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 定價117.00元
  • 8 折優惠:HK$9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邁爾士.戴維斯自傳:爵士巨擘的咆哮人生

邁爾士.戴維斯自傳:爵士巨擘的咆哮人生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8722972
邁爾士.戴維斯,昆西.楚普
陳榮彬,蔣義
大石國際文化
2020年9月15日
250.00  元
HK$ 212.5  






ISBN:9789578722972
  • 規格:平裝 / 572頁 / 15 x 21 x 2.8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藝術設計 > 音樂 > 音樂家傳記/文集

















      邁爾士.戴維斯在他四十多年音樂生涯中一直是美國爵士樂的先鋒。作為一名公認的音樂天才,邁爾士是世界上最重要且最有影響力的音樂家之一,也是許多爵士樂手傳記必選的角色。而在這本書中,邁爾士要用他自己的話,來講述他的非凡人生。



      《邁爾士.戴維斯自傳》就像邁爾士本人一樣,毫無保留。他在自傳中第一次談到他那段五年的沉寂時期,坦率地說出他的毒癮問題以及最後如何克服。他大罵他在音樂界和整個美國社會中遇到的種族歧視,討論他一生中遇過的女人。最重要的是,邁爾士暢談了他投入一生心力的音樂,以及爵士黃金年代的音樂家,包括他多年來合作過的傳奇巨匠:「菜鳥」查理.帕克、迪吉.葛拉斯彼、瑟隆尼斯.孟克、約翰.柯川、查爾斯.明格斯,以及其他無數人物。



      邁爾士在1991年9月29日逝世,他幾十年來留給我們激動人心的音樂,以及一本震撼人心的自傳,在將近三十年後的今天,繁體中文版終於首度問世,書中並收錄歷年專輯目錄和三十二頁的珍貴照片。



    本書重點



      1990年美國書卷獎




      一代爵士大師逝世將屆三十周年,眾所期盼的繁體中文版終於問世!

      ˙爵士巨人親身敘述高潮迭起的一生,每一頁都是迴盪空中的經典爵士樂章

      ˙他是現代爵士樂的代名詞,他的生命歷程就是一部豐富的爵士樂史

      ˙看邁爾士.戴維斯暢談人生心得:



      關於作品:「我每次跟人家說我的《泛藍調調》其實沒有命中我原本想做的東西,沒有在音樂裡面表現出非洲拇指琴的聲音,他們都會用覺得我在說瘋話的表情看我。」



      關於種族:「我恨透了白人總是在他們發現了某個事情之後,就想要搶功勞,好像在他們發現之前這些事情都不存在一樣,而他們總是事後才發現的,那些事跟他們一點關係也沒有。」



      關於同儕:「所以你就知道我會仰慕菜鳥,是因為他是偉大的樂手,不是因為喜歡他這個人。但他把我當親兒子對待,所以對我來說,他和迪吉都像我爸。」



      關於時代:「在一九四五到一九四九年之間,親身體驗五十二街的音樂,就好像在讀一本教科書,告訴你音樂的未來。」



      關於創作:「音樂概念成形後,接下來我想問的是:這種音樂夠黑嗎?有屬於黑人的節奏嗎?可以把火車的節奏變成黑人的東西嗎?」



      還有關於女人、關於金錢、關於家庭、關於毒品、關於政要明星……其他一切的一切!



      他的一生經歷了現代爵士樂史上最輝煌的時代,從參與咆勃盛事、開創酷派風格,一路狂飆到融合時代,以剛烈自負的性格和豐富深沉的奇思異想,在現代爵士樂獨佔鰲頭,與傳統爵士樂的路易.阿姆斯壯分庭抗禮。他優雅細膩的音符與充滿空間感的旋律,在半世紀後的今天聽起來依然充滿現代感,引領著時代潮流。



      邁爾士在本書中以近40萬字的篇幅,用他旁若無人、葷素不忌、懶散嘶啞的獨特口吻,鉅細靡遺地回顧他高潮迭起的一生,讀者可以直接聽見他暢談如何在創作中苦思掙扎,與無數傳奇樂手的交往合作,如何深陷毒癮又完全憑著意志力克服,以及任何編劇都難以想像的各種白爛情節。邁爾士的一生就是同一部爵士音樂史,不論生前還是死後,他的音樂永遠走在最前端,他不斷打破演奏成規、多次改變樂壇流行的趨勢,使他被視為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音樂人。



    名家推薦



      孫秀蕙,國立政治大學廣告系教授,《音響論壇》專欄作家

      傅慶堂,資深爵士樂評家,爵士音樂節目廣播主持人

      蘇重,樂評人,藏酒論壇編輯總監

      馬世芳,音樂文化評論者,廣播人,作家



    各界讚譽



      「透過戴維斯在自傳中鮮活的講故事方式,讀者可以重新理解這位來自東聖路易的牙醫之子,如何透過建立獨特而明確的黑人美學系統,最終促成了無數次的音樂革新。」-- 孫秀蕙,國立政治大學廣告系教授,《音響論壇》專欄作家



      「Miles Davis是創造爵士樂重要歷史的意見領袖,同時也是開創音樂創作不受制約的概念引導者。陳榮彬教授的精闢譯作,直接傳達確實且臨場的感受。親近爵士樂真誠樣貌,這本書絕對是首選。」--傅慶堂,資深爵士樂評家,爵士音樂節目廣播主持人



      「邁爾士.戴維斯,自戀、瘋癲、口無遮攔、滿嘴八卦,親身見證走過歷史的爵士之神。受不了他,以後我看到鼓手Art Blakey & the Jazz Messengers樂團,沒辦法翻成『爵士信差』了,一定會想成『爵士抓耙仔』。」」--蘇重,樂評人,藏酒論壇編輯總監



      「卓越的爵士樂書籍,和最佳藝術品屬於同一等級。」--以實瑪利.里德(Ishmael Reed),美國作家



      「這位爵士樂的狂人天才在本書中徹底釋放他對朋友、性、毒品、女人和車子……的憤怒與好惡,非常精采。」--《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



      「邁爾士的人生故事是無庸置疑的傳奇。」--《今日美國》(USA Today)



      「即興式的、不假思索的書寫風格,如同一段高度發展的獨奏。」--《費城詢問報》(Philadelphia Inquirer)



      「料多肥美,引人入勝。」--《西雅圖郵訊報》(Seattle Post Intellegencer)



      「誠實到殘酷的地步。」--《錢櫃》雜誌(Cash Box)



      「爵士樂史上不可忽視的作品。」--《水牛城新聞報》(The Buffalo News)



      「克拉克.泰瑞、比利.艾克斯汀、迪吉.葛拉斯彼、查理.帕克、約翰.科川、馬克斯.洛屈,還有其他數十個人,像一排瘋狂不已、有時候搞笑、但往往令人震驚的遊行隊伍一樣,一個個經過你眼前,爵士樂愛好者一定會愛到瘋掉。」--《底特律新聞報》(The Detroit News)



      「爵士樂迷必讀的書。」--《波士頓先驅報》(Boston Herald)



      「邁爾士人生故事決定盤,用的是邁爾士的腔調。」--《東聖路易箴言報》(East St. Louis Monitor)



      「他的自傳無所不談,且不加弱音器。」--《亞特蘭大新聞報》(The Atlanta Journal)

    ?


     





    推薦序



      邁爾士.戴維斯是史上最偉大的爵士音樂家,沒有之一。在超過五十年的音樂生涯裡,他最大的貢獻就是以黑人藝術家之尊,持續地推動爵士樂往不同的方向邁進。所有熱愛音樂的讀者,都可以在戴維斯無數的作品裡找到自己所愛;也許是法國導演路易.馬盧的《死刑臺與電梯》裡孤寂的小號獨奏、也許是和摯友吉爾.艾文斯合作,從西班牙作曲家華金.羅德里格《阿蘭輝茲協奏曲》得到靈感的《西班牙素描》、也許是走向調式演奏的《泛泛藍調》、也許是融合搖滾樂的《潑婦精釀》。



      戴維斯在爵士樂史上的地位如此之重要,他所訓練出來的子弟兵至今依然雄霸爵士樂壇,而由他開發出來的風格也開枝散葉,滲透至後來的音樂走向。戴維斯在這本自傳裡親口說明了不同時期的經典代表作誕生過程,包括他想找誰來錄音,想要什麼樣的音色、節奏,建立什麼樣的音樂風格,甚至找誰來設計封面,用哪位模特兒?這本書交代了細節,毋須贅述,筆者在此僅介紹戴維斯演奏生涯後期的音樂嘗試與流行樂之間的關連。



      在1980年代初期捲土重來、風光復出時,戴維斯就已經留意到當時年輕黑人喜愛的音樂,特別是嘻哈樂類型。1985年時,戴維斯離開哥倫比亞唱片,和華納簽了新約,他先後組合了兩個班底,錄製了以器樂演奏為主的《屠圖》和有歌手參與的Rubberband。或許是看好主導《屠圖》製作的天才貝斯手馬克思.米勒,華納唱片的高層選擇發行了《屠圖》,腰斬了他們認為偏流行的Rubberband。



      1992年時,華納唱片發行了戴維斯更流行的作品Doo-Bop,先前為Rubberband錄製的音樂被Doo-Bop的製作人Easy Mo Bee「資源回收」,重製成「Fantasy」和「High Speed Chase」兩首曲子。



      可能是發行時間點的問題,Doo-Bop被戴維斯本人最痛恨的樂評人稱為「酸爵士」(Acid Jazz,指結合嘻哈和放克元素的混搭爵士)的東施效顰之作,娛樂勝過於藝術價值。可想而知,戴維斯若地下有知,不知道要如何出口成「髒」地飆罵?2011年,歐洲的華納唱片在發行戴維斯大全集時,又把Rubberband裡的幾首曲子放回去。直到2019年,完整的Rubberband錄音終於首度問世。



      在新靈魂樂(Neo soul)運動流行了這麼多年之後,各種音樂元素的混搭早就是音樂製作的常態。由戴維斯所主導的混搭之作Rubberband不但具備了所有新靈魂樂的特色,而且還走在時代潮流前端,整整領先流行樂壇至少十年以上。



      Rubberband邀請了兩位靈魂女歌手Lalah Hathaway與Ledisi (當時只有十三歲)參與,分別演唱了第四軌的「So Emotional」和第一軌的「Rubberband of Life」,帶勁的節奏和性感的小號獨奏聲中帶出靈騷味十足的歌唱,其他器樂演奏的曲子編排也都各有巧思,吉他手麥克.史騰的獨奏尤為精彩,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融合了流行、放克、節奏藍調的Rubberband和當紅的爵士鋼琴手Robert Glasper的「黑人收音機實驗計畫」(Black Radio Experiment)路線若合符節,證明戴維斯果然是音樂的先行者。



      在1990年後期美國新靈魂樂運動蔚為風潮之前,這位偉大的小號手就已經透過Rubberband表達他的音樂企圖:盡可能挪用所有黑人音樂元素來進行實驗。戴維斯的最後一張錄音室專輯Doo-Bop只玩固定重拍,幾個簡單的小號音符游移其間。這樣的作品雖然無法獲得傳統爵士樂迷的青睞,權威的「全音樂指南」甚至只給兩顆星,但對於玩音樂的後輩們卻是意義重大。戴維斯於1991年去世之後,爵士、即興、嘻哈、節奏藍調等元素水乳交融,彼此關係更為緊密,爵士樂化身為DJ取樣對象的「超經典」。



      這幾年來,臺灣流行樂的創作採用了相當比例的黑人音樂元素,嘻哈歌曲是許多年輕樂迷宣稱的心頭好,但關於黑人音樂究竟經歷了什麼樣的歷程,才走到今天的面貌?坊間並沒有太多具份量的音樂論述。作為一名才華洋溢的黑人男性藝術家,戴維斯或有其乖張、虛榮、武斷之處,但他的強悍、憤怒與自信,和大唱片公司之間的頑強對抗,也造就了一張又一張雋永的作品。



      容許我借用他說的話,戴維斯就是這麼一個「畜生等級」、「超級機掰」、「屌到爆」的藝術家。透過戴維斯鮮活的講故事方式,讀者可以重新理解這位來自東聖路易的牙醫之子,如何透過建立獨特而明確的黑人美學系統,最終促成了無數次的音樂革新——諸多細節都寫在五百多頁的自傳裡,就請讀者細細品嚐了!


    孫秀蕙,國立政治大學廣告系教授,《音響論壇》專欄作家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