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公元前2世紀,奉漢武帝之命,使臣張騫從長安出發,將中原文明傳至西域(現新疆及中亞地區),並與當地進行了貨物貿易,正式開拓了由中原地區通往西域諸國的道路。這條道路逐漸延伸至西亞、地中海各國,形成了一條東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
由於這條通道的最初作用是運輸古代中國出產的絲綢,後被命名為「絲綢之路」。
隨著古代中國對外貿易的發展,原本只在陸上進行的絲綢之路,逐漸延伸至海上,形成了「海上絲綢之路」。雖然海上絲路在秦漢時期已經有雛形,但在宋元兩代才達到了真正的鼎盛時期,在這個時期,瓷器漸成主要出口貨物,因此海上絲綢之路又有一個別稱——「海上陶瓷之路」。福建省的泉州被普遍認為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
古代絲綢之路及海上絲綢之路是古時貿易及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以此為歷史背景,在2013年,習近平主席在出訪中亞及東南亞期間,先後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一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一路)的重大倡議,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到了2015年,國家發改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佈了《推動攻堅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
中國經過40年的改革開放,逐漸成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而隨著世界經濟的轉型,中國在近年的崛起有目共睹,過去以西半球為經濟主導的局面,在未來可能隨著中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而面臨著改變。尤其是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策略,很有可能成為引領未來世界經濟進步的「火車頭」。
中國的變化之大,讓人驚歎。尤其對於中亞、西亞等地的國家,中國是它們十分羨慕及模仿的對象。一帶一路就是一個機會,不但能把中國的經驗和產出分享給這些鄰國,促進地緣政治的友好發展,在帶動沿線地區發展的同時,更能夠發掘更多商機,使整體區域經濟都能共同發展。
一帶一路是一個橫跨亞歐大陸、在開初之時就涵蓋了多個國家地區的宏偉計劃,部署過程相應耗時甚長,目前,一帶一路仍在起步階段。因此,近幾年就是探索這些地區的最好時機,趁著這些地區尚未得到完全的開發,人為的破壞相對較少,可以讓我們記錄下不少保留了當地傳統的人文特色、地貌景觀,亦可在日後與得到發展的景象作對比。
自序
香港是個不足三千平方公里的彈丸之地,但卻是世界三大國際金融中心之一,地位僅次於紐約和倫敦,同時亦是重要航運中心及貿易中心。如此成就,除了因為地理上及制度上的優越,亦離不開港人勇於面對挑戰、刻苦開拓的精神。
從事鐘錶行業已經近30年的我,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創業期間,經常手持滿載手錶及零件樣板的行李箱,曾長途跋涉前往語言不通的非洲大陸開拓市場,也曾經歷重重關卡走進尚未開放的越南境內收取款項,曾到40多度如同烤爐一般的中東進行考察,亦曾在嚴寒的冬日踏上千里冰封的前蘇聯土地推廣產品……。
到了今時今日,科技及交通的進步,讓商業往來及通訊實現了電子化,當我遊歷這個世界擴寬視野的時候,亦不再需要再提著裝滿貨品的行李箱。取而代之的,則是我的數碼相機及鏡頭。
自「一帶一路」提出以來,沿線的國家及地區亦在很多時都被視為一個整體的新興市場。作為商人,同時亦作為攝影愛好者,我當然希望能夠趁著一帶一路這個新機遇,盡多進行實地考察,並透過鏡頭,去認識當地的風土人情。
希望這本攝影集能夠以一種藝術的記錄形式,呈現出近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文化、生活、地貌及市場動態,給讀者作為參考之用。究竟在未來的十年、二十年乃至半個世紀之後,這些地方將發生怎樣的變化?希望能與大家一齊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