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哲學能做什麼?:公共議題的哲學論辯與思維練習

哲學能做什麼?:公共議題的哲學論辯與思維練習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9461467
蓋瑞?葛汀
吳妍儀
橡實文化
2017年5月25日
150.00  元
HK$ 127.5  






ISBN:9789869461467
  • 叢書系列:One
  • 規格:平裝 / 432頁 / 25k正
    One


  • 人文史地 > 哲學 > 邏輯/思考

















    我不是要把大眾帶進哲學殿堂,而是要把哲學帶進大眾的競技場





    推薦序──

    一個在公共中走出自己的哲學家蓋瑞.葛汀�邱建碩副教授

    學習哲學就是學習如何「維修」我們的信念體系�洪裕宏教授

    哲學能夠為我們的社會提供深入思考的線索�苑舉正系教授

    為什麼要讀哲學?�冀劍制教授

    (依姓氏筆畫排列)



    導論──把哲學帶進公共議題的競技場



    Chpater 1 如何論辯政治議題

    當論辯不是論辯時?

    善意理解原則?

    相關證據原則?

    確信與論證的限制?

    論證與歧見?

    知識同儕與歧見的難題?

    論辯哪裡好??



    Chpater 2 科學:一種使用指南

    預測成功原則?

    相關性研究及其限制?

    實驗室與真實世界的對比?

    「在此有效」與「在彼有效」

    以證據為基礎的公共政策?

    氣候科學?

    科學與氣候政策:或然率對上價值?



    Chpater 3 哲學與科學的限制

    意識與大腦?

    瑪麗與殭屍?

    神經科學與自由意志?

    快樂與道德的心理學?

    理性推論是幹嘛的??

    憂鬱與精神醫學的限制?

    虛無的物理學?



    Chpater 4 新無神論者

    道金斯對有神論論證的批評?

    道金斯的無神論論證?

    道金斯支持無神論的演化論證?

    複雜性論證?

    惡之問題?

    結論?



    Chpater 5 宗教不可知論

    神的簡單性與必然性?

    惡與全知?

    不可知論??

    哲學家為何有信仰??

    有哪種說法支持信仰??

    沒有知識的信仰?

    一種不可知論者的宗教?

    結論:宗教與政治?



    Chpater 6 快樂、工作與資本主義

    快樂?

    工作?

    資本主義的問題?

    一種自由主義式的反駁?

    重新思考資本主義?

    我們能做什麼??

    結論?



    Chpater 7 資本主義社會裡的教育

    一個問題?

    大學所為何來??

    工具性教育?

    被視為商品的教育?

    測驗有何用處??

    教學:科學或藝術??



    Chpater 8 思考藝術

    〈布瑞洛盒〉是藝術作品?

    莫札特比披頭四更好嗎??

    藝術、愛與道德?

    前衛藝術與大眾藝術?



    Chpater 9 我們可以不再吵墮胎這件事嗎?

    麥克馬漢的支持選擇論證:胚胎的權利?

    湯森的支持選擇論證:懷孕女子的權利?

    馬奇斯的支持生命論證:人類潛能?

    墮胎與宗教信仰?

    道德與法律?



    Chpater 10 哲學能做什麼

    哲學不能做什麼?

    哲學已經做到什麼?

    哲學能做什麼?



    •延伸思考?

    •致謝?

    •索引?





    推薦序



    一個在公共中走出自己的哲學家蓋瑞.葛汀

    ──邱建碩(輔仁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對在大學的哲學工作者或教師而言,回答「哲學能做什麼?」這個問題的困難之處,在於它不能僅藉由展示自己正在進行的工作來回答。因為對於某些提問者而言,他們關心的是,在哲學工作者實際上與這個世界已經失去聯繫的情形下,哲學是否仍如宣稱的一樣,是探索或發現的一切事物要能夠成立的不可或缺基礎。本書作者蓋瑞.葛汀正面地回應了這個挑戰,姑且不論他在《紐約時報》的哲學部落格討論那些具有高度時事性的公共議題時,究竟對社會造成了什麼樣的實質影響。但在本書中,他傳達了一個重要的訊息,那就是他希望哲學能夠在這些公共議題的討論中扮演一個角色,因為哲學對我們的身分認同以及身為人類的人格完整性是不可或缺。



      他認為,哲學的一個重要性,就在於它能有助於對我們的基本信念進行「知性維護」。這種「知性維護」不僅使我們更了解自己所珍愛的信念及這些信念衍生的邏輯結果,還能在知性多元的社會中,回應不同意見者的挑戰。簡單來說,當我們有著某些堅持不可退讓的立場時,哲學可以讓我們更了解什麼是自己的不可退讓。當我們嘗試在這些立場上去建立世界時,哲學告訴我們會走向何處;當我們面對著社會的多元意見時,哲學不僅讓我們免除它們可能帶來的紛紛擾擾,也能對他人的意見有更完整的理解,甚或找到關於這個世界的圖像的共同認知。我贊同這樣的一條路徑,畢竟對自我的理解對於進入我所在的世界有著根本的重要性。



      上述的想法可視為作者的基本信念,但在本書中,作者並不嘗試宣揚著他的基本信念,即透過哲學來論證他的基本信念的成立,對他而言,這是哲學不能做的事情。那麼作者怎麼回應「哲學能做什麼」這個問題呢?就如同他所說的,這本書是針對非哲學家所寫的,唯一具有哲學性的地方,就是在討論的過程中,作者總是採取了「清晰的概念」並「小心論證」。例如,作者區分了兩種論證,一種是結論明顯地與一般認知相違反的命題,另一種是結論仍是有爭議的命題。所謂結論仍有爭論的命題,它們皆是透過論證而來的結論,但究竟我們要接受哪一個結論呢?這正是在公共議題的討論中經常遇到的情形,不同主張的雙方皆採取了論證的手段來支持自己的主張。在公共議題中,對於這樣有爭議的命題,不能單單以結論之所以產生的前提的可接受與否來判定結論的價值,因為這些前提可能與提出論證者的基本信念連結在一起。那麼,是否依論證過程的嚴謹性來斷定呢?或許這也是一個評價論證的方式。但蓋瑞.葛汀引進了「善意理解原則」,對他而言,從對手的觀點來看事情,就有可能得出一個更好的論證。「得到一個更好的論證」是一個重要的主張,如果公共議題的討論目的不在於該採取誰的意見,而是如何得到關於公共議題的最佳論證的話。



      從公共議題的討論出發,蓋瑞.葛汀的信念得到了細緻的「知性維護」,他一方面說明自己的信念,並且在這一切過程中更確立及發展了自己的信念,使之得到現實世界的具體實踐,稱蓋瑞.葛汀為「一個在公共中走出自己的哲學家」應當是恰當的。



    推薦序



    學習哲學就是學習如何「維修」我們的信念體系

    ──洪裕宏(陽明大學心智哲學研究所教授)




      閱讀哲學的風潮似乎回來了,在歐美,哲學書籍的銷售十分強勁,在臺灣也有類似的現象。雖然生活上的欲望滿足越來越容易,人們心中對人生和世界的困惑也越來越強。大眾需要用生活語言寫的哲學書籍,讓他們在其中各自尋找安身立命之處。在歐美,甚至日本,哲學普及讀物的數量多且多元。可惜,在臺灣,由本土哲學家撰寫的哲學普及讀物寥寥可數。透過翻譯來滿足大家的閱讀需求,成為一個選項。由吳妍儀翻譯,蓋瑞.葛汀著作的《哲學能做什麼?》就是這樣一本不能錯過的好書。



      本書作者葛汀教授主要專長在法國哲學、科學哲學和宗教哲學,曾經擔任聖母大學哲學系的講座教授,目前已退休,專事寫作。葛汀長期在紐約時報哲學部落格「石頭」(The Stone)上撰寫哲學文章,可能是在「石頭」發表最多文章的哲學家。他不僅在哲學專業上有傑出的成就,也關注如何普及哲學到一般大眾。我每次上「石頭」去看精彩的文章和數以百計的讀者回應,都很羨慕。臺灣的一線大報或媒體,誰有這個識見為哲學開一個部落格?



      本書討論的主題涵蓋了科學哲學、幸福、藝術、教育、意識、自由意志和上帝等問題。葛汀運用正統分析哲學的方法,敘述正反立場的論述,讓你瞭解所謂哲學思考並不是修辭上的攻防,而是讓你理解你抵死反對的看法其實也不是省油的燈,都各自有嚴謹的邏輯推理和前提假設。哲學思辨的目的不在扳倒對手,而是在透過思辨過程讓事理越來越明。這就是葛汀強調的「善意理解原則」(principle of charity)。我們應同情地去瞭解對方的論點,幫對方設想一切有利的說法。在充分為對方設想之後,如果我們仍然可以反駁對手,這時才能確保我們沒有被偏見、無知或意識形態所遮蔽。



      臺灣社會近年來受到網路同溫層效應的影響,大家都難免趨同避異,只聽自己喜歡的意見,聽到異音則視同寇仇。同時,因為網路言論輕便化的影響,大家的心智都耗在如何用一、兩句話來製造打擊對手的效果。酸民文化於焉誕生。酸民論述幽默有餘卻殘酷無比,有時已經接近霸凌。在這樣的網路文化影響下,葛汀所介紹的哲學論述方法,尤其是「善意理解原則」,其實就是在告訴讀者,如何以哲學的態度去和持反對想法的人對話。同溫層效應使我們失去和不同意見的人們對話的能力,葛汀的書讓你學到如何面對持反對意見者,如何與之對話,以增進社會互信。



      很不幸地,近年來許多政治與社會議題一再撕裂臺灣社會,例如同婚議題、一例一休問題、環保問題、年金問題、兩岸問題等等,持不同意見的群體之間相互敵視的情勢不斷拉高,造成互信消失、社會崩解的效果。葛汀的書教導讀者如何學會哲學式的思考。如果你習慣了哲學式思考,你會發現自己三不五時也能站到對方的立場去了,覺得對方其實也有相當的道理,相互理解和互信就是建立在這樣的基礎上。我看政治人物恐怕是最需要修習哲學思考方法的一群人了。



      葛汀運用許多在日常生活中會遭遇到的議題,來呈現哲學思辨的本質與實務。哲學思辨不外邏輯(演繹)推理和預設前提。邏輯推理方法教你如何從一組信念去推出一個結論。預設前提則包括經驗命題和意識形態信念。前者可以藉由科學來檢驗,後者則指一些對你而言自明的,可能是宗教的或道德上的信念,這一部分與意識形態有關,通常衝突點都發生在這裡。其實沒有人終其一生都持相同的信念。我們的信念天天都在修正或改變。學習哲學就是學習如何「維修」我們的信念體系。葛汀說,哲學就是「知性維修(intellectual maintenance)的實踐」。「維修」的主要工作就是「對我們的信念的反對意見做出回應」。哲學思辨會要求你在必要時放棄己見,接受異議。哲學就是要教你不要那麼「控古力」,成為基本教義派。我想,這就是葛汀所認為哲學的真正大用。



      最後我要談談譯者吳妍儀。譯者畢業於臺灣大學哲學系,後來到中正大學修習哲學碩士。我恰好是她的授業老師。對翻譯書,我常持保留態度,因為有些翻譯實在錯的離譜。但是我極力推薦葛汀這本書的翻譯,因為吳妍儀是十分優秀的哲學學生。我教過她哲學,也常年和她保持聯繫。我看到她在寫作與翻譯上的優異表現,以及她近似苛求的自我要求,我認為這是一本嚴謹可靠的譯作,大家放心地享受閱讀葛汀這本書吧!



    推薦序



    哲學能夠為我們的社會提供深入思考的線索?

    ──苑舉正(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本書書名,是我從事哲學研究三十多年來,一直放在心中的問題。我們哲學人對於這個問題的態度,與一般人不太一樣。一般人很容易直接問這個問題,卻對於「哲學是什麼」缺乏應有的認識。哲學專業人對於這個問題往往是採取「擱置」的作法。為什麼呢?因為在研讀哲學的過程中,我們感受到一種超越的快樂,而這種感覺,讓我們擱置了這個問題。



      最近幾年,我開始正式面對這個問題。我一直在想,日常生活中所出現的議題與困惑,哲學應該能夠很積極地為我們提供一些答案。如果不是答案,至少要能扮演啟發的角色。若是哲學不能幫助我們理解生活環境,那麼從消極的態度看待哲學,也是一件無可厚非的事。這幾年來我很努力,雖然不算成功,但至少我認為,哲學能夠為我們的社會,提供一些深入思考的線索。用這個態度來看待哲學,可以展現哲學的妙用,卻也面臨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不同的社會可能有不同的哲學需求。這是因為,縱使哲學強調客觀與理性,但每一個社會都有依照傳統所強調的議題。



      本書正是針對美國社會所做,因此其中內容所想要解決的哲學議題,都是美國時下最熱衷的。在長期受到美國學術發展影響的臺灣,對這些議題並不陌生,但它們與我們切身的相關性,略顯不足。我必須說,這並不是一個缺點,而是一個理解哲學的起點。



      美國社會有美國人特別關懷的議題。其中包含公共政策、科學發展、宗教理念、資本主義,以及墮胎問題。在這些議題中,無論我們是否熟悉,但有一點卻說明美國哲學對社會所擔負的責任。這點就是,美國的學者,會透過論辯的方式,把哲學討論帶進公共議題,尤其是與政治相關的爭議。



      最近美國主要的政治事件,來自於自由與保守之間的對立。歐巴馬總統的自由主義政策在強調人人平等的理想下,動用了國家預算,補貼全民健保。這件事情,受到目前現任總統川普的極力反對。川普總統的立場強調:真正的自由,在於回歸到原有強調個人主義的保守思維。



      這個對立,不單單是公共政策,其實它本身就牽涉到了哲學傳統中,看待個人與群體之間應當如何維持均衡關係的社會議題。美國學者熱衷於對公共議題發表高論,而且立場鮮明,論點與對手充滿對立。有的時候,在回應挑戰時,甚至會用到很多情緒性的字眼。



      這些對立告訴我們,哲學家的論辯,並不容易說服對方。然而,以文字展現立場,可以吸引社會大眾,做為公論的基礎。這是美國哲學的表現方式,也等於是以論辯教育社會大眾。這是今天在臺灣的我們應當學習的部分。



      從本書的內容中可以看得出來,美國社會重視的議題,就是科學、宗教、經濟、藝術與生命價值。本書討論科學時,分為兩部分:從社會整體看待科學的公共價值,與從腦神經檢視科學發展對於理性的定義。這兩部分,一大一小,一外一內,說明科學對於我們現代人的決定性。



      然後,本書將重點轉向宗教,尤其是有關神是否存在的問題。在這一部分中,作者分別介紹無神論與不可知論,目的在於告訴我們,神是否存在的問題,極有可能是一個踰越人的認知能力的問題。比較折衷的立場,應當是承認人的限制,採不可知論,或將宗教的領域延伸至道德。



      本書剩下的部分討論的是政治制度、藝術價值與生命倫理的問題。在政治方面,作者著重的是資本主義的發展、運作與未來。在藝術方面,作者比較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在我們生活中所顯現的價值。在倫理方面,作者直截了當地問,我們可不可以不再針對墮胎這件事情,進行無止無盡地立場表述呢?



      在這些內容的鋪陳中,讀者很明顯地可以看得出來,對於這些美國社會所關注的問題,哲學能做的,只是不斷地剖析問題,卻不會給我們一個直白的答案。或者說,哲學只是一把打開論辯之門的鑰匙,答案卻深藏在門後。



      我們應該為這個結果感到難過嗎?答案是,不 !哲學能做的事情,並不在於針對這些難題提供答案,而在於我們能夠從不同的視野,看待這些議題的本源。因為這個緣故,所以作者在本書的最後一章,以本書書名為題,明確地告訴我們,對於哲學不要存有不實際的幻想。



      哲學,能夠做的是持續地思考,而不是提供解決問題的標準答案。對於這一點,很多期待哲學能為我們社會做一些事的人,都應當以持續探索的態度,理解哲學。畢竟,所有信念都需要透過思考,來加以確認。



      我誠摯地推薦本書予國人,同時也希望讀者們在欣賞美國哲學發展的過程中,想想我們自己的哲學能做什麼。



    推薦序



    為什麼要讀哲學?

    ──冀劍制(華梵大學哲學系教授)




      二○一七年三月,我到中廣流行網錄音訪談,才剛開始沒多久,節目主持人問我:「為什麼要讀哲學?」「哲學有什麼用?」



      通常,問這種問題的人,大多是想挑戰哲學的價值,但我當時清楚知道這並非主持人的用意,因為節目要推薦我的一本新書中,就有一個章節是在談這個主題。然而,即使如此,這個問題突然出現,還是一樣讓我不知所措。



      節目中的訪談,無法長篇大論,必須在很短的時間內說清楚,這並非易事。其實,就算時間足夠,難度一樣很高。這主要是因為,哲學的用處並不像其他事物的用處一樣單純。如果一定要簡單說,我的答案只能是:「哲學能夠提升我們的智慧。」然而,什麼是智慧?智慧又有什麼用處?除了「提升智慧」這種很籠統的價值之外,哲學就沒有其他價值了嗎?這些問題,會讓我再度陷入困境。



      然而,人生中常常有許多令人驚訝的巧合(也或許不是巧合),才苦惱著這問題沒多久,救星就出現了。當我看到這本書的書稿時,心中著實開心了一下:Wonderful!因為它就是在講哲學的用處,以及該如何學習運用它。



      近年來,臺灣民眾對哲學的興趣越來越大,在書籍市場逐年萎縮的情況下,哲學書籍還逆勢成長,尤其某些哲學通俗讀物還能成為排行榜上的暢銷書籍。這代表著臺灣社會正朝向有深度的文化發展。這讓人充滿著期待。然而,介紹哲學理論的書籍雖多,談論哲學思考價值以及該如何應用的書籍卻很少。這本書,正好可以彌補這個缺口。



      首先,作者針對討論時事問題的哲學應用開始說明,告訴我們該如何藉由哲學的思辨方法,討論各種政治、經濟及社會議題。尤其我們發現當今臺灣許多政治人物,或是上街表達訴求的團體,常常會訴諸一些毫無說服力的言論與推理來表達意見,尚未意識到哲學思考的價值。藉本書的說明,將有助於大眾發現,原來哲學在此可以有這麼大的貢獻。或許,每一個政治人物,以及每一個想上街表達訴求的團體,在高談闊論之前,都應該先跟哲學家討論一下自己的推理邏輯,以免落人笑柄。



      在追求真理方面,有些知名科學家認為,「哲學已經過時了,應被科學取代。」然而,作者舉出一些重要議題的探索過程,尤其以目前廣受哲學與科學共同討論的意識問題與精神醫學為例,顯示出哲學在追求真理的方向上,仍有其無法被取代的價值。



      另外,針對許多重要、但尚不能以科學方法實證的議題來說,像是「神是否存在」、「宇宙是否無中生有」等問題。作者指出,缺乏哲學思考能力的科學家們,在此領域的論證經常過於輕率,而且自己難以發現其中的邏輯謬誤。顯然即使身為具有卓越科學能力的學者,也需要哲學思考能力,才能針對這種科學方法管轄範圍外的問題,做出更合理的思考。



      最後,除了學術議題的探索,在我們的生命中,該如何生活?如何獲得幸福與快樂?怎樣的工作方式最好?如何看待經濟與教育?家庭、人生等問題又該如何面對?有了哲學的加持,我們可以尋找一個相對更好、更合理的解答,自然也就更容易獲得一個令人滿意的人生。



      那麼,為何要讀哲學?哲學有什麼用?答案已呼之欲出。然而,該如何獲得這個能力呢?讀讀這本書,也讀讀其他可以讓你感興趣的哲學著作,將哲學轉化成個人的特質,實踐在自己的人生與信念中,讓我們一起成為有深度的現代哲人。



    導論



    把哲學帶進公共議題的競技場




      本書中的文章,都是從我最近幾年為《紐約時報》哲學部落格「石頭」(The Stone)撰寫的短篇文章所衍生出來的。每一篇短文都有數以萬計的讀者。一般來說會有數百篇回應,而這些回應都能引導我去澄清、發展並修正我的思維。通常,我的專欄是具高度時事性質的,舉例來說,有一系列文章提出了我對二○一二年總統大選各個面向的看法。不過,本書中的文章更長,論述類似的議題,但更具普遍性、深度與細節。



      在這裡,如同在部落格「石頭」上一樣,我是為了非哲學家而寫的,不過,我的作品在強調概念清晰度與小心論證方面,是哲學性的。我引進技術性概念與區別,並不是要介紹它們,而是為了闡明正在討論的議題。想要把哲學觀念應用在特定議題上,並不需要具備哲學家的特殊訓練才行。



      今日的哲學是一種學院內的學科(就像物理學、生物學或經濟學),而哲學系教授大多數是為了彼此而寫作。其中的例外通常是教科書,目的在於將這個學科介紹給學生認識,或者設計給門外漢閱讀的普及版本,以幫助他們粗淺地認識這個在其他狀況下難以進入的專業討論。然而,我的計畫並不是要把大眾帶進哲學殿堂,而是要把哲學帶進大眾的競技場。



      我把自己在做的事情想成公共哲學(public philosophy),這對於學院派哲學家更技術性、專業性的作品而言,既是應用,也是補充。學院派哲學是具有自身問題、術語及嚴格標準的一門獨立自主學科。公共哲學則是從學院派作品裡,取法應付關乎普遍利益的議題。在此同時,公共哲學思考也讓它的學院派兄弟可與具體人類世界之間保持接觸,因為人類世界既是所有哲學問題的根源,也是判斷問題答案的一項重要標準。



      對於真實生活的問題,公共哲學不提供象牙塔的解答。公共討論的意見交換,在對公共理解做出貢獻的同時,也是對哲學思維的測試。無論科學理論在實驗室裡得到多大的肯定,在實際應用後,都會讓它們得到進一步的支持,有時還會因此得到修正。同樣地,公共參與也可同時測試並改善哲學觀念。



      在這些文章裡,我通常會針對爭議中的主題提出個人觀點。但我也同樣關注於闡明議題,還有介紹持不同意見者可用來透徹思考的一些考量,這些或許可以讓他們琢磨自己的觀點,以做出更好的辯護。在本書中,一個論證不是用來把反對者打到順從為止的大棒,而是知性發展的工具。



      那些有特定興趣的人,會發現本書的每一章都可以單獨閱讀。選擇從頭讀到尾的讀者則會發現,本書帶著他們依序經歷逐漸變得更廣泛、更複雜的哲學思維練習。我的目標是既讓讀者去理解公共關注的主要議題,也把哲學思維的工具介紹給他們。



      每一章都呈現了引導討論的哲學原則、概念與區別。第一章〈如何論辯政治議題〉以政治爭議為例,說明如何發展良好的思維技術,而這些技術也會應用在許多其他脈絡上。



      接下來的六章,聚焦於社會裡最強大的三種力量:科學、宗教與資本主義。我應用相關的哲學工具,來讓每一種力量成為批判性反省(critical reflection),在此,「批判性」的意思並非負面批評或駁斥,而是一種對於價值與限制所做的細心評估。



      第二章〈科學:一種使用指南〉的重點,在於評估科學主張時特別重要的邏輯原則。第三章〈哲學與科學的限制〉涵蓋了種種曾經吸引科學家注意力的哲學議題,並且顯示出討論這些議題時,若沒運用哲學資源,將會產生哪些問題。



      第四章〈新無神論者〉轉移到更高層次的哲學反省,以相當詳細的方式來處理宗教哲學中的單一核心問題:「信仰神是否理性?」在此,我們將看到如何進行詳細的分析,以及對「新無神論者」哲學立場的批評)。



      第五章〈宗教不可知論〉則轉而發展並辯護一個正面觀點:「宗教為何是是理性的」。在此,我特別強調,雖然我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但主要目的是提供讀者有關討論宗教信念時所需的哲學工具,還有闡明在一個持續的哲學討論裡會牽涉到什麼。



      第六章〈快樂、工作與資本主義〉及第七章〈資本主義社會裡的教育〉,則處理看似非常不同的主題:快樂的本質、工作的價值、資本主義的道德,還有教育的目的。我們的討論將顯示這些主題有何相互關係,並且將它們整合在有關美好生活的整體圖像中。此結果就是哲學的知性綜合力量之詳細說明。



      接下來的兩個章節逆轉了方向,每一章都呈現哲學能對某個非常特定的公共辯論做出什麼貢獻。第八章〈思考藝術〉談當代藝術的價值,第九章〈我們可以不再吵墮胎這件事嗎?〉則是關於墮胎的道德性。這些章節會讓讀者稍微了解到學院派哲學家的論證來回是什麼情況,還有公共辯論如何直接從哲學家的專業中獲益。



      最後,在第十章〈哲學能做什麼〉藉著反省哲學史上的某些關鍵時刻,來發展對於哲學思維的整體性說明。然後,利用由二十世紀美國哲學家威佛瑞.賽勒斯(Wilfrid Sellars)引進的常識映像(manifest image,日常物件的世界)與科學映像(scientific image,分子與原子的世界)之間的區別,澄清哲學在當代思潮中的角色。



      在每一章的開頭(在第三章和第四章中,則是每個小節的開頭),我會對於該章將應用的主要哲學工具之概念、區別與原則,做出一個概要性的綜論。這些標了不同字體(黑體字)的導論,應該能讓讀者注意到引導每一章的哲學工具,並且跟上哲學在其中所扮演的越來越複雜的角色。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