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版凳 • 吃雞排 • 喝珍奶
鳥為什麼長成這副鳥樣,吃雞就能略懂略懂
?
鳥為什麼長成這副鳥樣,吃雞就能略懂略懂
?
方偉宏(臺大醫技系副教授、中華鳥會理事長)、王瑞瑤(超級美食家主持人)、李政霖(台灣野鳥手繪圖鑑繪者)、李盈瑩(《養雞時代》《與地共生、給雞唱歌》作者)、李淵百(國立中興大學動物科學系名譽教授)、林思民(台灣師範大學生科院教授、台灣猛禽研究會理事長)、郭旭英(台灣區人工飼養鴕鳥協會秘書長、有心肉舖子舖長)、陳志峰(國立中興大學動物科學系特聘教授、世界家禽學會台灣分會理事長)、焦桐(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番紅花(飲食生活作家)、蔡珠兒(作家)│各界雞不可失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序)
?
───把雞從頭吃到腳,就能摸透鳥類生態、骨骼、肌肉的快樂鳥類解剖學───
為了要思考關於鳥類學的一切,最好的觀察對象,當然是「雞」!除了藝術之外,食物就是串連人類與自然的最強接點。今日,由原雞馴化而成的家雞,成了人類相當普遍的食物,雖然在育種和長期飼養下,雞和自然界已經有了一段距離,但雞跟鳥的關聯仍舊十分密切。雞跟鳥到底有什麼異同?在超市就可以買到的各種雞肉部位,裡頭隱藏的鳥類特徵又訴說了怎樣的歷史?一邊品嘗美味的雞肉料理、一邊觀察鳥類的演化與生態,就是最棒的知識學習法。
?
一起在廚房裡找出失落的那塊鳥類學拼圖吧!
▌關於「鳥」的千奇百怪問題,就先從「雞」找解答
從雞冠到腳趾,從骨頭到羽毛,讓日本鳥類學權威川上和人說給你聽!
▌關於「鳥」的千奇百怪問題,就先從「雞」找解答
從雞冠到腳趾,從骨頭到羽毛,讓日本鳥類學權威川上和人說給你聽!
◎鳥類拍動翅膀時,需要使用一處非常關鍵的肌肉,如同鳥的引擎。也因如此,它是雞肉裡最重的部位。
◎雞肉的顏色是粉紅色,但如燕子、鴿子、烏鴉這些常見鳥類的胸肉卻是比較接近牛肉的深紅色。為什麼會有這種差異?
◎里肌肉好吃,前端卻有著強韌難咬的筋,這條筋到底有何功用?
◎鳥類上臂沒有產生飛行推力和升力的飛行羽,為什麼?理由原來跟手臂健壯的人穿背心一樣啊。
◎吃完雞翅後,可別忙著丟──仔細觀察,就能看到尖端有三個相當於手指的細長骨頭,這是鳥類從恐龍演化而來的證據。
◎你以為的鳥類膝蓋,其實是鳥類的腳踝?原來,鳥就跟穿高跟鞋的小姐一樣,都是踮著腳尖走路。
◎鳥類胃酸的pH值大致在1∼3之間。肉食的貓頭鷹或老鷹、腐食的烏鴉和禿鷲等等,則是在pH1.1∼1.3之間。鳥類的胃液比哺乳類的酸性來得更強,原因何在?
◎雞屁股並不是位於屁股,雞屁股更不是用來排泄!關於雞屁股,它的功用超出一般人想像。
=本書特色=
1.?日本鳥類權威•知名學者川上和人第一本結合專業鳥類知識 + 深度日本宅文化的飲食科普著作。
2.?從日常生活切入專業鳥類知識,佐以豐富圖解,讓你不僅一舉理解鳥類生理構造與特徵,又能抓住「正確吃雞」的美味王道。
《雞肉以上,鳥學未滿:最好的鳥類研究室就在你家的餐桌上》是日本極受歡迎的鳥類學者川上和人在《科學》雜誌「鳥類廚房」的連載專欄改寫而成,主旨是從生活中常見的雞和雞肉來認識鳥類。全書共分六大部分,前言簡單介紹了鳥類在人類歷史中的出現,從家雞的馴化開始帶入「從吃雞來認識鳥」的主題,接下來四章則按照「雞胸和雞翅」、「雞腿和雞腳」、「骨骼和內臟」、「雞屁股、雞皮與頭部」等其他部位的順序來介紹,最後則以「雞蛋和鳥蛋」作結。各部分內容都以雞肉食用部位以及大家最在意的「口感」來切入,再按章節主題連結到鳥類構造、生理特徵,甚至包括演化的歷史,並且比較家雞和現生鳥類與哺乳動物的不同,此外也穿插著特殊鳥類的介紹以及它們在日本常民文化中所占的有趣地位。
作者川上和人講解明快清晰,雖然閱讀受眾是成人,但稍有生物知識即能心領神會。除此之外,內容還穿插著許多讀者都必定略有耳聞的日文雙關語和宅學冷知識,甚至鋼彈也頻頻出場,是一本專業基礎強大、風格卻又迥異於市面常見科普的鳥類學專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