該怎麼辦?

    Q67媽媽的角色,對孩子有何影響?

    Q68爸爸該如何參與育兒過程?

    Q69有什麼方法能讓親子關係更緊密?

    Q70應該在孩子面前扮演一對完美的雙親嗎?

    Q71怎樣才能對育兒這件事提升信心?

    Q72如何快速消除育兒的疲勞和壓力?

    Q73「育兒」應該要做到孩子幾歲為止呢?



    後記? 能夠因應變化,才能留存下來









    潛意識的恐懼,讓你對親子衝突束手無策




      從小,我們在生命叢林裡尋尋覓覓,而潛意識彷彿一團迷霧,當被它遮蔽雙眼時,我們總是慌了手腳,甚至因此跌跌撞撞、迷失方向。其實,唯有鎮定心神、往內探索,才有撥雲見日的一刻。



      潛意識的四種類型



      精神分析學家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將人格結構比喻為冰山,而根據心理學研究者的推論,涵蓋行為和情緒反應的意識層面如同浮出水面的冰山尖角,只占百分之四左右,隱藏水下的其餘百分之九十六則屬於潛意識領域。潛意識占據內心世界這麼大的比例,我們卻對它所知有限。很多時候,爸媽對子女說出嚴苛的言詞或面露不滿的神情,其實是受到深藏在潛意識的經驗和價值觀所影響。



      這些經驗和價值觀若是負面居多,傳遞給子女的訊息自然就以負面居多。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些負面的潛意識訊息中,占比最大的就是「恐懼」了。父母若潛意識中帶有恐懼,往往會以憤怒、自責、推卸、漠視、嚴厲等情緒表現,宣洩在子女身上,致使親子之間爆發衝突。若要改善雙方關係,渴盼家人良性溝通,首要之務便是增進對潛意識的了解。



      在本書中,為了幫助讀者們學習、辨認,我把潛意識分為以下四種類型來探討:



      一、個人潛意識的恐懼

      二、原生家庭潛意識的恐懼

      三、原生家族潛意識的恐懼

      四、集體潛意識的恐懼



      「我」在擔心什麼?



      什麼是「個人潛意識的恐懼」?以我為例,我總是對兩個兒子晚歸有莫名的擔心。在他們求學階段,我是一個愛操心的媽媽。如果他們該到家時卻不見人影,我就會到巷口探望、打電話詢問同學媽媽,或在客廳坐立難安。



      待兒子一進門,我立刻詢問:「你為什麼那麼晚到家?」、「你去哪裡了?不要騙我,不要以為我不知道。」、「你的同學一個鐘頭前已經到家了,你怎麼那麼慢?」



      我會如連珠炮般地追問,表面上是關心兒子,實際上是潛意識裡的恐懼發作了,我擔心孩子被壞人帶走,擔心孩子出了事,擔心孩子說謊騙我……。



      我多麼希望能做一個全然信任孩子的媽媽,也不斷提醒自己──孩子進門時,要和顏悅色地招呼;溝通時,要聆聽孩子的心聲,說不定他有委屈,或者他被導師留下來幫忙……。



      然而,我總是等不及孩子開口,脫口而出的話語和緊張兮兮的神情就先令孩子反感,使得原本一臉笑兮兮的孩子突然悖然大怒,而且氣沖沖地把房門重重摔上。



      多年來,我一直未能覺察自己內心的擔憂和不安,直到大兒子Bridge出社會工作、搬出去住了,我還常打電話急著找人:「你在哪裡?為什麼不接電話?」連我到海外巡迴演講,依然會打長途電話找小兒子Arthur說:「你OK嗎?家裡都好嗎?」



      對於我的緊迫盯人,Bridge曾抗議說:「媽,您是控制狂!」而已婚的小兒子則說:「我都已經做爸爸了,您還這樣,煩不煩啊?」逐日成長的我如今終於能明白他們的心情了。



      擔心來自缺乏自信



      在我的體認裡,我和兩個兒子的互動是基於第一類型「個人潛意識的恐懼」,不是「原生家庭潛意識的恐懼」(我爸媽不會追問我的行蹤,也從不講擔心的話),不是「原生家族潛意識的恐懼」(我爸媽的雙親也不會對他們嘮叨或過度擔憂),至於「集體潛意識的恐懼」,我或多或少受到綁架事件的新聞影響,但我自認以「個人潛意識的恐懼」居多。



      「個人潛意識的恐懼」源自我自信不足、性格軟弱,做任何事都戰戰兢兢,害怕別人不滿意,擔心自己辜負別人的好意。這樣的畏縮和不安,表現在夫妻關係上,就是常因不服輸而和老公爭吵;表現在親子關係上,就是對孩子會叮嚀再叮嚀、詢問再詢問。因為我,家裡總瀰漫著擔心的氣息,彼此的關係也十分緊張。



      有覺察就有成長,有成長就有改變,成為「嬤」字輩的人之後,我見識到媳婦的教導有方,從不見她慌張等候孩子放學回家,也未曾聽她焦躁逼問孩子行蹤。



      每個人有不同的潛意識恐懼,看見了,就容易調整;知道了,就好破解。如同置身迷霧森林中,只要定心定意,就能從微光中找到方向。



      感謝•再感謝



      本書從寫作到付梓成書歷時近兩年,感謝演講現場許多聽眾的詢問,感謝導師班學員們深入的請教。



      我關心親子議題四十多年,華人世界巡迴演講六千場次以上,接觸面廣,讓我找到華人爸媽共同的隱憂──明明愛孩子,卻做出「毒害」孩子的行為而不自知。



      我渴望引導大家從探索潛意識四個面向的影響,看清楚「毒親效應」(指錯誤的親子相處所造成的遺憾和悲劇)的結果,儘速找到自覺改正的成長之路。



      在此,感謝所有協助刊登文章的主編們,感謝出色出版社陳純純社長、張愛玲副總編輯、謝佩親編輯等同仁,在出版過程盡最大心力協助我。



      一本書、一個理念、一個行動方案,絕對需要這樣堅強的陣容來支持,感激不盡啊!


    吳娟瑜

    二○二○年九月十八日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