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成為心理助人者是我一生的職志。自大學輔導系畢業後,一路由中學輔導老師開始,陸續擔任專科、大學教授兼學生輔導中心主任,至學務長、院長等,至今逾四十年。這期間,在學務長辦公室、研究室、晤談室陪伴過無數師生及家長們,面對各樣適應問題或本身所思、所想、所為等諸多體驗與感悟,匯聚成涓涓經驗之流,起心動念而彙整成《輔導手札》一書。一則分享給身處不確定年代的社會大眾,豐富心靈內涵;再則,展現一位大學教師在教學、研究、輔導服務天職的實際體驗與風貌。
以文字釋放塵封已久的情感與思緒,既耗時又費力。有如蘇東坡所言「老夫聊發少年狂」的豪放,並印證了「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般的承載。多次再思後,梳理出兩個「不願」的心意,作為寫作的主因:一為「不願」看到自己學術生涯上單調、窘迫的侷限。正如余秋雨在《文化苦旅》所言:「我們這些人,為什麼稍稍做點學問就變得如此單調窘迫了呢?如果每宗學問的弘揚都要以生命的枯萎為代價,那麼世間學問的最終目的又是為了什麼呢?……」而作出回應。二為「不願」讓陪伴經驗之反思,過眼雲煙,消失殆盡,而選擇讓經驗加值。因此,本書是為所有人而寫的。文中的生命故事,也經常是你我的成長足跡。每則故事雖經改寫,但仍可看出問題產生的脈絡與經緯,因而可作為同遭困頓者之借鏡,期能爬梳思緒,豁然開朗;部分內容亦可作為輔導員、助人者、教師、導師、陪伴者、義工們賦權增能(empowerment)之心靈雞湯。在被陪伴者撲朔迷離的困頓往事中打轉,所耗費的心力極多,誠屬不易。一個心意、一絲亮光、一點創意、一次抉擇,或可沿溪踏花去,直指核心,找到上天賜予的復原力。
文本的出版,是一種存在、一種印記,沒有時間的邊界。徜徉其中,重新領悟反芻,真是逸趣橫生,樂在其中。本書的副標題為「一位助人者的心靈向度」,意謂著筆者希冀從助人者多年的反思立基,向無限的心靈空間延伸。內容包括:風船葛的春天、陪伴賦能、心靈交流道、教育之愛等四篇,每篇各含八至十三篇短文。本人為信主多年的基督徒,心靈空間深受上帝的感召與啟發,由此內化個人的輔導風格與理念。在師生互動陪伴過程中,大多從全人發展的觀點,關照受輔者身心靈的福祉。文中個人心靈向度觸及的信仰內涵,就權充作讀者們的另一個選項吧!
本書的問世,要感謝中原大學人文與教育學院歐力仁院長、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陳秉華教授、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林繼偉副教授、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暨諮商中心蔡秀玲副教授、高雄師範大學諮商心理與復健諮商所夏允中教授、臺南大學諮商與輔導學系李岳庭副教授、諮商心理師全國聯合會執業輔導委員會召集人王裕仁心理師撰寫序文。此外,要感謝出入中原大學學生輔導中心的義工、輔導老師(心理師)、受輔同學、家長、師長們,他們是本書的主角,因緣際會的相遇、相知,豐富了文本的內涵;沒有他們,本書即少了要角,故事將永遠貧乏待續。謝謝中原大學輔導中心何瑞美心理師,及教研所丁芳敏助理,他們在文稿的彙整、構思及潤飾上貢獻良多。感謝心理出版社林敬堯總編輯及陳文玲編輯的協助,讓本書得以問世。最後,要特別感謝內人林薇女士,在每篇文稿裡融入她多年輔導工作的智慧與心血,她是第一位讀者,也是品管的終結者。
?
中原大學人文與教育學院榮譽教授
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兼任教授
潘正德 謹識於台北寓所
2021 春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