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定價93.00元
8
折優惠:
HK$74.4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後周魯時代的天下秩序:《荀子》和《呂氏春秋》政治哲學之比較研究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3505136
佐藤將之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21年12月14日
187.00 元
HK$ 168.3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63505136
叢書系列:
臺大哲學叢書
規格:平裝 / 400頁 / 14.8 x 21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臺大哲學叢書
分
類
人文史地
>
哲學
>
中國哲學
>
先秦諸子
同
類
書
推
薦
後周魯時代的天下秩序:《荀子》和《呂氏春秋》政治哲學之比較研究
新譯申鑒讀本(二版)
名家與名學:先秦詭辯學派研究【POD】
毓老師講《孫子》 (共二冊)
韓非子(第二版)
內
容
簡
介
西元前256年,周赧王被秦昭襄王所征服。由此,戰國時代最後階段的華夏世界進入三十五年的「後周魯時代」。
本書提出:在此時期周天子不在的政治權威空白時期,實為《荀子》和《呂氏春秋》兩書之出現的主要契機。以這樣歷史背景為主要契機誕生的兩書,其政治哲學的目標便應該在於構想能治理全天下人民之國家的建立──《荀子》探求未來以禮義治理天下的君王;《呂氏春秋》則向已成為「de facto天子」的秦王,為提升至名正言順的天子,提供政策綱要和實踐細則。
作者根據較為嚴謹的「觀念史�概念史」分析,闡述《荀》、《呂》兩書在思維上、概念上、論述內容上等多層次的思想特質及其歷史角色。期盼本書在戰國秦漢時代的歷史和思想相關議題之探討能夠提供較新的切入點,並擴大研究視野。
目
錄
作者序
序論
一、本書目的
二、本書內容和研究方法
三、本書架構
第一章 《荀子》和《呂氏春秋》比較研究之可能性
序言
第一節 「綜合」還是「統合」?《荀子》和《呂氏春秋》的研究觀點之「非對稱」性
第二節 過去《呂氏春秋》研究的三條脈絡
第三節 《荀子》和《呂氏春秋》的思想關係論
小結
第二章 「後周魯時代」的開始與欲升天子的秦王
序言
第一節 秦國從「霸王」到「滅周」之路程
第二節 「後周魯時代」的秦王:為了升為「天子」的嘗試
第三節 嬴政時期的秦國對外政策
第四節 「後周魯時代」的結束:往攻滅六國政策的轉換
小結
第三章 「後周魯時代」的秦國與《呂氏春秋》的登場
序言
第一節 秦國推動《呂氏春秋》的撰寫之背景和契機
第二節 呂不韋編輯《呂氏春秋》的目的
第三節 《荀子》和《呂氏春秋》的思想之間是否有影響關係?
小結
第四章 治理天下人民的倫理學說:《荀子》與《呂氏春秋》的「誠」與「忠」概念
序言
第一節《荀子》「誠」概念的思想特色
第二節 《呂氏春秋》「誠」概念的思想特色
第三節 《荀子》和《呂氏春秋》「忠」概念的思想特色
小結
第五章 「人類相同」思想之展開:《荀子》與《呂氏春秋》的「人」觀與「群」論
序言
第一節 《荀子》和《呂氏春秋》的「人」觀
第二節 《荀子》和《呂氏春秋》的「養生」論
第三節 《荀子》和《呂氏春秋》的「群」論
小結
第六章 《荀子》與《呂氏春秋》「同類相應」和「染」的思維方式
序言
第一節 《荀子》和《呂氏春秋》中以「類」概念所呈現的思維方式
第二節 《荀子》的「漸」概念和《呂氏春秋》的「染」論
第三節 《荀子》和《呂氏春秋》的禍福論
小結
第七章 體現秩序的原理與其落實於人類世界:《荀子》與《呂氏春秋》的「理」和「公」概念
序言
第一節 《荀子》和《呂氏春秋》的「理」概念
第二節 《荀子》和《呂氏春秋》的「公」概念
第三節 《荀子》和《呂氏春秋》「理」和「公」概念的思想意義
小結
第八章 《荀子》和《呂氏春秋》的「天下」概念:「後周魯時代」世界的地理和統治範圍
序言
第一節 過去學者對中國「天下觀」研究的貢獻和限制
第二節 《荀子》的「天下」概念
第三節 《呂氏春秋》的「天下」概念
第四節 《荀子》和《呂氏春秋》「天下觀」之間的異同和思想意義
小結
結論
一、本書探討所得若干見解
二、《荀子》對秦王未來成為「天下之君」的看法
三、戰國時代的終結和《荀》、《呂》兩書對當時世局的思想角色之結束
附表
參考文獻
一、傳統文獻
二、中、日、韓文近人著述
三、英文近人著述
四、網路資源
索引
人名索引
語詞索引
文獻索引
跋
?
序
作者序
眾所周知,荀子(約西元前316年-前235年)是活動在戰國時代由秦國實現天下一統前夕的思想家,其思想往往被視為迎合由秦國主導天下一統之歷史趨勢。在這樣的理解下,身為秦王嬴政的丞相並推行天下一統的李斯作為荀子的學生之事實以及由於荀子思想中的「法家」傾向,讓二十世紀的學者們一直都預設荀子的政治哲學本身與由秦國來達成一統天下的政策方向具有親和性。到此,或許不少讀者會想起譚嗣同(1865-1898)對荀子思想意義非常著名的評斷:「故常以為二千年來之政,秦政也,皆大盜也;二千年來之學,荀學也,皆鄉愿也。」
雖然我們是否能將中國兩千年的政治制度與「秦政」視為相同,且此「秦政」是否直接淵源於荀子的政治哲學,都需要另外嚴謹的學術探討來釐清;不過在譚嗣同的評斷中耐人尋味的是:他認為荀子的政治哲學主導秦政以來中國政治的主軸。這與二十世紀迄今的歷史學家和思想史家所評斷荀子政治思想的歷史角色之方向相當不一樣。
關於這點,正如筆者在此前書中證實的,無論西元前三世紀戰國時期的政治情況如何,荀子始終一貫提倡唯以他自己所勾勒出的治理天下之藍圖,才能達成華夏世界的統一;而且,這完全與當時秦昭襄王推行依靠武力擴張領土之政策格格不入,荀子甚至還將當時如此強悍的秦軍貶稱為「末世之兵」。從此種諷刺口吻,我們便能夠理解荀子對於秦國於近未來能一統天下的可能性是相當不樂觀的。再說就荀子的立場而言,無論當時世局如何,若要一統天下,非採荀子所提倡的「禮義」之理想不可。也就是說,荀子哲學對當時戰國世局保持相當獨立的立場。假設這點屬實,我們是否能夠設想:針對戰國世局前往一統的方向展開之趨勢上,先提出近未來達成華夏世界一統具體藍圖的就是荀子,時代反而是跟隨荀子對一統天下的構想來進展之可能?
針對荀子和戰國世局之間這樣理解之下,可以注意的文本是《管子》和《呂氏春秋》。不過《管子》絕大部分篇章論述屬以「將使某一個國家富強」為主題目標,在此看不出要從頭構築一統後新世界的思維。其實,與此對照,《呂氏春秋》無論是從其文獻構成的形式來看,或從其具體論述的內容來看,其追求於提供天下一統後的理想統治藍圖之意圖相當顯著。若如此,其與《荀子》所構想的理想「一統國家」之異同是什麼?這就是本書論述基於以《荀子》和《呂氏春秋》的比較研究之方式展開的主要理由。因此,本書撰寫之初的目標是透過《荀子》和《呂氏春秋》政治哲學的比較分析,呈現兩書如何構想「戰國狀況」的結束,以及此後如何治理整個華夏世界的理想國家之具體藍圖。
由於撰寫本書而經過之二十年歲月中,筆者對《荀》、《呂》的比較分析之理解和論述重點也經過了不少嬗變。因此筆者欲整理出構成本書論述的主要觀點。其分析觀點可分成如下六點:
第一,筆者開始《荀》、《呂》的比較研究時之主要假設是,兩書內容均深受戰國中期到後期齊國所謂「稷下先生」諸思想家的影響。
第二,《荀》、《呂》的思想在從頭提出治理天下之具體藍圖上,與基本上只追求一國富強的其他現存戰國諸子文獻政治思想之基本性格屬於不同層次。
第三,《荀》、《呂》對「人」的理解,一方面注重在廣大領土中彼此之間具有地域性和風俗習慣,甚至語言之間的差別,另一方面更強調人皆共享同種身體和情感,也因此可以將其共同性由「凡人」這樣的詞語((荀子))或「人類」這樣的概念(《呂氏春秋》)涵蓋。然而,《荀》、《呂》也並沒有忽略住居不同地區的人民之間語言不通的狀況,在此兩書為了治理彼此之間語言不同的人民,構築不透過「語言」而能治理天下人民的政治理論。
第四,促進《荀》、《呂》提出如上政治哲學之契機,應該是在西元前256年發生筆者所稱「後周魯時代」。由於周朝和魯國的滅亡,秦主開始以「defacto天子」的身分而與周邊諸侯國互動,並努力將自己的地位提升為名正言順的天子。
第五,在「後周魯時期」的世局中,《荀》、《呂》治理天下的基本藍圖均按照(至少理念上)從周初延續下來的封建間接統治模式來君臨天下。然而此種治理天下的模式,由於後來掌握秦廷政策方向的李斯將之廢棄,因此與所謂李斯和秦王嬴政以攻滅周邊諸侯所達成的「一統天下」模式大相徑庭。兩書所勾勒出治理天下的藍圖及李斯與秦王嬴政(就是秦始皇)所在「天下一統」之後推動治理天下的諸政策之間存在不少距離,不可輕易強調此兩者之間的連續性。
第六,綜合如上五個觀點,《荀》、《呂》所提出的政治哲學,應在戰國最後階段的世局中有其固有的歷史意義。
這六個觀點,構成以第一點為底層,而第六點則為上層的六層論述構造。從提出時期而言,第一點於2000年左右時就已經在筆者腦海中具有的想法,並由第二、第三、第四的想法之順序接續構想且展開。而第五點的想法則是直到2019年冬天在撰寫「序論」初稿時成為本書整個論述的主軸,第六點則是在修改整本書稿的過程中逐漸浮現出來的。這意味著,雖然如上六點都是筆者本人在撰寫構成本書的論考過程中所提出的觀點,但各個論點對於整體論述的影響程度彼此不太一樣。其整體影響的規模以第六點為最大,並隨著第五、第四??之順序變小。在此過程中,第一點的觀點在最後完稿中則已幾乎被推到論述的背後。職是之故,雖然筆者在最後修改整本書稿時將如上六點儘量彼此整合,讀者可能會覺得在本書不同時期所撰寫的論述之間,或許還留下一些差距。
總之,本書的撰寫過程從開始其內容構想的2000年,到最後全部定稿完成的2021年之間有約二十年的時間,對一個人的研究生涯來說相當漫長。其實,筆者過去出版過的四本專書之八成以上的內容,大概都是在四、五年的時間內接連寫完。而撰寫本書的過程和方式,與筆者之前寫過的專書相當不同。然而,筆者要強調的是,本書並非只是蒐集過去發表過的相關文章之一本論文集;而是隨著筆者長期的問題意識和對議題的想法之展開,經過不斷修改過去寫過的內容而完成的一本專書。只是在其內容上,本書中有如「後周魯時代」這樣新的術語出現,與筆者過去發表過的相關著作相比,本書中的一些觀點或許比較跨出迄今探討中國古代歷史和思想之間關係時的主流見解。正因如此,本書可能會引起學界各方面的許多批評。筆者將虛心從此學習且改進。與此同時,筆者特別期盼,本書能夠有助於年輕學者和研究生們在探討《荀》、《呂》兩書政治哲學的特質和其歷史角色相關問題時,提供比較新的切入點並藉此擴大研究視野。
書
評
其 他 著 作
1.
亞馬遜會議:貝佐斯這樣開會,推動個人與企業高速成長,打造史上最強電商帝國
2.
帶人的問題,Amazon都怎麼解決?:亞馬遜的管理學,就算資質普通也被你變成幹練。 下指令、建標準,課本沒教的管理實務。
3.
1小時做完1天工作,亞馬遜怎麼辦到的?:亞馬遜創始主管公開內部超效解決問題、效率翻倍的速度加乘工作法
4.
Amazon的人為什麼這麼厲害?:日本亞馬遜創始成員告訴你,他在貝佐斯身旁學到的高成長工作法。
5.
參於天地之治:荀子禮治政治思想的起源與構造
6.
荀學與荀子思想研究:評析•前景•構想
7.
荀子禮治思想的淵源與戰國諸子之研究
8.
中國出土古文獻與戰國文字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