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文
生生不息的力量
「那些凝視自然之美的人,會從中發現一股維持萬物生生不息的力量,在不斷反覆的自然頌歌中散發療癒力,相信黑夜之後黎明終將來臨,寒冬結束必有溫暖的春天。」∼瑞秋.卡森(Rachel Carson / 《寂靜的春天》作者)
生命從開始的那一刻,便一步步向死亡邁進。從古至今,各方學者、哲人和宗教家無不竭力運用自己的專業研究和思維,意圖從精神和心靈層次來揭開死亡的面紗,卻仍無法參透。畢竟,這是個只能經歷而無法理解的過程。
然而,死亡除了帶來心靈和精神面的思考和探究,情感上的摧折與思念,還有「物質」面的理解,因為在我們面對死亡時,最先凝視的,是一個了無氣息、冰冷木然的軀體。這個失去氣息的個體會如何?還有意義嗎?
對人類來說,藉由儀式讓失去生命的軀體「塵歸塵、土歸土」,彷彿死亡物質面的問題便解決了。然而回歸塵土以後呢?生命是不是就全然結束了?是不是僅剩情感面的思念而已?
當代童書創作者從不輕忽小孩對死亡的感受與想法,他們透過與小孩切身相關的各種死亡事件與經驗,幫助他們看見死亡的真相與意義,並且從當中獲得安慰與面對人生的力量。然而,大多數死亡主題的繪本,關切的焦點都放在小孩的情緒和情感的面向,鮮少帶領他們好好注視這個失去生命的個體,並且以科學的角度幫助他們理解和思考和死亡「物質」面的問題。
這本書的作者伊莎貝爾•湯瑪斯是一位科學作家,她透過一隻森林裡的狐狸,真實又理性的呈現生命存在和死去的樣貌。這隻狐狸媽媽以捕獲的獵物(結束另一個動物的生命)來餵養自己的小狐狸,讓他們得以成長茁壯;卻也在一場意外中失去了自己的性命,而她的軀體不僅成為鳥類清道夫的食物,也在自然分解的過程中,滋養並延續了許許多多新的生命。
作者將生硬且費解的學理巧妙融入故事中,藉由文學的筆法,運用各種象徵和比喻的方式,沖淡了死亡的殘酷樣貌,和軀體「分解」(腐爛)所帶來的不適感,隨著故事的進行,一點一滴引領讀者去觀察、思考和理解,在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循環中,結束生命的軀體所扮演的角色和意義,明白死亡不僅是生命的結束,也是許多新生命的開始。
這樣的生命循環,在畫家丹尼爾•伊格尼斯美得令人屏息的畫面中,更是淋漓盡致的展現。他用季節的更迭,來呈現在時序推進中大自然反覆吟唱的頌歌,也用色彩來表現已逝生命的消褪與新生命的勃發和成長。我們在畫面中看見死亡,卻一點不覺得嫌惡和悲傷,同時,他運用畫面的流動和跳躍,讓我們把更多的視覺焦點停駐在生命美好的一面,看見那些被滋養的新生命所帶來的活力與盼望。
在這個所有生物共享的地球上,每一個生命的存在與逝去都有其意義,也有都有責任和義務為這個星球做出貢獻,或許這就是本書的創作者所要傳遞的核心意義與價值。
翻譯這本書時,我頻頻想著母親的諄諄叮嚀,等她靈魂返回天家的時候,她失去氣息的軀體將要化為花圃中的一培土,滋養花朵綻放。我想,她應該也是想盡一份地球公民所當盡的心力和責任吧。
◎劉清彥(兒童文學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