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格雷的五十道陰影I:調教(電影封面版)
  • 定價127.00元
  • 8 折優惠:HK$101.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大不列顛兩千年:從羅馬行省、日不落帝國到英國脫歐,王冠下的權力更迭及對世界秩序的掌控

大不列顛兩千年:從羅馬行省、日不落帝國到英國脫歐,王冠下的權力更迭及對世界秩序的掌控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0858303
羅伊.史壯
陳建元
聯經出版公司
2021年7月01日
210.00  元
HK$ 178.5  






ISBN:9789570858303
  • 叢書系列:歷史大講堂
  • 規格:平裝 / 648頁 / 17 x 23 x 4.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歷史大講堂


  • 人文史地 > 世界史地 > 地區史 > 歐洲地區

















    最全面、最完整,寫給當代與未來的新英國史

    一座與外隔絕的邊陲群島,如何成為海上霸主與世界大國?



      一提到英國,你會想到什麼?

      倫敦鐵塔、皇家衛兵,果醬司康、炸魚薯條,披頭四、哈利波特,

      高貴優雅的英國王室,還是支配世界四分之一土地的日不落帝國?

      除了老掉牙的歷史事件和王室八卦祕辛,你應該認識它更多!



      「不列顛是座島嶼,它的歷史與認同都源於這項地理事實。」

      ──羅伊•史壯



      《大不列顛兩千年》是為新一代讀者所寫的全新英國史,豐富有趣、通俗易懂、權威且全面。本書從成為羅馬行省前,只有原住民居住的不列顛島開始講起,直到2016年的脫歐,透過七十幾個明快簡約的章節,精彩且均衡地描述英國史上各個時代,用引人入勝的敘述貫穿各時期,介紹英國兩千多年歷史中輝煌與悲鳴、起伏與轉機,並述及英國對世界其他國家(尤其是美國)的巨大影響。



      書中論及許多人熟悉的百年戰爭、都鐸王朝、莎士比亞與維多利亞女王,但全書的主題不只戰爭軍事及王權更迭,還包括經濟發展、宗教衍化、人民階級的異動、女性歷史、地景景觀及建築變化、娛樂走向、農業進程等等,讓讀者得以全面理解橫向與縱向的時空背景。



      作者羅伊•史壯是英國著名的歷史學家、作家兼園藝家,不僅著作等身、多才多藝,更曾任英國國家肖像館和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的館長,在英國文化圈中備受推崇,而長期於博物館工作的經驗,也讓他嫻熟於將看似嚴肅或複雜的議題,透過巧妙的轉化與解釋,傳達給非專業的觀眾和讀者。這項才能在本書中展露無遺,羅伊•史壯吸收大量過往研究與各家說法,綜合出屬於個人的一家之言,讓這本書既有學術的嚴謹,又充滿著知性的趣味。



      史壯在書中特別留心人民生活的面向,透過關於普羅大眾的日常,反映出英國人如何形成自我認同感,同時重視文化和思想與政治潮流息息相關、密不可分的關係。他在書中多次強調,「不列顛是一座島嶼,對於要了解它的歷史而言,這個事實比任何其他事實都重要。」被海洋包圍的特性,創造了英國人獨特的民族性格,讓他們既追求遺世獨立、享受島嶼的庇護,又不斷想要往外冒險,探索未知的世界。對於同樣生活於群島國度的臺灣讀者,大不列顛兩千年的經驗是否也能帶來借鑑與啟發?



      史壯的激情、熱情和廣博的知識,讓他成為這一趟歷史旅程的最佳導遊。了解英國歷史,對於理解世界史及全球局勢至關重要。任何好奇英國歷史,或是關心國家認同和國家前景的人,都不能錯過這本書。



    博雅推薦



      ▍專文導讀

      林美香(國立政治大學國際合作事務處國合長、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特聘教授)

      盧省言(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學者)



      ▍專業推薦

      汪采燁〈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蔣竹山(國立中央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各家書評



      英國歷史對於理解世界歷史至關重要,在所有關於這個主題的書籍中,羅伊.史壯的書是清晰易懂的。他將一群傑出的歷史人物栩栩如生地呈現出來,對每一個人物都進行了尖銳而生動的觀察。史壯把對國王和戰爭的討論穿插在對作家、作曲家、科學家和其他意識形態開拓者的論述中,他將這些不同的線索交織於宛如一大張掛毯的整體故事中。——《基督科學箴言報》



      每一位學習英國歷史的學生都會喜歡這個故事,它通俗易懂,引人入勝,深刻洞察了單獨事件所造成的深刻後果。——《柯克斯評論》



      不管是研究、組織或是呈現手法都令人印象深刻。無論是用於社區、學院、大學圖書館英國史收藏以及課堂補充閱讀材料,都將是非凡且具有持久價值的新書。——《美國中西部書評》



      典範之作。——阿曼達.福爾曼(Amanda Foreman),《紐約時報》暢銷書榜冠軍作家



      登峰造極的歷史書。——安東尼亞.弗雷澤(Antonia Fraser),《紐約時報》暢銷書榜冠軍作家



      經典的通俗史。——安德魯.羅伯茲(Andrew Roberts),《紐約時報》暢銷書榜冠軍作家



      構思巧妙、趣味盎然的一本書。——《泰晤士報文學增刊》



      當代經典著作。——A. N. 威爾森(A. N. Wilson),《倫敦標準晚報》

    ?


     





    推薦序一? 細品不列顛人的畫像? 林美香

    推薦序二? 通俗史的模範? 盧省言

    二○一八年版序言

    一九九六年版序言



    1????? 不列顛島

    2????? 大不列顛

    3????? 羅馬不列顛

    4????? 黑暗與黎明

    5????? 阿佛烈和維京人

    6????? 英格蘭王國

    7????? 一○六六年

    8????? 征服:損失與收穫

    9????? 諾曼第王朝的國王

    10??? 第一位金雀花君主

    11??? 一個帝國的終結

    12??? 哥德時代

    13??? 不列顛全島走向統一

    14??? 無能的國王

    15??? 百年戰爭

    16??? 黑死病

    17??? 大起義

    18??? 理查二世的命運

    19??? 英語詩歌之父

    20??? 阿金庫爾的勝利者

    21??? 玫瑰戰爭

    22??? 回歸秩序:愛德華四世

    23??? 暴戾的過渡期:理查三世

    24??? 威廉.卡克斯頓:印刷工

    25??? 秩序的恢復:都鐸王朝

    26??? 改革與革命

    27??? 佐國良相

    28??? 動盪的十年

    29??? 新的身分認同

    30??? 無敵艦隊

    31??? 「榮光女王」的英格蘭

    32??? 不朽的莎士比亞

    33??? 不值得信賴的王朝

    34??? 國王的世外桃源

    35??? 陷入危機的三王國

    36??? 英國的維特魯威

    37??? 戰爭

    38??? 天翻地覆的世界

    39??? 失敗的共和國

    40??? 失敗的護國公體制

    41??? 尋求穩定

    42??? 意外的革命

    43??? 一個大國的誕生

    44??? 不穩定性與變化

    45??? 從魔法到科學:艾薩克.牛頓

    46??? 精英統治

    47??? 首富之國

    48??? 追求幸福

    49??? 理性與激情

    50??? 復樂園:「萬能的」布朗

    51??? 瓦解與戰敗

    52??? 世界性大戰與不列顛的誕生

    53??? 新人:威廉.威伯福斯

    54??? 倖免的革命:一八三二年改革法案

    55??? 由鄉村變為城鎮:工業革命

    56??? 資訊與干預

    57??? 貴族統治的最後十年

    58??? 提燈女士:佛蘿倫絲•南丁格爾

    59??? 維多利亞時代:一個沒有階級的社會

    60??? 查爾斯.達爾文與《物種起源》

    61??? 逐步適應民主

    62??? 愛爾蘭的脫離

    63??? 不列顛治世

    64??? 光榮孤立和戰爭

    65??? 充滿不確定性的二十年

    66??? 孤立

    67??? 倏忽即逝的烏托邦

    68??? 共識與對衰退的處理失當

    69??? 從帝國到歐洲

    70??? 新的開始?

    71??? 消費社會

    72??? 「新英國」

    73??? 後記:英國脫歐及以後

    國王與女王

    首相

    ?

    ?





    推薦序



    細品不列顛人的畫像




      第一次認識史壯爵士(Sir Roy Colin Strong),是在一九九六年。那時我剛到愛丁堡攻讀學位不久,正研究著英格蘭女王伊莉莎白一世(Elizabeth I)的形象塑造,史壯所寫的《伊莉莎白崇拜:伊莉莎白肖像畫與盛典》(一九七七年),自然成為我重要的參考書籍,也是我認識他的第一本書。但他相關的著作實在不少,隨後我又讀了《藝術與權力:文復興時期的節慶》(一九八四年)、《榮光女王:伊莉莎白肖像畫》(一九八七年)、《都鐸與司徒亞特王朝:盛典、繪畫與肖像》(一九九○年)等書,盼能理解都鐸時期政治圖像、儀式與權力的文化,好讓我未來的研究能有一點點進展。



      當時頗感無助的我,專注在自己狹窄的研究題目上,渾然不覺他也寫了《大不列顛兩千年》一書,而且就在那一年出版。若說當時跟不列顛的歷史有什麼交錯,就只有那年十一月末,愛丁堡的皇家大道(Royal Mile)上擠滿人群,伴隨著蘇格蘭風笛奏出的軍樂聲,熱熱鬧鬧地迎接「斯昆石」(Stone of Scone)進入愛丁堡城堡長期存放。這塊重達一百五十二公斤的石頭,原本是蘇格蘭歷代國王的「加冕石」,但在英王愛德華一世(Edward I)時,成了他擊敗蘇格蘭軍隊的戰利品,於一二九六年移至倫敦,嵌入西敏寺中英王王座的下方。過了七百年漫長的歲月,此石才重回故土。



      這塊滿載著戰爭痕跡與蘇格蘭傷痛的石頭,得以回到故國,是當時執政的保守黨首相對蘇格蘭釋出的善意,盼能拉回日漸與倫敦分離的蘇格蘭民心。然而,我也見證了隔年(一九九七年)保守黨失勢,輸掉所有蘇格蘭地區的席次;工黨首相布萊爾(Tony Blair)風光上台,續展開重大政治工程——地方分權(Devolution)。兩年後(一九九九年)蘇格蘭有了自己的國會(Scottish Parliament),威爾斯與北愛爾蘭兩地亦成立議會(assembly),處理地方事務。史壯在首次出版《不列顛兩千年》時,還來不及見證這些與不列顛歷史密切相關的事。那麼,是什麼觸動這位藝術史大師、博物館館長,動筆寫下不列顛長達兩千年的歷史?又是什麼因素,使他在二十多年後決定增訂內容並再版此書?



      在我看來,是相似的現實局勢與歷史關懷,促使他兩度出版本書,那就是從一九六○年代延續至今的不列顛認同危機(the crisis of Britishness)。隨著不列顛海外帝國地位的衰退,二十世紀中葉之後,不列顛內部出現裂解的態勢,威爾斯與蘇格蘭都有獨立的聲音,亦有支持獨立的政黨成立並獲得國會席次;北愛爾蘭的問題持續難解,在蘇格蘭迎回斯昆石的幾個月前,倫敦與曼徹斯特兩大城,還接連發生愛爾蘭共和軍(IRA)所策劃的炸彈攻擊事件。種種跡象看來,由多國族(nations)組成的「大不列顛與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很難繼續以單一的政府、國會與憲政維續下去。共有的「不列顛認同」,也面臨威爾斯、蘇格蘭、北愛爾蘭,甚至英格蘭國族認同的挑戰;「誰是不列顛人?」或「誰要當不列顛人?」似乎不再是一個簡單易答的問題。



      一九九九年之後地方分權的實施,進一步證實了這個走向,同時間歐盟的發展,也加深不列顛內部的裂痕,史壯即親眼見證了二○一六年的脫歐公投,及其所帶來的各樣爭議與區域歧見。簡言之,四國族(英格蘭、威爾斯、蘇格蘭與北愛爾蘭)及歐盟的問題,讓「不列顛認同」重新面臨檢視,而史壯選擇了從歷史觀照。他認為:「一個對自己的過去一無所知的國家,將失去它的認同。」於是,他在書中沿著歷史發展的脈絡,從西元一世紀羅馬人征服不列顛、一○六六年的諾曼征服、十七世紀「三王國」之戰,到一八○○年「聯合王國」的成立,清楚讓讀者知道「不列顛人」何時出現、何時成形?他的答案是在十八世紀末,那時不列顛已成為「單一民族國家,而這個民族便是不列顛人」。



      但還有一項事實是超越歷史的。在他看來,不列顛的島嶼特性,即決定了群島上的人一直擁有集體的獨特性。他的第一章以「島嶼」為名,而且第一句話便說:「不列顛是座島嶼」;在本書最後一章他再度指出:「不列顛是座島嶼,它的歷史和認同都源於這項地理事實。」而且不論現代史家如何解構不列顛的概念或認同,這項事實都是無法抹滅的。換言之,不論四國族的個別認同有多強大,在過去與未來,不列顛認同仍然是超越個別區域的集體認同,而且能含納多元認同,如史壯本人既是英格蘭人,也是不列顛人,甚至在學術養成與政治傾向上,他主張自己是個歐洲人。



      史壯以「不列顛是座島嶼」為開頭,無疑是向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的《英語民族史》(一九五六–一九五八年)致敬,這套四冊的大部頭著作,首卷即以「島嶼民族」(The Island Race)為名。在邱吉爾之後,尤其是一九九○年代以來,不乏各類以不列顛為主題的歷史著作,例如戴維斯(Norman Davies)的《群島:歷史》(一九九九年)。但史壯刻意不去讀這些學術性的作品,他希望能以敘事性的筆調,為學院外的大眾而寫,也寫給所有關心不列顛問題的讀者。他確實成功了,這本書讀來平易近人,章節安排大小適中,是本隨時可拿起、隨時可擱下,但又讓人真心想讀完的一本書。



      其實,史壯並沒有在這本「歷史」書中掩去他做為「藝術」人的本質,每一章便如一幅畫,或是山水、或是城鎮,又或是戰爭場景,他總想讓你看到全貌,而非細枝末節。其中還有許多章節,他側重人物書寫,讀來便像一幅幅肖像畫,展露人物的生命樣貌、風格與色彩。如第二十七寫莫爾(Thomas More)、第三十二章寫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第四十五章寫牛頓(Isaac Newton),第五十章則寫他向來非常關心的園藝,及著名的景觀設計師布朗(Lancelot Brown);讀者也不可錯過第六十章的達爾文(Charles Darwin)。這些人皆非政治人物,卻在知識與文化上使不列顛歷史璀璨如銀河。不論是讀史或是讀人,讀者閱覽時不妨以觀畫的眼睛,細品每一幅畫作;或者,就把這整本書視為「不列顛人的畫像」!

    ?
    林美香(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特聘教授、國際合作處國合長)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