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一首很美得詞,其中的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這句話非常地切合人世間的每一件事,也其實是「順了姑意,就失了嫂意」的另一個角度之表現意境。
十幾年前教改國中課綱解放改採一綱多本,教材愈編愈簡單,等比數列、等比級數被刪,循環小數化為分數被刪,108課綱又再次刪去了圓內角、圓外角等,令人匪夷。名為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實為壓縮了同學的學習空間,聽起來似乎順了所謂教改人的意,卻扼殺了諸多學子的學習求知的權利,孰不知並非每位國中同學他的年紀並不足以大到自己去尋覓教材或他的學習環境及背景有能力再幫其子弟購買教材,在這種角度是不是也失了嫂意。
編著者在第一線教學常常有一套海綿理論:「學生像海綿,你給多少水,同學吸多少水,除非飽了,吸不了,你不給水,海綿當然無水可吸。」會考有特色招生,從前各公私立學校為了網羅學科上優秀的同學,特色招生(特招)的難度更甚於會考,教育會考的難度一定又會超過原來的基測,似乎又回到70 年代的高中聯招,殊途同歸。
編著者有鑑於此,在教材的編撰上著實下了一番功夫,不論學校課綱是否教學,只要往特招方向的學子都適合採用此教材,畢其功於一役,上高中亦沒有銜接問題,實在是一本值得推薦的好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