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 定價93.00元
  • 8 折優惠:HK$74.4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心靈馴獸師:駕馭內心困境的自療良方 Master Trainer of Mind

心靈馴獸師:駕馭內心困境的自療良方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8894464
高浩容
羅達文創
2013年7月19日
90.00  元
HK$ 76.5  







叢書系列:心觀念
規格:平裝 / 288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心觀念


心理勵志 > 個人成長 > 心靈成長









作者簡介

高浩容

  臺灣首屆「哲學諮商師」證書資格的老師,是心靈諮商師的老師。(證書影本詳見書籍內)

  高先生是位多方位的專家!也是少見的努力型傑出研究人士。他的努力與成就,獲得跨領域:學術界、宗教界、心理界、法律界最頂尖領袖人士的共同推薦與見證。

  高先生高雄出生,南投長大,臺北工作、求學。歷任大學講師、MyPlus雜誌顧問、專欄作家、哲學心靈諮商師。

  ●在心靈諮商專業方面--
  曾任大學哲學講師,參與多場臺灣哲學諮商研討會、研習活動等;研讀兩個博士學位: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博士班(主要研究教育哲學與美學)及輔仁大學哲學系博士班(主要研究美學與哲學諮商);獲臺灣首屆「哲學諮商師」證書資格(證書影本詳見書籍內);「中華民國斐陶斐榮譽學會99年榮譽會員」;專業且經驗豐富之「哲學諮商師」;民國95年時,輔仁大學舉辦的倫理個案分析競賽第一名。

  ●在興趣方面--
  音樂類:
  民國94年亞太盃鋼琴大賽爵士鋼琴大專組第一名,並在臺北社教館之首獎音樂會上演奏(全國)。
  金馬獎數位短片入圍作品《尼祿》原創配樂撰寫、製作(國際)。
  文學類:
  民國86年時,他的文學作品入選《南投縣兒童文學創作第十二輯》;88年新詩類佳作(全國)。民國100年臺灣推理作家協會第九屆徵文獎決選(全國,該屆首獎從缺)。
  民國101年首屆海峽兩岸文學創作網絡大賽,長篇小說三等獎(國際)。
  於民國100年,被《南投縣文學發展史.下卷》列入「南投縣新生代小說家」之林。
  攝影類:
  民國98年,兒福聯盟祖孫情攝影比賽決選入圍(全國)。
  兩岸電影展「小人物攝影比賽」佳作(全國)。
  坊橋藝文獎.成人組攝影類優選(全國)。

  羅達出版fb粉絲團:www.facebook.com/danyangculture
  羅達出版連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關於此書 真理之行始於足下,真我之塔起於累土
推薦


天主教臺北總教區榮休總主教 狄剛
輔大校長 黎建球
中華民國律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監事南投律師公會理事長 呂秀梅
臺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理事長 侯南隆
國立暨南大學副校長及輔導諮商研究所創所長 蕭文
作者序

第一道彩虹 傾聽-自我療癒的起點
1.真理女神的神諭-多聽智者的建言,用思考取代抱怨
2.巴門尼德斯─說故事的人是橋梁,故事本身的意涵才是重點
3.追尋真理之路-人生不是單行道,踏實走過才能開悟
4.「存有」是一-人是光明與黑暗,複雜的綜合體,你我都是
5.真理的脈絡-理解只是起點,我們還得學習如何詮釋我們的理解
6.真理之光-人生只有一個絕對真理能帶領我們通往終點,「好好活著」!
7.每個人都是完整的主體-人有身、心、靈,世界有個體與群體,皆密不可分
◎哲學諮商動動腦-認識你自己

第二道彩虹 懷疑-打破舊觀念
1.狂妄的智者們-對與錯就像日與夜,雖有不同,彼此間僅存在一線之隔
2.蘇格拉底-人貴自知,此外還需要自重、自愛
3.無知之知-瞭解自己當從否定自己開始,否定不意味著貶低,而是釐清新生的起點
4.洞穴之喻-光明處見幽暗,幽暗處見光明
5.認識你自己-我有優點,也有缺點,和所有人一樣
6.人皆有靈魂-為什麼要懷疑?因為肉眼看不到的,不表示不存在
7.知行合一-用行動證明存在的價值
◎哲學諮商動動腦-人生就像一輛列車

第三道彩虹 探索-尋找更多可能
1.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以不變的真理,導正變異的人心
2.漫步在雲端-探索是追求更高的境界,而不是漫無目的行進
3.向天上求-人往高處爬,水往低處流
4.萬事萬物皆存有一理-你要的答案不假外求,在你心中
5.潛能與實現-小看自己的人,註定是影子,而不是光
6.全能的導師-教學相長:教是學的肥料,學是教的養分
7.沒有不可能-成功是留給準備好的人,機會是留給願意接受挑戰的人
◎哲學諮商動動腦-如果我是一隻鳥

第四道彩虹 沉思-以靜制動
1.真理女神的救贖-大聲說出內心的渴望,承認自己的脆弱,是勇敢的表現
2.靈魂在歌唱-於平凡處見不平凡,你會感嘆生命的奧妙
3.信念與信仰-我現在有一個夢,但我的未來不是夢
4.命運女神的啟示-相信自己的直覺,呼應內心的感動
5.不要老是問:「是誰的錯?」-我們都是人,都是凡人,都會犯人會犯的錯
6.學會感恩-忘了他人的恩惠容易,忘了自己的仇恨困難
7.我是命運的主人-寬恕已經犯錯的罪人
◎哲學諮商動動腦-踏上心靈幽徑

第五道彩虹 對話-仗不是一個人打的
1.人生是一條長河-我們向大海奔流,萬川入海,不再分你我
2.生命史是辯證史-唯有是非黑白分明,真我的美麗彩虹才能顯現
3.不前進,便後退-自我提昇是一條永不回頭的道路
4.朝向絕對精神-朝錯誤的方向前進,跑得越賣力,只會離理想越遙遠
5.向上!向上!向上!-無畏,而不是無謂
6.九九歸一-走出洞穴,剛開始的陽光是刺眼的,那不是痛,而是考驗
7.永恆-追求不朽,而非可朽

第六道彩虹 回歸-捨不得到捨得
1.老生常談-越是古老而不被遺忘的價值,往往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2.沒有絕對,只有更好-每個人都很好,因為每個人都很特殊
3.相信才有希望-信仰正確的價值觀,而不是信仰一群人
4.忘了我是誰-每個人都應該擁有第二次機會
5.愛不是一個字,而是具體行動-我做,你懂
6.無所為而為-順從人性的善根,才能真正自由自在的任性
7.自在-空寂無為:將知識內化為看不見卻真實存在的靈魂能量

第七道彩虹 重生-返回真我再出發
1.傾聽真我-回到孕育我們的子宮,回到生命最初的起點
2.瞭解真我-我是一隻羔羊,同時也是自己的牧羊人
3.尋求真我-擁抱彼此,等於擁抱自我
4.找回真我-今生所為,預示來生與彼岸的風景
5.戰勝真我-善良,需要智慧才能保持其純真
6.活出真我-人與人不同,在於我們缺少的,都能從他人身上得到
7.最後的考驗-人的解放

〈後記〉空寂無為,自由自在-哲學諮商的未來
參考資料


推薦序(一)

天主教臺北總教區榮休總主教 狄剛

  現代化社會,也是一個高度競爭的社會,來自心理與生理的壓力,與農業時代不可同日而語。人的一天將近有十個小時奉獻給工作,用以換取生活無虞,當身體因為勞累有了異狀,我們容易察覺,進而求醫。而心理的異狀,卻往往被忽略,但心理的傷痛與生理的傷痛,都會令人難受,都會留下疤痕。

  諮商與心理學的關係密切,而心理學又發源於哲學。哲學諮商的出現宛如知識的循環,哲學因為心理學與諮商而向外拓展知識的廣度,心理學與諮商又回頭共融哲學的深度。這一條理路,不分尊卑,不分學術高低,目的都是要為現代人謀取醫治內心的善藥。

  翻開《聖經》,〈舊約〉寫道:

  「你若看見弟兄的牛或羊失迷了路,不可佯為不見,總要把牠牽回來交給你的弟兄。你弟兄若離你遠,或是你不認識他,就要牽到你家去,留在你那裡,等你弟兄來尋找就還給他。你的弟兄無論失落什麼,或是驢,或是衣服,你若遇見,都要這樣行,不可佯為不見。你若看見弟兄的牛或驢跌倒在路上,不可佯為不見,總要幫助他拉起來。」《申命記第二十二章》

  現代人在都會生活中,迷失了自我,隱忍傷痛,使人性中最自然的需求無法得到滿足而產生表相我與真我的解離。開始追求外在價值,透過外在價值想補充內在所流失的本質。好比看了電視廣告,開始盲目追求名牌,好像買了名牌,就能跟廣告上的明星笑得一般燦爛。實際上,短暫慰藉依舊是一場迷途,社會中能挽救迷路羔羊的,正是諮商師。

  過去臺灣沒有特別以臺灣民眾為對象撰寫的哲學諮商專書,今日高弟兄將哲學諮商的香膏奉獻於社會,讓更多人能夠透過哲學諮商的理論與方法,謀求一個長遠而非短暫的心靈解藥、一枚永不消磁的指南針,實為社會大眾之福,亦為公共知識分子當以專業回饋社會的應有表現。

  我衷心期盼本書能帶給人們心靈上的滿足,望更多人能從黑暗的幽谷走向光明,使更多人從迷途重返幸福的歸鄉路。

  天主賜福作者、讀者,阿們!

推薦序(二)

輔大前校長 黎建球

  世界哲學的發展,自西方古代發展以來,就掌握了全球的政治及社會發展,不但為其理論基礎,且為其實踐方法。但至本世紀以來,民族主義風行,社會運動大行其道,各式各樣的學說層出不窮,過去窮首皓經、戮力以赴為人類長久幸福安樂所設計的理論及學說,都在功利主義及實用主義的攻擊之下逐漸頹敗,甚至連被人類視為安身立命的宗教哲學,也經不起世俗主義的狂潮,而一一沒落,哲學似乎成了茶餘飯後的賣弄及點綴。而反觀哲學本身的發展,也在多元化及精緻化的要求下,分工精細,科目繁瑣,精挑細弄,以至於所認知的「哲學博士」有許多人成了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瞭解黑格爾不一定瞭解戴震;瞭解王陽明不一定瞭解斯賓諾撒;瞭解唯心主義卻不知道中國唯心主義的發展,振振有詞的以為中國的唯心主義不是唯心主義。如此一來,哲學似乎失去了其最重要的功能及目的,就是追求真理及提示追求真理的方法。

  因此,祗有在能兼顧並籌、中西兼顧之下,哲學才有可能朝向開放及發展的路途邁進,因為,有開放的精神才能去學習及和他人交談,過去許多的戰爭,常都是因誤解或自以為是而造成的,在今天多元化的時代中,努力的和他人溝通,建立有效的方式,建構彼此之間的互通管道,在共同的誠意之下合作努力,共同尋求為人類服務的方法,也就是當其他學科都在努力發展之際,哲學的努力是必須的。

  再者,哲學的精神是追求真理,追求真理的方法,卻可因各個學科的不同特性而有不同的意義,因此,和其他學科的互通有無,共同參與對真理的建設,才是研究哲學者的共同目標,黨同伐異、隨意批評、人身攻擊都不是建立人類生命共同體的方法。

  最後,哲學需要向世界傳播,研究哲學者,必須有向世界傳播哲學的能力,閉門研究自然不錯,但如果只在乎個人的研究,一點也不學習傳播思想的方法,再好的思想也只好束之高閣了,因此,努力於口語傳播,文字練達的學習是研究哲學者的目標。

  從上所言,祇有在具有良好溝通的能力,豐富而積極的思想,哲學濟世的功能才能發揮,對社會問題也才能精闢入裡的分析清楚,對世界文化才會有具體的貢獻。

  踏上幸福的彩虹橋(編註:本書原稿初擬書名)一書是本哲學助人的書籍,藉由七道彩虹的提示達到自我療癒的目的,希望讀者能從其中攝取到生命的泉源。

推薦序(三)

中華民國律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監事
南投律師公會理事長 呂秀梅

  臺灣是一個民主社會,更是一個法治社會。「遵守法律規範」的想法牢牢印刻在人民的腦海。成為一個人二十四小時生活當中看不見,卻時時刻刻影響言行舉止的力量。

  法國當代思想傅科在大作《規訓與懲罰》對於法、規訓與犯罪之間的相互關係,從人性的角度論述,他認為一切規訓使人生活的時間、空間都成為被管理的內容,人的自由不斷被剝奪:

  1.生活彷彿有一個「時間表」:從早到晚一切行為要按照時間表來走。好比學生就應該按照學校規定的時間上下學、上下課。

  2.個人被工具符碼化:肉體與姿勢必須被改造成保持一個「該有」的韻律與姿態,用以符合一個文明人的形象。出入不同場合要注意衣著、髮型,還會因為穿錯服裝而感到羞恥。

  3.人成為不斷接受考試的機器:表面上人透過科學、醫學、心理學、教育等知識幫助人們提高行動效率,提高生活水準。實際上,人在這個過程被迫學習向一個既有典範看齊,審核(考試)個人是否符合良民標準的制度應運而生。身體檢查、考試成績、證照執照等各種測驗成為個人生存於社會的通行證。

  現代社會使人不斷失去自由,以至於傅科斷言這個不自由的社會註定會造成許多精神病人。近幾年,臺灣工商社會帶來的龐大壓力,於原本已然很繁瑣的生活歸約中添加更多不人性的項目。壓力使人失控、崩潰,造成各種衝突,以及法律相關的問題。

  法律是社會安定的最後一條界線,法律能定一個人的罪,卻無法讓一個情緒失控的人恢復正常,無法讓一個精神病患者得到醫治。正式在這方面,諮商與心靈治療能夠提供使社會祥和,使個人與群體於內心獲得正向支持的力量,以使生命更完滿。

  高君以深厚哲學背景與諮商實務經驗撰寫此書,對當前充斥各種生活壓力的民眾提供學習如何解放壓力的修為法門,實為目前眾多坊間多如牛毛同類書中,值得推薦的首選之一。期許讀者透過此書得到內心安定的力量,尋求一個自己在世間生存的定位點,活得自在、活得喜樂。

推薦序(四)

臺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理事長 侯南隆

  「心理諮商與輔導」在我們的社會裡,有著一個特別的位置,舉凡學校裡發生事情,社區裡發生傷亡事件,常可以在新聞媒體的報導中,加進一句「已安排諮商輔導協助……」。這形成一個印象,「心理諮商與輔導」是需要的。但如果我們問自己:什麼時候我會需要去找心理師諮商呢?我想,許多人的心裡浮現的想法可能是:「我的心理有問題嗎?問題有嚴重到需要找心理師嗎?」心理諮商與心理有問題是直接連結在一起的。

  直到目前為止,主流的心理諮商與治療從業人員,幾乎都是接受實證科學訓練的洗禮。面對求助的當事人(個案?病患?),按通常的作法,會先進行評估或是衡鑑,期能先確立當事人求助的問題為何?引發問題的原因為何?相關聯的影響層面為何?我們可以發現,心理諮商與治療從業人員,依據他所依循的專業知能、經驗知識,以當事人的主訴、反應等等訊息,解析出「個案的問題所在」,鋪展開一幅精細程度、觀照角度差異有別的圖象,並以此圖象展開心理諮商的歷程與計劃。專業與非專業的區別,就在於進行評估、判斷與作為時,有無專業知識、理論的依據。

  這樣的諮商或治療的圖象,建立以「問題」、「困擾」展開種種作為的預設。儘管心理治療的學派、模式極為多元,不勝枚舉,從最主要的談話治療,到戲劇、舞蹈、音樂、遊戲……。進行評估的範圍也包括生理、心理、社會、文化、靈性、發展階段……;有些學派強調科學實證,也有倡議以當事人為中心的人本取向心理治療。進一步地探討,便能發現任何取向、學派,都依循一套對於「人」的基本理論預設。簡言之,是建立在一套「人格」理論,以及「心理健康」為何的知識建構之下,即使是目前火紅的後現代心理治療,依然弔詭地深陷一套既定的論述中,難以自知。

  心理諮商與治療從業人員常常談的一個譬喻是「給他一條魚,不如給他一支釣竿」。這個譬喻某種程度也彰顯出心理諮商的論述,關注於提升、調整、增進、改善個案的能力。對於「能力」的關注,即在於視個案為適應環境變化與挑戰的個體,因此,改善認知、情緒管理、技巧訓練的種種,都依此而行。也就是環繞在挑選釣竿、使用釣竿、熟練釣魚的種種探討。

  我想,對許多人來說,都渴望與期待著「幸福」。希望自己的生命品質有所提升,能真切地認識幸福、追尋幸福。每個人都希望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但不覺得自己的心理有問題,不會想也不覺得需要去找心理師。但如果對於自己生活的經驗與體會有些困惑與不解時(譬如:在某個夜裡,突然有個心裡的聲音在問:「我到底在做什麼呢?我怎麼覺得有點空虛呢?」),期待能有個人可以談一談時,可以和誰談呢?

  哲學起於對世間萬物的好奇與「只能如此嗎?」、「真的是這樣嗎?」的探問,經由諸般探討,開啟思想的深度與廣度。哲學諮商同樣基於深度地探問,以啟發個人的思維,轉化其「為人」的素質,關注於「超越」。哲學諮商不以「給他一條魚,不如給他一支釣竿」的論述為預設,而是對於這個論述展開探問,「只能釣魚嗎?」、「人為何要吃魚?」、「這裡是適合釣魚的時間、地點嗎?」……在探問與追索答案的過程中,開闊了心靈,肯認了人於「我思,故我在」中所確立的實存意義。

  踏上幸福彩虹橋(編註:本書原稿初擬書名)是作者對於哲學諮商實踐的集結,以案例故事為文本,帶領讀者悠遊於哲學思考的天地中,以「傾聽」、「懷疑」、「探索」、「沉思」、「對話」、「回歸」、「重生」,如同彩虹的七道色彩,讓讀者得以在閱讀中,以自身生命經驗為畫布,既能按部就班,也能自由揮灑地創作出獨一無二的作品。不會導向自己有問題,乃至罹患心理疾病的狹隘觀點,而是朝向「幸福」這一個美好的人生目標。我在閱讀的過程中,想起《大學》裡所指出的「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三大綱領,以及「止、定、靜、安、慮、得」六個修養程序,以及「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個實踐條目,兩者間所涵藏的精神與深意,有其相似之處。對於關注與期盼提昇自我生命品質的讀者來說,這是一本可以讓你回味再三的佳作。

推薦序(五)

國立暨南大學副校長暨輔導諮商研究所創所長 蕭文

  同為亞洲四小龍的韓國經濟日益茁壯,與臺灣拉開大段距離,韓國國民的平均所得也超過臺灣,成為臺灣年輕人傾羨的對象。與此同時,南韓大學生的自殺率也高於臺灣。說明高所得的背後是高競爭,高競爭的代價是高度壓力。

  全球化是現代國家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隨著產品銷售到世界各地的,還有全球化競爭底下的焦慮。華爾街打個噴嚏,全世界都感冒。五、六○年代臺灣經濟起飛的輝煌,與現今社會給與年輕人的就業環境,實不可同日而語。

  幸好當生存的焦慮滿佈世界,心理諮商的發展也因為全球化更快速的傳遞到世界各地,臺灣目前已經建立一套心理諮商機制,各級學校也廣設輔導室,提供學生心理層面需求的滿足。

  然而,目前心理諮商的機制依舊有不足之處,特別對於一般大眾的觀念而言,尋求諮商協助仍不夠普遍。其實,心理諮商有許多派別、理論與方法,針對各種不同族群、個體的不同疑難與煩惱,如醫療分科一般對症下藥。可惜一般坊間心靈諮商書籍,往往都是過於注重理論的專業書籍,不然就是以諮商為皮,勵志故事為骨的故事書,讓有需要的一般民眾只能望書興嘆。

  踏上幸福彩虹橋(編註:本書原稿初擬書名),作者兼具理論專業與平實親和之優點,將國外已有二十多年研究與實踐成果的哲學諮商理論與真實諮商個案,以平易近人的敘述,使普羅大眾皆能於閱讀中培養並獲得自我療癒之能力。

  此書深度、廣度兼具,適合反覆閱讀,與作者一起反覆思考諮商情境與問題解決的要義。對於焦慮的現代人,無疑是在治標的止痛劑外,又給予治本的自我療癒系統知識。

  最後,我期許每位讀者皆能如作者所述,「透過哲學諮商的學習,幫助自己成為自己的諮商師。」

自序

  這是一篇經過修改的作者序,這是一本來自一位不完美的哲學諮商師所寫下的書。

  如果一本書的修改次數也列入評估作者的要件,那我可能是改得最勤的作者。

  一切都是為了這本書,一切都是為了修正一個錯誤,修正一個曾經自大的靈魂。

  多年來,我在哲學研究的道路上與美學相遇,之後又與諮商相交。「象牙塔的學者」、「不問世事的專家」,人們這麼稱呼我這一類人。直到有天,我從象牙塔中朝牆外打了一個洞--或者應該說是來自天上的一道轟雷,為我開啟反思自我,從出世回到入世的道路。

  我的一位大學好友去世了,在這之前,我關注於個案,把精神投入研究,浸淫在書堆與論文堆中,卻忽略了身邊的人需要我的幫助。師長與哲學諮商的讀物使我成為哲學諮商的個案以及受惠者,把我從迷夢中敲醒。

  這本書,是我緬懷朋友的供物,用以追思,用以感念。

  我得承認,各位讀者與此書照面的第一印象,和這本書原初的模樣已大不相同。原先,這本書像是一本教科書,含括大量哲學諮商理論,作為給哲學諮商師與一般心理師、輔導老師等專業人士的讀物。

  直到朋友離世的餘暉,讓我看見象牙塔之外的世界,因而我重新改寫此書,讓這本書真正發揮對一般人的幫助,而不是僅僅為少數人服務。

  「錯誤是可以被修正的」,這是諮商存在的基本價值。但要修正錯誤,我們必須勇敢承認自己的錯誤,承認自己的渺小,把自己交在更光明的對象手中。因為承認自己的無知,然後我們才得以用謙卑的心,重新塑造自己的心靈,使其再次澄淨,並且獲得繼續生存的勇氣,對抗生活煩憂的抗體。

  我之所以總是以《聖經》中「敬畏天主為智慧的開端」為題,就在於我們都是不完美的人,而對於一個更有智慧者的敬畏,這份謙遜將能讓我們從凡事都要自己來,或者千萬不能讓自己顯得柔弱的自我封閉之境走出來。

  正如我離開象牙塔已經好長一段時間,之後我再也沒有回去過。

  洞穴外的世界儘管充滿各種生存的風險,但唯有親自走一遭,在苦與樂之間,才能領略存在的美麗境界。

  最後,本書能順利付梓,感謝爸媽、家人、師長與友人給予的支持與鼓勵,以及對拙作各項細節提出批評指教,使此書更臻完美。

2013春.臺北




其 他 著 作