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個故事裡的中國」總序
看見人,看見政治
做了十年中國新聞之後,我本以為很少有事情會令我「意外」了。這片國土上的故事,不乏溫情、勇氣、野心、妙思與幽默感,也不乏對荒誕、悲慘、愚蠢和壞構成的下墜空間的無限想像。
只是2017年,很多事仍然超過了想像。而這種「超過想像」,令書寫和記錄的我們重新思考:到底什麼樣的敘事,才能再逼近真實中國的同時,對抗權力灌輸的話語,也克服主流的陳詞濫調。
已坐牢8年多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在這一年,因為肝癌去世,最終沒有等到自由。而在他生命的最後一個月,當局進行了一場有如凌遲般的「死亡直播」:在徹底控制他和妻子劉霞的自由的同時,當地醫院、醫生、政府不斷向全世界通報他的病情進展,在專業上,鉅細靡遺到器官如何一點點衰敗,在氛圍上,不斷放出醫生會診、病人微笑的照片。於是,人們沒能聽見作家劉曉波說一句話,卻目睹了他軀體死亡的全過程。然後是海葬,迅速,徹底,挫骨揚灰。
以上這段敘事,當然來自我基本的情感立場。若從中國政府的立場,可能會是另一個角度──對待政治犯,中國何曾有過這樣好的待遇:頂級國內外醫生團隊會診,醫院專設病房看護,設立新聞發佈渠道及時通報病情,舉辦追悼會和海葬儀式,然後還開全球新聞發佈會,提供具有國際通訊社水準的海葬照片。如此高規格送終,仁至義盡。這才是官方描述中的常見敘事。
是直播凌遲,還是高規格送終?不同敘事來自不同視角。而這兩種視角,最根本的差異在於:有沒有看見「人」。不只是皮囊肉身的生命機體,而是有思想自由與尊嚴的人。官方敘事,洋洋自得於自己如何高成本維繫一具肉體的運作到最後一刻,刻意忽略的,是它如何殺死一個知識分子的表達自由,毀滅他的思想結晶(據悉在海葬之後,官方沒收了劉曉波在獄中留下的所有筆記),斷絕了他與外界的所有交流。而後者,才是他為人尊嚴的唯一和全部體現。
權力之壞,莫過於抹殺人性。而記錄之責,首先在於喚回人性。無論是那些被消聲的受害者、被英雄化的異議者,還是被刻板印象鎖定的體制成員、被沸騰輿論淹沒的小人物,當面對龐大繁雜的中國故事時,我們首先想做的,就是讓他們重新恢復成「人」,展現人的豐富樣貌。
「大國」之下,要見「小民」。端傳媒記錄中國的深度報導,絕大多數,是以一個個具體人物的處境,帶出時代細節。有為兒子的冤案平反堅持了21年的母親,有從1989年一路走來的人權律師,有以艱苦的紀錄片拍攝作為社會行動的知識分子,有在互聯網浪潮中紛紛轉行的調查記者,有新疆生活在封閉之中的小市民,有因為開日本車就被愛國青年砸穿腦袋的普通人……而恰恰在這樣的「小民」之中,能見真正的萬物生長:奮鬥一輩子進入中產門檻的爸爸媽媽,怎樣為孩子進「名校」爭得頭破血流?去馬來西亞買豪宅的中國人,真的都是有錢人嗎?活佛怎樣成了京城新貴?「小鮮肉」何時代替「演員」,充斥了影視產業?大媽的廣場舞,竟然跳出了千億的市場?中醫養生神話阿膠,殺了多少非洲驢?這十多年來跳入滾滾創業潮的年輕人,他們還好嗎?
2017年底,端傳媒將過去兩年多的深度報導整理集結,編成「十個故事裡的中國」系列叢書,從前兩本《大國小民》和《萬物生長》開始,陸續與讀者見面。
在挑選編輯的過程中,我們希望中國以外的讀者,可以在這些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身上,看見人,看見真實中國的一角。而另一方面,我們也希望,中國大陸的讀者,如果有機會看見這本書,可以從這裡看見堂堂正正的「政治」——那個在日漸封閉的盛世裡越來越少看見的詞語。
去人性化、去政治化,這是威權政府最有效的統治工具。前者透過宣傳機器達成,後者則透過長時間的宣傳教育、恐懼氛圍在社會自然形成。人人都認為政治是骯髒的,即便他們在實踐著改變世界的夢想,甚至連直接進入政治反對運動的人,也因為各式各樣的憂慮,對政治諱莫如深。
面對劉曉波,你無法不看到他作為作家、詩人、思想者和愛侶的豐富人生,同樣地,你也應該正視他作為1989年之後中國政治反對運動旗手的重要地位,和他行動的政治價值。
一個豐富而立體的人物,值得比同情更多的理解,比謾罵更多的審視。中國也是一樣。
?
端傳媒 總編輯 張潔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